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6 毫秒
1.
风险投资治理是综合治理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两重委托代理治理的总和,还应当产生风险投资两重委托代理关系之间的"传导效应",最终实现风险资本的初始委托人(初始投资者)对风险资本最终代理人(风险企业家)间接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双重委托代理关系之间传导效应的产生在于风险资本家与风险企业家订立契约时考虑了风险资本家侵占初始投资者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而风险资本家侵占初始投资者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又取决初始投资者与风险资本家签订的契约.  相似文献   

2.
风险投资治理是综合治理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两重委托代理治理的总和,还应当产生风险投资两重委托代理关系之间的“传导效应”,最终实现风险资本的初始委托人(初始投资者)对风险资本最终代理人(风险企业家)间接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双重委托代理关系之间传导效应的产生在于风险资本家与风险企业家订立契约时考虑了风险资本家侵占初始投资者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而风险资本家侵占初始投资者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又取决初始投资者与风险资本家签订的契约。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技以人为本,管理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在公司契约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了,同时也对现代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假说提出了挑战.现代公司在从以资本为核心向以人本为核心的过渡中,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分配已成为必然.从企业所有权角度,通过对古典企业和现代企业的分析可以看出:现代公司的发展趋势并非是其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而应是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在更高层次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4.
论企业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分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产权理论认为,企业的所有权是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统一.企业的所有权是一种动态的所有权,在企业不同的经营状态下对应着不同的企业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分配关系.企业的所有者掌握企业正常经营状态下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而企业的债权人掌握着企业破产状态下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这是一种最优风险分配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5.
资产运作者资源配置的特性影响微观所有权安排,将微观所有权安排给资产运作者是微观本质的要求,最优的微观所有权安排具体化为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对称性安排,所以,资产运作者享有剩余索取权优化了微观所有权安排,体现了资产运作者资源配置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除工资收入外,劳动者享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状况体现了劳动力产权的实现程度。劳动力产权的实现程度会因企业所有权安排而异。  相似文献   

7.
管理层持股作为长期激励机制,有助于解决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代理问题,并实现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对应,因而能鼓励经理人员克服短期行为,更多地关注公司的长期持续发展."管理层增量持股"是国企深化改革过程中值得探索的方式之一,其激励效应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应该审慎而又积极地尝试.  相似文献   

8.
企业集团是以产权关系为纽带 ,由众多企业法人共同组成的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中 ,投资的一方称为母公司 ,接受投资的一方称为子公司。在企业集团中 ,母公司决策的目标是实现集团收益最大化 ,而这同子公司的利益往往存在着矛盾。子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 ,他首先考虑的是自身的利益。为了实现集团整体目标 ,母公司不仅要对自身的经营活动进行决策管理 ,而且要凭借产权所赋予的控制权 ,对子公司的经营管理行为加以控制。同时 ,把子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 ,使其在一定范围内享有生产、销售、分配等法定经营权 ,能增强子公司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9.
重构之国有企业所有权制度 ,是共同所有权及其分权构造。共同所有权的五项权能 (归属权、剩余索取权、控制权、监督权和经营权 )实行双重分离 ,即归属权、剩余索取权、控制权和监督权 (这四权简称所有权 )与经营权分离 ;所有权之宏观权能与微观权能分离。由国家充当整体代表者并行使归属权 ,由劳动者群体充当局部代表者并行使控制权和监督权 ,剩余索取权由整体代表者和局部代表者二元行使。  相似文献   

10.
利益相关者理论评析及其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利益相关者理论评价的基础上 ,认为只有那些“长期缔约者”和“纯粹风险承担者”才有必要或有可能介入企业治理结构。并且指出 ,实践中要承认人力资本产权的存在 ,但要加以区别对待 ,只有那些特殊人力资本所有者才有可能作为“长期缔约者” ,而对于一般人力资本所有者而言 ,即便是现实中赋予其部分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 ,也均应纳入对人力资本的激励约束范畴来考虑。最后依据本文所述 ,对国有企业改革实践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概述了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接着,阐明了跨国公司要求转变为母公司控股型合资企业或独资企业的原因。然后对跨国公司如何进行中外合资企业控制权和企业产权变动的路径进行了动态分析,即在合作初期,跨国公司主要通过技术控制、经理权控制、合资企业数量控制以及销售区域控制等手段,达到对合资企业进行实质性控制的目的;合作后期,则谋求控股或独资,从而全面接管控制权和收益权。结语中给出了两个结论和两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
准母子公司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非规范母子公司制.它具有产权结构单一、法人治理不到位、管理模式单一等缺陷.准母子公司制的产生动因与规范母子公司制的组建原因相似.外部股东缺失和规避法律障碍使规范母子公司制演变为准母子公司制.将子公司持有的另一子公司的股权转让给外部投资者、子公司的高管人员和技术骨干或母公司收购子公司持有的另一子公司股权,可使准母子公司制规范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集团公司内部的母子公司通过网络处理共同的相关业务、实现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已经成为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以个别母子公司会计报表为基础编制合并报表的方法已经不适应。本文提出了一种在网络环境下编制合并报表的新方法,使母子公司在网络环境下协同处理业务的同时,自然而然地产生集团公司的合并报表。  相似文献   

14.
母子公司已经成为构筑企业集团的基本形式,在社会生活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既具有维护母子公司之间的自由,同时又追求着公平与正义的法律价值,又具有为母子公司带来个体效益、给社会带来集合效益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阐述金融控股公司破产法律责任的基础上,以世界金融大国的多种金融制度为例,对金融控股公司可能利用、操控其子公司的破产来规避法律责任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在此领域引入“刺破法人面纱”理论,通过对母公司股东身份的强调,明确金融控股公司在其金融子公司破产前后法律责任的种类以及责任范围的大小,为金融控股公司作为股份有限公司不能担负无限责任难题的解决提供了法理上的依托。  相似文献   

16.
本文立足于母子公司关系 ,从母子公司的独立人格与公司法原则的一般适用到母子公司关系的冲突与衡平 ,多角度地对母子公司的法律地位作了论述 ,从而从法律上明确了母子公司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对公司法的理论及实务均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由于母子公司关系的特殊性,在子公司破产程序中母公司债权应采取与普通债权不同的处理方式,包括不得行使抵销权,有担保债权和其他优先债权也应经过考查确定是否应对其加以限制等。母公司债权居次受偿的条件应当是:主观恶意、违反诚信义务的行为、由此给子公司或子公司债权人造成的损失、该行为与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母子公司财产混同足以引起债权人误解时,可以限制母公司的取回权。  相似文献   

18.
中小企业主体法律制度是中小企业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中小企业标准及中小企业法律形态。中小企业标准决定了企业能否适用中小企业的优惠制度。我国现行标准采用了国际通行标准,以雇员人数、营业额、资本总额为定量指标。企业的法律形态则决定了中小企业的设立条件、设立程序、资本要求、出资者责任、对债权人的责任等,其种类取决于立法的规定。我国中小企业适合的法律形态有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等,部分地区可设立有限合伙企业。随着《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实施,中小企业主体法律制度将会越来越完善。  相似文献   

19.
风险资本家与企业家之间的控制权分配和转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风险投资中的控制权分配直接影响企业的价值以及风险资本家与风险企业家的个人利益.本文通过简单的模型分析了风险投资合同中控制权的分配和转移,认为控制权尤其是剩余控制权是一种"状态依存权",并且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是可分离的,且不必完全对应.这些结论基本符合融资控制理论的预测并得到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20.
如何有效约束大股东掏空行为是公司治理学术界与实践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传统的委托代理框架遵循母子公司"自上而下"的单向治理逻辑,忽视了子公司的自主性及其"自下而上"的制衡能力,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子公司及其中小股东利益保护问题。尽管单向治理范式已经受到学者的质疑,但子公司通过何种方式对母公司产生制衡亟需进一步探索。文章基于前景理论的核心观点,运用2012—2017年中国上市子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方法验证了子公司管理者异质性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阐释了子公司"自下而上"制衡作用的实现路径、弱化因素及其作用边界。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子公司拥有能力较强的管理团队能够显著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一方面,能力较强的管理者可以为大股东带来更多的控制权共享收益,限制了其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获取,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加有效地识别与监督大股东的掏空行为,进而起到对大股东"自下而上"的制衡作用。作为具有双重效应的情境变量,CEO声誉及CEO与母公司关联度在中国情境下的负面效应更为凸显,二者均会弱化管理者能力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制衡作用,即在子公司CEO声誉水平较高、子公司CEO与母公司关联度较强的情境下,子公司管理者能力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抑制作用较弱。在拓展性研究中,根据子公司股权集中度与股权制衡度进行分组,对不同股权结构下子公司管理者能力的制衡作用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低股权集中度与高股权制衡度的样本中,子公司管理者能力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抑制效应显著,而在高股权集中度与低股权制衡度的样本中,即在大股东拥有较多的控制权,其他股东对大股东的制衡作用较弱的情况下,子公司管理者能力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抑制作用难以显现,进一步揭示了子公司管理者能力的作用边界。经过工具变量法、分组回归、替换变量等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处理之后,原结论依旧成立。研究结论补充和丰富了管理者能力在公司治理领域的研究,突破了传统"自上而下"单向治理理论的观点,验证了子公司"自下而上"制衡机制的可行性,为解决以大股东机会主义为特征的第二类代理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