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通识教育是古典自由教育的现代延续,旨在培养负责任的人、现代社会的公民和高素质专业人才,但是由于大学教育的特殊性,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之间,总是存在巨大的鸿沟.慕课(MOOC)的出现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契机,通识教育可以将一部分课程开在慕课上,并利用慕课资源开展翻转课堂,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通识教育从知识的传授到人的培养的转型.随着慕课的进一步成熟,慕课学堂和学分课程将会进一步丰富通识教育资源,从而建立起数字化时代的通识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前,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在我国高校尚处于起步、摸索阶段.由于多方面原因,许多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进展缓慢,效果不理想.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慕课具有不受时空限制、易于使用、覆盖面广、方便自主学习等特点,能够解决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建设面临的瓶颈.高校应充分利用慕课的优势,构建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混合式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化技术与课堂教学的不断融合,微课、慕课逐步走入传统课堂,为教师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但网络教学的泛化性,以及教学效果检测方式周期长、效果反馈数据信息慢等问题始终困扰着高校在线课程的有效应用和推广."雨课堂"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和检验方法,让课堂教学延伸为课前、课中和课后.通过师生互动、数据分析和教学反馈,构建一个类SPOC混合式教学体系,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本文从学情复杂、教学难度大的高校公共人文课程教学中"雨课堂"的应用研究入手,分析后慕课时代"雨课堂"的翻转教学模式应用优势,为高校公共人文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通识课与专业课是不同性质的两类课程,由于两类课程定位不同,授课教师承担的角色也不尽相同。专业课教师是"教授者",通识课教师则应该是"导航者"。通识课教师需要打破原来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固化思维,根据通识课的特性把握好通识课的课程定位、学生定位和制度定位,以找准通识课教师的特定角色定位。通过通识课的基本目标来引导学生学习通识课,依据选课学生的主体性进行课程设计,有效地在通识课上扮演"导航者"角色,从而提高通识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慕课的兴起对传统高等教育模式带来巨大冲击甚至革命性影响。慕课大规模、开放性、在线学习等特点及本土化运用,对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采用SWOT分析法,将慕课引入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应以宽容心态看待,并通过政策支持、校企合作、国际交流、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质量监控及学生学习行为管理等举措,推动慕课在成人高等继续教育领域的探索尝试。  相似文献   

6.
慕课的出现和普及给学习者的课程学习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源和更为便捷的方式,同时也给传统课堂的教学提出了挑战。以大学语言文学类课程为研究载体,针对现有教学方法,提出了构建在线课程平台、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参与意识、增强自主学习能力的慕课教学模式,以期促进教学思路改革,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审计课程历来"难教难学",在传统案例教学的模式下,教学效果虽有所改善,但仍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在于当前审计案例教学中,案例与实践课程占时短、内容受限以致课堂讨论不充分。随着"慕课"在线课程模式的推广,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优质的资源,还为教师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支持服务。在"慕课"背景下,教师主动适应"慕课"模式,学生引入"慕课"价值取向,学校加大"慕课"平台建设,最终将"慕课"优势与审计案例教学深度融合,探索新的审计教学模式,改善审计"难教难学"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新颖的学习方式,慕课引起了越来越多高校的关注,也吸引了众多的学习者。自2012年起,慕课席卷全球,纽约时报称2012年为慕课元年,同年,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表示向"慕课"免费提供中文或英文教学的在线课程。自2013年开始,国内学者对慕课的全球化趋势等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本文借助Cite Space软件提供的知识图谱,系统地梳理中国知网中的核心和CSSCI期刊中关于慕课研究的论文,通过共词分析、聚类分析、突现词分析、对国内研究的热点和趋势进行梳理,研究发现,慕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是慕课领域研究的热点。同时也发现慕课研究领域的主题丰富、内容多样,迭代速度快,论文对慕课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慕课”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将学习者线上学习与线下交流互动相结合,实现“翻转课堂”,对高职教育人文素质课程的发展和改革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力。在人文素质课程“慕课”实施中,只有结合人文素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充分发挥“慕课”的特色与优势,才能切实促进和提高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其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翻转课堂”是近几年兴起的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同时也是与慕课关系密切的前沿教育理念。文章以其理念为指导,分析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并构建适用于该课程的“三阶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调查问卷和对比检验,证明该模式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吸收,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高校师范生通识选修课现状分析与优化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调查高校师范生通识选修课的课堂行为现状,提出优化路径:增强学生通识学习意识,提高教师通识选修课程精品化意识,创新通识选修课课堂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慕课教育对传统教学方式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越来越多的学习者通过慕课方式在网络等多元交互平台将英语学习延展的更加随时性,碎片化。本研究基于任务教学法理论,以问卷调查方式对中国外语院校非英语专业本科英语学习者通过慕课网络学习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探索其在学习意识、学习行为上对慕课英语课程学习的认同感和满意度,以及各个维度之间的差异,对英语类慕课课程的设置和开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高注册率和低完成率等原因使慕课的发展“高开低走”,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为慕课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机融合提供了新的路径。本文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改革实践为例,进行后慕课时代的教学改革探索:以SPOC为平台进行课程资源建设,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既发挥互联网时代数字化和碎片化学习的特点,又沿袭传统面对面授课的有效互动模式,实现慕课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就对慕课的了解和慕课的内容等对福建省高等职业院校师生进行了调查,提出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尤其是在高职院校实体校园引入慕课教学模式的途径进行多层面、多角度、解构式的分析,以微课为切入点,更新师生教与学的理念;解析专业与课程,推进慕课模式的合理运用;基于慕课与微课理念,建立多元化教学模式;客观分析学生,鼓励形成自我导向的学习思维;争取资金与技术投入,建立长效保障机制;构建规范的慕课公共平台,实现资源合理共享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时代二维码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中药学课程改革注入新鲜元素。中药学课程教学中二维码技术的引入具有串联课程资源、连接现实课堂与虚拟课堂、实现教学数据无纸化管理等积极意义。其实践形式多样,包括了与教材对接的中药二维码制作,贯穿课前、课中、课后的“码课”设计,交互式二维码“慕课堂”的使用。中药学“思维码图”“码书”的构建开发则是对二维码功能的进一步挖掘。二维码技术的合理、有效应用,既能促进教师教学技能和方法的提升求新,又能推动学生自主性、拓展性和创新性学习的养成,对中药学教学实践起到锦上添花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高校师生人际互动的视角描述了“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背景与特点,并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说明了“慕课+翻转课堂”情境下高校师生人际互动模式的变化,最后论述了“慕课+翻转课堂”情境下的师生互动对教师能力的新要求,给教师职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新要求,以及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我已经修了50门慕课,这门是我感觉最好的。""课堂讨论环节,教师团队回复学生问题的速度快、频率高,激发我的参与积极性。""通过这门课,我完成了校本课程的纲要设计。"……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这样的评论留言比比皆是,而所指向的,则是温州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孙芙蓉所开设的慕课课程——《校本课程开发》。  相似文献   

18.
智慧课堂由课前慕课体验式导学、课上"雨课堂"基于跨文化沟通能力提升的案例教学、课后慕课思辨能力拓展项目式教学三部分组成。"专门用途英语"智慧课堂教学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构建了一种由学生充当实践探究者,教师充当启发引导者的新型教学关系,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通过将"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用于课前教学准备及导学、课中动态交互提升、课后拓展延伸的全过程,践行了集信息化与智能化为一体的高效互动、动态开放的智慧教学理念,构建了基于客观实时数据分析反馈的学习全过程多元化评价体系,进一步促进了教学流程的调整和教学步骤的重组。  相似文献   

19.
正英国政府日前表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需要建立相应的平台来减轻人们对通识教育的依赖,提升人们的职业技能,以解决失业率居高不下的问题。手机慕课将帮助人们建立专业学习的新方式。英国将通过建立手机慕课移动学习平台,让更多的年轻人或在职人员继续学习和发展其工作技能。此外,英国政府计划建立更先进的新技能系统,以提高日常移动设备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慕课”浪潮引发的高校教学改革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慕课”是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为高等教育带来深刻的“教”与“学”的双重革命.笔者从“慕课”的突出特征与内在缺陷的分析入手,内化“慕课”理念,在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思考,指出了创新人才培养和因材施教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