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作为与不作为的区分对于是否构成犯罪、审查重点与判断顺序以及正确量刑均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与不作为的区分标准应当综合身体动静、规范评价、法益状态等标准,采取"两步走"从形式到实质、外在到内在的分层次递进式思考进路。第一步运用身体动静说作为判断标准,当第一步的判断难以得出妥当的结论时,就需要第二步运用规范评价说的标准。规范评价说中规范"基点"的选择可谓是重中之重,规范"基点"的确定应当考虑义务和法益两个要素,即行为人是否具有法律所期待其所履行的义务,侵害和威胁法益的行为究竟是作为还是不作为。行为人的义务是确定规范"基点"的前提所在,可分为监督义务、阻止义务和保护义务。当作为与不作为发生竞合时,行为人主动设定因果流程,使法益状态恶化时,规范的基点就在于"禁止规范",行为人的不应为而为就可能构成作为犯;行为人放任已经存在的因果流程,没有使法益状态好转时,规范的基点就在于"命令规范",行为人的应为而不为构成不作为犯。  相似文献   

2.
行为人违反注意义务的行为,导致了损害的发生,但是,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即使其认真履行注意义务,结果也可能难以避免,能否追究行为人的过失责任,根据条件说,应当肯定因果关系的存在;应当考虑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可能实质地、明显地导致法益危险增加,来判断过失是否存在,进而确定是按照环境监管失职犯罪处理,还是根据不可抗力认定为无罪.  相似文献   

3.
在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中 ,先前已构成犯罪的交通肇事行为可以成为其后不作为故意杀人的先行行为 ,但并非行为人肇事后逃逸不履行救助义务就必然构成不作为故意杀人罪。只有行为人的不作为同刑法所规定的“积极的杀人作为”具有等置性时 ,才须承担不作为故意杀人罪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环境监管失职罪本质上属于过失竞合,归责的核心要素为行为样态、保证人的义务来源与预见可能性。本罪行为样态包括作为、不作为、作为与不作为之结合;本罪保证人的确定既要从法规范上进行形式判别,也应采纳原因支配说理论从法益侵害面进行实质把握;本罪预见可行性是新过失论与畏惧感说相结合。一定条件下信赖原则可适用于环境监管失职罪,存在介入因素、欠缺结果回避可能性与不符合环境监管失职罪构造的场合时,则排除环境监管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不真正不作为犯的实行行为具有特殊性,对其实行行为的认定应当考察其等价性。对于等价性的判断应从作为义务以外具体地考察不作为对法益侵害的现实支配关系,即不作为者对于原有危险的因果利用是决定性的和唯一性的;不作为者实施了一定的行为,对法益侵害的结果进行了排他性的支配,使得他人的支配不可能。不真正不作为犯完全可能成立未遂,对此不应当简单地予以否定,对不真正不作为犯的“着手”应当联系作为义务予以具体的认定。  相似文献   

6.
交通肇事后逃逸属于刑法中争议较大的一个问题。通过理论上的探讨,要成立刑法上的"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行为人客观上要有逃跑行为,主观上要有逃避法律追究和救助义务的目的;在行为人逃逸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场合,行为人对被害人的死亡既可能持有过失,也可能持有故意的心理态度;此外,在交通肇事的场合下,当行为人的逃逸行为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时,就应按照故意杀人罪来对其进行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7.
学界对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已做了很多研究。通说认为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来源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一)法律明文规定的作为义务;(二)职务上或者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三)由行为人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四)法律行为引起的作为义务。但对通说中的四种情况应如何界定却不尽相同。不论是作为犯罪还是不作为犯罪,只要是犯罪,就毫无例外的构成了对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侵害。而就不作为犯罪而言,探讨义务来源对刑事立法及刑法的正确适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不纯正不作为犯情形中,只有义务人处于对刑法保护社会关系的排他性保护地位时,其不作为才能侵犯刑法保护社会关系;不作为与作为具有"等价值性"是不作为犯罪的客观方面要件,当刑法保护的关系对行为人的义务形成依赖并且履行义务就能避免危害结果发生时,不作为和作为之间就具有等价值性;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犯罪主体分为法律明文规定的主体、职务或者业务要求的主体、法律行为引起的主体及先行行为的行为主体;不纯正不作为犯的主观方面要件与其对应的作为犯的主观要件是一致的,不能在此之外增加主观要件。  相似文献   

9.
论不作为犯罪的认定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阐述了不作为犯罪义务的来源,包括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职务或业务要求履行的义务,法律行为产生的义务以及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构成不作为犯罪的行为人必须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可能而未履行,不作为行为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以及由不作为行为构成犯罪的两种表现形式即纯正不作为犯罪和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共同危险行为的免责事由,专指共同危险行为人通过举证证明自己的行为与损害结果没有因果关系而免责的问题,而非证明自己非共同危险行为人的问题。针对行为人免责的事由,目前学术界存在着肯定说与否定说的争议。通过对肯定说和否定说的分析,可以看出,肯定说才是符合法律公平公正精神的学说。  相似文献   

11.
经营城市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它是一种泛资源、基础设施资源、产业资源.以经营城市的视野规划城市,以经营城市的手段开发、建设城市,以经营城市的方式管理城市,将使城市真正实现率先、协调、科学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 ,机器人到底是不是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思考。在不同的时代 ,在不同的科学技术基础上 ,人们可以得出不同的答案。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 ,得出“机器人是人”的结论也许更令人信服。机器人与人的关系 ,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应引起我们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3.
提高英语水平的关键在于培养学习兴趣和改进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从柏拉图到蒯因,哲学家们提出各种方案证明"a=a"和"a=b"没有区分。这些证明尽管没有逻辑错误,但是违反经验,还是有瑕疵。弗雷格通过赋予语词意义和指称,试图证明"a=a"和"a=b"在认知意义上有区分;但是,由于弗雷格允许意义不同的语词可以有相同的指称,他的努力还是功亏一篑,"a=a"和"a=b"依然没有区分。有关同一性问题的讨论,尽管弗雷格的回答符合经验,但是不如柏拉图等人的回答在逻辑上完备,没有矛盾。这是一个很无奈的结局。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池莉新作《看麦娘》的结构分析 ,阐明她的创作从内容到形式 ,从价值评判到审美趣味都出现了变化 :客观性、世俗化的层份在削弱 ,主观性、诗意化成份在加强 ,这意味着池莉正处于力图超越过去、走出新写实的探索、转型之中  相似文献   

16.
从经营水原大学和水原科学大学30年来的经验出发,总结了在当今全球化时代,高校领导者应当具备的三大才能:分析才能、实践才能、创造才能。指出,分析才能最为优先要做到的就是一切要根据统计数据来讲话,根据统计数据来做决定,根据统计数据来执行决议。实践能力是意味着价值观的联系,即通过实践创造出以前根本没有任何关系的现象之间的概念性的联系。创造能力是意味着价值创造,创造的价值就是指以前根本没有想象过的事情能够变成可以想到的事,或者进而能够变成可以实现,最终变为必须要去实现的事,创造力在大学经营中是争取良好结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语言对比研究是否需要一个理论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Popper的一些基本科学哲学观,探讨了在语言对比研究中究竟要不要理论和理论框架的问题,认为一项具体的对比研究通常需要有一个理论框架,一方面为审视和观察语言事实提供一个整体理论视角,同时也为语言材料的分类和描述提供一个具体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8.
关于博士论文的选题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指导同学完成博士论文的过程中,选择一个好的选题至关重要。从选题性质上来看,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自定选题;第二种是老师和同学共同商定选题;第三种是老师命题。从选题与论文作者的学术背景来看,大致有四种情况:一是没有什么基础,但早就确定好目标;二是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职业需要结合起来考虑;三是完全开拓新的研究课题;四是先从资料入手,然后确定选题。确定一个好的选题,对同学今后的发展有如下四个作用:一是可以基本确定自己的研究领域;二是开拓了眼界,刷新了观念,提高了见识;三是锻炼了研究方法,提高了科研素养;四是通过好的选题、好的著作,可以打出自己的知名度。为确定好选题,圆满完成论文,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六个问题:第一,加强选题意识;第二,提倡自主定题;第三,要下决心为定下的选题奋斗;第四,不断深化对选题的认识;第五,注意不同选题实现的方式不一样;第六,完成选题的过程中要不断挖掘、分析资料。  相似文献   

19.
传感器在现代汽车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技术已经成为新一代汽车发展方向的主导因素,而传感器是电子技术的核心元件,现代汽车越来越多地应用了传感器,以提高汽车发动机的经济、动力和排放性能,改善底盘的制动操纵性能、转向性能和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能。本文着重介绍了传感器在现代汽车上的应用,以及新型的智能传感器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君子就是善人、好人、合乎道德的人:他可以是最善最好最道德的人,因而可以是具有无私利他人格的人;而不必是最善最好最道德的人,不必是具有无私利他人格的人。一个人的行为不论如何自私利己而罕见无私利他,不论他的行为目的是如何为自己,但是,只要他不损人,只要他是为己利他而不是损人利己,那么,他就是一个合乎道德的人,他就是一个君子而不是小人。即使他损人,即使他损人利己,只要这些不道德的行为还没有使他形成和具有损人利己的品德或人格,那么,他就仍然是君子而不是小人。只有当他损人利己的行为越来越多而终于使他形成和具有了损人利己的品德或人格时,他才是小人而不是君子了。因此,君子显然是品德培养的基本目标,而不是品德培养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