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坚持旨在永断鸦片来源的具结贸易政策。美、荷以及葡萄牙澳门总管均相继表态不再带运鸦片来中国内地,各国亦相继具结进黄埔贸易,以商务监督义律为首的英国对华贸易商人却不愿按规定具结进口贸易,中英终因双方各执己见而交涉失败,以致中英贸易断绝,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具结政策是有条件的中外通商贸易政策,是林则徐禁烟政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就整个具结问题而言,具结政策是基本失败的政策;但就当时来说,它又是最合时宜的政策。中外具结交涉失败,除英国商务监督、对华贸易商人及英国政府的阻挠、破坏这一主要原因外,原因还在于政策本身的变化、不完备,在于林则徐等人的犹豫、怀疑,在于清朝腐败衰微、民心不一及具结策略的疏漏等等。  相似文献   

2.
鸦片是危害近代中国人的一大毒瘤,而鸦片贸易合法化政策则是这一毒品的保护伞。本文通过分析五口通商时期的鸦片走私情况,英国政府对鸦片走私认识的转变过程,以及鸦片贸易对英印财政收入的影响程度,从英国的角度探讨了英国确立对华鸦片贸易合法化政策的原因和目的,因此就从侧面说明,鸦片贸易合法化,英国起了主要作用,应负主要责任。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指出中英贸易有三个特点:一是鸦片贸易不断增长,二是除鸦片贸易外,中国在中英贸易中总是占优势,而且这种优势不断增长,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向中国输出工业品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实质,就在于贸易的骤增,接着就是贸易的骤减。为何中英贸易会出现三个明显的特点,马克思认为影响中英贸易的主要因素有鸦片;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对华战争;中国境内的纷乱。英中贸易的性质发生了三种不同的变化,即一般的互市贸易;侵略性与反侵略性;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的孙中山 ,很早就认识到了鸦片的危害 ,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禁烟措施 ;作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 ,推行了严厉的禁烟政策 ,这对结束外国对华鸦片贸易起了重要作用。早在 1890年 ,孙中山就认识到 ,当时鸦片对中华民族的危害已经非常严重了 ,其直接表现就是生产力受到摧残 ,以致农桑不振。他说 :“今天下农桑之不振 ,鸦片之为害 ,亦已甚矣 !远者无论矣 ,试观吾邑东南一带之山 ,秃然不毛 ,本可植果以收利 ,蓄木以为薪 ,而无人兴之。”“今夫鸦片 ,物非虫蛇 ,而为祸尤烈 ,举天下皆被其灾 ,此而不除 ,民奚…  相似文献   

5.
19世纪之后,西方国家通过对华贸易等方式不断向中国输入鸦片,对近代经济与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Adam Matthew系列数据库为理解对华鸦片贸易问题提供了新的文献证据和新的视角。从思想史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前后英国的国内舆论对是否应当对华输入鸦片颇有争议,相当部分人士认为鸦片贸易会阻碍其他合法产业的正常贸易,并会导致贸易逆差和中国白银的外流,从而带来一系列负面的国际影响。与此同时,在华传教士主要通过对鸦片贸易事实的叙述和道德谴责来反对鸦片贸易,并通过一系列实际行动参与禁止鸦片的运动。总体而言,西方社会在近代对华鸦片贸易问题上的讨论和思考在很多方面能够为现有研究提供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6.
贵州曾是旧中国鸦片的主要产地 ,鸦片给各族民众带来的严重危害 ,罄竹难书。清末民初 ,贵州各级政府开展大规模的禁烟运动 ,仅用数年时间 ,基本上消除鸦片的危害。研究这段史实 ,无疑对当今的禁毒斗争有着积极的借鉴。本文依据大量的史料 ,以影响禁烟的部分因素着手 ,揭示实施禁烟的艰难程度。在此基础上 ,分析贵州开展禁烟的指导思想和重要措施 ,表现其曲折的过程及其后果。更为重要的是 ,从中总结当年贵州禁烟能够取得暂时成功的主要原因 :1、发展经济 ,实施作物替代 ,禁烟有了经济基础 ;2、正面宣传 ,舆论导向 ,启发觉悟 ,敦促民众接受禁烟 ;3、采取快捷的戒烟方式 ,消除瘾民思想顾虑 ,促使接受 ,实现禁吸 ;4、中英会勘禁烟 ,施加压力 ,使各级官吏高度重视 ,有所行动 ,落实禁烟要求。  相似文献   

7.
论鸦片战争前夕美国“具结”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具结政策是鸦片战争前夕中外贸易的管理政策 ,是外国人进入中国内地进行合法贸易的保证书 ,是林则徐禁烟政策的重要构成部分。美国人虽然最初拒绝遵式具结 ,但是在广东对外贸易重开后 ,美国人却最先具结 ,并且按林则徐拟具的不同样式具结。美国成为当时具结船只最多、受益最大的国家。追求贸易利益、与英国争夺中国市场、鸦片贸易有损美国利益以及林则徐区别不同对待外国人策略的影响等等 ,是美国人遵式具结的主要原因。美国人虽然遵式具结进口贸易 ,但是这并不等于美国人完全拥护林则徐的具结政策 ,不等于美国人不再染指鸦片走私 ,也并不能排除美国人在中英之间做居间贸易。尽管如此 ,美国人遵式具结对当时及以后的中美关系史仍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1839年6月,林则徐在广州虎门销毁西方殖民者贩运到中国的鸦片,标志着清朝政府禁烟运动以暂时的成功告一段落,这是近代中外交涉史中一次难得的成功例证。长期以来,史学界在论及禁烟运动过程中的矛盾冲突时,往往把林则徐同外国侵略者的矛盾以及他同朝廷权贵琦善、穆彰阿等人的矛盾相提并论,一概视为禁烟与反禁烟的矛盾。于是,人们也就顺  相似文献   

9.
鸦片贸易合法化是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的一项重要规定,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可是,以往史学界对其影响注意甚少。其实,鸦片贸易合法化不仅是鸦片贸易本身的一次重大变化,而且是清政府对内对外政策的一次重新调整,是英国  相似文献   

10.
鸦片战争(第47页) 一八四○年——一八四二年英国侵略中国的第一次战争。战前英国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严重地毒害了中国人民。面对英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和奴役,清政府中林则徐等人在广东厉行禁烟,并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焚烧英国进口的鸦片二百三十多万斤(其中有美商鸦片一千多箱)。英帝国主义借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腐败的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按照条约的规定,英国除了掠夺二千一百万元“赔款”外.还强占香港作为它侵略中国的基地,强迫清政府开放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五处做通商口岸,等于敞开中国的大门,任凭侵略者自由出入,日后侵略者逐渐在各口岸设置“租  相似文献   

11.
论凉山彝族家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凉山彝族家支外部文化过去已有不少论著涉及,而家支内部文化则很少论及,就凉山彝族血缘关系家支和部落联盟关系 家支以及姓氏与家支关系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老子道德观管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子是把道与德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 ,用于阐发宇宙的本质 ,并讲述它们之间辩证关系的第一人 ,他从宇宙的本质的哲学高度论及道与德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说明了德非道、德不离道、德是道之功、物之性和道之反的思想 ,为人们深刻地理解道德观提供了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13.
曾国藩是理学的虔诚信仰者和笃实践履者,一生勤治理学.其对理学的贡献不在学理而在实用.本文重在探讨曾国藩理学思想中的"心"这一核心概念,通过分析心与理、气、性、物、境、欲等的关系,从哲学层面揭示曾国藩理学思想的丰富性和实用性,而这也是前人较少涉猎之处.  相似文献   

14.
国有控股股份制企业内部公道的研究对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关系到企业的繁荣及可持续发展。企业内部公道的基本内容包括公心、公开、公正、公平四个紧密相联的方面。公心是公道的思想基础,是公道的“初始境况”;公开是公道的先决条件,为企业内部公道的展示提供自由的空间;公正是公道的有效手段,体现了企业内部公道所要求的人人平等;公平是公道的最终目的。文章正是基于这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国有控股股份制企业内部打造公道的平台。  相似文献   

15.
论人口素质与生活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质量分为主观感受型生活质量和客观条件型生活质量,在生活质量概念中人口是生活质量的承担者,也是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人口的素质与生活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人口素质主要体现为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它们从各方面影响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所以我们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人口素质,为生活质量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品牌战略与企业文化力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战的帷幕已徐徐拉开,品牌战的背后实际就是企业间的文化战,企业文化力的开发已成为品牌战略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试论保持党的先进性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先进性与党的群众性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保持党的先进性最现实的课题是防止党脱离人民群众和弱化群众基础。把新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式新方法,是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通常情况下,将学习划分为分析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两类,两者都属于自主学习的不同方式,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不可能是绝对被动的,同时探索的过程也是离不开分析的。因此,本文重新对学习进行划分,将学习划分为基于析义的学习与基于析疑的学习,并建构了新学习分类的框架模型,进一步探究了各类学习过程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9.
根据我国现行立法,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不一致表现出有三大类案件不能纳入人民法院的司法审查范围,导致部分行政权不能得到有效的司法监督。导致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立法技术上的缺陷,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长期的行政权的膨胀。然而依法治国方略意味着控权制度和权力制衡原则被遵守,所以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就应当一方面保障行政复议制度的中立性和公正性,另一方面扩大司法审查的范围,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监督权力,实现保障公民权利的立法目的。  相似文献   

20.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针对现实社会分别提出了各自的社会理想,两者虽然存在某些区别,但也存在很多相同或相通之处,正是这些相同或相通之处促进了儒、道两家相互吸收、相互提高、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