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新中国6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经过艰辛探索而逐步开辟出来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之路、必由之路.新时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澄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和信心;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构建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的确立,是近代以来爱国主义的理想和追求的必然;新中国走过的60年,是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统一的60年,是爱国主义得到极致弘扬和升华的6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爱国主义在当代理想与追求的硕果和实现的形式,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当代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必然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7月24日至27日在沈阳召开。来自全国60多家单位的13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围绕年会主题"十月革命与社会主义基本问题",就十月革命的历史地位和世界意义、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道路、发达国家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与现状、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而富有成效的研讨。  相似文献   

4.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应当对毛泽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做出客观正确的历史评价。毛泽东是近代中国最伟大的民族英雄,他缔造了新中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最根本最重要的现实历史前提。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毛泽东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前奏者,毛泽东晚年的失误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毛泽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60多年来一以贯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突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色和基本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质的规定性的有力体现。发掘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彰显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旺盛生命力和持续创造力的根本原因所在。正确把握文化产业化的双重属性,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特色,是顺应和契合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历史发展潮流和中国改革开放时代脉搏的重要措施。注重基层、普及大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科学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学说科学化的最高成果.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是中国近代史的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的社会主义特指科学社会主义.新中国60多年来的事实证明科学社会主义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中国的现实和未来发展依然需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60年来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理论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文献分析和历史分析等方法对中国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理论这一新中国60年来经济学研究的重要主题进行阐述.研究认为:新中国初期的29年,中国经济学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为主题.研究社会主义改造、公有制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与管理.改革开放31年来中国经济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为主题,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在宏观意义上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所有制改革、分配体制、经济增长与区域协调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三个不同层面的具体体现,各有其独特的内涵,三者辩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创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完善的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拓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载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拓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的根本保障。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基本内涵及其辩证关系有利于坚定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信心。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走歪路和邪路,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观的核心思想和精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观的宏大奋斗目标和理想追求;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根本宗旨和政治立场。习近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观,正确回答了中国今后要向何处去,将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习近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观,深刻诠释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应有什么样的奋斗目标和理想追求;习近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全面解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了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主要依靠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应当归谁享有等重大命题。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60年,是中国共产党肩负着振兴中华、强国富民的历史使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通过执政为实现这个伟大目标而奋斗的60年;是使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实现大发展、大跨越的印年.新中国成立印年可分为前后两个30年,这两个时期前后相继,不可分割,又"后30年"是"前30年"的变革和飞跃.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繁荣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长达30多年持续、稳定、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让世人瞩目的“中国奇迹”.创造“中国奇迹”的真正奥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中国奇迹”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创造“中国奇迹”的唯一正确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创造“中国奇迹”的根本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源于经典作家所设想的经典社会主义以及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创立和建设的传统社会主义,但又具有中国的特色。其“特”在基于中国国情,坚持主体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抛弃纯粹社会主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助于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从经济史与经济学的“源流”关系视角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逻辑,发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确立于苏联,发展于中国,出现了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两种理论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历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三个发展阶段。根据这个新的历史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可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史的历史研究,第二步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史中抽象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60多年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搞清楚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和观念体系形成的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构建社会主义观念体系的关系,社会主义观念体系的科学化和大众化的关系.60多年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创新是基础,观念认同是关键,党的领导是保障,引领社会是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从社会发展的性质、社会发展的动力和途径、社会发展的内容、社会发展的领导力量、社会发展的目标、社会发展的哲学思想、社会发展的外部条件等方面来看,民主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有着鲜明的区别。历史证明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的国情也决定了中国不能选择民主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立足国情、适应时代、强国富民的道路,也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能走民主社会主义之路。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进程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观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因素之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有着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观:坚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坚信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特别强调了这一过程的长期性和曲折性;坚信只要坚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就有希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的希望所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事实充分证明他所坚信的社会主义信念观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双重意蕴:社会主义必须要有中国特色;中国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必须持守社会主义的本质。为此,就必须解决三个带有根本性的矛盾,即中国社会主义同其所处的资本主义世界环境的矛盾,中国社会主义的特殊性同世界社会主义的普遍性的矛盾,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性、阶段性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上述三重矛盾的突围与突破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是本质根本不同的思想理论体系,但在积极应对挑战中都取得显著效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积极回应并融入全球化进程进行实践和理论创新的必然结果;民主社会主义为应对全球化挑战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和政策的变革发展成现代民主社会主义。系统地考察比较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可以划清二者的界限,肃清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通过对资本主义以及传统社会主义的分析,可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独特的深刻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有本质区别,澄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民主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翻版”的错误思想。  相似文献   

20.
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有关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讲得最多。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提出;从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定位,到明确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到关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设想,处处表现出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走出了传统社会主义的理论误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