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振兴中国东北与政府职能的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东北地区政府职能的转变滞后于市场经济改革,制约了经济发展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政府职能转变一要改变经济发展赖以成长的制度环境;二要改变政府职能定位;三要改变政府的一些“不对称规则”,从而达到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服务性与法制型政府的目标。这也是振兴东北战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西部现行投资体制存在着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尚未确立,政府职能转变滞后,金融支持弱化,市场化融资机制尚未形成,法规制度建设有待完善等问题。改革政府投资体制必须考虑到投资活动自身的特点、整个经济体制和管理制度、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市场经济体制对投资改革的要求、政府投资的功能特点和WTO规则对投资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东西部发展失衡的动因解构 ,包括政策与市场化落差、对内对外开放滞后、产业链条缺乏张力、区域城乡体系布局中“器官”和“血管”发育滞后以及行政效率低下。基于现实 ,需相应创新西部大开发的思路 ;在实施反梯度政策的同时 ,坚持和加快市场化改革 ,其中要突出强调打通和拓宽市场通道 ;在“单赢”模式向“双赢”模式和“多赢”模式迅速推移转换的今天 ,西部应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 ,走多边合作之路 ;从抓好基础产业和发展西部自己的特色主导产业入手 ,舞活产业链条的“龙头”和“龙尾”;加快小城镇与交通、信息网络建设 ,推动西部向纵深层次开发 ;以“县域经济骨架构筑”等行政体制改革 ,激发经济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4.
县级市政府职能的转变,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县级市政府职能转变应该注意三个问题:县级市政府职能转变的双重性问题;县级市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的问题;县级市政府功能定位的市场化取向问题。  相似文献   

5.
西部地区市场化进程中的政府职能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的原因,指出市场化不足是西部地区落后的制度根源。按照世界各国的市场化发展历程,把市场化分为三种基本类型,西部地区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特点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市场化路径。政府和市场在经济发展中具有替代性,政府职能在西部地区市场化进程中也有一个随着市场化加强而减弱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6.
西部地区的资源配置能力、开放能力、学习能力、技术能力明显低于东部,西部地区能力结构均衡性明显弱于东部地区.市场化进程缓慢,FDI聚集弱,制度供给不均衡,地方政府过度竞争,政府的科技投入、教育资源供给是西部能力弱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能力建设是政府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西部的能力建设重点是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增加西部制度供给、加大西部科技投入和教育投入.  相似文献   

7.
民族地区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一直没有根本转变,近年来随着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凸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因此,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加快推进“三个转变”,完善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建立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使我国西部政府职能发生了第一次根本性的转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和任务的提出,迫切需要我国西部政府职能实现新一轮实质性的转变。笔者在对西部大开发中政府权力与责任职能定位和架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西部大开发中政府权力与责任应当从传统职能向发挥政府的公共性职能、积极承担德治和法治职能、加强整合社会资源的职能转变。  相似文献   

9.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对于辽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辽宁省面临经济减速压力大、产能过剩矛盾突出、企业经营存在困难的现状,亟待进一步打开转变政府职能这扇大门,以政府职能转变的新成效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从政府职能转变的角度,可以通过政府职能重新定位、政府权力边界重新界定、政府服务内容重新设计三个方面来促进辽宁经济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政府在西部大开发中的职能及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职能定位对西部大开发的速度、效率甚至成败将产生重大影响 ,基于对西部大开发中政府职能定位的理论和实践依据的分析 ,提出市场化背景下政府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主要职能是弥补市场缺陷和推进西部市场化 ,为此 ,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推进政府改革。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和工业化吸收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导致农业生产投入要素失衡,加剧了农副产品消费需求和产出供给的矛盾,产生价格上涨压力。基于“缺口-价格”模型的实证研究显示,负向农业产出缺口对农副产品价格具有滞后1-3期的直接正效应,18个省份分地区面板回归验证了直接价格效应的存在且滞后期为3-4期;工农业产出缺口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内两者的影响弹性不显著。由此可知,农业产出缺口对通货膨胀存在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治理通胀要从加大农业生产扶持、协调工农业生产和畅通农副产品流通渠道入手。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是和整体经济市场化的程度及政府主导的改革模式密切相关的,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教育市场化改革的动力机制会发生转换,市场化的力度会加大,政府职能转变的重点应该放在缩短政府权力线、规范政府行为和转变政府行政理念上。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矿产资源经济研究综述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从理论的发展轨迹来看,矿产资源价格理论研究以矿产资源有偿使用为起点,逐步演变为矿产资源的价值属性和矿产资源的定价研究。矿产资源管理制度研究的核心内容就是以矿产资源有偿化使用和资源市场化为方向的制度变迁分析,并基本形成了以价值化、资产化和市场化的制度变革为取向的主流观点。同时通过政府规制克服市场失灵,完善矿产资源核算体系,制定矿产资源规划,控制投资方向,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中国28个样本地区1992-200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速度和增长方式有双重影响。分析表明:政府对经济干预程度越强,越有利于形成政府推动型经济增长方式;私有产权制度的认可和扩大是经济快速发展和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动力;市场化程度和工业化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且显著;产权保护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对经济增长虽有显著影响,但系数较小。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应着眼于改革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健全知识产权和私有产权保护制度、坚持市场化改革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论西部特色经济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运用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在探讨西部特色经济的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特色资源为基础、以特色产品为核心、以特色产业为龙头、以特色技术为依托的西部特色经济体系的内容,以及构建这一体系的基本思路,对于全面提高西部地区的国民收入,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障碍及其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县域经济发展受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经济结构等因素影响。目前,制约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观念滞后、产业定位不明确、经济结构不合理、政府政策滞后、生产与生活方式落后。为此,加快西部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转变观念、对县域与产业准确定位、创建新机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营造良好环境、经营好县城。同时,还应处理好优惠政策与优质服务、主导产业与产业多元化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正处在复杂的社会转型期,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社会民生化、文化多元化趋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情况复杂而深刻。作为上层建筑的政府机构,必须调整职能定位及管理方式,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服务科学发展。决定和制约政府职能转变的因素中,有技术层面的,更有制度层面的。转变政府职能,近期靠技术创新,远期靠制度变革,只有统筹考虑,配套改革,才能标本兼治,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8.
中国肉羊生产空间布局变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肉羊生产区域变动的历史事实,结合1990—2008年的统计数据,在描述肉羊生产区域变动特征的基础上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中国肉羊生产逐步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非农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和饲料资源相对丰富的农村地区转移和集中。其中自然资源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非农产业发展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是导致上述变化的关键因素。同时也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肉羊生产已由最初的自然性布局向经济性布局转变。  相似文献   

19.
论价格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格和竞争是市场机制的核心要素,二者密不可分。价格宏观调控和直接管制是政府价格管理的主要方式,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都应当立足于市场与竞争机制。价格法的完善不限于《价格法》,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竞争法的价值和作用日益显现,对价格不正当竞争和价格垄断行为的规制应当成为价格监管的核心,竞争法与价格法及其主管机关之间应建立起有效的协调配合机制;价格宏观调控也应立足于市场经济的理念和市场机制,摆脱对行政手段的倚重和过度运用。  相似文献   

20.
尽管当前油价持续上涨,但我们从油价历史数据和供需变化可以看出:中国的能源需求并非是油价上涨的决定性因素。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消耗的大量石油资源更大程度上是为国际市场服务。因此,中国经济的发展减缓了高油价对世界经济的冲击,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对于稳定世界经济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