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地区面板数据,研究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检验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度是否影响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在减弱经济波动的同时促进了经济长期增长,而对外开放度的提高增加了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表现为1996年以前影响不显著,1996年后有正效应.进一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存在负向影响,但1996年之前和1996年之后影响不同,分别是正影响和负影响,此外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开放度的提高有助于减弱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并且当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开放度超过一定临界值后,这一影响转而为正.据此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辽西五市在辽宁省对外开放水平中的现状,认为它们同省内部分城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辽西五市经济增长的对外开放度指标进行了检验,发现出口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进口及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却不明显。提升该地区对外开放及经济发展水平应从密切地区间合作、优化投资环境、促进外贸结构升级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通过构建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的面板数据模型,利用2011-2015年福建省九地市数据,分析"十二五"期间福建省区域环境质量差异化的表现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各地市环境-收入关系正处于爬坡阶段,未达到环境改善的拐点,环境管理、产业结构、外贸水平和外资规模对各地市环境质量影响显著;从影响程度来看,外贸水平的影响程度最大,环境管理的影响程度较小,存在区域差异。据此,提出加快福建省区域环境质量协调优化的针对性对策:(1)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制度建设;(2)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3)推进产业结构优化,降低污染排放水平;(4)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5)加强政府监管,加大环境管理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2007-2017年全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测算了各省市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并基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一传导机制,分析了包容性金融发展具有减贫效应。实证分析发现:包容性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程度的影响显著为负,这表明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能够直接促进贫困减缓,且金融渗透度对减缓农村贫困的负向影响程度最大。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能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实证检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包容性金融发展减缓农村贫困具有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包容性金融发展能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子维度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但实证检验得出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包容性金融发展减缓农村贫困不具有中介效应,而产业结构高度化则具有部分中介效应。据此,本文提出,一方面应继续发挥包容性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正向作用,并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一传导机制实现贫困减缓;另一方面要加快构建包容性金融体系,尤其是提升金融渗透度,不断提升我国金融体系的包容性水平,发挥包容性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  相似文献   

5.
从西方国家的社会发展经验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具有重要的相互推进作用。采用数量经济分析方法和协调系数测度模型定量分析了1990年以来福建省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影响关系和协调发展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升级存在长期上升的均衡关系,城镇化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动因,但目前城镇化水平还远远滞后于产业结构升级,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的协调性逐渐升高。基于此,提出了实现二者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疆边境贸易作为新疆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疆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采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新疆边境贸易转型升级水平进行测度研究,并运用2SLS和VAR模型分析了新疆边境贸易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2002—2019年新疆边境贸易转型升级水平以准集约和粗放交替发展的模式推进,对外开放水平、产业结构优化水平、技术进步水平对新疆边境贸易转型升级水平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976、0.542和0.488,而配套产业对新疆边境贸易转型升级的作用未显著发挥,研究数据可为新疆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福建省金融业集聚和产业结构升级情况进行分析,发现福建省金融业集聚水平和产业结构升级水平都在不断提升。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效应检验等实证分析,发现福建省金融集聚水平和产业结构升级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但两者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并不显著。从辐射效应、区位优势、融资租赁和产业升级方式等方面,提出增强福建省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互动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通过对贸易、投资和相关产业产生冲击,影响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对外开放水平。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存在着外贸进出口水平、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对外投资水平、对国内开放程度都不高等问题,因此必须以“综合优势战略”作为指导思想,通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充分利用中央投资提高交易效率、积极扩大内需、打造开放型经济、积极建设“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等方式来积极应对这次金融危机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对外开放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001—2012年度长江中游城市群24个城市的数据为基础,分析各城市产业结构变迁过程,通过建立静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供给、需求、政府职能、对外开放和金融危机对城市群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发现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城市而言,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因素和各因素影响程度呈现显著差异,各城市应通过制定不同的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政府权衡思路发生转变,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不必然劣于对经济增长的追求,聚焦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有助于监管当局把握环境政策的经济端反馈效果。采用2004—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考虑经济区域异质性和政府行为,细致分析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具体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具有区域特征,东部地区形成了正向促进作用,中部地区为反向抑制作用,西部地区没有影响;地方政府官员晋升压力越大、财政收支压力越小、相对财力越大,环境规制倒逼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力越大;传导机制方面,佐证了研发创新和对外开放对环境规制优化产业结构的正向传导效应,而FDI流入和投资需求反而具有逆向功效。因此,必须注重政府行为的协调效应,有效把握区域特征,提倡创新和深化改革开放,构建合理的环境规制政策,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作为海峡西岸主体经济区的福建省产业结构经过了一番调整,这番调整优化了福建产业结构,促进了福建经济增长。通过对福建省产业间比例分析、产业技术关联分析,得出福建省产业结构基本合理的结论。同时指出第一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结合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国制造业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经济现象,文章构建了一个新经济地理的分析框架,分析了市场规模、市场潜力和运输成本对中国制造业集聚的作用。通过动态面板的GMM系统,运用中国2000-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提出制造业主要向沿海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集聚;新经济地理因素对制造业集聚有显著影响;市场化程度、对外开放水平也有利于制造业集聚。最后,文章提出了有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现代服务业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的关键选择,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着力点和着眼点。在建立现代服务业分行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福建省为例,通过全局熵值法的运用对其现代服务业9个细分行业的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现代服务业各行业发展不平衡;行业规模是现代服务业竞争力评价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行业成长能力在现代服务业竞争力评价中的作用尚待提升;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由产值结构、资产结构和就业结构3部分构成。产值结构由资产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形态决定,同时也反映了资产结构和就业结构。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了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资产结构的协同关系。并通过对福建省的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分析,结合福建省区域经济产业协同发展进行成熟度实证分析,从而得出如下结论:福建省第一产业就业结构存在劳动力冗余,表现为劳动生产率低下;第二产业产值结构、资产结构、就业结构渐趋合理;第三产业资产结构、固定资产投资效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5.
资源依赖度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分析了资源依赖度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制和传导途径进行了探讨.在单变量模型中,对资源和经济增长起相对重要作用的传导机制是对外开放水平,同时发现多因素面板平滑转换模型较单因素模型更加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解释更为合理.研究表明:资源依赖会对经济增长造成"诅咒",其效应随着不同省份技术投入水平、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制造业投入与对外开放程度的不同有所差异;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依靠资源依赖而形成的第二产业产值对经济的增长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在资源依赖较高的地区更应该注重调整产业结构,适应"新常态",减少由于资源依赖而对经济产生的阻碍作用;尤为重要的是本研究发现对外开放度是典型的影响资源依赖与经济增长的中间传导机制,由于资源行业的特殊性,各地区应该扩大对外开放的程度,加强交流,发挥资源在利用中通过后向关联和前向关联发挥联动优势,规避"资源诅咒",促进经济的长期高质量增长.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城乡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根据福建省经济发展阶段确定了城乡协调发展的评价标准。对福建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分析,结构显示出福建省城乡经济整体的协调性不高,主要表现在城市化进程的滞后和农业发展缓慢造成的乡村经济的落后,且福建省城乡经济发展沿海地区协调性明显较内陆地区好。提出福建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首先城乡的协调并不只城乡关联,还包括城与城,乡与乡的关联互动;其次要进行空间分类指导,统筹全省不同区域的城乡发展;第三要加快城乡平衡的基础设施和制度的完善,促进城乡要素的合理流通和城乡居民生存发展条件的平衡。  相似文献   

17.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迅猛发展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大势所趋,文章在分析研究福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构建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选择分析模型,对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选择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目前适合福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为政府政策导向协作网络模式。  相似文献   

18.
2009年湖南省各市州的对外开放情况横向比较表明,省区内部的开放差异较为明显,导致地区经济增长不平衡、发展受限制。为提高湖南对外开放水平,推动经济均衡发展,要认识到其整体开放度偏低的事实,积极发挥潜力;要积极引进和充分利用国外及沿海发达地区的资本,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要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以市场为主导手段,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要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依靠人口红利,福建省经济取得快速发展。但人口红利并非可持续的,其效应能否充分发挥,关系到福建省是否可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随着福建省人口红利的不断减小乃至消失,在充分把握人口红利效应的同时,应从人力资本的积累、产业结构的转型、劳动力的流通、就业机会的创造等方面着手,促进福建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