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公司法》第七十二条规定了股权转让在同等条件下,股东享有优先购买权。同等条件是在股权价格、购买数量以及付款方式等条件相同情况下的内部股东享有优先购买的权利;优先购买权是针对内部没有放弃优先购买权且出资已缴足股东所享有的权利。  相似文献   

2.
【案例回放】: 原告A公司的股东B公司于2006年4月签订《股权转让合同书》,将持有的A公司94%股权转让给C公司。原告A公司于2007年4月向人民法院起诉,诉称该《股权转让合同书》的签订没有按照《公司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经过全体股东同意,恶意串通,侵犯了股东的优先购买权,违反了法律强制性规定,  相似文献   

3.
优先购买权也称先买权,是指特定人依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而享有的在出卖人出卖标的于他人时,所享有的以同等条件优先于他人而购买的权利,包括按份共有人先买权,股东或合伙人优先购买权,承租人先买权等。我国关于优先购买权的法律规定,主要见诸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等法律规定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  相似文献   

4.
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机制和公司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是保护投资者利益,在股权高度分散的现代企业中,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显得尤为突出.探讨了促进中小股东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的投票表决制度和该权失效后的事后追偿制度,并就实施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机制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我国目前关于优先购买权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现状为切入点,具体分析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过程中股东的优先购买权的含义、具体内容、法律意义以及侵犯该权利的法律后果,以对此类案件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作为民事优先权的一种,我国的《合同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对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作了相关规定,但是这些规定带有概括性与不确定性。这就导致房屋承租人实现优先购买权时与一些相关权利实现发生冲突。因此,本文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我国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与共有人优先购买权,抵押权人及其拍卖中的优先购买权人权利实现冲突进行理论分析,进而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大股东控制、股权制衡与公司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滔 《管理科学》2007,20(5):14-21
在La Porta 等的研究模型基础上引入股权制衡等因素,在最终所有权框架下探讨大股东控制和股权制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司绩效与最终控制股东现金流权正相关,与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负相关,股权制衡的作用并不是简单地存在或不存在,而是取决于控制股东的最终所有权状态.在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程度较高的公司中,股权制衡对大股东剥削行为的约束作用显著;但在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程度较低的公司中,股权制衡可能因为导致大股东之间讨价还价而带来精力耗散,表现出更差的公司绩效.此外,股权制衡作用在相对控股、政府控制和低竞争行业公司中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大宗股权转让和公司控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志诚  张翼 《管理世界》2004,(5):116-126
本文研究了上市公司大宗非流通股权转让对公司市场价值的影响。利用上海和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1995~2000年间的大宗非流通股权转让记录,我们发现在中国大宗非流通股权转让的市场反应为正。平均而言,股票价格在转让公告前75个交易日开始上涨直至公告日,平均累积超额收益大约为7.9%;此后大致保持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大宗股权购买者在公司监督和管理中扮演了积极的角色。本文分析结果与监督假设基本一致,没有支持剥夺假设的证据。股权转让产生的累积超额收益与转让股权占总股本的比例大小有关,二者具有非线性关系。分析结果与“壕沟保护”假设一致。  相似文献   

9.
优先购买权的时内效力,是指其行使对优先购买权人和出卖人之间法律关系的影响,对它的考察,也是对优先购买权效力考察的第一个步骤。债权性质的优先购买权和特权性质的优先购买权都具有对内效力。  相似文献   

10.
承租人优先购买权是指出租人转让时,承租人在同等条件下,依法享有优先于其他人而购买该房屋的权利。承租人优先购买权是一种形成权、限制权、专属权、期待权。对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11.
股权分置是资本市场初期建立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但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一制度设计越来越成为束缚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瓶颈。尽管这种股权分置现象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产生有着特定的、制度背景,但股权分置由于控制权、所有权不能自由转让,导致同股不同权的存在,造成了不同股东的利益不一致。从而导致公司治理缺乏共同利益基础、不利于上市公司的购并重组等诸多。而股权分置改革将会改变这种现象,为了冲破这一瓶颈束缚,从2005年到2006年,力图解决中国资本市场股权分置问题的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因此,对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治理的影响进行探讨就成为必要了。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各房地产公司在业务操作模式中大量采取收购项目公司股权形式获得土地或通过出售项目公司股权形式转让土地使用权.这种做法利用国家法规漏洞,极大的规避了国家对土地使用权转让的监管、逃避了税收.为此强化立法监管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由于现行法律法规在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与其他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等问题规定不明,衔接不够,其他股东在国有产权交易中行使优先购买权的方式众说纷纭,造成诸多困惑与争议。国家有必要建立统一、明确的国有产权交易规则,进一步明确其他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必须依法进场,平等参与,并根据不同的竞价方式规定不同的股东优先购买权行使规则。  相似文献   

14.
股权分置是资本市场初期建立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但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一制度设计越来越成为束缚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瓶颈.尽管这种股权分置现象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产生有着特定的、制度背景,但股权分置由于拉制权、所有权不能自由转让,导致同股不同权的存在,造成了不同股东的利益不一致.从而导致公司治理缺乏共同利益基础、不利于上市公司的购并重组等诸多.而股权分置改革将会改变这种现象,为了冲破这一瓶颈束缚,从2005年到2006年,力图解决中国资本市场股权分置问题的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因此,对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治理的影响进行探讨就成为必要了.  相似文献   

15.
最终控制、权力制衡和公司价值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基于最终产权的观点,追溯我国上市公司的控制链,研究发现我国大多数的上市公司的投票权和现金流量权并没有发生分离.考虑权力制衡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发现当控股股东的控制力和其现金流量权分离越大时,公司价值越低.股权制衡和控制权竞争程度越高时,公司价值越高.说明在目前我国对小股东保护不完善的情况下,合理安排股权和控制权结构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决策与信息》2005,(5):13-13
股权分置改革将按“市场稳定发展、规则公平统一、方案协商选择、流通股东表决、实施分步有序”原则进行。中国证监会将根据上市公司股东的改革意向和保荐机构的推荐.协商确定少量试点公司。临时股东大会就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做出决议.必须经参加表决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并经参加表决的流通股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非流通股股份取得流通权后.其持有者应当承诺至少在十二个月内不上市交易或者转让;该承诺期期满后。出售数量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十二个月内不超过百分之五.在二十四个月内不超过百分之十,在股权分置改革中,必须选择适当时机实行“新老划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2007年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接近尾声,我国公司治理机制方面,在其实质上与形式上都产生了较有影响力的变化:一股独大的现象得到了改善,同股同权真正落实在每一个股东手上;同时资本市场也有了显著变化,以基金为主的形形色色的机构投资者粉墨登场,大量的闲散资金注入机构投资者。本文关注在后股权分置时代,机构投资者作为资本市场上实力与能力兼具的股东,能否对公司治理产生影响,从而改善公司绩效。通过建立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回归分析模型,来进行实证研究,为公司治理决策层和资本市场监管层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湖南洞庭水殖股份有限公司捆绑上市行为以及捆绑带来的公司治理问题。分析表明 ,地方政府主导捆绑上市 ,不仅影响了资源配置效率 ,而且导致公司治理缺陷;作为大股东的地方政府听任第二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股东利益 ,而其自身利益却在股权转让即MBO中得到均衡。因此 ,在分析中国公司治理问题时 ,政府治理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当家族利益与上市企业利益相分离时,家族有动机攫取控制权私人收益。采用控股股权转让与非控股股权转让的溢价差来度量控制权私人收益的方法,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家族上市企业的控制权私人收益水平达到30.56%;控制权私人收益水平与资产负债率显著正相关,与企业规模显著负相关,与控股股权转让比例存在不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与股权离散度和大股东制衡不相关。研究结果说明我国家族上市企业的公司治理存在着结构形式完整,控制权配置不合理的缺陷。  相似文献   

20.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法律性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各种学说进行全面法理评析和探究,试图寻找出股东优先购买权性质的应然定性,以期能对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司法实践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