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组内网络外部性对双边市场定价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组内网络效应引入双边市场定价模型中,研究组内网络效应和组间网络效应共同作用下的双边市场定价策略问题,突出分析组内网络效应对双边平台企业定价策略的影响;建立两阶段的定价博弈模型,得到组内网络效应和组间网络效应共同作用下的双边市场竞争价格均衡。研究结果表明,组内网络外部性强度对消费者价格和厂商价格的影响取决于双边用户接入平台后的市场结构,即在双边用户单平台接入市场结构和厂商多平台接入的竞争性瓶颈结构下,组内网络外部性对双边市场定价的影响是不相同的;在这两种市场结构下,双边平台竞争获得的利润水平与组内网络外部性成正比,与组间网络外部性成反比。同时,双边用户的价格在单平台接入和多平台接入的市场结构下的大小关系取决于厂商组内网络外部性的强度。  相似文献   

2.
尹鹏  丁栋虹  豆国威 《管理科学》2020,23(10):116-126
平台管理者需要在考虑双边网络外部性的条件下对两边用户进行定价决策,除此之外投资策略也愈显重要。文章以视频平台为对象,用博弈模型研究视频平台在两边定价和 UGC (用户生成内容) 投资策略上的利益权衡。不同的内容来源具有不同的属性,UGC 内容相对于版权视频对广告商的吸引力不同,从而影响平台的投资策略。考虑了 3 种情况: 垄断、广告商多归属的寡头竞争以及广告商单归属的寡头竞争。研究提供了不同情况下视频平台的定价和UGC投资的决策指导,并比较了与传统市场的视角下决策的不同之处。结论显示不同的竞争条件下平台对于用户定价和 UGC 内容的投资策略如何受到 UGC 内容的特性以及平台间差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信息策略已成为竞争型网络货运平台供需协调的重要手段。本文研究了不同竞争环境下考虑控制用户信息的策略性行为的网络货运平台定价问题,建立了基于Hotelling的寡头竞争性网络货运平台博弈决策模型,并分别从四种不同用户归属角度探讨网络货运平台定价策略。比较分析发现,双边单归属时,对不完全信息的发货商的最优定价小于其他信息策略情形;发货商多归属时,若发货商为不完全信息者,则对承运商的最优定价高于其他信息策略情形;承运商多归属时,仅当双边用户均为不完全信息者,对发货商的最优定价高于其他信息策略情形;双边多归属时,仅当承运商为不完全信息者,对发货商的最优定价高于其他信息策略情形。双边单归属或单边多归属时,平台选择对双边用户均提供不完全信息策略更有利。双边多归属时,平台选择对发货商提供不完全信息策略更有利。  相似文献   

4.
双边市场中平台企业搭售行为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搭售是现实中双边平台企业常用的促销策略之一。通过构建一个两阶段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将买方分为搭售喜好型和搭售无差异型,从垄断和竞争两种情形研究了双边平台企业采取搭售策略时,具有不同搭售偏好的买方对最优均衡解的影响以及相应的社会福利变化。研究发现:不论是垄断情形还是竞争情形,搭售对买卖双方均衡进入价格的影响都不确定,而搭售产品的定价则按照传统单边市场的定价方式制定;垄断情形下,搭售能增加买方数量、卖方数量及双边平台企业的利润,而竞争情形下,搭售产品成本较小的双边平台企业将获得较大买方数量、卖方数量及利润。在两种情形下的买方总效用、卖方总效用以及社会总福利均随搭售喜好型买方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5.
社会化电子商务作为电子商务的新型衍生模式正得以迅速发展。兼具社交属性和商务属性的社会化电商平台对于如何为消费者及商家进行有效定价以实现三方福祉最优是亟待解决的重要研究和实践问题。本文从电商平台演化发展入手,引入Hotelling模型扩展构建了社会化电商平台双边用户多归属条件下的定价模型,分析了在双寡头垄断均衡状态下平台的定价机制,并通过数值模拟讨论了自网络外部性、交叉网络外部性、用户生成内容、平台适配因子参数、信息分享度及平台提供服务的差异化程度等对社会化电商平台定价策略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作为智能家居的控制枢纽和家庭人机交互的切入点,智能音箱持续吸引国内外巨头布局投资。然而,对于连接制造商与消费者的智能音箱平台企业而言,产品定价乱与质量创新难始终是其盈利痛点与补贴难点。本文基于双边市场理论与Hotelling模型,构建智能音箱平台双边补贴决策模型,探讨不同市场竞争与双边成员归属情形下,智能音箱平台企业在质量投资与价格补贴之间的关键权衡。结果表明:垄断情形下,当制造商受益于交叉网络外部性时,平台企业反而应该提高消费端价格;对称竞争情形下,质量投资与价格补贴的相互作用消失;当消费者规模较小时,平台企业应提高产品质量并选择差异化战略以巩固市场地位;相较双边成员单归属情形,成员多归属可能导致平台企业补贴策略低效。此外,数值结果分析了交叉网络外部效应、竞争系数、佣金比例等因素对产品价格、质量、补贴效率的影响。研究结论丰富了双边市场理论成果,并为智能音箱平台企业破解补贴困境提供了科学思路。  相似文献   

7.
为刻画软件平台商的软件知识产权保护行为对软件平台商双边价格策略的影响,本文在综合考虑消费者和应用软件开发者不同平台接入行为以及软件平台商寡头竞争市场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了软件平台商寡头竞争的Hotelling模型,比较分析了在消费者与应用软件开发者不同平台接入行为下,软件平台商的软件保护行为对其双边用户的定价策略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在双边用户单平台接入下,消费者接入费和应用软件开发者授权费都取决于自身的交叉网络效应强度;而软件平台商软件保护力度越大,消费者接入费将越低,应用软件开发者授权费将越高。在消费者单平台接入、应用软件开发者多平台接入条件下,消费者的接入费与双边用户的交叉网络效应强度都呈负相关关系,而应用软件开发者的授权费与消费者的交叉网络效应强度呈正相关关系,而与自身的交叉网络效应强度呈负相关关系;软件平台商软件保护力度越大,应用软件开发者授权费也将越高,而对消费者接入费的影响取决于两边用户所产生的交叉网络边际效应的对比。这些结论对软件平台商的软件保护、平台定价等行为有着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网络团购是一种典型的具有双边市场特征的商业模式,如何满足消费者和商户的需求,合理制定双边价格结构和定价水平已成为团购网站运营企业面临的挑战性问题。本文应用双边市场理论,构建了网络团购双边客户多归属条件下的定价模型,分析了垄断模式和竞争均衡状态下的定价机制,并讨论了网站固定成本、搜索匹配度、服务差异化程度以及交叉网络效应等关键因素变化对网络团购平台企业定价策略的影响。最后,通过拉手网的案例分析佐证了文中提出的定价机制与策略。  相似文献   

9.
以Prosper在线个人借贷平台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了第三方电子交易市场中用户的交叉网络外部性、自网络外部性和平台定价策略对双边用户效用和平台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受市场供小于求、平台运营模式和借贷双方交易行为的影响,新借入者规模对借出者收入、前期借出者总规模对借入者需求均产生了显著的正交叉网络外部性;借入者之间由于竞争存在负自网络外部性,而借出者之间由于协同关系存在正自网络外部性;借贷双方对平台交易费具有显著的负价格弹性,平台利润与借贷双方的交易费分别呈现二次线性关系;在市场供小于求的情况下,平台利润主要受到借出者规模及其费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竞争环境下双边平台效益与竞争优势,讨论了平台企业对双边用户增值服务质量投资竞争决策问题。在考虑三种不同用户归属条件的基础上,构建了双边平台增值服务投资竞争模型。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当双边用户单归属时,无论对平台单边还是双边进行增值服务投资,投资高质量增值服务均是两平台的占优策略。当单边用户多归属时,若对消费者边进行增值服务投资,则投资低质量增值服务为平台的占优策略;若对供应商边或双边进行增值服务投资,则投资高质量增值服务为平台的占优策略。当双边用户多归属时,无论对平台单边还是双边进行增值服务投资,投资低质量增值服务均是两平台的占优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一类存在网络外部性的水平差异模型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分析了存在网络外部性下的一个两阶段水平差异模型. 网络外部性的存在一方面提高了 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厂商间的竞争. 同二次运输成本的Ho telling 模型相比, 当网络外部性不太强时, 厂商采用最大差异化原则, 但社会净福利水平得到提高; 当网络外部 性较强时, 双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不能维持, 此时垄断结构下较高的社会净福利水平是由垄断厂 商的高利润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李琴  徐兵 《管理评论》2024,(3):197-209
平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是影响用户选择的重要因素。基于双边市场理论和博弈分析方法,建模研究两竞争双边平台均不履行、均履行及一个履行一个不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三种情形下的定价竞争,其中双边用户对平台履责的偏好服从连续分布,并进行模型求解和数值仿真,分析平台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竞争均衡及社会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平台竞争下,履责平台的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定价水平、用户规模和利润随自身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系数单调递减;非履责平台的定价水平、用户规模和利润随履责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系数单调递增。两平台竞争下平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是占优策略,但两平台均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比不履行时的利润低,即存在囚徒困境,但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将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3.
向一边用户收费还是向两边用户同时收费,是双边市场中众多平台企业在制定价格策略时面临的两难选择.本文以垄断媒体平台为例,考察了垄断媒体对单边收费和双边收费的最优定价模式选择问题.研究发现,媒体订阅量给广告商带来的网络效应强度和媒体内容产品质量参数,它们所形成的广告商与消费者之间的"相对价值比效应指数",将影响到垄断媒体对定价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双边市场中不同平台所有权安排对市场结构的影响.主要探讨了两种所有权结构:独立的第三方拥有平台和供应商拥有平台,在垄断、双寡头单归属和双寡头多归属三种市场竞争结构下对这两种所有权的不同安排基于市场规模、利润和社会福利进行排序,并且比较了同一所有权制度对三种市场结构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是第三方拥有平台是社会福利最优的所有权结构;当平台间的相互影响因子为零或较小时,双寡头多归属产生的社会福利大于垄断和双寡头单归属,当平台间的相互影响因子足够大时,垄断产生最大的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5.
共享产品的出现增加了新的消费和供给渠道,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模式,还影响着传统产品的供给消费关系,形成了新的多边市场均衡。由于共享平台的双边市场特征及网络外部性特征,新的多边市场均衡取决于C2C共享模式中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共享平台双边市场的外部性及其交互作用。本研究通过感知价值差异识别参与主体差异,在考虑双边市场外部性交互作用的基础上,构建三维Hotelling模型,从共享产品双边市场均衡、共享产品介入下的三方市场均衡(共享消费、传统消费、不消费)两个维度,探索共享产品介入下的共享平台双边市场、产品消费三方市场均衡机制,进而识别共享平台和传统平台的最优定价决策,为共享经济中的参与主体制定相关策略提供依据。研究发现:在C2C共享模式中,潜在需求的开发规模与共享经济中的定价决策密切相关,受平台(共享平台和传统平台)产品拥有量的积极影响,双边市场的感知价值差异和外部性对产品消费决策起到调节作用;共享平台的最优定价决策,与供给市场的外部性、供给者感知价值差异以及供给成本密切相关,与消费市场关系不大;共享平台的最大利润受同类产品定价决策、产品效用,以及供给市场外部性、供给市场感知价值差异的积极影...  相似文献   

16.
在上游垄断、下游双寡头竞争和上下游均为双寡头竞争的两种市场结构下,基于网络外部性建立了标的企业兼并模式选择模型,分析了被兼并的标的企业以横向兼并和纵向兼并为选择的对策均衡.结论表明,在上游垄断、下游双寡头竞争的市场结构下标的企业兼并模式的选择不受网络外部性的影响,而在上下游均为双寡头竞争的市场结构下网络外部性的强度会影响到标的企业兼并模式的选择.最后,在福利分析的基础上也表明了政府与标的企业在兼并模式选择上存在着直接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17.
目前,有关双边市场理论的研究多在单期博弈模型中展开,并未在多期的情况下考虑平台的动态定价问题.显然,这与两边用户总是在平台中展开多次交易,平台总是面临动态定价的客观现实相违背.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双寡头两期动态博弈模型,通过引入用户满意度,研究了双边平台在不同定价策略(统一定价策略和歧视定价策略)和不同战略(短期战略和长期战略)情形下的最优定价,比较了策略间和战略间的差异性和有效性.研究发现: 第一期获得较大市场份额并不能保证平台在第二期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也不能保证获得较高重复购买率;歧视定价策略比统一定价策略更有利于平台获得较高利润,而不利于两边用户效用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升;(歧视定价策略,歧视定价策略)是帕累托上策均衡解;两期社会福利总水平仅仅与平台的定价策略有关,而与平台的战略无关.  相似文献   

18.
寡头垄断企业往往通过二次定价或价格歧视来获取更多的利润,尤其是后入者经常采用先低价抢占市场,再高价获取利润的策略.研究了两个寡头垄断企业二次定价的竞争.证明了定价及总利润与转移成本负相关,第一阶段实行低价策略的寡头企业会在第二阶段定价中失去部分第一阶段获取的超额市场.将第一次定价产生的转移成本看作新产品投放市场广告或市场推广等成本效果,进一步讨论了产品在毗邻位置竞争的情况,指出寡头垄断的利润主要来自转移成本.  相似文献   

19.
张伟轩  王君 《决策与信息》2011,(10):176-177
本文将大型零售商视为双边市场中的平台厂商,运用双边市场理论,从消费者和供应商之间具有交叉网络外部性的双边市场视角,从盈利方式和定价策略两个方面探讨了现代大型零售商的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20.
但斌  熊俊  眭蓉华  张旭梅 《管理评论》2023,(12):160-168
针对两个为制造商和供应商提供零部件交易服务的第三方制造平台,考虑双边用户之间存在正向的交叉网络效应且各边用户群体内部存在负向的组内网络效应,通过构建Hotelling模型,研究了制造商和供应商多归属时平台最优的服务与定价策略,并考察了组内网络效应对平台最优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当两个平台为用户带来的基础效用较高时,它们应采取差异化服务策略,在此情形下,平台总是向供应商收费更多,但可能给予制造商一定的补贴;而当两平台为用户带来的基础效用较低时,它们应该采取同质化服务策略,此时平台不再实施补贴策略,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平台可能会对交叉网络效应强度更高的制造商收费更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