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某些批评有必要商榷、剖析.本文针对"后实践美学"在实践活动与审美活动的关系、"实践美学"的理性化和现实化倾向问题、实践美学忽视审美的纯精神性问题等方面的批评进行了剖析,认为"后实践美学"存在着忽视"实践美学"的科学性,以西方现代美学为圭集,片面评判"实践美学"的倾向.  相似文献   

2.
直面实践美学的理论缺陷:“革命”还是“改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践美学的理论缺陷是停留在一般的、宏观的、社会学的层面而未能进入特殊的、微观的、心理学的层面.直面实践美学的理论缺陷,"后实践美学"采取的方法和态度是"革命":即通过对李泽厚先生早期代表的实践美学的理论缺陷的全盘否定,从根本上抛弃实践美学的理论基础与逻辑起点,另起炉灶,这必然会把美学研究从"科学引向玄学".而"实践存在论美学"和"新实践美学"采取的方法和态度是"改良":即在承认实践美学所确立起的宏观的、社会历史的科学视野与思考方向不可全盘否定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去"丰富与发展"实践美学.比较起来,我们更加赞同"改良"而非"革命"的方法和态度,而我们之所以取这样的立场,是因为实践美学毕竟为我国美学研究确立起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与思想前提,这是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实践论美学起码的底线,也是把我国美学研究推向深入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王元骧先生的《"后实践论美学"综论》一文对实践存在论美学的批评提出商榷意见,主要观点是:第一,该文把实践存在论美学归入"后实践论美学"是不符合事实因而是不妥的;第二,通过对马克思实践观和存在论的辩证阐释指出该文关于实践存在论美学已经"与马克思主义‘实践’原则分道扬镳"、并"试图把马克思的‘实践论’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融合在一起"的批评同样是缺乏根据的;论证了实践存在论美学主张生成论、建构论的合理性,是突破和发展实践美学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4.
朱光潜在新时期摒弃了认识论意义上的美在主观或者客观的哲学式定位,而是在"主客观统一"的基础上全面发展了独立的实践美学样态,将主体的精神实践纳入广泛的实践范畴,从而为艺术和审美活动创造了"合法性"的言说空间。在19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朱光潜经过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学习和改造,以"主客观统一"的美学思想初步显出了实践性萌芽;在1980年代的"美学热"中,朱光潜建构了一条从主体实践到美感经验的理论谱系。实践美学对人性的关注、对人情的渴望以及对人道主义思潮的坚守,构成了美学话语体系的价值核心,成为"美学热"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深刻地影响了美学的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5.
实践美学在中国的最初确立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实践美学以其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和实践观点为哲学基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国化和生命力,从而成为中国美学界的主流美学流派。进入21世纪,在与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思潮接触的过程中,实践美学逐渐暴露出自身的一些局限,也因此受到国内一些青年学者的抨击,甚至有些人抛出"实践美学终结论"等等并不负责任的言论。实践美学并不是一个僵化的体系,从它产生到现在,都在与其他理论体系的接触中,不断"自我超越",变得更加具有生命力。新世纪的中国美学界将呈现多元化的格局,而不断"自我超越"的实践美学仍将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国内第一次"美学大讨论"所形成的"四派"观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结合苏联"社会派"美学对李泽厚的"实践派"美学的影响进行了必要的梳理,考察了实践论美学在中国提出的理论背景。  相似文献   

7.
"实践存在论美学"没有把"实践美学"推向前进。"实践存在论美学"借助现象学和海德格尔存在论,把本体论存在论化,把马克思人道主义化,并回到了人性论和人本主义的历史观。"实践存在论美学"力图超越传统本体论,实际上陷入更深的形而上学。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源,是它在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时发生错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国化和时代化,仍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作指导。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美学发展格局呈现出由一枝独秀到多元共存的发展态势:实践美学在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之中脱颖而出,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之中逐步成为主导流派;90年代的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使得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出现了多元共存的格局,各种美学流派在理论建构方面进行着努力探索和研究。实践美学在这种探索和研究之中走向了新实践美学。在今后的美学发展中,新实践美学以实践唯物主义为指导,全面吸收中西美学优秀遗产,在实践美学发展的雄厚基础上,一定会在中国当代美学百花丛中笑迎新春。  相似文献   

9.
"暴力"和"美学"能否构成一种相反相成的美学范畴?近年来艺术学界、特别是电影批评领域从理论到实践对"暴力美学"进行了较为集中的研讨。电影的"暴力美学"作为一种理论界说尚处于探讨之中,并未成型为一种美学理论范畴。"暴力美学"电影作为一种电影类型有其存在的诸多理由,但这种类型片不会成为主流电影或电影的主流。"暴力美学"作为一种批评现象有待继续深化、理论化。  相似文献   

10.
实践派美学并非如代迅先生引述的"深受苏联学者斯托洛维奇等人的影响","生态美学恰恰与实践派美学逆向而行"的误解是如何形成的?除了忽视实践美学建立和发展的整体性,仅以李泽厚早期传统的实践美学理论为批评对象以外,和实践美学自身研究的阶段性、侧重的方向性有一定的关系。就实践美学已经形成的整体科学体系而言,生态维度内涵于实践美学奠基性的原理、原则、方法和对象中,缺失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11.
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美学"发端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学大讨论"时期所倡导的"客观社会说",它既是在本土语境中对黄药眠"生活实践论"美学以及革命文艺传统中毛泽东"实践论"思想的继承发扬,更是在"以苏联为师"的外部语境下对"社会派"美学的话语移植。但在萌发后的理论发展走向上,却发生了偏离与变异:与苏联"社会派"美学逐渐冲破认识论防线而纵深走向价值论不同——中国"实践美学"受本土意识形态钳制始终无法摆脱认识论模式,还在"客观存在"的路线上裹足不前,这种路径偏离所致的"主体性"缺失,直至"新启蒙"语境下通过对西方美学的补接、吸纳与改造才得以弥补。这也正意味着"实践美学"除原点上受"苏联模式"渗透影响外,其理论发展与建构方向上的不同格局与本土追求。  相似文献   

12.
在实践美学众多的理论维度中,李泽厚和高尔泰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把美的本质、美的生成以及美的呈现等问题都纳入到主体的"本质力量"及"主体实践"等范畴中,系统建构出一条从"美的本体"到"美的超越"的理论谱系。李泽厚实践美学对主体性的张扬、对"新感性"和"文化心理结构"的体察以及"形象的自由"都给广大青年和普通大众以知识的启迪,呼应了人道主义和人性解放的文化启蒙。高尔泰将美的本源同主体实践进行联系,高扬了主体在美的创设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强调了"美"与"美感""自由"之间的同一性关系,不仅将自由看做是对规律的掌握,更是将其认为是对日常生活的"超越"。从李泽厚实践美学对"美的本体"的追问,到高尔泰对"美的超越"的肯定,二人将实践本体纳入到美学研究和美学话语体系中,破除了传统美学"主客二分"的理论窠臼,建立起从"实践"到"自由"、从"主体"到"审美"的逻辑框架,促使美学实现自身话语的延展和文化启蒙的时代目标。  相似文献   

13.
在生命美学之前,以实践美学为代表的美学误区在于,忽视了人与世界之间事实上还存在的第三个维度:人与意义的维度。实践美学的核心是"本质",生命美学的取向却是"意义"。由此,生命美学走向超越维度与终极关怀,并在此基础上重构了美学。  相似文献   

14.
传统中国美学:“天人合一”的大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美学是一种更重视概念和逻辑体系的比较狭窄的"小美学",其作为知识论的极端形态则是"见科学不见人"的一套概念的或知识的"体系"。而传统中国美学则是生存论意义的美学,是相对诗化的、象征的和具有"人与天齐"的大口径、大边界、大尺度的"大美学",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美学本身,是更地道更正宗的美学。从"人天齐一"的人类追求自由、超越的本性来看,传统中国美学更接近"美学"的本质。因此,世界美学家族中的正庶秩序需要重新调整,或者至少应该做到中西方美学"二美并尊"和"平等交辉",美学无疑应该走出"欧洲中心论"的狭隘观念。  相似文献   

15.
新实践美学如何向纵深发展——张玉能教授访谈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实践美学产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至今大约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实践美学的确立时期(20世纪50~60年代).这一时期的实践美学主要的成就在于初步形成了美学体系的框架,树立了最关键的美学命题,在美学大讨论中脱颖而出.第二个阶段是实践美学的巩固发展时期(20世纪80~90年代).在这个时期,随着中国哲学界对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深入讨论和研究,实践美学的研究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成为了中国当代美学的主导潮流.第三个阶段是实践美学的创新时期即新实践美学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一时期,由于西方形形色色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想、观点、方法涌进中国,逐渐形成了一股"超越"实践美学的"后实践美学"流派.面对着这股潮流,一些坚定主张实践美学的美学家,一方面应对"后实践美学"的挑战,另一方面调整实践美学的体系,努力完善、深化、修正实践美学的体系,出现了一股实践美学的创新热潮,产生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果.以实践美学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历程表明:(1)马克思主义学说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地位是中国当代美学发展的根本保证;(2)必须立足于中国传统美学的丰厚基础,离开中国古代和近现代传统美学的根基,中国当代美学既不可能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的美学,也不可能发展成为真正当代的美学以及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美学;(3)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同时也离不开西方美学的引进和中西美学的融会贯通;(4)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当代美学的"美学大讨论",是中国当代美学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它确立了中国美学史上的独立学科,为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它形成了中国当代美学史上的"四大流派",并为实践美学成为中国当代美学主导流派做了铺垫;它为中国当代美学打通"中、西、马"的中国特色定下了基调,逐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国形态。在"美学大讨论"中朱光潜先生是一个关键人物,他的美学思想是"主客观统一论",而且是与时俱进的、坚持马列第一义的、中西融合的"主客观统一论"。当然,"美学大讨论"及其朱光潜先生,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的局限性,诸如学术政治化、"大批判"文风、教条主义倾向,这都是发展中国当代美学应该反思的教训。  相似文献   

17.
从"穿"衣到"写"衣,张爱玲与服饰的关系由身体滑移至文字,成为她本人生存体系和生命图景不可或缺的两个元素。散见于张爱玲创作中的服饰书写,表明其对衣服的迷恋已然超越了一般女性的物质装饰意义,这些文字既有个人的生存智慧,也蕴含着人类普遍的生存哲学。她的小说艺术又是其服饰理论的美学实践。在这个意义上,她的服饰美学与小说美学"互相发明",形成了有趣的"对照"。  相似文献   

18.
目前,"生活美学"已经成为了全球的最新美学思潮,国际美学界在拓展美学疆域的基本路数上是一致的。德国美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所做的工作是呼吁美学回到日常生活,并将这种美学称之为"超越美学的美学",也就是超逾"以艺术为中心"的美学。在波兰举办的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上,当韦尔施重提"超越美学的美学"话题之时,却得到了美国环境美学家阿诺德·伯林特的反驳,但伯林特要求美学走向环境与韦尔施主张美学回到生活其实是殊途同归的。然而,生活美学并不像艺术哲学和环境美学那样是由西方美学家提出并占据了主导的美学思潮。东西方美学家几乎共时性地提出了"生活美学"的理念,而且,中国美学传统自本生根地就是"生活美学"传统。刘悦笛邀请国际美学协会前任主席柯提斯·卡特主编的《生活美学:东方与西方》英文文集,就致力于在全球范围之内、在东西互动之间来共同推动生活美学的进展。刘悦笛指出生活美学是东西方异曲同工创造出来的,它有着东西方两种哲思资源,但也面临着挑战,需要加以积极应对。赵强进而指出,晚明时期生活美学的要义就在于以"受用清福"为旨归的生活观念的生成,以营构艺术化、优雅化的日常生活情境、增进世俗日常生活的快乐为旨趣。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是以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作为哲学基础,还是以存在论、实践本体论作为哲学基础,这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性质。"实践存在论美学"以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作为思想基础,在方法论上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20.
实践美学重视以物质生产为中心的实践活动,而后实践美学则采取了一种“去实践化”的举动。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共享着同一种有关实践的理念,即都对实践作了一种非哲学的、社会学化的、历史科学化的理解。20世纪西方的实践哲学和美学转向提出了“审美在何种意义上是一种实践”这个大问题。审美可以是一种实践,但不是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眼中的实践,而是一种奠基在源初的生活世界中的前反思性的现象学意义上的实践。“超实践”不是不要实践,而是回到一种带有原发性的、主客未分状态下的前反思性实践。超实践美学建立在一种崭新的“超实践”观的基础上,是后理论时代中国当代美学建构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美学形态,是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第三条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