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升品牌价值,把品牌做强做大.一直是企业品牌管理的目标。做品牌有很多种方法,并不一定都依赖于企业的实力,如果你不是行业老大,又争不过行业老大,那么你就另立山头自立门户才能“与众不同”。而建立新的产品类别,即进行品类创新,是打造品牌的一种捷径,能够在短时间内打开市场,帮助企业开辟一片蓝海,同时也能为企业节约大量的推广费用,从而赢得巨大的利润。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的营销学界.大家较为一致的认同一个观念:在中国,公司品牌和形象会成为很多消费者在购买行为决策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参考因素。在《品牌测量与提升——从模型到执行》一书中,通过焦点访谈的方式解读了中国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解读元素和反应:并且用实证研究的方式提出了,在中国市场上,公司在品牌资产中的角色尤为重要:“中国消费者把品牌与公司联系起来,很直接的”追查“品牌背后的公司”,并且存在着“先有公司,后有品牌的认知逻辑”。从消费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在一个信息不通畅的市场里,消费者往往会存在“自上而下”的认识逻辑和过程、也就是说消费者会对某一产品存在从整体到部分的判断推理。  相似文献   

3.
提高农产品品牌资产有利于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文章构建了基于消费者的农产品品牌资产模型和农产品市场产出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提升农产品品牌资产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顾客选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决策的最终核心是品牌价值与品牌认知的问题。从消费者角度看,认知度高的品牌更容易被消费者选中,特别是在同质化的大众消费品市场,顾客会倾向于根据品牌的熟悉程度来决定购买行为。文章从品牌认知背景出发,分析驱动消费者选择的决策因素,构建一种新水平上的顾客选择决策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为企业品牌建设提供管理借鉴。  相似文献   

5.
品牌建设是当前企业运营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当中国企业还在羡慕国外跨国巨头由于长期品牌经营所获的高额品牌溢价时,国内企业却还在深陷品牌建设的泥潭。大量的品牌运营和建设费用使企业苦不堪言,甚至望而却步,到头换来的却是财务上更大的赤字和危机,企业大量的投入最后充其量也只获得一个所谓知名品牌的虚名,为什么?当前企业品牌建设中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企业营销与品牌管理实践中,构建品牌依恋是企业塑造忠诚客户的重要使命,其关键在于使企业的品牌人格与消费者个性相匹配。中国企业品牌化情景与品牌管理实践的实证研究发现:形成品牌依恋的消费者个性与品牌人格匹配度是非常复杂的,受到消费者参与、消费者个体差异及消费者个性匹配度(现实个性匹配度与理想个性匹配度)类型的影响。统计检验表明:现实个性匹配度对品牌依恋的影响效应显著强于理想个性匹配度,而且消费者参与、自尊感和消费者形象会强化现实个性匹配度对品牌依恋的正向效应,同时弱化消费者理想个性匹配度对品牌依恋的影响,从而具有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应该通过对消费者个性的研究与挖掘来建立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品牌依恋,并且应该注重品牌的人格培育及其与消费者现实个性的匹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平顶山市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已无法仅限于对基本生活的满足,汽车消费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商用、家用汽车市场适机出现,国际国内品牌车如上海大众、广州本田、北京现代、三菱、雪佛兰、奇瑞以及HRV别克凯越等等各种品牌车特约店的不断进驻,使得平顶山市的汽车销售服务市场快速发展、成熟与壮大。各品牌车特许经营店也是利用自身售前、售中与售后的一条龙服务来赢得市场竞争力与品牌忠诚度。  相似文献   

8.
消费者主要从企业形象、感知价值、品牌声誉、品牌象征等四个方面对轿车品牌进行联想。感知价值和品牌象征对消费者的品牌满意有正向影响,企业形象和品牌声誉能够增强轿车品牌的感知价值。车企应以消费者的品牌知识为依据创建和提升品牌资产。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SSIC)对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四城市居民的服装消费调查统计.消费者在购买服装时,价格仍旧是主要的考虑因素。纵观我国的服装零售市场,零售商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提高品牌知名度,纷纷实行价格促销。价格促销和品牌忠诚之间存在着非常微妙的关系,在运用价格促销工具时,要以品牌忠诚度为基础,避免价格促销对品牌忠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根据分层记忆过程和特征传递理论以及联合品牌消费者态度评价的SR模型,构建了一个SR模型的拓展模型,通过以中国手机行业为背景的实证分析,检验了各因素对联合品牌消费者态度评价的影响效应。数据分析结果发现,消费者对合伙品牌的预先态度、产品匹配度以及品牌匹配度是联合品牌消费者态度评价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产品匹配度和品牌匹配度间还存在正向显著影响关系。研究结论为企业制定更加有效的品牌联合决策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寒冬降临,羽绒服装热销,面对市场上100多个品牌的羽绒服装,建议消费者用看、摸、按、拍、嗅、掂六字方法选购羽绒服。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产品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各种跟风模仿也愈演愈烈,企业要想在这种竞争环境中不被超越以至淘汰,唯一的出路就是打造坚挺的品牌,建立强势的品牌资产。正如WPP集团公司的斯蒂芬·金所言:“产品可以被竞争同行复制,而品牌确实独一无二的;产品可能会很快地过时,而成功的品牌确实永恒的。”著名的广告研究专家拉里·赖特也曾说过:“营销之战将是一场品牌之战,是一场关于强势品牌的竞争公司和投资者都会将品牌当作公司最重要的资产。这是一个重要的认识问题……占领市场的唯一途径就是建立拥有市场强势的品牌。”在弱肉强食,竞争激烈的市场生态环境中,占据较高的生态位,获得长足发展的底气与资本,是每个企业梦寐以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品牌及品牌资产的概念切入,对品牌与产品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品牌本身也是一种产品,可以被消费、估价和交易。现实中,品牌和产品之间的关系常常发生错位,品牌的出现本来是为了帮助更好地实现产品销售,是作为产品的标识和注解,但有的时候产品却反过来成为了品牌的载体和注解。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经营一个品牌比经销一种产品更为重要,创建一个品牌比生产一种产品更有价值。作为一种社会财富,品牌是企业和顾客乃至社会公众所共享的,品牌资产的增值,始终是企业与顾客乃至社会公众共同努力的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品牌资产既是所有者权益,同时也是消费者权益。企业要想拥有优势品牌,实现品牌资产增值,需要强化品牌意识、明确品牌定位、谋求媒体联动、注重顾客参与、保证团队投入。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产品伤害事件的感知损失程度角度,研究了产品伤害事件的感知损失程度与品牌忠诚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品牌信任、品牌情感、消费者性别对此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产品伤害事件的感知损失与品牌忠诚度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品牌信任度与此关系有正向的调节作用,品牌情感与消费者的性别对此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高卷入耐用消费品品牌个性的高级性纬度可以分为"时尚"与"高档"两个次级纬度,"时尚"纬度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品牌视觉元素、消费者的时尚形象、品牌知名度与消费者的社会地位,"高档"纬度的主要驱动要素是品牌视觉元素、消费者的社会地位、感知服务品质、消费者的时尚形象、商品价格与产品感知品质。从中发现,品牌的视觉元素与消费者形象是驱动品牌个性高级性纬度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以北京市城市消费者为调查对象,运用统计描述法和Logit回归模型,分析消费者对不同品牌婴幼儿奶粉的选购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与国内婴幼儿奶粉品牌相比,国外品牌占据明显优势,82.7%的消费者购买国外品牌;从消费者自身的认知出发,质量安全是其购买国外品牌的主要原因。Logit模型回归结果表明,风险感知、收入、家中小孩数和性别是影响消费者品牌选购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品牌资产的会计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学莲 《统计与决策》2005,(14):159-160
品牌资产是营销学领域的新概念,品牌资产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品牌资产的会计评估方法包括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股票法和未来收益法四种.建立品牌资产会计对消费者、企业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徐颖 《四川统计》2012,(3):31-32
品牌是制胜市场的力量,是取悦消费者的力量,是助推企业成长的力量,也是促进一个产业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在汽车领域也不例外,一个地区若是没有自主品牌,其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无疑会受到影响。纵览全国的汽车自主品牌,浙江有吉利,重庆有长安、力帆,天津有夏利,安徽有奇瑞。四川有什么?四川有野马!近日,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四川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何总经理,旨在了解四川本土汽车品牌——野马的发展特色。  相似文献   

19.
文章探讨了品牌关系投入与消费者损失类型(单一损失与群体损失)的交互作用,以及对品牌关系断裂意愿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损失类型不同,其对品牌关系投入感知不同,进而产生不同的关系断裂意愿.相对于优待和道教.修复是品牌关系投入的优先措施;品牌关系投入策略中含有道教时更能减少群体损失消费者的关系断裂意愿;品牌关系投入越多,并不意味着消费者的感知就会越强烈.  相似文献   

20.
目前对影响品牌联合评价的因素研究主要以合伙品牌之间的匹配度以及消费者对合伙品牌的态度为主,但是针对以新产品开发为目的的品牌联合策略,合伙品牌与品牌联合推出的新产品之间的匹配度是个被忽略的因素,因此文章将这个延伸匹配度加入到品牌联合评价模型中来探讨品牌延伸匹配度对品牌联合评价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