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创意体验概念辨析及概念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验是继产品和服务之后新出现的一种具有高附加值的价值载体,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而以原创性和新颖性为基本特征的创意是形成体验的重要来源之一.通过从消费体验的角度切入,回顾总结西方学者对创意和体验理论的研究成果,在文献梳理和评述的基础上界定创意体验的概念;并通过内容分析法进一步证实:创意体验在消费者头脑中具有良好的建构,在中国市场属于可识别性需求.随后,依据前面2个阶段研究结果,创意体验被划分为3个维度,即外显特征感知维度、过程互动维度和内隐象征意识维度.最后,对每个维度加以解析,得到一个较为清晰的对创意体验的认知.这将为更多颇具价值的后续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组织文化度量:本土模型的构建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旨在构建本土化的组织文化度量模型,并检验模型的有效性.作者在质性研究的基础上,从"组织对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判断"与"组织对管理行为的价值判断"两个角度来构建我国组织文化度量模型.前者由组织对股东、客户、员工、社会大众等组织利益相关者价值判断维度构成,后者由组织文化动力特征、效率特征、秩序特征与和谐特征四个子模块构成.在验证性因子分析中,假设模型得到了很好的验证.本文最后比较了本土化模型与国外已有的重要模型在研究逻辑和方法上的差异,并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实践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企业的绩效评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平衡计分卡从企业战略的角度出发,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以及学习成长四个维度做出了综合评价。但是评价体系中,各维度及其下属指标因素权重的确定仍是困扰人们的一个难题,通过对各种权重方法的比较,笔者提出通过专家评分,通过定量分析,可以将评分中所带的主观性减少到最低,最终确定各因素的权重。  相似文献   

4.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最优维度结构及其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问卷、关键事件访谈等形式采集样本数据,并利用结构方程方法进行实证与理论分析,提出了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最优维度结构。我们首先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六个维度结构,然后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了其最优性。我们经研究发现,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最优维度结构可由六个维度构成,即员工的配置与选拔、激励机制、职业安全、员工参与、绩效管理与基于战略的人力资源规划。该最优维度结构为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5.
以深度访谈和开放式问卷搜集得到以团队或部门工作方式为主的人员对感知团队断裂带的认知,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探索出感知团队断裂带的内部结构。研究表明:感知团队断裂带由感知团队断裂带强度、感知团队断裂带深度和感知团队断裂带宽度三大维度构成。目前学者们常常将团队断裂带划分为强度和宽度(距离)两个维度,其中强度代表不同子群间的清晰程度,并未考察子群间的对立程度。与已有研究相对照,将已有研究中的强度维度拆分为感知强度和感知深度两个维度,用感知强度来考察团队成员感知到的子群间的清晰程度,用感知深度来考察他们感知到的子群间的对立程度。在这两个维度下又从内、外视角各自划分出两个子维度,并结合感知宽度维度,提出感知团队断裂带概念的二阶三因子模型结构。  相似文献   

6.
王晓花 《经营管理者》2013,(24):165-165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消费的需求不断增加,文化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与其所采取的商业模式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以及探析了五种典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7.
组织中员工沉默行为已经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然而领导者作为组织中不可或缺的成员,其沉默行为尚未引起学界的重视,也很少有研究涉及。尽管黄桂等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质性研究,但是由于缺乏领导沉默的测量量表,无法对其影响因素和造成的结果进行定量研究。为客观测量之,本文根据质性研究结果设计了测量量表,收集了包括中高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和普通员工在内的问卷,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最终确定27个测量项目。研究发现,领导沉默是一个多维结构,可分为防御型、亲社会型、考验型、权谋型以及威风型5个维度。这5个维度又由7个部分组成,亲社会型和威风型领导沉默各有两个子维度,分别为组织层面和员工层面的亲社会型领导沉默;领导意图把握力和惩罚警戒式的威风型领导沉默。数据显示,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8.
针对基于西方文化提出的精神型领导概念,试图在中国情景下验证其模型与测量工具的适用性.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中国情景下的精神型领导内容包括愿景和利他之爱2个维度,愿景维度由9个测量题目构成,利他之爱由11个测量题目构成.经过实证研究,构建了中国文化情景下精神型领导的二维模型,并开发了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9.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虚拟社区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玲  鲁耀斌  邓朝华 《管理学报》2009,6(9):1169-1175
从社会资本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影响虚拟社区用户社区感的因素,提出的研究模型认为,虚拟社区感由成员感、影响力和沉浸感3个维度构成,它们受到4个因素的正向影响,包括用户参与虚拟社区的程度、对社区其他成员的熟悉感、感知到的与其他成员的相似性以及对其他成员的信任.其中,社区用户的成员感调节熟悉对影响力和沉浸感2个维度的影响.从淘宝社区获得的数据验证了大部分假设,最后对数据分析结果及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研究性学习是这样一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学习、生活及社会实践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去体验、探索和发现。同时,学会对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和判断,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差异化是近年来学术界的一个热点课题.尽管已有研究考察了它对一些个体和团队产出的影响,但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差异化对创造力的影响一直为研究者们所忽略.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差异化文献和社会比较理论表明领导与不同下属交换质量的差异对团队及个人创造力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采用社会比较的理论视角,同时从个体和团队两个层面考察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差异化对团队和个体创造力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团队层面的差异化对个体层面效应的调节作用.通过对中国大陆80个知识型团队的367名个体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在个体层面,相对的领导—成员交换关系(RLMX)对个体创造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团队自主支持感在这两者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在团队层面,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差异和团队创造力之间呈U型关系,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差异对个体创造力有消极影响,但团队层面的关系差异化对RLMX和个体创造力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总体来看,本研究发现LMX差异化对个体层面和团队层面的影响是不一致的.最后讨论了本研究的不足及未来潜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Interpretations related to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 derived from data provided by managers in an IT company, are placed within a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sense-making', modified to take account of power relationships. The discussion in the body of the paper, illustrated and structured by reference to three case studies, deals with how innovators rely on experience in securing and shaping their identities in the face of disruptive events and how, from these origins, innovations are socially enacted within the organizational context, infused by power relations. In the concluding section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novelty of 'an innovation', and the degree of individual and social creativity required to achieve it, depend on the difficulty of making sense of disruptive events within the constraints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in their organizational context. It seems sensible, therefore, that a research agenda concerned with enhancing understanding of innovation processes should focus o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s, driven by the need individuals experience to make sense of disturbing stimuli in ways which protect and, preferably, enhance self-identity.  相似文献   

13.
Research on organizational creativity tends to emphasize fairly static notions of coercive power as positional authority and control over scarce resources. The field remains largely silent about power as a positive and generative phenomenon that can produce creativity. We seek to break that silence by amplifying and integrating the work of Mary Parker Follett and Michel Foucault in concert with recent practice-based approaches to creativity. Power in organizational creativity, we suggest, should first of all be explored as processes of connection, abundance and collective agency. We show that whereas established ideas of positional power over is related to assumptions of linearity and singularity of creativity, ideas of power with and power to are associated with a more dynamic, relational and process-based perspective. The latter set of views implies more attention be paid to processes of interactional framing through which people jointly attend to situations, reach new integrations and produce new social realities.  相似文献   

14.
先前经验、学习风格与创业能力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提升创业者的创业能力是目前创业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将经验和能力区分开的基础上,从创业学习的视角出发,深入挖掘创业者先前经验与创业能力之间的作用关系机制,探讨创业者经验向创业能力转化的内在机理,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层级回归分析等方法,对173家中国新创企业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学习风格在创业者先前经验与创业能力的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不同类型的先前经验对不同类型的创业能力产生影响,创业者的学习风格也并非像以往研究所认为的那样存在优劣之分,而是存在一个匹配关系,当创业者的信息获取/转化方式与他的先前经验类型相匹配时,这一类型的经验才能更好的转化为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5.
基于调节焦点理论,本研究探讨了促进型调节焦点在挑战性工作压力和员工创造力之间、防御型调节焦点在阻碍性工作压力和员工创造力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并根据社会信息处理理论,进一步探究了参与型领导在此过程中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02份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挑战性工作压力能够诱发员工的促进型调节焦点,阻碍性工作压力能够诱发员工的防御型调节焦点;(2)促进型调节焦点在挑战性工作压力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中介作用,即挑战性工作压力通过增强促进型调节焦点继而提高员工创造力,防御型调节焦点在阻碍性工作压力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没有起到中介作用;(3)参与型领导增强了挑战性工作压力与促进型调节焦点之间的正向关系,并在这个模型中起调节作用;(4)参与型领导削弱了阻碍性工作压力与防御型调节焦点之间的正向关系,但并没有在整个模型中起到调节作用。以上研究为"如何使员工在沉重的工作压力下提高创造力"等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智强  李超  刘芬 《管理学报》2012,9(9):1397-1404
基于网络嵌入的基本概念,从结构嵌入(网络中心性)和关系嵌入(强/弱连带)2个维度入手,系统回顾国外一流管理学期刊和专著中涉及工作群组或组织网络中的结构嵌入、关系嵌入与个体创造性关系的内容,整合其研究框架,归纳总结出不同的研究观点.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如何提升企业组织创造力以促使企业创新变得至关重要。企业战略是影响组织创造力和创新的重要情境因素。市场导向和创业导向是新兴经济体国家的企业发展的战略核心。然而,现有研究对市场导向与企业创造性产出之间关系的观点却不一致。创业导向如何影响市场导向对组织创造力的作用也尚未得到关注和研究。本研究以145家企业的979份高层管理人员与核心员工的套问卷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市场导向对组织创造力产生倒U型影响,且倒U型影响通过二元结构文化(一致性文化与适应性文化)的不同传导机制而产生,即:一致性文化在市场导向与组织创造力之间正向中介效应随市场导向的增强而减弱,并在高度市场导向时转变为负向中介效应,而适应性文化在市场导向和组织创造力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研究还发现:市场导向对组织创造力的倒U型影响受创业导向的调节作用,即:当创业导向较高时,市场导向对组织创造力的积极影响随市场导向的增强而逐渐增强,反之,则逐渐减弱。研究结论为提升企业组织创造力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Research suggests that hurricane‐related risk perception is a critical predictor of behavioral response, such as evacuation. Less is known, however, about the precursors of these subjective risk judgments, especially when time has elapsed from a focal event. Drawing broadly from the risk communication, social psychology, and natural hazards literature, and specifically from concepts adapted from the risk information seeking and processing model and the protective action decision model, we examine how individuals’ distant recollections, including attribution of responsibility for the effects of a storm, attitude toward relevant information, and past hurricane experience, relate to risk judgment for a future, similar event. The present study reports on a survey involving U.S. residents in Connecticut, New Jersey, and New York (n = 619) impacted by Hurricane Sandy. While some results confirm past findings, such as that hurricane experience increases risk judgment, others suggest additional complexity, such as how various types of experience (e.g., having evacuated vs. having experienced losses) may heighten or attenuate individual‐level judgments of responsibility. We suggest avenues for future research, as well as implications for federal agencies involved in severe weather/natural hazard forecasting and communication with public audiences.  相似文献   

19.
在开放式创新的趋势下,外部知识对研发团队创造力有重要意义,人际交流是研发人员获取外部知识的重要途径。现有研究侧重于分析社会网络所带来的外部知识异质性和复杂性对创造力的正向作用,忽略了外部知识对创造力的负向作用以及研发团队内部知识网络对该过程的影响。因此,基于人际交流的外部知识对研发团队创造力的作用机理并不清晰。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研发团队成员的人际交流所形成的内外部知识网络对所获取的外部知识特征的影响,并进而影响研发团队创造力的关系模型以及相关命题。本文结论对研发团队的创造力管理以及相关知识环境的培育政策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学习是个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过去经历是个体学习的重要来源。从不同类型的经历中学习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也需要具备不同的条件。本文从实际现象和问题出发,从深入细致的视角,建立了一个由"内部-外部"和"成功-失败"两个维度组成的四种学习类型矩阵图,包括个体从内部成功经历中学习(LISE),个体从内部失败经历中学习(LIFE),个体从外部成功经历中学习(LESE)和个体从外部失败经历中学习(LEFE),希望帮助研究者以更加系统、全面且深入的视角分析不同类型的过去经历对学习有效性的影响及相关问题。基于对实际现象的观察,结合现有研究成果,本研究从两个方面推动组织学习领域的理论进步和发展。一方面,从目标和结果的视角,针对不同学习类型提炼出在学习中"建议采用的实践"和"建议避免的实践",并结合"交通信号灯"的比喻对对上述"双标杆"加以形象说明,以此来提升学习成效。另一方面,基于文献梳理和实践总结提出,为了避免不良效果,取得好的学习成效,在进行每类学习时,都需具备一定的"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并指出这不仅意味着要有知识、经验等智力储备,即具备"认知"条件,还需有情感、意愿等动机,即具备"动力"条件。最后,希望本研究对从成功、失败经历中学习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讨论能够为认识和理解相关问题提供系统、完整的理论框架,并为组织学习研究的精细化发展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