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科举文献是指直接记载科举制度及其运作的历史的文献,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或严格意义的科举文献是指独立存在的专门的科举文献,广义的科举文献还包括非独立存在的科举文献.科举文献种类繁多、数量庞大、自成体系、具国际性、命运多舛.科举文献的价值日益被人们所认识,其命运也经历了翻天覆地、变废为宝的转换.科举文献从一个方面有力地支撑着科举学的学科构架,使科举学这一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专学得以逐步成为显学.  相似文献   

2.
由于学界对于礼学的概念存在分歧,礼学文献的分类难以取得一致意见。在总结前人的礼学文献分类法的基础上,可以将古代礼学文献按照其所在古籍类型分为十类:周礼类、仪礼类、礼记类、礼典与三礼总义及通礼杂礼类、其他经书之礼学文献、史部礼类文献、子部礼学文献、集部礼学文献、方外(佛教、道教)礼学文献、出土礼学文献与地方志族谱少数民族相关的礼类文献。相比以前的分类,此种分类基本囊括了所有的古代礼学文献,打破了以前礼学专属经学的惯性思维,体现出礼学文献资料遍布经史子集而存在的特点,同时这种分类法有助于当前礼学文献的全面整理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由于文献久晦,元代陈绎曾的文章学观点颇为学界忽视。其相关论述主要集中于近年重出的《古文谱》、《古文矜式》和《文说》当中,涉及文章本体论、修养论、创作论、文体论、风格论、鉴赏论等诸多方面,见解深刻,体现了鲜明的元代文化特征,堪称元代文章学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4.
《中外民族戏剧学研究》立足于少数民族戏剧的创作与表演进行探讨,既有详实的文献梳理也有扎实的田野调查。该著作中提出的"民族戏剧学"是对现有的"戏剧戏曲学"学科概念的革新,笔者希望通过该著作的出版,进一步谈谈对"民族戏剧学"的学科建设在学科界定、研究内容与方法等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敦煌、吐鲁番地缘相近,其文献时代相续,性质多同,内容上互补互证,且多所关连。敦煌、吐鲁番文献的发现乃至文献的特性,有着极为相似的境遇与历程。不论是文献的比勘,内容的考定,或互释互补,乃至有体系的文化解读,均显示敦煌学与吐鲁番学既要分进,也需适时的合流。一百多年的发展,不论发掘、收藏、编目、研究、出版等,敦煌学与吐鲁番学均已形成各自的体系,自然有必要继续比翼齐飞,分头前进。  相似文献   

6.
档案文献编纂学与历史文献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在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范围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而在历史渊源、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等方面又有密切的联系,它们均属大文献学范畴.  相似文献   

7.
陈欣教授勤奋治学,潜研于清代楚辞文献之渊薮十余年,通过多方考证、钩沉索隐,撰成《清代楚辞学文献考释》一书。该书对清代楚辞学文献进行了深入的挖掘,体现出以下三方面特点:旁搜远绍,资料详实;引证博赡,考证细密;视野开阔,思路新颖。该书以新颖的视角揭橥清代楚辞学的特点与成就,不仅将清代楚辞学的研究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学术水平,并且为建构楚辞学史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栻是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及文学家。他在哲学、文学、教育尤其在理学领域贡献卓著,历来广受学者关注。近四十年来,学界涌现出一批张栻研究的重要成果,研究视角涉及张栻哲学思想、教育思想、张栻与湖湘学关系、张栻与朱熹交谊及其文学成就等。就研究现状而言,张栻研究已取得很大成就,但仍有一些不足,诸如师承关系、交游情况、文献整理与研究等方面都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9.
由于不可逆转的全球化趋势以及人类技术进步带来的影响,和平与冲突已涉及全体人类的利益和命运。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和平学研究正迅速兴起。然而,西方和平学研究者更多地从政治、外交诸方面阐述其原则,没有将发展问题引发的冲突纳入和平学研究的视野。文章在研究发展与和平的关系的同时,结合中国和平发展的路径选择,主张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和平学。  相似文献   

10.
 以文献考据名世的王应麟在文学研究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以文献学治文学的倾向。相对词科之学而言,诗学在他并非专门之学,但仍显示出南宋诗歌批评的时尚,即注重由追溯语词、典故的出处来治诗学,属于广义的互文性研究。而王应麟的独到之处,不仅涉及保证文本正确和理解修辞,还在于凭藉博学发现古今诗歌创作的相似性,从而对一些文学现象提出独到的见解。其论诗方式通过《困学纪闻》一书对后世的诗歌批评尤其是清代诗话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古今词学著作和其他相关文献资料表明:《莺啼序》并不是始于传统观点所认为的吴文英始创,而是比吴文英早数年出生的高似孙。  相似文献   

12.
高诱是中国学术史上不可忽视的人物,其生平与著述却不为大多数人所了解。他把大半精力用在注释儒家经传与诸子著作上,著述颇丰。结合相关材料考辨,高诱的著述主要有《正孟子章句》、《孝经解》、《淮南鸿烈解》、《吕氏春秋注》、《战国策注》等,但不曾注解《礼记》和《淮南万毕术》。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两栖创作于小说与影视文学的张弦在小说界所产生的影响似乎要大于影视界。其实,深入研读张弦的全部作品,作为小说家的张弦在影视剧创作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并不逊于小说。文章以张弦所处的时代环境和其坎坷的人生经历为背景,以其各时期的编剧作品为主线,阶段性地分析剧作的主题揭示与创作倾向,从中窥探张弦影视剧作的内核构成及其在创作过程中对艺术的追求与探索,了解剧作所取得的成绩及在当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进而全面了解张弦的思想及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4.
李清照《词论》梳理词史,从本质上说,并非要做一种文学史层面的学术考察,而是为她提出词“别是一家”的尊体观念蓄势。音律问题只是李清照勘察唐五代北宋词史的学术基础,而在音乐和歌词中抒发悲哀情感和张扬凄美意识,才是李清照心目中的填词高境,而李清照自己的词也是以带有文人气质的悲音悲情和深意远韵为主导的,以此可见李清照理论与创作的一致性。李清照强烈的女性意识和尊体观念,决定了她的批评只能是以否定为基本方式。李清照不取传统文学批评“摘句”的批评模式,而注重在清理词史的过程中来论定词人得失,更具理论的涵盖力。她的著述视野既有创作者的理论自审,也有接受者的审美需求和研究者的条贯分析,其中更融入了女性的冷静细密和恢复词体本原之尊的使命意识。  相似文献   

15.
欧阳山是我国革命文学和社会主义文学的老一辈著名作家,他的<高干大>、<苦斗>(又名<一代风流>)、<广语丝>等,在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篇章.高生亮、周炳、区桃、胡柳、胡杏等一大批文学典型形象,受到国内外众多读者喜爱.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朝花夕拾》、《野草》"开创了现代散文的两个创作潮流与传统,即‘闲话风’的散文与‘独语体’的散文"的说法在学术界具有深远影响。根据相关资料可以知道,不管人们如何评价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语体"散文或象征主义散文诗的源头,尽管称高长虹为"散文诗集的开先河者"与事实不符,却完全可以称他为开创者之一。通过比较《朝花夕拾》和《土仪》的写作、发表、结集出版情况可以知道,如果《朝花夕拾》开创了现代散文"闲话风"的创作潮流的说法属实,那么开创现代散文"闲话风"创作潮流的系列文章应该是高长虹的《土仪》而不是鲁迅的《朝花夕拾》。  相似文献   

17.
文林馆设立于武平三年,是北朝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作为一个文化机构,得以待诏文林馆者多为以文学经术见长者。北齐文林馆的基本构成包括“山东”作家和由南入北的作家两部分,而以北方士族为主干,其年龄分布也较为合理。文林馆的设立代表着北齐文学的发展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同时也是整个北朝文学逐渐赶上南方文学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18.
徐日辉先生的新作<秦早期发展史>解决了秦早期历史研究中的诸多悬疑:一是通过对文献的梳理,证明秦人源于夷夏戎狄;二是突出考古成果,结合方志、民俗等学科资料进行综合研究,指出绵诸戎的活动中心,在现在天水北道区社棠镇绵诸大队;三是利用金文以补文献之不足,发现了许多极有价值的新资料.  相似文献   

19.
唐朝中叶的文人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通常被认为是经学不振的朝代,却不知唐是科举策经的时代,科考要考策问,而策问的内容就是经义和时务。考诸权德舆、韩愈、柳宗元、吕温、刘禹锡、皇甫、李翱、欧阳詹诸家文集,可以勾勒出唐代中叶配合科举考试缺席和太学教学体制形成的一种“文儒”形态。唐朝中叶的文人说经,具有以下倾向与特点:重义理、尊六经、言圣道、辟异端、辨疑伪、说性命、申礼学。唐代经学是经学史上的一抹异彩。  相似文献   

20.
高句丽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战争的历史,在长这七百多年的进程中,战争充斥着每一个重要的阶段,军用装备设计自然是高句丽人最为重要的设计之一。为了便于长期征战和灵活穿梭于深山老林,只有轻巧的兵器和快捷的战马才是其最优化的选择,轻巧灵便是高句丽军用装备设计中一个最为重要的特点。激勇善战的高句丽民族在接连不断的战争之中,运用聪明的智慧设计出无数灵巧精美的战争装备用品,为我们进行高句丽设计艺术的研究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