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文化视角透视学术自由的演进历程可以看出,学术自由是一个根植于西方社会的概念,西方社会根深蒂固的“自由”与“理性”传统是大学学术自由得以孕育而生并延绵不绝的关键所在。作为现代大学制度合理内核的学术自由能否成功移植,不仅取决于大学组织自身的特点,还取决于大学组织所置身的文化环境。学术自由在我国大学的实现不仅需要解决制度创新问题,更需要文化的创新。我国文化创新之根本在于恢复人的主体地位,使人获得真正的自由。  相似文献   

2.
学术自由是欧美大学经过漫长岁月的实践凝练而成的核心价值观念,以孕育创新型人才所必不可少的学术文化为参照系,对建国以来中国大学文化的变迁:"十七年"的泛政治文化,"文革"时期的革命文化,改革开放后1978到80年代的多元文化动荡,90年代商业文化的渗入,21世纪至今愈来愈明显的行政文化进行了分析.对中国构建以学术自由为主导的大学学术文化,从制度层面提出三点建议:"双肩挑"的校长转为专职校长;完善参与型的大学治理结构;现行的行政评估制度改变为社会机构组织的同行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3.
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是有关大学理念的两个经典命题.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呼声中,重新对大学自治、学术自由进行审视发现,二者同样有着强烈的制度内涵.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检索,对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内涵的分析,本文认为,大学自治、学术自由不仅是经典的大学理念,而且是一项根本的大学制度.并进一步认为,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应以"大学自治”、"学术自由”为核心,一切大学制度的建立都应该有利于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从思想自由到学术自由——西南联大的大学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联大的大学理念在继承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的传统的基础上,经过西南联大的创新得以形成,即经历了从思想自由到学术自由的转换.促成这一转换的外部原因是抗日战争所导致的民族主义精神的高涨,内部原因是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的整合.学术自由大学理念的确立,是近代西方大学理念中国化的成功实践,同时是东西方文化的对接、融合的范例.  相似文献   

5.
文化环境与大学功利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功利现象是"文化环境"偏至情况下功利异化的产物."文化环境"的偏至不仅表现在大学学术精神和社会责任的缺失,而且还表现在功利心态和权力意志的日趋膨胀.淡化大学功利现象的应对性策略,不仅需要确立新的办学理念,而且亟待营造新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6.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目前,大学精神出现了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广泛的精神虚脱。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需要重新寻找和坚持求真求实的精神、传承创新的精神、独立批判的精神、兼容并包的精神和对人和社会关怀的精神。而大学精神和大学校园文化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大学精神引领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培育大学精神。我们需要通过坚守自治和学术自由的大学校园文化理念,坚持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校园文化精神,形成兼容包容和富于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严格遵守和执行有力的校园制度文化等措施来捍卫大学精神,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大学的主要使命在于创新知识、传播知识和培养创造型高素质人才,这三者的关键又在于学术创新.学术创新需要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更需要学术自治.目前行政权力严重侵蚀学术自治,不仅助长了学术浮躁之风,导致学术空气僵化,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大学学术创新能力的开掘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大学制度改革必须立足于大学的组织特征,即人与知识二元融合的组织目标、作为一个基于专业话语权的自组织、组织方式呈松散结合、治理结构以学术为本位。当前我国大学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组织异化,表现为政治标准至上的"翰林院"化、"去专业性"的功能泛化、"去人格"的机器化、去学术性的价值观异化等。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立足大学组织本性采取有效的制度变革,例如推动政府善治,确立大学法人地位;以学术本位为指导,调整大学组织结构;以大学章程为手段,规制大学各利益相关者权力,建构学术本位的大学文化等。  相似文献   

9.
大学管理创新的制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创新是大学管理创新的前提和保证。本文针对我国大学管理实际,提出了从现代大学治理与领导制度、学术自由与学术制度、激活动力与人事制度、资产运作与财务制度、人才培养与教学制度等方面实现大学制度的创新和超越,并对制度创新的动力、理念、精神、标志等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世纪欧洲留给后世的宝贵文化遗产,中世纪大学是在特殊的制度环境下诞生的。中世纪后期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自治城市的兴起、多重秩序格局的存在、基督教文化的主导和行会组织的盛行,不仅为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提供了基础性条件,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形塑了中世纪大学的知识献祭、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民主管理等组织特质与制度安排,当然也与中世纪大学组织的保守性、职能的单一性和组织自控力的缺失等组织缺陷或制度弊端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这些经验教训对当前我国的现代大学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