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神会与妙悟: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鉴赏心理学范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神会”是指鉴赏心理中的直观体验,它是基于老庄直觉论之上的审美把握方式;“妙悟”说则是唐宋以后在禅宗影响下形成的审美方式;古代文论的鉴赏理论从神会走向妙悟,是随着唐代中叶特别是宋代以的,士大夫的审美心理走向淡泊宁静而形成的,它们鲜明地标志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鉴赏心理与西方文论迥异的直观浑朴之特性。  相似文献   

2.
西方现代接受理论并非一种普通的阅读理论和文学史理论,而是在审美现代性的文学背景和理论背景之下产生的、具有鲜明批判色彩的美学理论。它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吸收文学经验,又从康德、席勒、韦伯和马尔库塞等人的手中接过美学批判的旗帜,将其转化为文学接受的命题。无论是对社会秩序的批判,对审美感性的培养,还是对释义多样性的宽容,都体现了审美现代性的价值追求和理论动机。只有将其放在现代性的语境中阐释,才能正确理解其理论蕴含,评价其是非得失。  相似文献   

3.
[摘要]本文通过对《圣经·新约》中审美表达的分析,指出了《新约》神学人性论下审美思维的特点,并提出了应重申基督教审美思维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作者认为《新约》并非如很多人所认为的那样只有神学训诫没有美学,反而是隐含了丰富而连贯的人生论和伦理美学思想,并阐释了审美体验对生存的意义,指出《新约》美学思想在西方美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在"为人生"文论话语的理论行程中,王国维通过阅读桑木严翼《哲学概论》、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对席勒思想的介绍,选择性地接受了席勒的"审美人本主义"。在王国维的理解中,"描写人生"是席勒审美人本主义观念的具体表达,"人性完整"的理想是其出发点和归宿点。受此影响,王国维标举"诗歌者,描写人生也",在中国最早确立"艺术表现人生"的文学理论。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形成中国传统文论以求善为核心的审美价值判断,但随着儒家思想自宋明理学起的变迁,中国出现个体意识觉醒的倾向,随之带来文学审美价值以个体人性意识为中心向求真的转变,与西方文化形成的西方现代文论以求真为核心的审美价值判断趋同。于是,伴随着20世纪初的西论中输,中国文论自身在求真的价值基础上与西方文论快速融合,出现中国现代文论的历史性初构。  相似文献   

6.
审美是人类自由的生存方式,是对存在意义的体验与理解.审美的本质是人的自由和超越.审美超越何以可能,则是理性的哲学追问.后实践美学以生存一存在论为哲学基础,以审美体验、理解和解释为方法论,系统地探讨了审美超越何以可能的问题,体现了理论的思辨性、体系性和创造性特征.它以“接着讲”学术态度,克服了中国文论面对西方话语的“失语症”状态;它冲击了实践美学的权威地位,推动了与新实践美学和存在论实践美学的多元论争;它接续了中国现代美学哲学形上学的研究进路,使当代美学中断已久的哲学思维重现于审美领域.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文学观念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以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为代表,认为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强调文学的政治性、工具性;以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为代表,认为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的架构中强调文学的审美特性;以南帆主编《文学理论新读本》、陶东风主编《文学理论基本问题》为代表,从当今所谓"后现代"语境下重新审视文学,反本质主义、历史性、开放性成为关键词。当代的文学观念应该充分融合中国古代文论资源、西方文论、马克思主义文论传统。  相似文献   

8.
兴是中国古典美学中极富原创性的核心范畴之一。兴最初是作为阅读理论和接受方法而受到文论家们的关注。兴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美刺走向审美的过程,当兴淡出于美刺教化、突显文学和审美功能的时候,兴作为接受的一面呈现出蕴藉含蓄、意在言外之美,日益满足读者对作品的认知需要,使读者从更广阔的空间体味其"韵外之致"。兴的内涵与西方接受美学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又与古代的言意之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也是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的范畴之一。该文着重论述了意境理论在近代的流变状况,认为经过王国维、朱光潜、宗白华的阐释,意境理论逐渐完成了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其现代阐释的精髓集中体现为中国人独有的和宇宙相通的审美情趣,这种对东方自然生命理论的冥悟和体验,可以视为意境理论以一贯之的精神文脉。  相似文献   

10.
"物化"强调审美创作主客体"天人合一"的境界,它是中国古典美学中极具审美体验意味的重要范畴。"物化"在文学创作中体现为"物我两忘,浑然一体"的境界,只有经历了"物化"的过程才能成就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国的"物化"论对主客体平等的思想超越了西方的"移情"说,显示出它在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1.
当“巧构形似”由一种艺术表现方法变成一种艺术风尚而被人们所追奉,也就意味着一种成熟的艺术风格即将形成,“形似体”正是这一风格特点的理论概说,与“元嘉体”这一表述相比较,用它来指称元嘉诗歌的时代特点似乎更为切实和准确,因为它抓住了元嘉三大家诗歌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即“巧构形似”。“形似体”基本的美学特点是:对自然景物外形的高度逼真的模仿和描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较翔实的语言材料说明:"何役之不会"的"何"是疑问代词,作定语,修饰"役";"辱、羞、耻"都有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它们在这方面的用法没有什么差别;"尔欲吴王我乎"这类句子处理为使动用法更合适.  相似文献   

13.
“古雅”说的美学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雅"说体现着中国美学贯古通今、整合宇宙的时空意识。作为一种审美境界,它要求审美创作必须意旨超远、高古、古朴、厚重,具有高风远韵、渊深厚实的审美风貌。要达到此,作为创作主体,则必须学识渊博、涵养厚重、品格高尚、境界高远。  相似文献   

14.
自沈约说陶渊明有"无弦琴",并时常"抚弄以寄其意"以来,不断被后人寻章摘句、过甚其词乃至玄化,同时也把它与陶渊明的人品和诗品结合得天衣无缝,于是都不自觉地否定了陶渊明的"性不解音"。其实唐宋文人的"玄解"无弦琴并不是要故作高深,而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不料今人信以为真,以致以讹传讹。要还原无弦琴的本色,必须剥去玄学外衣,知人以论世,从其交游交友之道、任真自得之性、人生境界之别、世态人情等方面对"无弦琴"进行哲学解构,陶渊明真乃"性不解音"者,随之也就理解了他的"弄琴"只是率性而为,并无"寄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于当代西方环境美学开始了理论研究与著作译介,表明环境美学的影响正在日渐扩大,并有望形成新的美学范式,这组学术笔谈旨在回应这一新的学术领域.程相占的《中国环境美学思想史研究的当代意义》从"重写中国美学史"、"与西方环境美学展开理论对话"、"丰富当代生态智慧"3个方面讨论了中国环境美学思想研究的当代意义,并提出"探索生态智慧"应该成为这一新的研究领域的思想主题.马明的《中国古代城市美学"象天法地"原则初探》借鉴美国城市设计大师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提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象天法地"原则是中国古代城市意象创造的根本原则.李静的《始宁别墅与谢灵运的环境美学思想》以谢灵运的始宁别墅为研究对象,提出其选址与建筑设计体现了参与式的环境审美思想,使人在自然环境中仰观俯察而返归自然之性,从而更好地体验与自然宇宙一致的"生命的节奏".王萌的《宋代山水画论"气韵生动"命题的环境美学内涵》集中讨论了宋代山水画论继承了"气韵生动"命题,指出该命题在宋代成为一种环境感知与环境体验模式,它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美学对于艺术与环境关系的理解,有着浓厚的环境美学内涵.张乾坤的《从"取景在借"看李渔的环境美学思想》从审美模式、审美观照方式、审美体验等方面讨论了李渔的环境美学思想.5位作者分别从总论与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环境美学思想切入,试图粗略地勾勒出中国环境美学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和历史轮廓.  相似文献   

16.
南宋诗人杨万里身兼理学家和诗人的双重身份,他在潜心学术的同时,不仅接受了理学"格物致知"的认识方法,而且将"格物致知"与诗歌创作在思维和审美领域里沟通起来.他所创立的"诚斋体",最大的特点就是以自然物象为主要的审美对象,并以独特的视角去对待宇宙自然."诚斋体"的这种审美特质与"格物致知"在本体论、认识论中所体现出的美学意蕴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力图通过"格物致知"与"诚斋体"之间关系的一个侧面,表明文化学术思想经过诗人这个中介,可以化为诗人的人生态度和人格精神,并经过心灵与情感的融会,成为审美化的诗性流露,杨万里则充分体现了这一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掀起的关于"美的本质"的讨论至今仍在继续,持论者历来存在"美在客观"和"美在主观"、即"客体论"和"主体论"两种观点。周宗岱的《美辨》持"主体论",该书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美学基本原理为立论根本,以不同时代的民族、文化素养、艺术门类的审美实践和人的生理、心理科学研究成果为依据,指出:"论美离不开人",把握住"美是主体对客体的评价"、"美是一个形容词"这一本质,便可理清复杂的审美现象,把握审美规律。该书体现了作者丰富的艺术实践、深厚的理论根底和严密的逻辑思维。  相似文献   

18.
美学史上,美的本质问题被人们探讨了几千年却仍旧悬而未决,其原因在于,美并非恒定不变的客观实体,其形成与诸多因素相关联,从而使美的本质变得难以把握。针对这一问题,朱光潜在现代美学方法的基础上,整合西方现代美感经验论和中国传统意象论所创建"情感化的意象"这一美的本质观,不仅揭示了美是情与景的融注与贯通,具有流动与变化等内涵特质,更在言说方式上显示出独特的意义。其在美感经验的描述与还原中对美的本质加以言说的方式,既坚持了美的可定义性,又突显了美的创造性、超越性特点,突破了传统美学仅仅对美的本质作一种形而上的静止的规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文人对泉的审美体验经历了从形、色到声响的衍变,“听泉”日益成为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休闲体验方式。听与心灵相联系,“听泉”在古文人的情感投射与不断吟咏中转变为富含闲逸之情的审美意象,并形成“夜间闻泉”与“隔物听泉”两种审美范式。“听泉”由诗歌蔓延至绘画与园林,在诗歌、绘画与园林艺术空间不断流转往复,完成诗意景观的审美建构,成为文人追求闲情逸趣与诗意生活的美学符号。“听泉”意象的形成及其休闲审美内涵,展现了古代文人的听觉审美情趣,同时也丰富了中国传统听觉审美文化。  相似文献   

20.
论意识形态的文学审美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的理论已经深入人心。这一理论生成于20世纪50年代,是前苏联学者对教条主义和庸俗化倾向给文学理论产生的危害进行反思时提出的一个理论。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我国学者在反思“文学为政治服务”这个口号的失误时也提出了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或“审美反映”的理论观点。如果对这一理论再进行反思也可看出它的未尽人意之处:它忽视了审美是艺术活动的一种自主性、自觉性意识;它没有看到审美本身也是一种意识;它把审美意识形态和其它意识形态看成平行并列关系是不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它没有看到审美意识不光文学艺术具有,生活中也有审美意识;它没有看到文学除了有审美意识之外,还有非审美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