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音乐的内容是情感,旋律、和声、节奏等是音乐作品具体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作品的情感是附着在旋律、和声、节奏上来实现的.音乐的内容与形式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音乐的审美与鉴赏也是通过音乐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达到的.要提高音乐的审美及音乐艺术素质就应先了解音乐的旋律、和声、节奏等基本形式.目前的素质化音乐教育模式只注重音乐的内容,而对音乐作品的具体形式重视不够,致使素质化音乐教育举步不前.若同等重视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素质化音乐教育必将大有起色.  相似文献   

2.
音乐与情感的关系 ,有过自我表现、情感抽象、情感否定等多种学说 ,都未能全面准确地论述音乐与情感的关系。音乐是人类表现性艺术产生的最早的形式之一 ,情感是音乐表现的内容 ,音乐是情感表达的形式 ,音乐与情感互动说准确地揭示了音乐与情感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对音乐的形象塑造和情感表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客观现象的节奏,有其产生、发展和演变的独特历程。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对音乐节奏的不同认识赋予在创造性的想像力领域起主要作用的节奏以鲜明特色。通过剖析和研究古代至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及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及浪漫主义时期、近现代时期的西方音乐节奏发展演变和不同特征,可以更进一步地认识西方音乐节奏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胡洁 《宿州学院学报》2004,19(3):107-107
音乐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人的情感教育,通过丰富人们对人类情感性质的洞察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音乐教学可以从实现情感效应的条件、途径入手,引导学生根据音乐的意境,把感受到的音乐的情趣、速度、节奏、力度、音色等音乐诸要素表现出来,通过音乐创造活动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抒发内心的情感。  相似文献   

5.
节奏是舞蹈艺术的基本要素,它是舞蹈动作区别于自然状态的生活动作的主要标志,不同内涵、不同感情色彩的舞蹈作品往往由不同的节奏形式组成。而今,现代舞已经形成了极为复杂而丰富的节奏体系。节奏语言的丰富与变化,必然促使现代舞的表现领域和空间不断扩大,这包括现代舞在结构、语言、情感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如现代舞机遇法和击打法的出现,改变了音乐节奏在现代舞中的常规运用方法,推动了现代派舞蹈形式方面的发展。笔者通过分析音乐节奏与现代舞的关系,进一步论述了音乐节奏在现代舞中的作用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6.
表达是人类相互交流的主要形式和手段之一。音乐表达是一个诠释、再现、创造声音的过程,也是人以声音为中介进行交流和表达情感的过程。音乐的声音特性使其表达具有特殊性,音乐的表达具有技与艺、虚与实、内容与形式、音乐与生命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7.
情感意蕴是音乐治疗之患者的心理基础 ,领悟音乐表达的情感 ,就能顺应乐曲调节自己的情绪而改善身体的状态。然而由于病人的文化修养、个人爱好、生活背景、年龄层次等不同 ,对音乐的理解领悟也不一。尝试用比较的方法 ,通过音乐与诗词对照 ,从内容、节奏、进入意境三方面论述在文字意义基础上感受音乐情感意蕴的可能性 ,论证诗词能够作为音乐治疗的桥梁 ,通过文字意义 ,提高病人的音乐感受力。  相似文献   

8.
表达是人类相互交流的主要形式和手段之一.音乐表达是一个诠释、再现、创造声音的过程,也是人以声音为中介进行交流和表达情感的过程.音乐的声音特性使其表达具有特殊性,音乐的表达具有技与艺、虚与实、内容与形式、音乐与生命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9.
音乐是人类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更是人类哲学文化的一部分。音乐是最贴近人的情感的艺术,而哲学是人类情感的普遍化和符号化。在这个意义上,音乐与哲学在最根本的立场上是一致的。从中西不同时代哲人对音乐的论述中可以看到:在人类思维的起点,哲学和音乐是同一的,二者都基于自然和人类生命律动的节奏。这不仅是音乐的审美本质之所在,而且导致了哲学具有音乐精神的特质。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典诗歌讲究格律、韵味、意境,具有均匀、和谐、统一的东方声韵美,抒情达意的同时体现出内在的节奏感和音乐性。诗歌的音乐美来自内外两个层面:诗歌外在的形式美是语音层面的音乐美,来自于语言文字本身,通过平仄、押韵、节奏等语言形式表现出来;而诗歌内在的音乐美来自语言文字内部蕴含的情感和意象,读者透过语音形式的韵律从内心感知、体会到诗歌内在的思想情感和表现对象,从而获得回味无穷的美感享受。  相似文献   

11.
刘宋中期文学发生了两大变革,一是从客观描摹向主观抒情的方向发展,二是在体制上更加注重骈化。谢庄《月赋》营造出清雅冲淡的意境,融入了浓厚的抒情意味,骈俪特征明显,声律和谐,音韵流转。《月赋》既标志着咏物赋向抒情赋的转变,又实现了古赋向骈赋的转变,推动了刘宋文学的变革,赋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中唐边塞诗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表现出新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抒情方式从外在情感的自然流露转向内心情感的深婉含蓄;2.诗歌意象从宏阔壮大转向细小窄狭;3.篇章体制从自由抒写的歌行体为主转向短小灵活的律绝体为主;4章法句法从天然浑成转向锤炼工密。  相似文献   

13.
西方歌剧Leitmotif(主题)技巧的起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Leitmotif被广泛地运用在西方歌剧中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leitmotif的起源与发展。早期Leitmotif它的特征是反复出现但是变化不多。后来韦伯发展了这一技巧。他不仅在leitmotif再现时增加了和声和节奏上的变化,而且还用leitmotif将歌剧各幕之间联系起来,起到了贯穿的作用。德国作曲家瓦格纳将leitmotif技巧的运用提到了最高的水平。瓦格纳创造性地将多个leitmotif交织在一起运用,形成一个大的音乐网。并用此网从始至终与剧情紧密配合,使其成为作品必不可少的主体。从而打破了歌剧原有的固定型式,为歌剧的发展写下了重要的一页。  相似文献   

14.
晚唐五代词,于香软之中,仍不乏深厚含蕴。韦庄之清丽自然,后主之纯情真挚,直接影响到秦观,使其长于抒情;温庭筠之含蓄蕴籍,冯延巳深婉绵逸,发展为晏殊、欧阳修闲雅清婉、清疏峻洁。秦观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自己的清新、婉丽、细贴、深曲,成为标准的婉约词。秦观用柳永长调慢词之铺叙展衍,弥补小令抒情之不足,又用小令之含蓄蕴籍弥补长调之"发露"和"备足无余";注意到苏轼词之多姿多彩,旷达高远,又尽力保持词体的特质特色。蕴籍之中有跳宕。展衍之中控制宣泄。主体意识大大强化,情韵兼胜,辞情相称,秦观把词向文人化更加推进。  相似文献   

15.
新月派诗人特别注重诗的美的意境创造。文章着重论述了新月派诗人创造诗歌美的意境的三个共同特征,即移情于物,以物缘情,或缘情生景,境以物迁;借鉴我国传统诗词的表现手法,用哀怨、缠绵的情调,把读者带入动人的艺术世界;用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比喻创造诗歌的优美意境。  相似文献   

16.
戏曲伴奏是戏曲舞台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由“文场”(管弦乐器)和“武场”(打击乐器)两大部分组成。在淮海戏伴奏中,中胡是抒发音乐情感语言的主要乐器,可以通过托腔包腔、领奏、独奏等形式,使原始单调的伴奏效果逐步趋向完美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领域中,视唱练耳是一门重要的音乐基础技能理论课。视唱是本课程内容中的一项重要技能训练环节。本文从节奏、音高、情感的培养等方面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视唱技能进行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8.
声乐套曲《冬之旅》是舒伯特艺术歌曲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这部套曲旋律优美,充满忧郁、凄凉的气氛,听者无不为之动容。本文从情感、情绪、旋律、钢琴伴奏以及诗歌韵律与语言特点等方面对《冬之旅》的演唱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线"是素描中最直接的语言形式,它主要是为塑造形体服务,但同时又充分体现出独特的韵律特征,它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由于素描中的"线"还渗透着画者的情感和情绪,因此"线"的判断和把握离不开绘画主体的参与,离不开画者的艺术感觉;对"线"这种绘画语言形式的把握应该与画者自身造型能力的培养、情感的表达和创造精神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艺术不同于巫术、巫术艺术及娱乐艺术.艺术的根本特征在于表现情感,而不是唤起情感,更不是暴露情感.艺术所表现的情感是公众的集体情感,其最终根源在于人类社会的劳动实践.审美情感的表现,是具象与抽象、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是社会普遍性和个体差异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