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有这样一位诗人,由于鲍照的一句评价,竞遭到了人们长期的指责,以致被冷落、遗忘。他,就是与陶渊明、谢灵运、鲍照基本同时的六朝名家颜延之。建国以来,很少有专门研究、介绍他的文章。几种权威文学史说他的作品缺乏兴会和才华,好用典故,殆同书抄①。这是很不公允的。本文试图通过对晋宋文坛因革历史的分析,评价颜延之的创作成就与历史地位,以引起研究者对颜延之的注意。  相似文献   

2.
我刊自去年第一期起,已连续三次刊出“陶渊明研究”专栏,共发表了十七篇研陶文章,开始引起广大陶学研究者和教学者的浓厚兴趣。为推动陶学研究向广、深、新方向发展,本期的“陶渊明研究”专栏,特发表一组研陶译文,旨在让广大读者了解陶渊明在国外的艺术影响,了解国外学者研究陶渊明的成果及其动态。这仅是个开头.希望能得到全国陶学专家、陶学爱好者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3.
鲍照和汤惠休与颜延之、谢灵运大致同时,他们都曾对颜延之和谢灵运的诗进行过评论。鲍评见于《南史·颜延之传》:“延之尝问鲍照,己与灵运优劣,照曰:‘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若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汤评见于钟嵘《诗品》卷中“宋光禄大夫颜延之”条下:“汤惠休曰:‘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  相似文献   

4.
李剑锋博士的专著《元前陶渊明接受史》 ,在齐鲁书社的支持下终于出版 ,使陶学界又多了一枝奇葩。在陶学领域 ,大量的学术论著主要集中在陶渊明及其诗文本身的研究上。 2 0 0 0年 ,九江师专陶渊明研究中心陈忠、朱和君、张驰曾编撰了一册《陶渊明研究资料索引》 ,列举国内外论文、论著两千多篇 (部 ) ,体现了陶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它们主要集中在思想、艺术、考据、陶学评论等方面 ,对于古代研究和模仿陶渊明的情况尚无系统的描述。2 0 0 0年 ,钟优民的《陶学发展史》出版 ,在该方面作出了重大的开拓。及至 2 0 0 2年 ,李剑锋的《元前陶渊明…  相似文献   

5.
陶学研究者对史书记载的陶渊明年寿提出了质疑并各创新说。除史书所言渊明63岁外,其余诸说多是从陶渊明诗文中找到证据,并推断渊明年岁。但诸说均忽略了渊明居处遇火对其诗文保存与写作的影响,并以其诗中不能确指的数字作为推论的原点。陶渊明年寿的可靠资料应是《宋书.隐逸传》、颜延之的《陶征士诔》和萧统的《陶渊明传》,而袁行霈先生的一些说法就很难成立。陶渊明年寿仍应以"六十三"岁为妥。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九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日本国六朝学术学会共同举办的“中日学者第二届陶渊明学术研讨会”,于8月15日至16日,在陶渊明故里江西庐山召开。日本六朝学会会长石川忠久教授等15位日方学者和天津师范大学吴云教授等30位中方陶学者到会,交流陶学、交流友情;会议收到中日陶研论文和专著近50篇(部),其中13人在大会发言。与1997年“中日学者首届陶渊明学术研讨会”相比,本次会议由于准备充分,学术交流的论文数量与质量明显优于上届,呈现以下特点:一、百年陶学回顾是会议的重点。吴云教授继第一次研讨会书面评述百年陶学状况之后,又论列了:百年…  相似文献   

7.
魏正申继《陶渊明探稿》、《陶渊明集译注》、《陶渊明评传》3部系列研陶专著之后 ,又连续出版了二十世纪陶学论史的《二十世纪陶学论著》和二十世纪陶学评论集《陶渊明及其研究论》,把陶渊明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其《二十世纪陶学论著》,论析代表性的治陶专家 ,梳理 2 0世纪陶学的发展历程 ,评价创新性的论陶观点 ,展示 2 0世纪陶学的突出成果 ,完整演示了整个 2 0世纪的陶学里程  相似文献   

8.
各位代表、各位同志:纪念陶渊明诞辰一千六百二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今天在九江市隆重召开,这是我省文化界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陶学研究史上的一件喜事。来自省内外的陶学专家齐聚一堂,开展学术交流,不仅将促陶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而且通过恢复、光大这位古代文化名人的历史影响,将有助于对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借此机会,请让我代表江西省文化厅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来自全国和省内各地从事陶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和研究工作者们致以深切的敬意!在陶渊明学术讨论会召开的同时,陶渊明纪念馆也将于今天揭幕开馆。这同样是我  相似文献   

9.
《宋书·隐逸传》称: 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日日造潜,每往必酣饮致醉。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送酒家,稍就取酒。这是关于颜延之与陶渊明交往的最初记载,其后萧统《陶渊明传》及《南史·隐逸传》皆录其说,后人作谱,每每相沿,于是颜延之便当然成了陶渊明的晚年知交,二人关系甚笃,更不复疑。然考颜延之评陶之论以及渊明生平创作,疑窦颇多,所谓“情款”  相似文献   

10.
颜延之《陶徵士诔并序》,是认识陶渊明的人描写陶渊明的唯一今存文献,具有珍贵的历史、思想和文学价值。颜延之是陶渊明的挚友,延之内心同情东晋、痛愤刘裕篡弑,因此能同情地了解陶渊明在晋宋之际的政治品节。颜《诔》“有晋徵士陶渊明”的称谓,表达了陶渊明认同晋朝、是晋遗民,不认可刘宋、拒绝与刘宋合作的事实;“靖节徵士”的谥号,表达了陶渊明坚守晋遗民的政治节操。颜《诔》记述了陶渊明对刘宋政权政治无道的判断,描写出了陶渊明澹泊心、自由心彻底觉悟的形象,艰苦地从事躬耕和编织以维持生活的形象,以及密切关注现实政治,告诫朋友直言不讳的形象。  相似文献   

11.
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初盛行于欧洲并对当时思想界、文艺界产生深刻影响的美学思潮,其创作理念、艺术风格使招贴广告设计者产生强烈共鸣。他们成功地吸收、借鉴和运用超现实主义艺术流派的表现手段、表现形式和表现技法,合理地利用反逻辑、超时空、怪诞感,使画面化平淡为神奇,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极大地增强了广告的被注意值。超现实主义对今天的招贴广告创作,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超现实主义运动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蓬勃发展,对现代文艺产生深刻的影响.为探求其创作中的梦幻与现实、意识与无意识的辩证关系,旨在通过艺术比较强调:超现实主义者追求一种主客观交融的超级现实,通过强调梦幻和潜意识的表达以及现实因素的兼顾实现超现实的艺术境界,暗示世界和人的本质;超现实主义虽然注重对人的无意识心理状态的反映.但在提炼加工无意识内容时无法摆脱意识的积极活动,其创作本质乃是意识和无意识交织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海报设计的竞争优势及发展趋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报设计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文章主要分析了海报在当代社会的存在状况以及竞争优势;论述了海报设计作为一种设计艺术形态,在全球一体化的社会环境中蕴涵着个人化、艺术化以及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在<简·爱>中,夏洛蒂·勃朗特为哥特形式注入现实的内容和激烈的情感,使之表现现实、激情与美好愿望;并利用"疯女人"的一把大火完成了对"拜伦式英雄"罗切斯特的改造,实现了自己心中的爱情理想,借助哥特小说所特有的那种振撼人心的力量,表达女性对于男权文化的反抗,实现了其与男性的平等对话.小说超越了哥特传统及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主流,把浪漫主义很自然地移入现实的土壤,达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5.
《受活》:荒诞背后的焦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连科的《受活》用超现实的方法营构了一个荒诞奇诡的艺术世界,在荒诞的背后却是作家对于现代化进程中劳苦人命运的焦灼,对造成劳苦人悲惨遭际的权力个体、权力机制的拷问,以及对造成劳苦人失语的当下文坛的不满。  相似文献   

16.
古典文学名著《金瓶梅》的巨大写实意义已为世人所公认。文章从人物心理、特征等方面入手 ,就《金瓶梅》中武大郎被毒杀这一情节的超现实性进行了探疑 ,同时分析了其原因以及对小说写实意义的影响和主题思想批判性的削弱。旨在更加客观地认识和了解这部古典名著。  相似文献   

17.
法国文艺鬼才博里斯.维昂在我国国内不太为读者所知,但其艺术成就却不容小觑。身为先锋派的代表人物,他在文学方面也很有建树,其作品的现代性特色非常鲜明。他的短篇小说《回忆》融合了意识流、超现实、象征、黑色幽默等手法,精巧细腻,艺术特色鲜明。  相似文献   

18.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自古至今一直是文人学者研究的重点。当前的汉字海报设计还停留在比较简单的层面,本文试图从汉字的形成、汉字创造运用的方法、汉字的精神和意境、汉字图形的发展等几个方面,立体地、全方位地探讨汉字元素与海报设计的关系,通过探讨汉字对海报设计的影响来研究在中国海报设计背后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9.
15部诗文相间的先知书是《圣经》中重要的神学经卷,也是古代希伯来文学的一座丰碑,构成了圣经文学十分独特的一个文类———先知文学。本文着眼于先知们的神学思想和创作思想,从其认识与艺术的思维特征和表现手法入手,着重揭示出其现实主义描写与超现实主义相结合、对现实主义的评说与神话思维相融合的创作特征。  相似文献   

20.
面对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学设计的诸多问题,将教学意境引入语文教学设计中对提高语文教学设计水平与完善教学设计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将教学意境思想运用于语文教学设计要求中,教学设计者采用布白艺术,并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而语文教学设计中的教学意境创设过程则需要构筑召唤结构和合理利用品味与移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