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分析软新闻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中英文软新闻翻译的实例,就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对软新闻翻译所运用的各种"改译"手法和处理艺术进行了研究探讨,揭示了功能翻译理论为软新闻翻译所创设的理论基础和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新闻翻译最重要的功能是传递信息,译语读者对信息的内容及重要性会有所取舍,其接受性在新闻翻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实现翻译的交际目的,功能目的论更强调字面以外的非文本信息,这一理论可以用来有效地指导新闻翻译实践,以实现新闻翻译的信达雅。  相似文献   

3.
运用批评话语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对英文新闻及其翻译中的意识形态操纵进行分析,揭示其对新闻话语的建构,并试图提出相应的"解构"策略,还原新闻事件本来的面目,为新闻翻译提供一些启发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多模态话语分析的代表学者——克瑞斯和赖文借鉴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三大纯理功能提出了以"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为核心内容的视觉语法。此文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角度,以视觉语法为基本分析工具,选取《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两家媒体中对8.7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的相关报道进行解读和对比,从而揭示图像在新闻语篇中如何产生意义,进而验证视觉语法在中外新闻语篇对比分析中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信息社会的发展,使得信息越来越难以被垄断,新闻无法被独家占有,然而对于新闻的解读却可以独树一帜。新闻评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各级电视台节目中,成为媒体宣扬自身独特报道角度的窗口,也成为正确舆论导向的标杆。与此同时,媒体的监督功能也日益发展和显现。然而,在当下,怎样的评论方式更适合于现有体制,如何更有分寸地进行负面新闻评论,都值得我们深思。本文评析了中央电视台《新闻1+1》节目主持人的评论风格,探讨了区别于官方与民间的"第三种话语方式"。  相似文献   

6.
旅游文本翻译中的"功能信息突出"原则,其核心是强调对低价值信息的删略处理。该原则对电视片解说词的翻译比较适用,但旅游文本的翻译是否一概采用,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旅游文本具有信息传递和文化传播的双重功能。对于此类文本中表现一国、一地灿烂文明的必要信息,如人文环境、风土人情、精湛的传统工艺等内容,不宜以"减少游客不必要的交际努力,增大关联性"为理由,作所谓的"价值虚化"的处理。  相似文献   

7.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传播和建构载体——校园媒体,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功能及作用,为培育优秀的大学精神、构建大学的"和谐文化"服务,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高校校园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要功能是舆论导向功能和文化上的同构建设功能,这是由新闻媒体自身的特性和使命决定的。但随着国家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信息通讯技术对媒体的改造,以及信息资源高度开放、生活观念变迁等等因素的影响,全球掀起了媒体环境的深刻变革,校园媒体环境也自然受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英语新闻导语的文体特征入手,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研究英语新闻导语的翻译方法。依据功能翻译理论三原则,针对英汉新闻导语的不同特点,分别采用直译、增译及增译+重组的翻译方法对实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功能翻译理论是指导英语新闻导语翻译的有力依据,能够为目的语读者再现源语新闻的真实意义。功能翻译理论以"目的"为核心,其翻译理念更具实用性,不仅适用于新闻导语,而且为更多的文体类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深圳最美女孩""最美宝宝"等"最美"假新闻的传播,不仅陪葬了媒体的公信力,而且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这类假新闻可归为伪善新闻,并对伪善新闻进行简单定义,指出其传播产生的影响,不仅扰乱了信息社会的秩序而且使媒体自身丧失了立身之本。分析了伪善新闻产生的原因:媒体商业利益的驱使、新闻从业者职业道德的缺失以及受众的新闻素养较低。并提出专业媒体应从严把新闻生产环节、涵化社会公共理性、提升受众新闻素养三个方面来防治伪善新闻的传播,从而更好地弘扬社会正气,传播社会正能量。  相似文献   

10.
软新闻承载着极其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要做好软新闻的翻译,对原语和译语文化语境的正确理解是关键。本文试图运用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从文化语境顺应的角度来分析已有的软新闻翻译文本,旨在为英汉软新闻的翻译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从而促进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1.
当前,社会对汉语新闻英译的需求增大,对汉语新闻英译质量的要求也更高,但目前汉语新闻英译还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会直接影响对外传播效果。以往的汉语新闻英译研究缺乏系统性,未能提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原则来,"看译写"理论不但能为从事汉语新闻英译实践的译者们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原则,而且能够告诉译者们应该怎样去做才能切实提高汉语新闻的翻译质量。本文以"看易写"原则为理论框架,从新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汉语新闻英译实践,以提高翻译质量,希望能够开拓汉语新闻翻译的研究视野,进一步深化汉语新闻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12.
随着手机媒体的兴起,双语新闻在信息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手机新闻文本所具有的真实性、精细性和简洁性等特点决定了其翻译方法应区别于一般的文本翻译。变译理论为手机新闻的英译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基础,其变译策略包括摘译、编译、改译和参译等。变译的目的是使译文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要,真正实现新闻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3.
功能对等视域中的新闻导语词汇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对等视域中的新闻导语的词汇英译策略应该以归化策略为主,异化策略为辅:通过使用归化策略,可以将词汇译得更加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运用异化策略,可以保留汉语中的语言文化特点.二者有机结合,尽最大限度地达到奈达翻译观中的“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从而促进信息的交流与传播.  相似文献   

14.
关于英语新闻汉译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比较<参考消息>的新闻报道及其相应的英文原文基础上,从新闻翻译的标准出发,指出英语新闻汉译在词义的准确性、修辞手法的再现、欧化现象和背景的交待等四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英汉翻译中,译文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符合译语语言表达习惯。翻译时不能逐字翻译,也不能一味追求词类的对应,而应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搭配习惯进行不同的翻译搭配来选择和确定词义。对于英语长句的处理,可以采取"葡萄型"向"竹竿型"转换。对于很难译成汉语对应形式的句子,在尽量保持原意的前提下可以采取变通手段,诸如:词性转换、肯定和否定互换、正说反译和反说正译等翻译技巧。翻译出来的词句既要传意,又要使人容易接受,这样才能体现翻译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设立新闻网站英语频道能满足国际化大省发展的需求,而网络媒体更适合对外展示辽宁.目前东北新闻网和大连天健网设有英语频道,具有栏目特色化、注重文化差异和关注省市热点的特色,但整体仍处于弱势,影响力有限.因此,要通过丰富内容设置,增加服务性栏目;加强媒体自身宣传力度,着力培养传媒专业人才;避免“中国式英语”,力求语言标准化等路径进一步加强辽宁省新闻网站英语频道建设.  相似文献   

17.
"音美"、"形美"、"意美"的英译是呼应中国古典诗词"意境美"精神内涵的关键所在,传统古典诗词英译过于强调经验理论的照搬照抄,忽视了中西跨文化之间的差异,以致于英译效果难言满意。描写翻译理论为古典诗词英译实践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通过语境化注入,关注诗词本身所彰显的文化历史境况,为消解英译中文化的误读以及审美的缺位奠定基础,再现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本文以许渊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探讨基于描写翻译理论视域下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研究,为我国英译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翻译美学和现代语言学的基本原理探讨汉语新闻标题简约美的英译再现问题。文章对比分析了中英新闻标题简约美在视觉和语词上的表现,并以山东卫视英语新闻节目“山东周报”的新闻标题英译为例,说明汉语新闻标题英译应注意简洁、准确和抢眼,在方法上应做到简洁传美,准确传关,修辞传关。  相似文献   

19.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存在很大的差异,借代往往成为中国读者正确理解英语新闻报道的“拦路虎”。文章就此以翻译理论与实务为基础,结合英汉语新闻报道中借代现象的对比分析,提出翻译时对借代的处理方法,即“形象再现法”、“形象省略法”和“形象增补法”等。  相似文献   

20.
法国文学理论家杰哈·简奈特所提出的超文本成分及其研究方法,主要是针对文学作品而言的.如今,超文本范畴已经从纯文学作品拓宽到非文学作品,其定义已经涵盖了文本产生的文化环境、经济条件、政治体制及审查制度等大环境因素.将这一概念应用到新闻翻译中,分别对几组新闻的英汉互译进行考察,试图探究影响新闻翻译的超文本因素.研究结果显示,读者期待视野、赞助人、传统价值观、翻译目的、传播媒介和市场因素等均对新闻翻译施加影响,从而更好地揭示了新闻翻译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