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体态语即为包括面部表情、手势,和体态动作等的一种交际方式。体态语作为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交际过程中对话语起着重复,补充,代替,调节和否定话语的作用。从面子理论的角度,对体态语的补充,代替和否定话语功能进行探究,并认为体态语的这些功能,能够缓和或加强保护和威胁面子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面子威胁行为 (FTA)理论是Brown和Levinson继“面子保全论”后提出的又一理论 ,在此基础上 ,Brown和Levinson提出了四种实施面子威胁行为的策略 ,依次为 :不使用补救策略、赤裸裸地公开实行面子威胁行为 (baldonrecordwithoutredressiveactions) ;积极礼貌策略 (positivepoliteness) ;消极礼貌策略 (negativepoliteness)和非公开地施行面子威胁行为 (offrecord) ,其中后三种为礼貌的补救策略。在第一种不使用补救策略、赤裸裸地公开实行面子威胁行为中 ,Brown和Levinson进一步提出在三种情况下 ,说话人可以以这种策略来施行面子威胁行为 ,这三种情况可以称为有意而为的面子威胁行为。本文是在此基础上 ,提出以这种策略来施行面子威胁行为的第四种情况 ,即无意而为的面子威胁行为 ,并讨论该情况下面子威胁行为施行后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3.
面子分为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Brown & Levinson将与面子有关的行为划分为威胁面子行为和维护面子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委婉语、幽默语和使役方式的选择等维护面子。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面子理论为框架,以汉英学术书评语言为对象,运用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从书评作者、原作者和读者面子的角度对书评的评价策略进行语用分析,归类总结汉英书评中作者实施的正面面子策略和负面面子策略,及其不同文化背景下评价语言的异同,探究汉英学术书评语言的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5.
由认知差异导致的任务冲突是知识团队作业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它兼具建设性和 破坏性,实际的演化结果主要取决于互动双方的行为表现。因此,了解并掌握团队成员的行为逻辑与 规律是团队内部冲突管理的核心所在。在中国,冲突通常被视为一种典型的面子事件,中国人的冲突 管理实际上就是面子的管理,厘清面子的作用机理将有助于提升知识团队内部的任务冲突管理绩效,防止冲突演化、升级。研究结论表明 :感知面子威胁在知识团队内部的任务冲突处理过程中确实起到 了联结刺激和行为的部分中介传导作用 ;团队成员在冲突过程中至少会感知到基于人际关系、能力要 素和个人品德三种不同类型的面子威胁,他们将根据自己对冲突事件的理解作出相应的冲突处理 选择。  相似文献   

6.
“面子”的文化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际中共建文化定格和话语定位的目的是传递信息,理解别人和被别人理解,并随时保全自己及其话语参与者的"面子"。"面子"可分为"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不同文化的成员在处理礼貌"面子"关系时,会采用不同的方式。在交际中,人们都得采取理性行为保留自己的双方面"面子",同时仔细地突出我们自己的"面子",尊重另外参与者的"面子"权利。  相似文献   

7.
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不断增多使大学英语课堂上出现面子威胁行为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这对教学效果有着重大影响。深入探析面子因素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并指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面子问题在中国社会根植已久,它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个体的行为表现,从而无所不在地影响着社会交往.然而,鉴于面子概念的复杂性和抽象性,长期以来与面子相关的研究仍然只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缺乏系统验证.对面子需要概念的结构与相应的维度划分进行的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 (1)面子及面子需要都是多维度的概念,个体的面子需要可以分为三类,即能力性面子需要、关系性面子需要和道德性面子需要,也就是说个体所追求的面子可以根据其来源的不同而区分出能力、人际关系和道德三个维度;(2) 不同的个体对面子有着不同的需要,它不仅表现为强度的区别,同时也表现为类型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面子是一种公众形象,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避免丢面子,人们就要在日常交往中实施符合社会规约对他人面子所需求的言语行为。在实施一些对听话人面子威胁程度很大的言语行为时,说话人应在言语交际中采用相应的礼貌补偿策略,最大限度地缓解对听话人正面面子和负面面子的威胁面子行为程度,使交际能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东西方文化中“面子”的比较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商务中,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中国人重视“面子”并有许多与“面子”相关的表达方式。作为西方文化的代表,美国人也讲“面子”,而且怕丢“面子”。通过对“面子”的比较和分析,论述不同的文化视角对“面子”的不同看法和理解,不同的理解所折射出的不同价值观念,从而阐明“面子”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内,采用语料库辅助的研究方法,以英国学术英语写作语料库(BAWE)和学术口语语料库(BASE)为语料,探讨英语否定极性的学术语篇发生特征。否定极性系统包含语法、半语法和词汇三种类型,其中词汇否定系统的子类型在书面语篇中发生的频次显著多于口语语篇,体现三重复合功能;而语法否定中的语气否定、半语法否定中的介词短语否定以及附加语否定在书面语篇中发生的频次则要显著少于口语语篇,体现单重或双重复合功能。否定极性类型总体呈现级阶上升、功能潜势单一化的倾向特征。英语否定极性系统的学术语篇发生特征是小句功能潜势的语法挤压所致。否定极性语法化、词汇化的不同发生潜势厘定有助于学习者学术话语交际的否定适用选择。   相似文献   

12.
在否定“审美意识形态论”的阐述中 ,单小曦先生经常背离学理的要求。学术上的否定不能违反逻辑与基本常识。在学术界“批判”、“否定”之风渐盛的今天 ,倡导“客观评估”既有的学术成果是必要的 ,而提倡“厚积薄发”则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狭义批判性思维是对信息试图否定的思维方法,其逻辑机制包括否定、否定的否定、否定与肯定的辨证统一三种情况。批判性思维独具特征,在有效甄别信息、变革思维方式、推动学术创新、塑造创新型人才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批评了几位作家、学者否定鲁迅的论点,为世纪之交的鲁迅研究摄影留念。本文坚持认为,鲁迅是20世纪中华民族的伟人之一,对他的否定与贬损,必然是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亵渎;并且否定鲁迅,从来都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问题,而是有着鲜明与强烈的政治色彩。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学界对西方伦理学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辩证的发展过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我国学界对西方伦理学的研究经过了从片面否定(批判)到片面肯定(接纳)再到辩证否定(辩证批判)的发展阶段。当前西方伦理学的研究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语言障碍与知识结构问题、研究模式或理论的价值取向问题、学术参考尺度问题、伦理思想史与道德生活史的关系问题和学术研究的条块分割问题;这些问题将在未来的研究中得到较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网络中常用的否定标记"毛"为研究对象,根据否定对象的不同,将"毛"的否定用法分为命题真值否定和言语行为否定两类.结合微博语料,考察了"毛"表示否定义时的具体话语形式、话语条件以及情感倾向,探究了"毛"成为否定标记的原因和过程.认为"毛"成为否定标记与网络谐音造词密切相关,其否定义源于它的疑问用法.  相似文献   

17.
目前职称评审基本上看学术成果的数量,不看质量。否定了过去行之有效的学术成果异地鉴定行之有效的做法。这就影响了高级职称评审的质量,带来一系列不公正,败坏了学术风气。应该马上实行学术成果异地鉴定,看其有无转载、引用、摘录、奖励等反响,看其是否是重复的、抄袭的、陈旧的劣品。学术成果异地鉴定才能带来社会公正、激发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高等学校成为学术创新的阵地。  相似文献   

18.
否定是最常见的语言现象之一。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对目的语中的否定表达的理解与运用不当常常造成交际失误或中断。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否定存在着很大差异。通过对英汉否定语表征及语用情景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将英汉否定的对比研究推向深入,并对外语教学起指导及参考作用,促进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肯定否定两种不同内涵的区分,认为:从客体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过程推出既不能肯定一切又不能否定一切。混淆了两种不同含义的肯定否定;根据社会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的特点,认为:既不能肯定一切又不能否定一切的观点,混淆了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区别。本文还探讨了作为社会规律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如何影响主体对社会客体的肯定否定形式的。  相似文献   

20.
马涛 《南都学坛》2012,32(6):112-115
学术界关于"凯恩斯革命"与主流经济学的关系有着不同的认识,并常有"凯恩斯革命"是对传统主流经济学(即新古典经济学)否定的提法。实际上,"凯恩斯革命"对主流经济学的范式作出调整是出于时代的需要。它修正的仅仅是与干预经济生活的政策相抵触的部分前提假设(操作范式),并未否定西方主流经济学硬核中的观念范式和规则范式。"凯恩斯革命"是西方经济思想发展中一次重要的范式转换,它将传统主流经济学完全理性经济人的前提假设调整为未来是不确定的有限理性假设,并以此调整后的假设作为其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前提,演绎出了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和流动性偏好这三大心理法则,创建了"有效需求不足原理"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学体系。"凯恩斯革命"不仅使当时西方主流经济学完成了从微观向宏观的飞跃,而且将古典经济学的货币与实物经济的二分法融为一体,形成了货币与经济一体化的现代宏观经济学模型体系,开创了宏观经济学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