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文章以中国梦的实现为目标,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多元化、文化全球化和文化后现代化的文化环境。继而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面对的文化挑战,这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演变过程中的文化价值与功能上的自我矛盾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边缘化倾向与认同危机、价值观教育的宏观强化与微观弱化、培育和践行效果苍白。最后从关注人的生存境遇、满足大众文化需求和回归生活世界三方面分析了中国梦目标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文化教化进路。  相似文献   

2.
借助中国传统文化、依托基本价值观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尽快地参与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实践中来.基本价值观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构成,并能够成为普世价值.基本价值观的传承与创新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育资源和理论依托。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传统文化价值观为根基,必须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价值观,必须借鉴传统社会培育价值观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4.
大庆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价值原则的具体体现,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契合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精神。大庆精神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提供鲜活素材、树立文化认同和价值导向的价值功能。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将弘扬大庆精神与发展文化产业、社会制度建设和学校德育工作实现有机结合,能有力地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实效。  相似文献   

5.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长期的革命斗争以及社会主义的探索实践过程中形成并发展的独具特色的先进文化.它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道德价值的信仰和追求,具有强大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和凝聚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做到以下几点:以红色文化作为鲜活载体和重要依托,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凝心聚力、引领先进、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作用;坚持历史与现实、内容与形式、理性与感性、认知与实践相结合;探究红色文化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价值实现路径;凸显红色文化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思想引领、精神塑造、价值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精神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心价值观与社会治理紧密相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方面,社会治理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文章从强化社会治理的价值导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圭臬、灵魂和依托,凝聚思想共识,加强系统治理;培育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理;重视道德教化,实现综合治理;塑造良好心态,注重源头治理等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新形势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和发扬,高校越来越注重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高校要结合地方行业特色,探讨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所面临的诸多困境,并提出具有较强现实价值和时代意义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大力倡导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下,从历史和文化的维度可以阐明当代中国社会剧烈转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演变的必然性、意义和特点。从实现价值认同、夯实价值基石、促进价值实现和传播价值思维等多重视角,可以发现在提升文化软实力中开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路径。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应有之义,本文主要从个人价值视角去分析和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培育路径,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应关切个人价值观的实现、融合和共通,个人价值观的价值结构和层次排序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和发展,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文化生活场域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向度。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文化生产中,应当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生产的发展方向,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提升文化生产的价值内涵,努力完善文化生产的社会效益评价机制。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文化消费中,应当引导大众树立科学的文化消费观念,着力优化文化消费资源的供给结构,发挥文化旅游消费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儒家“修身”思想强调个人提升道德上的自我修养和人格上的自我完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旨不谋而合。借鉴儒家“修身”思想,有助于拓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破解核心价值观建设面临的外部压力和内部困境。  相似文献   

1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主干的儒家文化,不仅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文化思维导向,还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更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提供了重要的传播方法借鉴,对今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文化整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化归根结底就是价值观,文化整合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整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与和谐既具有深层的根基,又包含现代性。整合民族文化与国际文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能保持中国特色,又增加开放性和包容性。整合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以形成"合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在社会各层面产生"共振"效应,从而进一步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高校思政工作的核心,当代大学生作为承载核心价值观的先锋力量面临着摇摆于文化自卑与自负的现实困境。只有以讲清楚“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作为前提,理解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链接与契合,才能增强大学生内化于心的文化自信,培育外化于行的以仁为情感基点、以义为价值标准、以礼为行为规范、以智为思维起点、以信为处事原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履者以及法治精神“固化以制”的捍卫者。  相似文献   

15.
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从曾经发挥了强大的文化认同与价值认同作用的传统文化中寻找力量。中国传统孝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一致性,以其作为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突破口与切入点,可实现孝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从而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16.
传统家训文化是重建当代家风家教的文化渊源;当代家风家教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载体.弘扬传统家训文化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文化涵养、价值引领、方法指引等方面的作用.弘扬传统家训文化在实践层面上可以从资源转化、重点群体、典型示范、媒体宣传等四个方面找准着力点,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先后经历了注重意识形态建设、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注重先进文化建设三个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了中国社会文化价值,指明了文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建设新阶段的社会主义文化,要依据“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去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要依据“爱国、诚信、敬业、友善”的价值观去指导建设公民道德和大众文化,要依据“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观去指导构建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功能性解读着眼于育人实践的思考。致力于回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方法及其功能实现途径等问题。高校思政理论课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具有普及传播、教育引导、改革创新和价值实践等功能,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渠道,亦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的主阵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强,必须充分发挥高校思政理论课这一载体的各项功能。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众文化发展有引领作用。其引领作用的发挥要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身宣传攻势、引导文化产业发展、形成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共识等方式,坚持对大众文化生产方向的把握、对大众文化价值观的整合、探索传播途径等原则,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众文化发展的引领机制。不仅要优化传播机制,还要建立预测大众文化发展趋势的机制、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互动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众文化生产的机制、区分大众文化多样性需求的引领机制。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观点和总体看法,反映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立场和态度,是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它的实质是坚持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培育具有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新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问题,是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怎样建设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价值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满足中国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核心需要的价值。建设和实现社会主义价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和人民共享"的价值实践路线,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它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领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