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王充闾是当代著名散文作家,作品以其独特的思想和艺术价值日益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对历史、文化、人性的深层观照更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审美世界。七卷本的"王充闾作品系列"收录了他的散文的代表作,集中展示了作家的文学成就和创作风貌。为此,本刊特邀几位学者撰写了有关王充闾散文的研究文章,以使读者对王充闾散文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范培松的<中国散文史>基于对散文本性的"生命"理解,从"史"的构架到体例分期上,着眼在一个"变"字,以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下散文主体的"自我"精神裂变为经纬,整合了意识形态制约下的社会文化心理及作家的精神气质和艺术个性,在客观再现"史"的同时,融入了著者大量的生命体验和激情.从而派生出一种形象生动的阐释效应,一种通常学术著作所缺乏的人生意味和阅读快意.  相似文献   

3.
王充闾是当代著名散文作家,作品以其独特的思想和艺术价值日益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对历史、文化、人性的深层观照更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审美世界。七卷本的"王充闾作品系列"收录了他的散文的代表作,集中展示了作家的文学成就和创作风貌。为此,本刊特邀几位学者撰写了有关王充闾散文的研究文章,以使读者对王充闾散文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王充闾是当代著名散文作家,作品以其独特的思想和艺术价值日益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对历史、文化、人性的深层观照更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审美世界。七卷本的"王充闾作品系列"收录了他的散文的代表作,集中展示了作家的文学成就和创作风貌。为此,本刊特邀几位学者撰写了有关王充闾散文的研究文章,以使读者对王充闾散文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王充闾是当代著名散文作家,作品以其独特的思想和艺术价值日益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对历史、文化、人性的深层观照更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审美世界。七卷本的"王充闾作品系列"收录了他的散文的代表作,集中展示了作家的文学成就和创作风貌。为此,本刊特邀几位学者撰写了有关王充闾散文的研究文章,以使读者对王充闾散文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忧患意识是儒家艺术精神的核心,周作人散文的忧患意识与儒家艺术精神具有渊源关系.早期杂文的感时忧国、闲适小品的人生忧思和抄书体散文的历史忧患贯穿在周作人的散文创作中.忧患意识也是周作人散文"浮躁凌厉"和"苦涩"特色的形成和转变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7.
在当代中国文坛,马莉是中国"50后"作家群体中一个值得研究的个案。马莉散文自觉地以词语记忆为载体,借助单位观念的词语聚焦生命体验,精微地写出了个性化的生命体验方式,这是马莉对散文写作的新贡献。解读马莉,有助于理解"50后"在改革开放时代怎样走出精神缺失的阴影,如何填补自身的心灵空缺,以及自觉回归人性基本面的不懈努力。马莉以其个性化的视角去关注那些在特殊年代不能触及、不敢思考的问题,她借助观察自己的内心、观察身边的亲人、观察周边的同事,去了解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面,去认识人性的细腻与美好;其散文回归世俗、回归了人性的常态,也回归了历史前行所依赖的理性动力。就某种意义而言,马莉散文是对一个特殊时代精神缺失的个性化"修复"。  相似文献   

8.
当代军旅作家李存葆的"文化大散文"主要是围绕绿色主题而创作的。李存葆以文化为立足点,以人类生态学的视角深切关注我国及全球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和人性生态,针砭时弊,为人类寻求克服困境以自救的绿色道路。他是一个拥有绿色文心———对人类前途、命运的"类关怀"、对自然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人性生态的终极关怀的作家。  相似文献   

9.
三仙姑、曹七巧、司猗纹虽从人性异化角度同属"恶母"形象,但在分属两性的作家不同视角观照下,三个"恶母"表象酷似,所蕴含的历史的、文化的、人性的意义却有其质的不同,传达出作者不同的艺术观念和性别意识.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文化主义"的来龙去脉及其主要精神.文化主义是伯明翰中心的传统,它将文化理解为整个生活方式,而将文化的概念与艺术分离开来,给大众文化的崛起开辟了理论空间.通过对霍加特、威廉斯、汤普森和霍尔的个案分析,本文显示文化主义如何注重在物质生产的历史流程中追踪意义的展开,进而探究文化在阶级权力中的地位.文化是普通人的文化,文化牵擎着政治斗争.文化主义的这一标识,应是很典型地反映了英国左派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解的变迁.  相似文献   

11.
否定文学性的西方文论可能有历史价值,一旦“自我关涉”,就暴露出致命的悖论。理论的抽象性决定了它必然与阅读过程中的审美体验为敌。这不仅是西方文论,而且是一切文艺理论的弱点。只有饱和的审美阅读体验才能给理论以生命。理论如果不能阐明审美体验,是病态的,苍白的。本文通过对贺之章的《咏柳》和《武松打虎》的微观分析,说明审美阅读的任务并不是为理论做附庸,而是和理论做搏斗,只有拥有审美体验的优势才能对理论进行同化、征服,甚至颠覆。每一次阅读,应该是一次审美的精神创造和升华。  相似文献   

12.
论古典趣味     
相对现代趣味而言,当代社会中倾向于传统审美文化的种种好尚,被目为古典趣味。在古典趣味所笼罩的氛围中,历史文化精神必将转化成现实发展的推进力量。  相似文献   

13.
哈罗德·布鲁姆以一种"对抗性的批评"来坚定守护西方文学与审美传统,通过文学经典的阐释和对审美价值的强调来坚守美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以矫枉过正的理论态势来匡正现实文化生态,建构美国的时代文化精神。这是深入理解布鲁姆美学思想的重要路径,并且,无论其丰富的思想和启示意义还是其作为人文学者的历史使命感,都值得研究镜鉴。  相似文献   

14.
在凉山彝族民间文艺里,月亮意象承载着彝族历史文化记忆,是彝族生命情感和审美情感的凝聚之物,表达了彝族先民 的生存智慧与奉献精神。从凉山彝族民间文艺对月亮文化的追溯、重铸和延展三个部分,探讨月亮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时 代性,厘清凉山彝族月亮意象的文化内涵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科技日益进步的今天,人们在不断地追求人类文化和精神,促使设计家更加执著地追求艺术的高层次和加强注重适应时代能力的培养.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出发,文章提出了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应加强审美、创新、人文、环境等诸意识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作家的文学生命与荆楚文化保持着血缘般的亲密关系。荆楚文化以其丰富的哲理内涵,影响着中国现代作家文化思想及其审美观念的形成;中国现代作家在用身心解读荆楚文化经典的过程中,不断挖掘出传统文化中的深层内蕴;荆楚文化的艺术精神影响着中国现代作家的艺术创造,他们的文学生命中有着浓重的荆楚文化情结。  相似文献   

17.
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人文教育的实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人文精神”是一个历史发展中的动态概念,从古代到当代,人文精神的历史内涵不断丰富扩大,依次包含了以人为本、个人的自由与尊严、人的精神文化品格和价值观、道德感等层面。与之相应,人文教育的内容就包含了主体性教育、民主和个性教育、人格教育以及传统文化教育和价值观、人生观及道德观教育。人文精神从本质上包括道德精神、哲学精神和宇宙精神。人文教育的实质就是这三个层面的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18.
艺术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与理想的审美意境,真正地艺术品格生成于人对人自身及其生活世界的真情感悟、对理性精神的崇高释怀和对生命本性的释放与超越。为此,人类正是通过自身文化、艺术传统的禀承与创造,运用有限的"艺术表现"会意无限的可能存在,来实现"万物一体"的"诗意地栖居"。  相似文献   

19.
人文精神的普遍失落是中国当代审美文化发展的主要桎梏。中国当代审美文化应以人文精神为内涵,从大众审美文化与高雅审美文化视野的融合,以及传统—民族性文化与当代—世界性文化视野的融合这两个密切关联的层面开辟苏生的现实路径,以健康发展的姿态参与当代中国文化的总体性建构。  相似文献   

20.
人性探讨是文学创作中一个历久弥新、普遍关注的话题,客家学学者谭元亨教授的长篇小说《依然是你》的审美意蕴中也不乏对此体现。然而小说并非是宽泛的就人性而描述人性,而是通过对当代社会历史环境的观照,通过对知识分子品格的认识,讲述人物间矛盾纠葛,表现客家人善良美好人性与社会上卑鄙丑恶人性的博弈场景,进而表现出客家文化优良的精神品质。作品探索人性更为独特之处在于,作者将客家山乡纯朴清新的风俗景物、圣洁传说与山外当代追逐物质利益的污浊社会风气形成鲜明比照,从侧面凸显美好人性可贵之处,深刻独到地挖掘了对于当下中国和谐社会具有重大启示意义的、客家文化的优良精神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