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形态,是我们认识客观事物和表述论证的重要工具。在数学学习中,要求我们学会推理,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在学习中,我们发现有些人认为"p■q"与"‘若p则q’为真"是一样的,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2.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形态,是我们认识客观事物和表述论证的重要工具。在数学学习中,要求我们学会推理,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在学习中,我们发现有些人认为“p ==〉 q”与‘p则q’为真”是一样的,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3.
建立在"笛卡尔公理"上的一个怀疑逻辑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怀疑逻辑是关于人们合理怀疑的逻辑。如果说知道逻辑、信念逻辑都是"正"的逻辑的话,那么怀疑逻辑则是"负"的逻辑。将怀疑算子D加于命题之上就构成怀疑命题。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可以作为怀疑逻辑的特征公理:某人怀疑p,蕴涵着他对怀疑p是不可怀疑的———我们可以将之命名为"笛卡尔公理"。从该公理可以推论得到定理:某人不怀疑p,蕴涵着他对不怀疑p是不可怀疑的。该定理与笛卡尔公理一起作为当下思维存在的自明性公理。我们可以建立一个以"笛卡尔公理"作为一个特征公理的怀疑逻辑系统(PD)。笛卡尔公理与知道逻辑中的智慧公理(苏格拉底公理)在逻辑上是同构的,它们均对应于模态逻辑中的E公理。怀疑逻辑作为一种认知逻辑,有广泛的用途,它可以运用到政策反驳、科学批判、法律推理等领域。  相似文献   

4.
使用一个多维度量级模型来解释"即使p也q"的量级意义和句子的生成,并指出量级差异的本质是常规关系和非常规关系的不同。这可以解释两类特殊的"即使p也q"句:条件肯否对立句和假性反蕴涵句,从而证明量级性是"即使p也q"核心语义之一。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一再要求各级党员干部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对学习问题,我们不仅要把它作为做好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去认识,更要把它看作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方法和基本功去重视它、运用它.  相似文献   

6.
在《墨经》中,"止"作为一种重要的推理形式共出现四次:一是利用对当关系推理进行反驳;二是用反例反驳对方用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得出的一般结论;三是用与对方演绎推理的大前提具有反对关系的命题来反驳对方演绎出的个别结论;四是反映模态矛盾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推理。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学习"边缘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校大学生的学习中,有一种想学又学不进去的现象.通过长期的观察与研究,我们可以把这种学习状态形象地视为一种站在学习门口的"边缘状态",简称为学习"边缘态".根据大学生学习"边缘态"发生的一系列原因,以及许多教师在教学与心理辅导中引导学生摆脱"边缘态"的策略和操作经验,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的学习应给予重视和相应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对于复合命题“不p不q”(包括“不p,不q”所表达的逻辑关系,目前我们研究得还不够深入。本文想就以下两个方面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汉语“不p不q”型语句所表达的命题: 二、由此而及语言逻辑科学的对象、性质和研究方法。 汉语“不p不q”型语句表达的是复合命题:“不p”和“不q”是这复合命题的支命题,各支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9.
析"N是N"结构     
单用的名词同语式"N是N"根据内在结构的不同,我们把它分为两类:主谓结构的名词同语式和紧缩结构的名词同语式.前者表达一种分辨性肯定,后者表达一种礼貌性肯定.两者的字面信息都不够,听者必须联系语境,调用社会知识,通过推理,才能解出说话者所要传达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徐希燕先生的<墨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1年)堪称一本不可多得的墨学研究力作.有六位国内外著名学者或写序或推荐.该书精微之言到处可见,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但是,作者对侔中"比"的解释我们不敢苟同.徐先生认为,"侔式推理是对原判断的词项相应地予以增减,从而构成一个推理.比,可以理解为两个判断齐等或相同."我们认为,把"比"理解为"两个判断齐等或相同"似乎不妥.  相似文献   

11.
p代指选择问前小句,q代指是非问后小句,“p q”代表“选择问 是非问”构成的选择问句。文章试图对“p q”选择问句存在的纠结加以论述。指出:连接词是“还是”时,两小句偏向合取态势,有时也用蕴含“还是”的“或者”,两小句倾向于是复句的分句。当两个句子呈析取态势时,偏向用“或者”,几乎不用“还是”,两小句倾向于是句群的组成部分。复句和句群之间大多可以转换,并有着不同的主观视点和不同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2.
宣传思想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百色市在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和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建立和完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讲习所,使之成为贯彻落实"三贴近"原则的有效载体,为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紧紧围绕"教育创新"这个主题,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所谓"自主学习"是相对"被动学习"、"机械学习"而言的,它是在教学条件下的高品质的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转变学习方式就是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撂究、研究显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中式英语"成因之认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中式英语"的成因,认为"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都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的认识就是同化、顺应、不断交替以保持一种平衡的过程.揭示这一现象对于英语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红色文化"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积淀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它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利用、挖掘和发展这种"红色文化",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每种语言的否定都有其特点.一种语言形式的肯定常可能在另一种语言中表示否定,反之亦然.本文中的"反泽法"是一种常用的翻译技巧,它帮助我们在英汉翻译中恰当地表达原文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推理规则是用来分析推理正误的。正确而完善的某种推理规则应该能够分析某种推理的任何一种推理形式是否有效。而目前流行的选言推理规则起不到这样的作用。比如:(P∨q)∧p→q、(p∨q∨)∧p→q∧r等都是无效的选言推理形式,但运用流行的选言推理的规则却不能得到很好的说明。所以,目前流行的选言推理规则是不完善的,应该修正或做出明确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刻认识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思想.因此,我们一定要在学习邓小平理论、加强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教育等方面去认真抓好党的思想建设工作,完成肩负的历史革命.  相似文献   

19.
"非典型肺炎"的突然袭击和迅速流行,使我们面临和历经了一场意外灾难的严峻考验.这场磨难在损害我们同胞生命的时候,也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在清除我们心灵中平日不易察觉的污垢,将人的自由权利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强烈地凸显出来,让我们认识到个人的权利、生命是与全人类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的."非典"疫情引发了我们对生与死的哲学思考人类的生命与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是息息相关联的,我们应该建立一种"生命共同体"的生命观;经济发展应该惠泽全民,要树立一种"同舟共济"的新的人生观;"非典"疫情还以逼人的紧迫形势促使社会工作效率得以极大提高,法制建设得以迅速完善,如危机应对机制真正受到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及时出台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即将出台,应该说,制度关怀才是真正的人文关怀;"非典"还警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意叉在于社会的均衡发展,缺乏或者不重视社会进步的经济发展都可能付出惨痛代价."非典"是会被战胜的,但疫情之后带来的经济"非典"、生态环境"非典"、人文精神"非典"却将在一个较长时间内让人类为之付出代价."非典"这种小小病毒的肆虐,使我们不得思考一些重要的问题关于人、关于生命、关于生死存亡,关于人文精神在国家、民族发展中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习语的本质是否可分解的,一直存在争论.本文认为习语可以被视为任意性和可分解性的连续体,位于连续体中绝大部分成语的意义是有理据的,可以通过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认知机制来识解.隐喻和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们普遍的认知方式.概念隐喻的本质是以一种事物来表达和体验另一种事物.概念转喻是用突现、重要、易感知的部分代替整体或整体的其他部分,或用具有完形感知的整体代部分.本文从认知语义学角度,在以往学者对"手"的习语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概念隐喻和转喻,重新对英汉中"手"习语进行认知分析,帮助我们构建"手"习语的认知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