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探讨了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城市人才需求趋于饱和、专业结构与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调整不相适应、基层就业项目需求数量有限等诸多问题,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与此相对应的是城镇化进程中,新农村建设需要人力资本的投入,对"产、工、销"人才、乡镇企业创新人才等潜在需求数量大.因此,需要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开拓大学生农村就业渠道,高校人才培养的农村导向,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农村就业的舆论导向,从而更好地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村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级组织任职,对于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基层就业创业,到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施展才华,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大学生村官的出现有其一定的客观必然性,也存在一定的优势和劣势。在对大学生村官的推拉力和优劣势进行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村官”计划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把握目前中职涉农专业学生就读意愿,对于推动涉农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使其更好地为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服务十分必要。调查结果显示,涉农专业学生中的农村生源比例高于非农专业;大部分涉农专业学生的最初的就学意愿并非是职业教育而是普通高中;学生就读中职涉农专业的部分原因是为了升学;大部分涉农专业学生希望在城市就业,他们比非农专业学生更倾向于毕业后创业。面对中等职业学校涉农专业招生难、就业难的困境,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涉农专业的培养对象范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教学结合农村、农民的实际,务求实用和实效,增加创业预备教育将是提高中职涉农专业吸引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人才。在简要介绍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设置和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人才培养的构想,对培养符合新世纪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合格人才”以及提供“人才保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涉农专业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水产养殖和应用生物科学近5年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与分析,包括毕业生的就业流向、就业渠道,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关系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提出提升涉农专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需通过加大涉农专业招生宣传,提高涉农专业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创新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来实现;并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的"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应用到整个大学生涯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党和政府做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也是缓解日益突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因而,需要发挥政府、高校和社会作用,加强引导,突出服务,保障利益,有效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去就业。  相似文献   

7.
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劳动力就业冲击很大,农民工就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和城镇下岗工人再就业是我国当前急需解决的三大就业问题。地方政府应当引导返乡农民工积极投入到家乡的新农村建设中去;国家、高校以及大学毕业生应认清形势,最大限度地创造就业机会;对城镇下岗工人则需加强技能培训和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人才市场中高校毕业生处于弱势的背景下,建立高校毕业生最低薪酬制,有利于保护高素质人才和社会和谐发展;有利于避免人才浪费;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并吸引更多毕业生到国家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去.为此提出了关于高校毕业生最低薪酬制的基本设想,认为高校毕业生最低薪酬制应与最低工资制区分,并对建立此制度可能出现的认识障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其赋予了高等农业教育新的历史使命。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高等农业教育应积极作为,明确农业高校的办学定位,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加强科研协作,建立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培养机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与人才支撑,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为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年来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然而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就业存在着周期短、流动量大等结构性失衡问题,现实情况不容乐观。从高校毕业生流向的结构性失衡现象着手,分析影响和制约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寻找建立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良性机制。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既是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必然要求。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一方面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大学生扎根农村,加大对大学生"村官"的财力支持,另一方面大学生要努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新能力,多方形成合力,才能为大学生"村官"政策的顺利实施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农林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用型人才的重任,为此农林院校要充分发挥其教学和科研优势,不断加强特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升高校的办学功能。天滓农学院根据都市型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其农林学科优势,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在都市型农业生态旅游这一特色专业建设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3.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创业成为缓解就业压力、向农村输送高素质人才、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立足于大学生农村创业工作的政治背景、社会背景和观念背景,以大学生农村创业现状及存在问题为切入点,阐述了国家、农村及大学生等三个层面各自存在的问题,并从内外两个大的层面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具体体现在国家相关政策缺少操作性、资金扶持力度不够、社会观念存在偏见、农村总体落后以及大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创业观不坚定、缺少相关培训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并以此为依据,从国家、社会、高校及大学生自身等多层面努力,研究对策,探析做好大学生农村创业工作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欠发达地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探析——以鲁西北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保障、促进和引领作用.从分析鲁西北地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认识、队伍建设、工作方法出发,指出必须提高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5.
农村孝道观念的重塑对维系家庭与社会和谐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来自家庭结构的变化,伦理教育途径缺失及社会保障制度缺位等方面的原因,农村孝道观念的重塑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此,必须培养农村孝道的社会氛围,加强学校孝道教育,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村官工程”是高等教育改革直接面向新农村建设所需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以中央“一号文件”为指南和以高教改革为平台的“大学生村官工程”,应该而且能够在新农村建设的宏伟大业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为此,“大学生村官工程”应该成为一项长期的制度性建设,使得这项援农工程不断地将高等教育的科技和文化资源,通过多方面的渠道转化为新农村建设所需的强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17.
正确认识徐州农村教育目前的现状,找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制定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的有效对策,是新农村与新徐州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要通过一系列对策,让农村每个孩子都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让每个农民都成为“有知识、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民,真正把建设和谐教育作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坚定不移地走出一条科学发展、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18.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农村,党在基层农村的执政体系中相对薄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提出的宏伟目标,标志着党的农村农民政策的重要转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党的执政能力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可以实现党的基层执政能力的增强;通过党的基层执政能力的增强可以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大任务,作为政府投资的高等办学机构,地方高等学校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高校应充分发挥其人才、技术和设施的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发展农村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要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通过实施人才战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要重视农村社区建设,提升农村社区文化知识氛围,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