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6 毫秒
1.
唐·吉诃德悖论是相互矛盾型悖论的代表,此类悖论都有涉及真假对错的命题,有设定标准和事实标准,本文用简明的形式符号清楚地证明,悖论的成因在于两条标准的相互矛盾.自相矛盾也是两条标准的相互矛盾,只不过它已明显指出了肯定和否定的同一对象.本文进一步指出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的区别,试图引入辩证矛盾来排除逻辑悖论,不仅没有必要,反而不利于问题的严密讨论.逻辑矛盾完全可以在逻辑学范畴内予以排除.  相似文献   

2.
"一个命题与肯定该命题而形成的命题是等值的"只是逻辑学的一个公设,基于这一公设,肯定词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随意消除,人们在构造命题演算系统时根本无需引入肯定词。然而,值得提出的是,上述公设从未得到过系统外的预先证明。命题演算系统PC5在限制上述公设适用范围的基础上引入了0级命题变项和肯定词符号。PC5具有可靠性和完全性。在PC5中,对于任意的肯定和否定同一个n(n∈N且n≥0)级命题而形成的两个相反命题而言,不矛盾律都成立;对于任意的肯定和否定同一个n(n∈N且n≥1)级命题而形成的两个相反命题而言,排中律成立,但对于任意的肯定和否定同一个0级命题而形成的两个相反命题而言,排中律不成立。以PC5为逻辑基础,反证法适用于论证n(n∈N且n≥1)级命题的肯定或否定命题,但不适用于论证0级命题的肯定或否定命题。  相似文献   

3.
矛盾一词不仅包含形式逻辑中的逻辑矛盾的含义,而且也包含辩证哲学的对立统一的含义,即辩证矛盾。辩证矛盾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矛盾在矛盾双方的关系、矛盾的界限问题、矛盾与运动的关系和表述角度方面都存在着重要的区别。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也有实质性的联系:拒斥和清除逻辑矛盾是进行辩证思维的必要前提,准确把握逻辑矛盾律是正确把握辩证矛盾的先决条件;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与辩证思维方式对立,但形式逻辑思维法非但不与之对立,反倒是真正进行辩证思维不可违逆和必须遵循的。  相似文献   

4.
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关系问题在我国学术界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关于这一问题至今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而,争论各方都把亚里士多德的直言命题的逻辑的基本规律“同一属性不能同时属于又不属于同一主题”看作形式逻辑基本规律不矛盾律的内容,这样形式逻辑的不矛盾律与辩证法的矛盾规律就不能并行不悖,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就难以区分,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就必然相互冲突。笔者认为,亚氏的直言命题的逻辑是形而上学的逻辑,其基本规律是形而上学的逻辑的基本规律,而非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形式逻辑的不矛盾律应是揭示命题真值的确定性的规律,辩证法的矛盾规律则是揭示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实质内容的规律。基于此,本文对不矛盾与矛盾规律、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诸关系作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逻辑派‘谎者”“理发师”和“(韩非)矛陷盾”论题,同犯隐蔽的矛盾谬误。当被揭发后,“千古之谜’简明消解了,三者均可简化为明显的矛盾“P而非P’,四者均可称为“自我否定指涉”。当我们更进一步揭发‘谎者”随后又犯“复合命题’谬误,指出‘谎者”只是“拟似真矛盾”,更能超越逻辑派而直面辩证派的“辩证矛盾(真矛盾)”,更彻底地消解了它。辩证派的“亦此亦彼’论题否证逻辑派的“不矛盾”律。  相似文献   

6.
如果矛盾可以分成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的话,那就不能笼统地说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矛盾的客观实在性。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作为矛盾都是指“把不同的规定确立为严格意义上的同一放规定的现实规定”,这种确立作为趋向是所谓的辩证矛盾,作为结局是所谓的逻辑矛盾。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辩证矛盾的逻辑公式是(A1,2)[A1,2是(A1○A2)],逻辑矛盾的逻辑公式则是(A1)[A1是由A1∧A1],二者存在着7个方面的根本区别。“A是A又不是A”只是一种自然语言形式,而不是逻辑公式,它在不同语境和条件下,可以表达辩证矛盾,也可以表达逻辑矛盾。要想正确识别这一语言形式表达了何种矛盾,就必须对该语句谓词的矛盾语境情况、整个语句的条件限制情况,以及其谓词内部是否存在着个别与一般等辩证关系进行语义分析,并且要正确补充被省略的语句成份。  相似文献   

8.
如何正确理解辩证法的矛盾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正确理解辩证法的矛盾范畴,就必须分清语言矛盾与实在矛盾、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广义矛盾与狭义矛盾的不同意义,并辨明矛盾与对立、否定、辩证法和系统论的关系.辩证矛盾在广义上讲,是任何系统内部或系统之间存在的否定或"自我背反"的性质及其表现,并由此造成系统的运动与变化,使同一变成不同一,对立变成不对立,一切皆向其反面转化.矛盾不是现成的对立与统一的关系,而是由否定造就对立与统一的运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一) 逻辑矛盾是思维过程中违反普通逻辑矛盾律而产生的思维形式的结构混乱,它是把同一关系下的印“p”与“P”同时断定为真的逻辑错误。比如,人们在思维过程中既肯定“曹操是大军事家”又否定“曹操是大军事家”,就是逻辑矛盾,其混乱的结构是“p∧P”。这种思维形式的结构,是正确思维不能允许的。  相似文献   

10.
简单命题间的矛盾关系在论辩中须通过一定推理形式表现 ,三段论第一格的AAA式和EAE式 ,第三格的EAO式和AAI式是论辩中简单命题间一真 ,则另一必假矛盾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 ,假言联言推理否定后件式及二难推理破坏式是论辩中简单命题间一假 ,则另一必真矛盾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肯定命题谓项不周延及换位 ,负命题及等值命题理论是简单命题矛盾关系在论辩中表现的理论基础。特称命题“特称量项”的不确定性只有在论辩中通过以上推理形式体现 ,这也是特称量项“有些”和日常用语“有些”的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11.
<正> 悖论是否违反逻辑规律?它与逻辑矛盾的区别何在?张建军同志认为,“悖论不是由于违反逻辑规则而使然,但确确实实是以逻辑矛盾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因此“悖论是一种特殊的逻辑矛盾”。孙启明同志认为“有些悖论是由于违反逻辑规律所产生的”,“狭义悖论的病根在于违反同一律”,因而悖论就是一种不合乎逻辑规律的普通的逻辑矛盾。笔者认为,悖论既不是逻辑矛盾,也不是辩证矛盾,而是思维领域中介于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之间的第三类矛盾。本文拟就此问题与张建军、孙启明等同志商榷,并期望能把悖论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2.
逻辑矛盾与辨证矛盾是思维中两种性质根本不同的矛盾。文以命题与判断的不同为立足点,就二者的区别,以及如何理解形式逻辑三个基本规律,如何理解形式逻辑与形而上学、辨证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作了深入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矛盾表达因表达存在逻辑矛盾而得名,但它又有别于逻辑矛盾.矛盾表达在理解上不存在矛盾,在表达上有积极作用.矛盾表达存在两种矛盾①与事实的矛盾;②与情理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矛盾”渊源的考察,认为矛盾只可分为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并对多年来我国哲学界和逻辑学界对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的认识进行分析,在澄清对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认识的基础上,阐述了逻辑学中的“不矛盾律”和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规律”的关系以及形式逻辑和辩证法的相辅相成关系。  相似文献   

15.
矛盾表明自身为一种眼见为实之实。眼见之实既作为矛盾背后的基础,又是产生矛盾的根据;矛盾的解决也是通过眼见为实最终完成的。矛盾在眼见为实处毁灭,矛盾的毁灭指的是矛盾自身的矛盾;我们通常认为,黑格尔思想的精华是矛盾辩证法,但在黑格尔繁茂的矛盾演绎背后却到处都映现着一种眼见为实之实,这才是黑格尔真正要表达的东西。眼见之实自身就有矛盾性,并构成矛盾。眼见之实既是一种可见的东西,又是一种不可见的东西;而不可见东西对可见东西的牵引、生产,正是矛盾思维百般寻求却始终不得的矛盾动力源泉。眼见之实是一,又是二;是二,又是一。作为一与二圆满的眼见之实刚好是构成矛盾本质的东西。同样,眼见之实的显现既构成矛盾逻辑运动,即"一分为二,合二为一"式的运动;又构成矛盾的生产功能等等。  相似文献   

16.
对“矛盾即对立统一”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矛盾只是对立之一,即互相否定、完全对立。作为哲学范畴,矛盾的本真内涵就是事物内在的既肯定又否定的本质规定。其在辩证法学说史上的真正意义和旨归乃是揭示事物变化的内在根据或源泉以及事物变化的固有方向或趋势。依此来看,矛盾在我们的理论思维和学术研究中已经被泛化了———把不同事物之间以及事物的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也当作矛盾关系。而将矛盾等同于对立统一,又用对立统一阐释矛盾,则是矛盾被泛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论历时性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时性矛盾是指两极的现实态非共时并存,而是先后相继、彼此更替、历时并存这样一种矛盾。它与两极现实态共时并存的矛盾相对应,是辩证矛盾存在的一种客观形态。它在具有辩证矛盾共性的同时,又具有自身的一系列特性。它与共时性矛盾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交融、相互作用,并可以相互转化。研究历时性矛盾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要合理解决悖论,首先要区别思想中三种不同的逻辑否定词:同指否定词并非();异指否定词非(′);兼指否定词不只是()。其次,要区分思想中四种不同矛盾命题:逻辑矛盾命题;辩证矛盾命题;怪论矛盾命题;悖论矛盾命题。它们具有辩证矛盾命题的语义内容,却具有逻辑矛盾命题的语法表达形式。再次,要有令人满意的解决悖论的标准。罗素指出的解决悖论的三个必要条件,可作为令人满意解决悖论的共同标准。近百年来解决悖论诸种方案可分为(1)特设性排除悖论方案;(2)特设性容纳悖论方案;(3)非特设性扬弃悖论方案三大类。按罗素提出的三个标准,解决悖论方案(1)和(2)是不能令人满意的,(3)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9.
悖论是一个论证,它依据一定的背景知识和逻辑法则,从一些已知为真的前提出发却推出了互相矛盾的命题,或者在一个命题和它的否定之间可以互推这样一种事实。从弗协调逻辑的观点看,处理悖论的最好办法,也许不是拒斥,而是应该采取容纳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逻辑思维里对同一对象不能同时既肯定又否定,形象思维对同一对象却可以同时既爱又恨,既同情又气愤,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表现出种种矛盾复杂的现实情况和情感态度来.所以,一个人物典型、一种艺术境界,它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和情感意义,经常不是仅用好人坏人、肯定否定两种逻辑判断所能穷尽无遗,形式逻辑的排中律(非此即彼)在论述小说人物多重性格时,有时会失去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