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幼儿园小、中、大班共115 名学前儿童为被试,在进一步考察学前儿童心理理论与情绪理解发展特点及关系的基础上, 主要探讨了学前儿童心理理论与情绪理解发展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1)在心理理论任务上年龄差异显著,大班学前儿童成 绩显著高于小班学前儿童;在情绪理解任务上年龄差异显著,中班学前儿童成绩显著高于小班学前儿童;大班学前儿童成绩显 著高于中班、小班学前儿童。2)学前儿童心理理论和情绪理解性别差异均显著,女孩心理理论和情绪理解成绩在各个阶段上 均显著高于男孩。3)学前儿童心理理论和情绪理解成绩相关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学前儿童心理理论与情绪理解发展具有相 同的发展趋势,而且学前儿童心理理论与情绪理解发展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此阶段女孩心理理论与情绪理解发展水平高 于男孩。  相似文献   

2.
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考察留守儿童与父母双方均在身边的儿童的错误信念理解能力是否存在差异,初步探讨留守儿童错误信念理解的发展情况,随机抽取河南省144名4-5岁双亲外出留守儿童、单亲外出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参与实验,对他们实施接受意外地点任务和意外内容任务两个测试.结果表明,单亲外出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测试成绩显著高于双亲外出留守儿童;单亲外出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非留守儿童完成测试的反应时间显著短于单亲外出留守儿童,即留守儿童的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发展水平低于父母在身边的非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3.
选取宁波市某幼儿园3-6岁儿童共90名作为研究对象,以单页多图和跨页连续无字图画书作为研究材料,利用语料分析法,从角色理解、场景理解和情节理解三个方面,重点考察了3-6岁儿童图画叙事理解的年龄发展特征以及不同类型的叙事材料对儿童图画叙事理解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3-6岁儿童在单页多图和跨页连续图画中的图画叙事理解水平呈现显著性的年龄差异,儿童图画叙事理解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提升;对不同类型图画叙事材料的研究表明,材料形式不同,儿童图画叙事的理解水平也不同;3-4岁角色理解、场景理解、情节理解受叙事材料类型的影响最为显著;4-5岁、5-6岁角色理解、情节理解受叙事材料类型的影响较小,且4-5岁图画叙事的理解水平接近5-6岁,但远高于3-4岁,是儿童图画叙事理解的转折期和关键期。  相似文献   

4.
采用观察法与测验法对72名郊县学前儿童的假装游戏行为特点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随年龄增长,儿童独自的假装游戏行为减少,而与同伴一起的假装游戏行为增多;假装游戏行为存在显著性别差异;控制年龄后,儿童的语言能力与其假装游戏行为水平无显著相关;父母在儿童假装游戏行为发展过程中有重要影响作用。结论:郊县学前儿童假装游戏行为的发展变化明显,其家庭生活特征的潜在影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以陕西省40名4-5岁的城乡幼儿为被试,考察其心理理论发展的共性与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城市组幼儿心理理论发展水平显著高于农村组幼儿;城市组幼儿冲突信念理解能力显著优于农村组;城市组幼儿情绪命名和情绪观点认知能力显著优于农村组;城市组幼儿在情绪理解任务中对恐惧和伤心的各项识别得分显著优于农村组;城市组幼儿相对于农村组心理理论平均分高,而农村组幼儿区分信念平均分高于城市组;两组幼儿在意外地点和外显错误信念的理解上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两个实验重点探讨了年龄和分享对象的助人动机对学前儿童分享行为的影响。研究一共选取32名4岁和5岁儿童考察学前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特点。研究二共选取48名4岁儿童,实验前儿童被随机分配到分享对象有帮助动机组和分享对象无帮助动机组,目的是考察分享对象的帮助动机是否会提高儿童的分享行为。上述研究结果表明:(1)儿童的分享行为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提高:5岁儿童的分享水平显著高于4岁儿童;(2)分享对象有帮助动机组儿童的分享水平显著高于分享对象无帮助动机组。相比没有提供帮助者,4岁儿童更愿意和有帮助动机的对象分享。  相似文献   

7.
理解是学习的基础,是文化传承的关键。地方童谣理解学习包括应答、叙述、应用、移情、洞察、沉淀六个层级,即帮助学前儿童懂得童谣文本内容的含义,辨明童谣字里行间潜藏的逻辑关系,懂得童谣蕴含主题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懂得童谣角色的情感和观点,乐意童谣意蕴多维观点的表达和接纳,自觉形成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因此,地方童谣理解学习需要倡导全方言教学,关注童谣与学前儿童的经验联结,运用联觉教学法,推动童谣作品故事化,坚持童谣活动游戏化,助力学前儿童理解、接纳、内化地方童谣及其承载的文化内核。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小学儿童对有语境与无语境的隐喻理解发展特征,采用自制隐喻理解成绩量表,以某县城小学二、四、六年级共168名学生为被试,考察儿童对有语境和无语境的隐喻理解成绩。实验结果表明:(1)儿童对有语境的隐喻理解水平比无语境的隐喻理解水平高;(2)在不同年级,语境对儿童隐喻理解的影响作用不一样;(3)儿童的有语境隐喻理解水平较无语境隐喻理解水平发展快。  相似文献   

9.
以济南市一所公立幼儿园445名3~6岁儿童为被试,使用问卷调查法考察学前儿童说谎的一般特征及与母亲教养方式的关系,结果发现:学前儿童说谎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具有显著的年龄差异,3岁儿童说谎高于5、6岁儿童;母亲拒绝显著正向预测儿童说谎,母亲拒绝水平越高,儿童说谎行为越多;儿童性别在母亲温暖和说谎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即母亲温暖程度越高,女孩的说谎行为越少;母亲温暖对男孩的说谎没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惠州市七个城区幼儿园的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以《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测评量表》为主量表,使用差异分析与回归分析,调查惠州市学前儿童的留守情况以及相关的人口学变量,旨在了解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时代给留守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留守学前儿童在性格缺陷、情绪障碍和行为障碍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地区经济水平会影响留守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留守女童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留守男童;公办幼儿园留守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好于民办幼儿园留守学前儿童;大班留守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好于中班留守学前儿童;独生子女或二孩的留守学前儿童在心理健康水平上要显著好于属于大孩的留守学前儿童;人口学变量是影响留守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以《情绪理解测验(TEC)》和《5-6岁儿童语言发展水平测试问卷》为主要研究工具,对62名大班幼儿进行了情绪理解能力和语言发展水平的调查,以了解5-6岁幼儿语言发展水平和情绪理解能力的总体水平,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5-6岁幼儿在故事的理解、自我认知、听-视转化方面发展的较好,而对于词汇的掌握、运用和准确的发音方面发展水平较低。语言发展水平在性别方面无显著差异。2)5-6岁幼儿对于外部的情绪理解能力发展水平已较高,心理的情绪理解能力发展水平一般,反省的情绪理解能力发展仍在起步阶段。情绪理解能力在性别方面也无显著差异。3)5-6岁幼儿语言发展水平与情绪理解能力在总分上无显著相关,词汇水平对情绪理解能力有显著的正相关,语言发展水平对混合情绪理解能力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基于英国剑桥大学入学准备之《早期技能与支持指标评估简表》(BESSI),对黑龙江省H市A、B、C、D四所幼儿园的4个大班,共计101名45-55岁儿童进行入学准备水平评估。结果发现:城市地区大班45-55岁儿童入学准备具有片面性、不均衡性以及性别差异性,具体表现为:在语言和认知发展领域准备最为充分,不存在明显问题;在行为适应及日常生活技能方面,部分学前儿童入学准备不足;在家庭支持方面指导缺位或指导不当;入学准备水平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且男童入学准备水平低于女童。基于此,在学前儿童的入学准备工作中,不同利益相关者尽量关注儿童的性别差异;关注入学准备的重要性;构建科学化的认知准备内容;强调家庭支持在入学准备中的关键作用;提供综合化的入学准备专项服务,以提升学前儿童的入学准备水平。  相似文献   

13.
在经典的愿望理解任务中加入与角色性别特征相符或相悖的玩具偏好信息,当信息中出现的玩具与测验玩具相同或同属一个性别组时,考察256名3到8岁儿童的愿望理解成绩是否会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结果表明:(1)儿童为他人选择玩具时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随年龄逐渐增强,在不知被预测角色玩具兴趣的情况下,女孩比男孩更刻板,所有被试对女性角色比对男性角色更刻板;(2)儿童利用信息的能力随年龄逐渐提高.测验玩具与信息中出现过的玩具出自同一性别组(表征对应),与该玩具在测验中直接出现(直接对应)相比,会显著增加儿童的判断难度,但女孩为女性角色的判断相对不受影响;(3)如果被预测的男性角色与儿童性别刻板印象相悖,会显著影响各年龄儿童的愿望理解成绩,但如果是被预测的女性角色与儿童的刻板印象相悖,则仅会对7到8岁儿童的愿望理解成绩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4.
标记是指某种事物的代号,是通过一一对应的方式用简洁的形式表现复杂的事物。为探讨不同标记对3-5岁幼儿数学语言理解的影响,选取某幼儿园160名3-5岁幼儿,随机分为空间标记组、序数标记组和颜色标记组,使用操作任务和《学前儿童数学语言评估》量表,测查幼儿对于数学语言的理解状况。结果表明:3-5岁幼儿在操作任务中的表现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和组间差异;序数标记组和空间标记组的幼儿在操作任务中的得分与数学语言评估量表中的得分呈中等程度相关,且这两组幼儿在操作任务中的正确率高于数学语言评估量表中与序数、空间相关题目的正确率。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将数学语言贯穿于幼儿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为幼儿提供适宜且有层级的支架物、重视幼儿在数学学习中的操作与表达。  相似文献   

15.
小学儿童对有字面义与无字面义的隐喻理解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儿童对有、无字面义的隐喻理解发展特征,本文采用隐喻理解实验材料,以某县城小学二、四、六年级共168名学生为被试,考察儿童有、无字面义隐喻理解发展。结果表明:(1)整个小学阶段儿童隐喻理解水平较低,无字面义隐喻理解水平更低;(2)低、中年级儿童有字面义隐喻理解水平明显高于无字面义隐喻理解水平,高年级儿童有、无字面义隐喻理解水平几乎一样;(3)小学儿童有字面义和无字面义隐喻理解水平都在迅速提高,无字面义隐喻理解水平提高更快。  相似文献   

16.
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在我国 ,双语教育的低龄化也已成为社会的共识 ,其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但重视程度和实施科学有效的教育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在学前儿童双语教育领域内 ,由于许多模糊认识的存在 ,导致实际教育效果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 ,本文拟对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内涵、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可行性以及在对学前儿童实施双语教育应注意的问题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采用儿童性别概念认知调查问卷与性别角色量表调查了儿童性别概念认知与性别角色发展状况,以便提出有针对性教育策略。结果发现,四~六岁儿童性别同一性认知发展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六岁儿童性别稳定性水平均显著高于四岁、五岁儿童,但后者性别稳定性认知水平差异不显著;性别恒常性认知水平年龄差异均显著,从低到高的顺序为四、五、六岁组。四种性别角色类型在学前儿童中已分布,四岁儿童女性化与双性化的比例均在30%左右,五岁儿童双性化比例达到74.32%的峰值,六岁儿童双性化比例逐渐下降为54.65%;男性化比例有所偏低,最高的出现在四岁组20.28%。总的来说,学前儿童的性别概念认知与性别角色类型发展状况均表现出年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性别特征分化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18.
采用自编的实验任务,以数量和情感两个因素为变量来设计儿童的主观价值判断,并根据它们之间的交互关系,分四种实验处理水平(情感丰富/数量较少,A1N1;情感丰富/数量较多,A1N4;情感匮乏/数量较少,A0N1;情感匮乏/数量较多,A0N4)对240名3~5岁儿童进行单独测试.结果发现:学前儿童的捐赠行为受捐赠对象的数量和自身情感因素的交互影响.总体上来讲,在情感丰富条件下,随着受捐赠对象的数量增加,儿童的捐赠数额却减少;在情感匮乏条件下,则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19.
介绍学前儿童学习方式评定的几种方法:(1)成人等级评定方法,比较常见的评定量表有儿童学习方式量表、学前儿童学习行为量表。与学习相关的一些社会性行为量表,如社会技巧评量系统。(2)问题解决的灵活性任务,采用个别测验的方式直接评定学前儿童的学习方式。最后,与当前学前儿童学习方式评定的方法进行对比,讨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结合中国的文化特点对学前儿童学习方式的评定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整体水平不高、学生科学教学效能感较低、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被忽视等因素,导致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研究者基于PBL教学模式及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开展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教学效能感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改革。PBL教学改革有效提升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