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卜辞月夕辨卜辞月夕二字习见,然而字形却一样,都有两种写法:(?)和(?)。换言之,孤立地看起来,(?)是月,也是夕;(?)是夕,也是月。因此不少人认为卜辞月夕无别,可以通用。董作宾作断代研究时,提出“月与夕的互易”问题,认为自武丁至文丁时是以(?)为月,以(?)为夕,帝乙帝辛时则以(?)为夕,以(?)为月。他作《殷历谱》时,又认为一二期与五期是月夕互易,三四期月夕同形,均作(?)。不几年,董氏又订补前说:  相似文献   

2.
从《说文解字》所收天文相关汉字字形及许慎的说解入手,可试梳理古人的天文学思想。"天""示""三""王"等字反映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神""祡""尞""禷""禅""封"等字反映了古人对天神的敬畏与崇拜;"圜""宇""宙"等字反映了汉代人认为天是中空的半球形曲面;"暆""岁""曟""辰""辱"等字反映了先民对日月、五星及恒星运行情况的观测,并用以制定历法、指导农时;"娲""一""地""五""晶""星""日""月"等字则反映了宇宙由神创造、源自虚无、源自元气等几种学说。因此,《说文解字》为我们研究古天文学提供了新的信息或佐证。  相似文献   

3.
甲骨文“来”和“翌”是卜辞中用来表示将来时间的两个词,二者为近义词,有相似之处。但细分之,二者有着十分显著的区别,即在表示将来时间远近上的不同。通过详细地搜索相关卜辞材料,用数据说明了二者的区别,得出“来”是远指将来某一时间,且主要是指从占卜日起第二旬的期间内;“翌”则是近指将来某一时间,且主要是指从占卜日起的一旬期间内。  相似文献   

4.
黄存垣 《老友》2009,(10):55-55
中医古籍中无冠心病的名称,但对冠心病的临床症状,《内经》及历代中医文献多有描述。例如:"邪在心,则病心痛。""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还记载有"暴卒心痛""久心痛""厥心痛""胸痹心病""胃心痛""真心痛"等病症的症候。"胸痹心痛短气病"的名称为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所正式提出。《圣济总录·胸痹门》中  相似文献   

5.
《朱子语类》中"V得来"形式的结构关系和表达的语法意义较为复杂,主要有五种情况:"得"为体助词,"来"为动词;"得"为结构助词,作补语标记,"来"为补语;"得"为结构助词,作补语标记,"来"为语气助词,标示焦点;"得"为结构助词,作转指标记,"来"为语气助词,作话语标记;"得来"为黏合性结构,"V得来"相当于"V起来".  相似文献   

6.
张载"为天地立心"是"四为"中最根本的一句。"天地之心"是指天地"意之所向",即天地生物之心,亦即人心、仁心、天德良知;"为天地立心",即儒者应该肩负起为社会确立以善为核心的道德文化价值的历史使命。往哲先贤所努力倡扬的"仁民爱物""天下为公""明德至善""民胞物与"等,都是"为天地立心"。"为天地立心"是一种实学,需要人们努力担当起呼唤道德自觉和社会良知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7.
从“裸官”看“裸X”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网络新词"裸官"为透视点,通过对"裸官"的简要分析来深入挖掘"裸"的核心义、"裸X"结构在语义和功能上的整体特点及其得以流行的内在原因。认为自"裸捐""裸退"等词兴起后,"裸X"结构逐渐开始成为一种流行结构槽,并在泛化过程中衍生出多种语义,"裸"的核心义为"没有";"裸X"的整体功能也逐渐扩大,表现为语法结构增多,可充当多种句法成分;"裸X"结构的流行有形式与意义上的语法基础作为支撑。  相似文献   

8.
<正>一个企业,文化的起源一定是从它的名字讲起。旭阳雷迪也一样。旭阳:"旭"含九江的"九",是九个太阳;"阳"字含九江"浔阳"的"阳"字,加一个太阳;"旭阳"就带了十个太阳,意为"阳光充足,事业兴旺,在九江干太阳能光伏一定成功"!"雷迪":是无线电"radio"的谐音。由于企业传统产业是无线电收音机制造业,是二十多年的看家本领,是二十多年传统制造的发源,很有意义。于是,"旭阳雷迪"就在2008年6月11日横空出世了。  相似文献   

9.
《论语·季氏》载孔子语:"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联系《论语》中的相关内容,结合孔子的思想,借鉴历代儒者的解读,可知"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困而学之"者、"困而不学"者分别指圣人、君子、小人和民;"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中的"之"之所指,也即认知的对象、内容是"仁"。至于"生而知之者,上也"等等,所涉及的决定人在认知上的差异的根源是什么,孔子未曾言及。  相似文献   

10.
自明清以还,关于《文心雕龙》的校注类著作极多,但所校所注犹有未尽确当者。《文心雕龙.原道》篇中,"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不当校为"为五行之秀气,实天地之心生";"惟人参之"的"参",当作"参入"解而不当作"参拟"解;"人文之元,肇自太极"的"太极",并非指的"生成天地之宇宙本体"而是指的《周易》、易象。《文心雕龙.练字》篇中,"鸿笔之徒"不当校为"鸣笔之徒";"暨乎后汉,小学转疏,复文隐训,臧否大半"指的是东汉时文字之学转向空疏,复杂的文字隐伏其义训,当时了解和不了解复杂文字的学者各各参半;"别列淮淫,字似潜移,淫列义当而不奇,淮别理乖而新异"引发众多歧解与原文的表达不够清楚、完备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生态话语能够折射出发话者的意识形态、生态思想理念、生态伦理道德准则和生态价值观。通过梳理我国传统儒家、道家和佛家的经典生态话语,可以发现这些经典的传统生态话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和生态伦理意蕴。"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制天命而用之""依正不二"等话语不仅蕴含了我国先圣对大自然深切的人文关怀,而且提倡一种平等的生态伦理思想和宏阔的生态宇宙观;"少私寡欲""节用裕民"等话语体现了一种朴素的生态保护智慧;"参天地,赞化育""众生平等"反映了万物平等的生态伦理思想;"和谐""畏天""无为"折射出极富启迪意义的生态价值意蕴。开展我国传统生态话语研究,可以促进我国传统生态智慧的当代传承,为解决全球生态问题提供更为丰富的思想源泉。  相似文献   

12.
"既然""因为""由于"存在差异,这与它们的历史来源、发展演变有关。"既然"由连词"既"与代词"然"词汇化而成,"然"回指性的残存和演变历程中与之配合使用的主观标记词语的增加,使"既然"更适合用于引起主观因果关系,原因分句常置于结果分句前;"因为"由连词"因""为"词汇化而成,它可连接任意两个有因果关系的小句,演变过程中原因分句可回答"为什么"的提问,"因为"原因分句常后置;"由于"来源于"根源于",指出事件产生的根源,多用于引起客观因果关系,"由于"句因果分句的位序与客观事件发生的顺序相一致,后置时的"是由于"格式是受演变历程中"皆由于"等的影响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3.
《居延新简》作为研治汉语词汇史的"同时资料",保留了丰富的口语词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对书中出现的七个疑难语词考察后发现,"穿补"指衣服破旧、破烂;"调给"指调拨供应;"决绝"指了断、结束;"杻械"指戴上刑具;"贫急"指贫穷、生活窘迫;"猥言"指胡说、言不符实;"行"指传递。  相似文献   

14.
夕阳一词,始见于《诗·大雅·公刘》:“度其夕阳。”所谓“度其夕阳”,是说开辟山的西侧,以扩大种植的土地。“夕阳”,本指山的西侧,这是因为山的西侧为西下的太阳光所投射的缘故,故《尔雅》云:“山西曰夕阳。”《诗·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牛羊下来。”“日之夕”,即太阳落山之时,故牛羊下山归家。可见,夕阳原先只不过表示日在山之西侧即傍晚之意。在我国古代诗歌中,夕阳被视为一种美的景色而为人们所欣赏、所吟咏,大概萌于《诗经》,兴于魏晋,盛于唐宋,而当它被作为一个诗词用语借以抒发对人生的一  相似文献   

15.
"麦田"源于鲜卑麦田部落;"麦田山"并非指某一座山,而是指今平川境内从西北向东南方向由许多山脉构成的"弧形"山系;"麦田水"是指经过水泉镇牙沟水村新墩社、水头社和陡城村的沙河;"麦田城"当为"柳州城"。  相似文献   

16.
《老子》中有一种"民自化"的观念,指民众在社会伦理生活之中合理地、主动地变化、发展。"民自化"有一个前提,这就是圣人或者说统治者的"无为"与"自知""自爱""自胜"。"民自化"的具体内涵可从三个层面来考察,第一个层面是"自朴""自正""自富",第二个层面是"民利百倍""民复孝慈""盗贼无有",第三个层面是"自均"。"民自化"的实现标识着良好社会的形成。在与儒家教化思想的对比下,"民自化"具有三个较为独特和重要的特征:在主动变化中做减法以及简易性;营造适度、宽松的空间、氛围;由人的质朴到社会的质朴,并伴随实质上的趋同性和去等级化。  相似文献   

17.
人体名词是名词中的一个特殊小类,它与方位词组合后可以形成"方+X"和"X+方"两种结构,前者既可以指称人体,也可以指处所,后者只能指处所,但二者指处所的方式并不相同.文章在选取了4组对称的方位词和25个人体名词,考察了其组合规律与特点后发现,在"方+X"的组合中,"左/右+X"在形式和意义上最为对称;而在"X+方"的组合中,"X+上/下"最为对称,另外"上""前""里/内/中"相对"下""后""外"更容易后附于X.这些特点,均可从认知的角度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8.
前人对《尚书.禹贡》"东迤北会于汇"的理解有甚多分歧之说:汉儒孔安国认为,是指江水与汉水相会后聚为"彭蠡"(今鄱阳湖);郑玄则认为,是指江水自北流来入于"具区"(今太湖);近代学者曾运乾则认为,是指江水与淮水会合。本文细加考证之后,得出的结论是:"东迤"言江水之分,"北会"言江水之合,南江、北江"会"于"具区"。  相似文献   

19.
近代汉字的使用情况,字与词是怎样的对应关系,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词义的变化有时跟文字有关。"嬿"字在古籍中常作"宴"的异体使用,大型辞书失收;"鹄""鹤"古籍中往往混用,以"鹄"作"鹤"用为多;"虺""蚖"俗写相混,造成"蚖"有毒蛇义。  相似文献   

20.
一部作品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否调动起读者的情感。庄子称得上是情感调动的大师。庄子的情感艺术表现为"惧""怠""惑"手法的运用,通过模型印合和自组织,最后进入了符合"天道"的"恒物之大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