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古典诗词中的登高主题及创作缘由裴登峰勿容置疑,登高创作在我国古典诗词的创作中是一个醒目的存在和一种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从《诗经》以降,以登高为题材的作品连绵不断的在文苑里闪烁着异彩,占有着重要的位置。综观古典诗词中的登高描写,其形式可分为作者身涉其处...  相似文献   

2.
朱熹在《楚辞辩证》中说:“《九歌》诸篇,宾主彼我之辞最为难辨.旧说往往乱之,故文意多不属,今颇已正之矣.”他之所谓“正”,后人并不十分满意,又做了许多正其“正”的工作.时至今日,这依然是个有待解决的难题.分辨诸篇宾主彼我之辞,实际上就是探讨各篇的文意.正确理解各篇文意,是研究《九歌》的基本情调、创作目的、创作时  相似文献   

3.
落帽台 湖北江陵县西郊龙山口,有一重点保护古迹,名“落帽台”。源于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登高的故事。有年孟嘉邀友人于重阳节登龙山畅饮菊酒,兴浓过量,在昂头观  相似文献   

4.
我的两个“悖论”定义──澄清马佩教授的误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曾把“悖论”定义为“违反共识的矛盾”。它虽然能够涵盖(由两个矛盾构成的)“说谎者”和(只由一个矛盾构成的)“无理数”两大类悖论,但对于后者却有点儿“牵强”。我后来把“悖论”定义为“挑战常识的‘大’理”。马佩教授指出它包括不了“罗素悖论”等。现在本文把它修正为“所谓挑战常识的‘大’理”。我曾盛赞辩证“鹰”派的“亦此亦彼”为卓论,并由它而导致我创发“亦此亦彼”悖论。马教授对它也有所批评。本文也作了说明与澄清。马教授评及赵总宽和张建军两位教授。而这些评论跟我的论点有关,本文也略作答复与评析  相似文献   

5.
我国传统的诗歌创作艺术,十分重视“传神”二字。明代干慎行在《谷山笔尘》中说:“古人之诗如画意,人物衣冠不必近似,而风骨宛然,近代之诗如写照,毛发耳目,无一不合,而神笔索然。彼以神运,此以形求也。”尽管这一对古今诗作的评点,不无偏颇,但对于我们进一步提高诗歌的阅读和创作水平,还是颇有启迪的。注重传神的好诗,每每寥寥数语就神情毕现,形象鲜明而突出,能给人以非常深刻的印象。本文就诗歌状“眉”刻划人物形象的艺术,谈谈我的读诗所得。一、诗歌状“眉”刻划人物手法多样,各具其妙。(-)比喻状“眉”。刘跟在《文…  相似文献   

6.
论陶潜隐逸诗的极致境界──兼释王国维的“无我之境”唐登高“无我之境”:审美静观的极致“无我之境”,是近代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提出的诗歌美学命题。“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  相似文献   

7.
童庆炳在《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6期撰文指出,历史文学作品由表及里包含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重建历史世界。历史本身不是文本,不是真实叙事,但如果历史文学家不借助历史文本的话,那么就无所依凭,创作也就无从谈起。这是一个悖论:历史文本不完全真实,可不借助历史文本创作就没有根据。历史文学家要把握历史精神完整地重建历史世界,不要为历史文本所束缚。第二层面是隐喻现实。隐喻是一种修辞格,它是指某个言语过程中,此物被转移到彼物上面。尽管此物与彼物是不同的,但差异中又具有相似点。历史文学用言语写历史上的人与事,这就是“此物”;但这人与事中隐含的历史上的人与事,这就是“此物”;但这人与事中隐含的历史精神,通过心理联想,被转移到现实,这现实就是“彼物”。第三层面是哲学意味。这哲学意味是自然的,是作者从生活体验中提炼出来的,而不是生硬灌输进去的,更不是在作品中写哲学讲义。  相似文献   

8.
分析“自我”的层次,探讨“自我”的内在结构,乃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E·胡塞尔就把“自我”分为“先验自我”与“经验自我”两个层次。M·海德格尔分“自我”为“本真自我”与“非本真自我”两个层次。S·弗洛伊德则有“本我”、“自我”与“超我”之说,等等。其实在中国的文献中,这种对“自我”层次的探讨,早在《庄子》一书中就可见到。庄周早就意识到了主体人格的分裂,看到了两个不同层次的“己”——“吾”和“我”。 《庄子》书中“吾”、“我”并用的情况随处可见,现略举几例。内篇有:(1)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大宗师》)(2)吾思夫使我至此极者而弗得也。父母岂欲吾贫哉?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岂私贫我哉?(《大宗师》)外篇有:(3)吾与日  相似文献   

9.
《九歌》主题与“宾主彼我之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歌》诸篇,宾、主、彼、我之辞,最为难辨”(《楚辞辩证》),朱熹的话道出了《楚辞》研究者的共同苦衷.所谓“宾、主、彼、我之辞”,即作品中神与神或巫与巫之间的彼我称谓,这个棘手的问题,从朱熹到现在,历时八百来年却依然存在,并未真正解决.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九歌》中的宾、主、彼、我之辞,大都介乎人鬼之间,有的似神语,有的似巫代神语,还有的似神巫之间交相而语,头绪纷呈,文意错杂,令人捉摸不透,难于确切把握.更为重要的,我认为是人们没有深入考察作品主题及其历史渊源,并以此为出发点,从作品中去寻找人物彼我之间本来存在着的某种内在关系.这点,恐怕是《九歌》宾、主、彼、我之辞长期未能解决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2010年秋,偶然一次机会,我受人之托,为某会所创作了一批陶瓷雕塑艺术品摆件,其中两组主要以“太湖石”为创作素材。之后这一系列的创作便成了我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1.
“乘彼垝垣”补证杨抱朴《卫·氓》是《诗经》中名篇,诸选本均有之。其中“乘彼垣”之“”,注家多训为“毁”之意。《说文》:“,毁垣也,从土危声。《诗》曰:‘乘彼垣’。”《毛传》:“,毁也。”现代学者也大都沿袭此解。如高亨《诗经今注》:“,坏也。”目前通用...  相似文献   

12.
各国老人节     
水边沙外 《新少年》2009,(10):43-43,39
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唐朝大诗人王维在重阳节曾写下感人诗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莱萸少一人。”在重阳(农历九月初九日)这天,人们除了要登高、插菜萸,还要开展敬老活动,所以重阳节又被称为敬老节、老人节。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华人学者、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教授创作有多首登高诗词,其所作融会古今中西,独具深情遥旨。叶先生的登高之作按主题分,大略有三端:故园之思、漂泊之生和弱德之美。前两端和中国古代多数登高之作同调,后一端则基于叶先生自成一格的“弱德之美”词学理论。叶先生的登高诗作既蕴含中国古典诗词的登高原型,又融注先生自我之生命、情志和学养,凝聚着海外赤子对故国深远炽烈的思念,对忧患飘泊多重自省式的感受,同时显示了先生在屡陷蹇境时坚持操守,执着理想,甘为弘扬祖国的古典诗词事业奉献一生,于诗里诗外都体现了感人的弱德之美。  相似文献   

14.
“彼茁者葭”“正义”匡谬“彼茁者葭”是《诗·召南·驺虞》中的一句诗。对该诗中“茁”字的解释,其“传”“笺”与“正义”并不一致,下面分别列出:传:“茁,出也;蓖,芦也。”笺云:“记芦始出者,著春田之早晚也。”正义曰:“言彼茁茁然而始生者,南草也。”对毛...  相似文献   

15.
辛弃疾有登高词三十余首,在其六百余首的创作总量中不为多,却佳作迭出,本文通过分析其金陵怀古词和京口怀古词,总结其登高词的特征,从而探究辛弃疾登高词对登高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庄子的“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说出自《齐物论》,是说明庄子的世界观具有辩证法因素的一条重要依据。然而由于过去学者刻意以道解庄,往往把这句话中的“彼”解为“自然”,或者解为“真宰”、“造物”等抽象的哲学观念;今人又有随意发挥,或者混同于后文之意者,因而误解了庄子的辩证观点  相似文献   

17.
代词“彼”的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古人称代词非常繁复,尤其第三人称。文章就先秦时期比较典型的代词“彼”作了调查,力求从中发现“彼”字的用法,确定“彼”字的语法地位,以期对进一步整理和研究先秦代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胡展奋 《可乐》2010,(2):78-78
去友人家做客,我被狗咬了一口。狗名“松狮犬”,殊为可爱,棕色,高大,头大如狮,威武中透出浓浓的憨厚,肉里眼,黑舌头。和它熟了,我便“过于自信”地掷给它一块排骨。刚想和它搭讪,不料彼暴起,闪电一口,正中食指。我急忙一扯,已然一个大口子矣。主人大骇,急送医院注射狂犬疫苗。  相似文献   

19.
(一)我曾以“主题的确立在创作程序中的位置”为题写过一篇文章,发表了我对文学创作中关于主题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⑴。在那篇文章中,我认为如果把创作过程的各个环节,用一条链来比喻的话,则主题的确立属中间一环,它源于生活,又先于情节结构的选择。“这先于情节结构的选择的主题,虽然是在动笔之前先确立的,但它又大都是在生活中获得的感受,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思想”⑵。这样说,旨在阐明与过去的所谓“主题先行说”的质的区别。文章印成了铅字,我却反倒惴惴不安了,且不说别的,单就那“程序”二字,就刺眼得可以。“程序”者,…  相似文献   

20.
“以”“为”在古汉语中常常连写,构成“……以为……”或“……以为”格式。把连用的“以为”当作一个词来分析、研究其语法作用,始于《马氏文通》。马氏认为:“‘以为’二字有两解:一作谓词者,则‘以为’二字必连用;一作以此为彼者,则‘以为’二字可拆用。”这里所说的“谓词”就是谓语。“以此为彼”就是“以……为……”的意思,这种意义的“以为”有两种情况:一是句中的“以”后无省略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