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以下简称工宣队)1968年7月底进驻清华大学是"文化大革命"(以下简称文革,且不带引号)的重大事件之一,并且标志着文革初期的重大转折.本文结合清华工宣队的个案情况,评述下列有关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纵观60年来每一个"五年计划"的制订大多都有一个战略重点,那么面对新时期的"十二五"规划,它的战略重点应该是什么?我们认为这中间应该有一个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城市"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理由是:其一,"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要靠城市化;其二,扩大内需使我国从投资出口主导型转变为内需主导型国家,要靠城市化;其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靠城市化;其四,社会和谐稳定需要建设新城市,加快城市化步伐.因此这也是我们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城市列入"十二五"规划的战略重点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3.
《四川社科界》2010,(1):18-18
即将进入的“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因此,“十二五”规划将是我国妥善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的五年规划,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  相似文献   

4.
2013年12月,"生命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对话"学术研讨会在贵阳举行。会上,封孝伦教授与袁鼎生教授分别奉上了自己的新著《生命之思》(商务印书馆,2014)和《整生论美学》(商务印书馆,2013),推动了两个美学流派、两种美学理论的交流。本刊编辑部黄旭东(以下简称"黄")编审特地采访了封孝伦(以下简称"封")、袁鼎生(以下简称"袁")和薛富兴(以下简称"薛")三位教授,就生命美学与生态美学相关问题请他们谈了各自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推进青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刍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提出了“十二五”奋斗目标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其中,  相似文献   

6.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进一步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制定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基础性作用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  相似文献   

7.
由吉林大学许纯祯教授、吴宇晖教授和山东大学张东辉教授共同编写的<西方经济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材和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该书初版于1999年,受到广泛好评,于2005年出版了第二版,入选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后作者又对该书内容进行了较大修改并调整了结构,于2008年出版了第三版.最新一版是对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研究成果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明晰的框架结构.作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的西方经济学教材,不仅要全面、系统而准确地反映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及最新进展,同时要注意的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为指导,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科研和教学精神.通过阅读此教材,我认为它较好的反映了以上要求,概括而言,该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8.
由于中国农民占总人口的大多数,农村占国土面积的绝大部分,决定了其农业、农村和农民(以下简称"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为此,通过分析和阐释"三农"问题的深层原因在于规模不经济(包括内在不经济和外在不经济),探讨了克服规模不经济的思路,并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人才问题始终是高等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学校发展的前提与重要保证。在强调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促进高校创新发展的新时期,高校人才工程建设面临着重大机遇,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围绕高校人才建设问题,对照国家《"十二五"规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可以发现现有的人才工程建设存在着对人才定位不清、引进培养人才及使用人才之间存在矛盾以及人才使用及保障制度上存在缺陷等问题。以三个纲要为指导,树立先进的人才工作理念、加大人才培养及引进力度、改革现有学术评价体系以及强化激励约束机制,乃是创新人才工程建设、促进高校内涵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10.
正标志着各省(区、市)又一次站在新的改革起点,其实施效果将直接影响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空间布局能否合理、如期铺就岁序更迭,由官方推出的经济发展战略不时切入公众视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的定位推动发展"。在"十二五"规划的后两年,主体功能区走向将直接影响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1.
从管制发展史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变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西方管制的实践和理论发展脉络为线索,通过分析近几百年来自然垄断产业管制改革的主要经验以及理论发展的历史逻辑,揭示政府管制和市场竞争关系的演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崔瑞萍 《晋阳学刊》2011,(4):130-133
汉代碑铭文兴盛,是当时盛行的各文类中的显学,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是,汉代碑铭序文中出现的大量变体、破体现象,却一直没有在文学研究中得到应有的关注。其主要表现是:碑诔文体功能的接近引发以诔文笔法作序;非事功化带来的志怪传奇体渗入;碑铭形制变化影响——碑传文私人化增强,叙述方式由单一描述加入对话;文人的逞才显能心理使赋体、诗歌体流入序文。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期刊是靠特色存在的,拥有特色是期刊成熟的重要标志。期刊的特色意识在于锁定读者市场,体现自己的思想和价值导向,为读者提供独到内容的刊物和服务。  相似文献   

15.
要提高高校共外资料室书刊资料的利用率 ,需精选书刊资料 ,按国家标准分类、编目 ,并编制专题目录等 ,使其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文体革命不仅直接导致了文体的生成 ,还间接影响着文体的形态甚至文体的价值。文体革命通常不是纯粹的文体内部的变革 ,总是与人和社会休戚相关。散文诗是诗与散文异质同构的新的抒情性文体。散文诗文体从无到有 ,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和人类追求自由的发展进程大约同步 ,是人类社会和艺术世界自由发展的结果 ,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散文诗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与人追求自由的天性和社会追求自由的本性有关 ,还与艺术自身具有的革命潜能引发的文体革命相关。因此与诗 ,特别是与抒情诗相比 ,散文诗具有更自由的文体形态和更偏向于社会价值的文体特征。研究散文诗的文体起源与价值 ,有助于理解文体革命的真正原因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英华 《北方论丛》2003,4(1):24-26
对于国情的认识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制定起着决定性作用。翻开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到,正确认识国情是党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的根本保证,党史上的重大失误又都与对国情的错误认识有重要关系。总结这些历史经验,深刻理解我国现今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适时调整政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执政组织文化是政党政治条件下执政党与国家机关以及社会组织互动关系中形成的一种体系文化.执政组织文化鲜明的政治性和使命性的文化特质,是构成执政组织文化价值的核心要素,而文化内涵是文化价值的重要变量,发展文化内涵,保持文化的先进性,是提升文化价值的关键.执政环境和执政使命变化后,需要进一步加强执政文化内涵建设,增加新的文化元素.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组织文化建设中,急需再造学习文化、发展创新文化、重塑服务文化,以进一步提升组织文化价值.增强组织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媒体担负着重要责任,媒体是公民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媒体及其工作者要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准确把握其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贯穿到宣传报道之中,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