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武术散打运动是一种民族体育项目,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笔者通过对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医科大学、警察学院及江夏学院6所在榕高校的武术散打运动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发现很大一部分大学生热衷于武术散打运动,但缺乏有关部门重视和引导。同时查找了制约福州市高校武术散打运动普及与发展的因素,提出意见和建议,为武术散打运动在福州市高校得到更好的普及、发展与提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刍议学校武术在武术运动发展中的功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释了武术运动全面发展的相关内容,探讨了学校武术在武术运动全面发展中的特殊使命;并进一步对学校武术如何推动武术运动发展提出了些可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流传于世。武术不仅仅属于中国人民,而且属于世界人民。如何让武术更快地走向世界,本文通过对同属亚洲运动的跆拳道和武术,从运动发展、传统礼仪精神、段位制和竞赛的基本理念四方面加以比较研究,并指出武术可以借鉴跆拳道的方面,从而加快武术走向世界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对粤西高校武术运动开展情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调查法 ,对粤西高校校内武术运动的开展情况进行调研 .结果显示 ,目前粤西高校的体育课武术教学活动对学生了解和学习武术的帮助不大 ,校内的武术群体活动缺乏指导和帮助 ,学生普遍对武术运动认识不够甚至比较陌生 ,由此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高校武术运动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的相关文章进行研究综述,研究认为:目前普通高校武术师资队伍缺乏;教学内容以传统的套路教学为主,导致学生兴趣不高;场地器材不足;武术社团少且开展活动少;各省高校间没有或者很少竞赛活动,导致领导不重视、教师和学生竞争意识不高,不利于武术运动的开展等,有些学者提出了"淡化套路,学习技法,注重实践"为主的思想等对策。对普通高校武术运动的研究思路作进一步探讨,以期促进高校武术运动的理论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内涵博大。其中的武术套路文化底蕴丰富,具有很强的技击性和艺术美感,劲力协调,姿势优美,关节灵活,反应敏捷,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观赏性是武术套路中劲力的显著特征。本文通过对武术套路运动中力度表现方式及对运动训练影响的比较分析,提出解决武术套路运动中力度表现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高校武术运动实施俱乐部一体化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等方法,阐述了高校武术运动实施俱乐部一体化改革的依据,以及俱乐部一体化的优势和存在问题.并对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武术运动俱乐部一体化改革进行了深入分析.旨为高校武术运动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中华武术步入2008年奥运殿堂的要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我国目前的武术运动发展状况、中华武术化与奥林匹克化的吻合程度、武术步人奥运会的项目设置问题及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对武术运动的促进作用等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中华武术完全有可能在2008年步入奥运殿堂.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圆在武术和体操中的表现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以圆为美文化艺术现象是武术和体操表现运动美的重要形式,武术和体操各自表现了中西方的美学原则,两个代表不同文化的运动项目互相借鉴,能够更好地表现人体运动之美.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构成体力的五大要素,从生理学角度、特点以及在武术运动中表观,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对武术运动训练、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瑰宝 ,其运动特点别具一格。运用文献资料法及深入的教学研究 ,对高校武术专修生的专项素质训练作了探讨 ,认为发展学生的武术专项素质 ,是提高武术专修生套路演练水平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以及综合分析法对武术中的四种典型运思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从而得出以下结论:有机整体运思特征使武术追求内外一贯、物我交融、天人合一;直觉运思特征使武术的传承强调意会性或不可言说性;意象运思特征则体现于"以形喻势"、"重意不重形";历史运思特征促使武术生生不息、代代传承,但同时又阻碍着武术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少林武术文化博大精深,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少林武术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璀璨耀眼的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少林武术逐渐吸收禅宗思想的文化精髓,原本具有明显技击搏斗特征的少林武术,与弘扬大慈大悲、普度众生为主旨的佛教思想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少林武术以此在众多武术派别中发扬光大,成为影响中国武术发展的主要流派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武术是中国文化的集中表现,武德是武术的宗旨和灵魂。在长期的传承中,中国的武德形成了完整的规范系统,强调以崇德尚武、健身卫国为宗旨,以勤学苦练、持之以恒为原则,以严格要求、感恩尊重为规范,以“三不教”为传承的戒律。中国武术中的道德对武功发挥着指引武功发展的方向、保障武术功能的发挥、提升武术的程度和境界的作用。在中国迈向现代化的今天,弘扬民族传统,整理发掘武术的道德,对于当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国民素质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太极拳是终身体育锻炼的优秀项目,对促进普通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积极意义。为了提高太极拳教学效果,要针对学生的身心特征,结合太极拳运动的特点,改革教学理念,在继承传统教学方法优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优化设计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灵活多变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此外,还要充分发挥武术协会的作用,扩大练习范围和规模,培养学生兴趣,使太极拳为大学生的健康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6.
佛山武术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山武术产业潜力巨大 ,但在运营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 ,佛山武术产业应以增强人民体质为目的 ;利用佛山武术运动的优势 ,充分挖掘武术产业资源 ;实行“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和灵活多样的经营管理模式 ;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 ,以优惠的政策鼓励投资武术产业 ;适当引进经营人才。扶持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武术是中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特色窗口,中原武术的发展关键在于弘扬其自身所承载的厚重中原文化精神。本文结合中原文化精神的浓厚历史底蕴,紧扣"和谐社会"的民族宏伟建设规划,围绕"中原崛起"的时代主题,以积极服务于"文化河南、和谐中原"为崇高使命,联系21世纪的全球化发展特点,从21世纪中原文化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对中原武术的整体发展进行了科学规划和积极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