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词语缩略基于人类普遍存在的转喻认知思维。词语缩略的过程是语言转喻的映射过程,包括语言形式层面的局部映射和语言概念层面的整体映射。缩略语的理解与词语缩略是互逆的认知过程,人们通过自身具有的转喻认知思维能力并借助常规关系和语境制约来达到对缩略语意义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2.
台湾国语的缩略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岸缩略语存在着差异,台湾国语里有些缩略语是大陆没有的.对这些缩略语的缩略方式、结构关系、词性、音节等进行分析,并分析其缩略特点,指出其增加汉语词语的信息含量,增强汉语词汇表现力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指出有些缩略语存在违反缩略原则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采用认知语义学理论,对汉语网络缩略词语的规范化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可以从两个维度对汉语网络缩略词语进行 规范化:一是不能超出人们现有关于汉语的概念知识结构;二是对汉语网络缩略词语识解中涉及的概念化机制不能过于复杂。  相似文献   

4.
试论缩略语及其与原词语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缩略语是基于经济原则把较长的短语(词)通过缩减、节除等方法缩减而成的词语.它与原词语,所指相同而能指不同.缩略语的能指和所指是间接的反映关系,原词语的能指和所指是直接的反映关系.缩略语中各组成部分的所指不是其本身的意义,而是其所代表词语的意义.原词语的能指是缩略语的能指和所指的中介.我们理解缩略语意义的时候,必须依靠原词语,从整体上把握原词语的意义.缩略语和原词语的能指不同,致使语法功能也会有所不同.缩略语通过词化,可构成新词语.  相似文献   

5.
词语缩略的界定及其理论诠释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汉语缩略词语的批评,往往与语言实践相矛盾,原因是这种批评缺乏对缩略本质的了解,缺乏对缩略这种现象的科学界定.本文把汉语词语缩略界定为从一个常用的词语中抽取部分在形式上有代表特征的成分表示这个词语整体,是由于说话人追求省便而产生的语言成分的形式萎缩,是一种基于言语的历时变化.在这一过程中,这个词语作为一个整体,它的内部结构和各语素的意义被忽略了,代表成分的选择取决于它在形式上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6.
目前文献研究大多将以言取效行为等同于听者一方所产生的实际交际效果;而将以言表意行为、以言行事行为归于言者一方。这一做法无疑是.将同为言者一方的言语行为三分说进行生硬分割,有违理论解释的统一性原则。指出以言取效行为与交际效果是两个层面的现象,其真正统一得取决于言者与听者在交际过程中话语的关联与合作程度。  相似文献   

7.
语言的经济原则是在表意明晰的前提下,为了提高语言的交际效率,尽可能采用经济简洁的语言符号形式。这一原则对语言的发展演变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新词语的产生同样受到经济原则的制约和影响。语言经济原则对新词语构词的影响主要有:派生法构词、缩略法构词、新方源词和原有词语产生的新意义与新用法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H.P.Grice所提出的"合作原则"中的四大准则着手,探讨了广告语言中的有意违反准则的现象,即"不合作现象"。文章表明,"合作原则"并不是必须恪守、一成不变的原则,在一些特殊的领域或交际场合中,为了达到特殊的语用效果和交际效果,可以进行适当的变通甚至故意违反。  相似文献   

9.
东汉碑刻缩略词语包括数字式和非数字式两大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语词汇在东汉段复音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社会称谓语,其来源和特点为:称谓用语的缩略化、拟物化、儿童称谓用语和方言称谓词语的泛化等.新兴社会称谓语是在隐喻和转喻的认知基础上产生的.这些新兴称谓词语的物质基础是基于网络的各种新型社交媒介,与传统称谓语相比定位功能明显削弱,幽默色彩更加突出,更加新颖别致,体现了国人价值观的多元化.对待这些新兴社会称谓语,在语言政策上应该一分为二,对其中符合汉语发展规律的词语要允许其存在,对那些严重违背"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称谓用语要坚决取缔,以维护汉语的多样性和纯洁性.  相似文献   

11.
语言经济原则是指导人类行为的一条根本性准则。经济性的语言节省了交流时间,提高了交际效率,满足了交际双方的省力需求。省力的动机不仅存在于发话人的言语生成过程中,也存在于受话人的言语理解过程中。单方面强调自身的省力欲望,不仅会降低交际效率,还可能导致交际失误,所以应注意语言经济原则的负相关性,优化配置语言资源。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语言经济原则存在诸多不足,如省略引起交际失误,替代、指代带来交际障碍,共享知识的缺省导致交际失败。只有在语言能够充分明晰地表达意义和情感的前提下,才能使用语言经济原则。  相似文献   

12.
论修辞策略的概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修辞策略是修辞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人们的认识、理解却并不一致。科学界定这一概念是当前修辞学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修辞策略是在语言交际活动中,说写者为顺利达到交际目的,努力适应听读者而选择和运用修辞手段的一种谋略设计。这一定义中包含语言交际活动、交际目的、适应、修辞手段、谋略设计五个要素。  相似文献   

13.
汉语中外来词语的规范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察了目前汉语中使用外来词的种种不规范现象 :外文单词的直接借用 ;外文缩写词的滥用 ;中外文词语的重叠使用。在此基础上 ,依据汉语语音特点和汉字特点 ,提出汉语中使用外来词应采用汉译形式 ,把汉语字母词与外文词区分开来 ,以利于提高汉语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低调陈述的特征和交际功能分析了低调陈述的生成过程,从语用和社会心理角度探讨了交际过程中的低调陈述解读策略。笔者认为除了场合及对象因素、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是交际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是确认低调陈述的指称义、辨明含义和意图的重要途径以外,从社会语言心理学来说,低调陈述产生于面子需求,即用温和言辞,避免正面冲突,保全双方面子。  相似文献   

15.
当前汉语拼音缩略式中的字母常常被读作英语字母。这一状况显然于法规相悖,于情理不合。如果要保持汉语拼音读音的民族性,则需要采取必要的政策干预和必要的经济投入进行普及;如果照顾这种既成事实, 认为这就是与国际接轨的话,则需要修订汉语拼音字母的读音,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重新讨论。这样才能使语言事实与汉语社团的语言态度和国家的语言文字法规相统一。采取何种对策,需要权衡利弊后做出抉择。  相似文献   

16.
语言选择直接影响身份的认同,在跨文化交际中,应遵循"谈话制约理论",注意身份和口语相互制约的关系;围绕"社会身份"进行语言选择;消除文化差异引起的理解障碍,这样才能表达得体,提升自己的社会形象,从而获得交际双方以及社会的认同。  相似文献   

17.
从违反合作原则看会话含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格赖斯的会话合作学说总结了交际双方为顺利获得准确的会话含义而必须遵循的合作原则的四大准则。但在许多情况下 ,说话人出于某种原因或某种目的而违反合作原则。此时 ,听话人必须从字里行间捕捉说话人的真意 ,并推导出说话人意欲表达的隐含意义。文章从说话人、听话人双方的角度 ,剖析了在言语交际中如何使用合作原则的各条准则来推导和运用会话含义 ,指出会话合作学说对正确使用和理解语言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联理论认为人们的语言交际实质上是一种示意—推理过程,说话人提供最大关联的信息,听话人则根据语境对信息进行处理,挑选关联性最大的假设,获取最佳关联,准确地理解说话人的意图,使交际获得成功。关联理论也把翻译看作是一种交际行为——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示意—推理过程或行为。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是沟通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以实现成功交际的桥梁,扮演着双重的角色。故译者应充分考虑译语环境下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视具体情况采用顺应译语文体规约的归化翻译或保留原文特色的注释性异化翻译策略,以帮助译文读者找到原文与译文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达到最佳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9.
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视角阐释了交际的实质,认为言语交际实际上是一种“明示推理行为”。对说话人而言,交际是一种明示过程,说话人将要强调的信息通过某种手段把信息意图明白无误地展现出来;对听话人而言,交际又是一个推理过程,即根据说话人的明示行为,结合认知语境进行推理,获知说话人的交际意图。文章以关联理论的明示一推理为理论框架,解读了交际中的认知语用推理的推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
跨文化交际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对社交语用失误的解读必须考虑交际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和认知能力.在跨文化交际中,若认知心理状态不同的交际者对彼此制约交际的社交文化规约的心理可及程度较低,加上交际的瞬时性和省力原则的作用,说话人对听话人的认知语境假设选择的判断可能与听话人的真实认知语境假设选择不符,使得听话人推理出的说话人交际意图和说话人真实的交际意图不一致,从而导致社交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