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定价是外资并购国有企业能否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并购定价主要涉及外资企业与国有企业之间的一系列讨价还价过程,是一种典型的博弈行为。本文运用博弈理论与方法构建了外资并购国有企业定价的信号博弈模型,并进行博弈均衡分析。结果表明,在分离均衡下,定价信号可以真实地反映国有企业经营绩效的好坏,是一种最有效率的均衡。定价信号能为提高并购效率和成功率提供有益参考,为并购各方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外资并购国有企业中存在的认识误区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是实现我国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的途径。但目前外资并购因面临各种障碍而进展迟缓。本文主要对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思想障碍,如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目标、外资并购引起国有资产流失和冲击民族经济的发展、外资并购的控制与并购中的企业定价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应转变观念,实事求是地把握促进外资并购的条件,推进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外资并购我国国有企业的事件不断增多,外资并购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外资并购中的国有股权定价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在对我国外资并购实践中曾采取定价法进行评价的基础上,针对外资并购的目的、影响、定价基础、定价影响因素等方面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通过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并对外资并购中国有股权定价应注意的问题得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若干法律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已成为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热点,为使并购规范有序地进行,为保障外商和国有企业的合法权益,必须加强对并购过程的法律监管.剖析目前外资并购国有企业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并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跨国并购的法律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反垄断、规范资产评估、设计合理的并购程序等完善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法律管制的措施,对维护国有企业的合法权益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实证研究的方法,选择2002—2007年外资并购我国A股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的案例为样本,对外资并购溢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外资并购国有企业股权溢价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资本市场周期和国内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股票的定价,并且外资并购溢价对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较为敏感;上市公司负债比率、行业因素和国有企业隶属层级与外资并购溢价之间也存在较为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外资企业的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网络可以有力地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而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性调整和深化为外资以并购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契机。但我国现存的法律执行环境、资本市场发展、股权定价、产业进入门槛等给外资并购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限制。无约束的外资并购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平稳和健康发展,因此需要政府做出相应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7.
外资并购中的国有股权定价问题是一个十分引人关注的问题.文章首先对资产价值法、市场比较法、收益贴现法等进行分析和评价,阐述我国曾采用的国有股权定价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外资并购中国有股权定价方法选择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评析国有企业剩余索取权归物质资本所有者论与归人力资本所有者论的主要根据基础上,得出结论,国有企业剩余索取权既不能完全归物质资本所有者--国家所有,也不能完全归人力资本所有者--企业劳动者所有。依据国有企业一般企业属性与特殊的社会属性的要求,作者认为国有企业剩余索取权应归国家与劳动者共有,这可以启动国有企业活力,兼容国有制经济的发展与劳动积极性的提高,完善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9.
论企业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分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产权理论认为,企业的所有权是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统一.企业的所有权是一种动态的所有权,在企业不同的经营状态下对应着不同的企业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分配关系.企业的所有者掌握企业正常经营状态下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而企业的债权人掌握着企业破产状态下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这是一种最优风险分配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0.
以2006-201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为样本,实证考察地方政府干预背景下剩余资源与企业并购之间的关系发现,不论是地方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剩余资源都是其发动并购的前提条件。与地方国有企业不同,民营企业在并购前贮存更多的剩余资源,更多的依靠自身的并购能力完成交易。对于地方国有企业而言,政府干预则部分替代了剩余资源的作用,显著降低了其与并购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新加坡国有企业改革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加坡是世界上国有企业效益最好的国家,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基于对新加坡国有企业的实地考察,得出几点启示:国有企业并非天然低效率的制度安排,在体制和机制完善的前提下,也能获得经营成功;国有控股股份制应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一种主要形式,而且能够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有效的公有制实现形式;降低国有资本股权比例、实现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是国有企业发展的一般趋势;我国国有企业与新加坡国有企业有不同的初始状态和约束条件,我国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着更为复杂的一系列本土化的问题,改革任务极为艰巨。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确立了以“管资本”为主的新型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但并不是所有类型的国有企业都适用于这种监管体制。应当依据国有企业所处领域和功能目标的不同,将其分为公益性国有企业和营利性国有企业,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针对不同类型国有企业的国资监管法律路径。在国企类型化下的国资监管改革过程中,要坚持市场化导向的指导原则,将国有资产统一监管与分类监管相结合,实现由“管企业”向“管资本”国资监管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国有股权是指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的出资所形成的权益。国有股权行使的关联问题不同于一般股权,有特殊性。而现有《企业国有资产法》作为调整国有股权的特别法,在调整国有股权关联交易问题上并没有体现特别之处,而是《公司法》的简略照搬。所以我们应该完善《企业国有资产法》以使更好地规范国有股权行使中的关联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新国企"较之传统国企,与市场经济接合度更高,客观上需要一种别于以往的监管模式来适应其特点,在分析发达国家国有企业通行的监管模式及我国"新国企"现行监管模式的基础上,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提出我国"新国企"监管模式优化方案,对于完善国企监管体系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国有企业经历过一个亏损的阶段,国有企业的规模与经济利润并不对称.国有企业的行为目标的偏离,使得国有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并最终出现规模不经济.必须实行"政企分开",培育有效的竞争机制,打破某些企业的垄断局面,让国有大中型企业逐步分解成依赖市场交易的多个主体,缩小企业规模.  相似文献   

16.
自1978年以来,在国有企业取得一系列发展成就的同时,中国产业结构趋于高级化和合理化。在经济学人看来,两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2018年8月《中国经济学人》杂志就此问题,从国企在产业升级中的地位与不足、国企改革、对外投资等维度对经济学人展开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经济学人认为:首先,国企与民企在产业升级中的地位不分伯仲,且兼具促进和阻碍双重作用;其次,国企在推进产业升级过程中,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官员型管理者的企业家精神缺失、晋升锦标赛与既得利益者阻碍导致的产能过剩等问题;再次,竞争改革比产权改革更有利于国企推动产业升级,且国企完全私有化不是最有效激发国企创新能力的方式;最后,并购外企是国企促进产业升级最有效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  相似文献   

17.
混合所有制改革(混改)日益成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但经验证据显示,目前对有关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仍比较谨慎和缓慢。混改推进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国有集团公司资产规模大,股权定价困难;国有股东更愿意增持而不是出售盈利能力强的上市公司股份;混改的配套制度还不完善,特别是国有企业的信息披露不透明。效率观和资源互补观是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逻辑和理论基础。考虑到国有企业性质、功能和层级的不同,未来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应当基于效率观、资源互补观来分类分层推进。将现有的混改“试点推进”制度改为“负面清单”制度,并且不断完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配套披露制度,是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从理解国有企业的财政补贴入手,分析国有企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政企不分”是当前国有企业治理的主要障碍,且导致了各类关系的错位及公司治理结构变形;并从政府治理和公司治理的角度分别提出一些见解,其目的是研究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以及如何在中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辽宁省省属国有企业作为全省国有经济的骨干力量,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进一步加强辽宁省省属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和优势,形成人才资源整体开发的战略布局,对为省属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的主要经济支柱,要发展和提升核心竞争力,面临着严峻和迫切的人才管理挑战。人才流失使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下降,拉大了与其他竞争企业的差距,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国有企业发展。人才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研究和寻求解决人才流失危机的对策,已成为是当前国有企业实施人才战略、强化人才管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