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焦点小组讨论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基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中国访问学者对转基因作物及食品的认知与态度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受访高知群体没有主动了解有关转基因信息的行为与习惯,虽然他们对转基因作物及食品了解程度的自我评价不高,但对转基因技术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普遍较高,同时,对转基因作物及食品的安全性也表现出担忧。对于转基因作物及食品的态度,受访高知群体总体趋于负面,支持国家发展和推广转基因作物及食品的人不多。  相似文献   

2.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与转基因作物的大量种植 ,转基因作物可能对人体健康、生物多样性和环境安全等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逐渐引起了各国的关注。为此 ,欧盟、日本等国家开始对转基因作物实行强制性的标识制度。但由于标识制度在客观上起到了限制国际贸易的效果 ,因此也在各国间引发了一些争论。在此情况下 ,中国开始实行的标识制度也在中美转基因贸易问题上引起了争执。作者认为 ,如果中美无法通过协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那它极有可能成为中美贸易间的“定时炸弹”。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作物环境风险争论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家在转基因作物环境风险问题上存在着激烈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转基因作物不比传统农作物具有更多的环境风险;而另一种观点认为,转基因作物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潜在的环境风险。持不同观点的科学家在转基因作物是否会产生超级杂草,是否会产生超级害虫,是否会影响生物多样性,是否会产生二次生态影响等环境风险问题上,有着不同的看法。由于科学知识的有限性、生态环境的复杂性以及转基因技术的新颖性,科学在转基因作物环境风险问题上还没有定论。而加强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完善评价转基因技术环境风险的理论与方法,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环境风险应对措施,就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4.
在判研对我国农业未来发展格局基础上,借鉴和比对各主要转基因作物推广国转基因生物安全政策制定与其农业战略取向之间关系,从可行性与可操作性两个层面分析我国现行转基因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与经营环节安全监管政策变化对转基因作物商业化推广的影响,进而为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战略取向提供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徐东 《小康生活》2005,(5):62-62
据美国数据传输网络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称,2005年美国转基因玉米播种面积将可能占到总面积的一半。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一些国家采取不断扩大转基因作物品种和种植面积的方式来解决粮食危机。目前,全球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植、进口转基因作物,依照种植面积大小,大豆、玉米、棉花、油菜等转基因作物位居全球种植前列。中国批准进口的转基因作物主要是玉米、油菜等5种作物,且均作为加工使用,不用做粮食。发展中国家种植面积现已超过发达国家,复合性状转基因作物呈现增加趋势,而且转基因作物更加多样化是全球转基因作物发展趋势。在转基因作物产业化过程中主要存在技术、转让和市场等7种风险,美国、巴西、印度等国家对转基因作物产业化风险管理各有特色。构建规范的转基因领域法律体系,促进部门沟通协作,建立全过程追溯管理体系,实行风险分类管理和鼓励公众参与风险管理,是中国应对转基因作物产业化风险的可行之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作物转基因技术创新与产业化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面临广泛争议,转基因作物产业已经在我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技术研发创新与产业化的关键环节,还存在着原始创新少、产业化推广机制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围绕目前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的发展现状,研究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未来我国在作物转基因技术创新上应进一步加强共性基础研究,鼓励原始创新,并积极适度地进行作物转基因技术的产业化推广。  相似文献   

8.
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应用概况与安全性争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述了转基因作物的发展历程、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及中国转基因物研究与应用概况。概括了转基因作物安全性争论的焦点 :主要涉及环境影响及生态效益、食品安全性以及转基因作物的政治和安全性三个方面。比较了美国与欧盟管理制度 ,介绍了中国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管理情况。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发展已成大势所趋。在美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下,以孟山都公司为代表的跨国生物技术巨头将转基因技术不断向全球推广。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基于试错权作为母权论和相互赋权论的视角,美国通过对别国的转基因技术渗透,其在转基因方面的试错权已经穿透了许多国家的主权壁垒。有鉴于此,中国应该联合其他国家,要求美国进行赋权,比如监督权、知情权等系列权利。同时,中国应担当理念的传播者与规则的制定者,在转基因方面争夺话语权,来维护自身的权益。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的共存现状引发的健康风险、生态风险以及贸易风险等问题对现代基因工程技术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国内外学者对转基因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的共存的法律制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采用文献法、比较法对国内外转基因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共存制度的现有研究从法律制度环境和法律制度约束两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了现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以及我国应有选择地借鉴国外共存立法实践及其制度运行经验,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转基因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的共存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年销售额对美国家庭农场进行分类,从农场现金总收入及组成、农场财务业绩、家庭收入来源及水平、政府补贴等方面对美国家庭农场收入进行了量化分析,得出了不同类型家庭农场在收入的各个层面均存在明显差异的结论,并对引起差异的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美国经济领导权的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某些指标来看,美国经济运行良好,目前年均创造实际GDP超过11.5万亿美元,继续保持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地位。但是,从其他一些指标来看,美国经济的表现并不如意,它对美国的很多中产阶级产生了负面影响。美国经济尽管面临着许多挑战,但却存在一个悖论,即美国依然有能力掌控着世界大部分地区的经济权势并具有威望。造成这一“悖论”的原因,就在于存在着一整套保护美国经济运行的制度,甚至在结构不平衡的时候,它们也能够起到保护作用。这些制度有些是经济的,也有一些是法律的和政治的;有些是国际制度;有些是国内制度;加在一起,它们似乎解释了为什么国际社会对美国经济的信心经常能够持续,甚至在似乎没有理由这样做的时候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4和2016年的混合截面数据,运用超越对数SFA方法估计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并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对农机服务、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和技术效率三者的互动逻辑和因果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农机服务可以显著提升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农村劳动力流失和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制约粮食生产效率提升,劳动力向服务业部门转移对技术效率存在显著正向效应,但未发现女性化对粮食生产效率的负向效应。(2)农机服务在劳动力结构变化影响技术效率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农村劳动力流失、女性化、向工业和服务业部门转移促进农机服务使用,提升粮食生产技术效率。(3)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在农机服务影响技术效率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农机服务的使用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造成技术效率损失;农机服务的使用导致农村劳动力流失、女性化程度提高、加速劳动力向服务业转移,但三者对技术效率的中介效应并不显著。因此,农机服务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抓手,但是需要处理好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可能为粮食生产带来的负向效应。  相似文献   

14.
美国国会是美国民主制度的基石。冷战结束以后 ,国会在美国对外政策 ,包括中美关系、两岸关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把握美国国会及美国国内政治 ,成为美国研究与中美关系研究的重中之重。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美国学者对国会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以及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对美国国会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提出了分析当代美国国会与中美关系发展的两个角度与分析方法 ,以期为我国的国会学与美国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见解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美贸易迅速发展,两国贸易摩擦不断加剧,与此同时,美国在华直接投资额也呈上升趋势。该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引起中美贸易的顺差,并从美资企业投资动机和投资过程中产生的效应分析了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最后提出促进我国本土经济发展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美国反倾销法诞生之后,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均同美国国内贸易保护的需求息息相关,特别是在当代,更是成为美国进口管制的主要工具。美国反倾销法在起源阶段摆脱了反托拉斯法的模式,走上了灵活的行政制裁的发展道路,可以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揭示美国反倾销法在贸易保护中所扮演的角色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解体有其复杂的的缘由.其中既有历史原因、现实原因,也有外部原因.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分析的方法来研究苏联解体这一现象,对今天如何认识和坚持社会主义提供了诸多警示.  相似文献   

18.
以古典式自由和美国式个人主义为内核,强调自由、民主和法治的美国主流文化是美国制度建立的灵魂。但是非主流文化却担负打磨美国政治制度的重任。美国非主流文化的演进与发展从美国国家权力结构、制度的合法性、公民权利以及美国选举等方面给以较大的影响。因而从一定程度上说,美国非主流文化的发展过程就是美国政治制度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与美国作为世界的两个大国,双方的贸易关系及其发展状况备受世人关注。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美出于各自的需要,积极推动双边贸易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俄美贸易关系的迅速发展必将对中俄贸易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认真关注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检验美国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根据中关股市指数日收益率,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并运用变结构Copula模型实证分析金融危机前后美国股市和中国股市的相关性变化。结果表明:美国金融危机加大了中关两国股市的相关性,但影响程度呈现出阶段性变化。在危机发生后的第一阶段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股市存在传染效应,在金融危机发生后的第二和第三阶段传染效应没有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