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摘要]保持党的纯洁性既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研究的重要对象。同属道德范畴与政治范畴的语境,纯洁性不仅是执政党建设的内在道德要求,也是执政党伦理建设的理性基础。纯洁性建设与执政党伦理建设具有“执政为民”的共同旨趣,纯洁性自我净化的主体性与执政党伦理的自律性要求相通,纯洁性追求的价值理性及情感共鸣与执政党伦理浸润的公共理性体现一致。在实现路径上,基于伦理学视阈从“是”与“应该”、实践理性与道德评价、自律与他律等重要关系,把握保持党的纯洁性的价值与事实、理性与现实、“应然”与“实然”,具有重要的政党理论价值和道德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通达共产主义的革命道路上,革命者在“革命之中”守护党的初心,“革命伦理”因“革命”而成为伦理之家,形成初心不断凝聚的伦理世界。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伦理创新,中国共产党革命伦理具有整体性与具体性、生成性与超越性、内省性与持存性的伦理特征,具有本原伦理的先行筹划、实践伦理的自我造就、示范伦理的带动引领功能。营造中国共产党革命伦理,能够为传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提供现实支撑,为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政党伦理建设提供前提基础,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革命提供伦理认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秩序提供关键工程,为创造性构建中国特色伦理学提供方向指引。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共产党员作为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紧密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精神,进一步总结和发扬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以实际行动来体现、保持和发展先进性,始终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执政能力建设与党执政的伦理基础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政伦理是党的执政能力的伦理支撑。党取得执政地位后在自身伦理建设上面临着从革命伦理向执政伦理的转型。但由于“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失误,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这一转型未能成功实现。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顺利实现了执政的伦理基础转型,并不断推动执政伦理的发展,这有力促进了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新阶段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与执政伦理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彼此促进,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5.
英明领袖华主席在党的十一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增强无产级党性,增强党的观念,增强党的集中统一的领导,是搞好党的整顿和建设的重大问题。”所谓共产党的党性,就是无产阶级阶级性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是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亲自缔造和培育的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无产阶级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阶级,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最有远见,最大公无私,最富于革命的彻底性。而我们中国无产阶级,由于深受“三座大山”的残酷压迫和剥削,所以在革命斗争中表现得最勇敢、最坚决、最彻底。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就要时时处处体现这种阶级本色,用马列主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核心,对建设学习型政党进行了许多具有开拓性意义的探索。建党之初,毛泽东根据党当时所处的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党内的本质要求,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党”这一重要思想,通过加强学习来统一全党的思想和步调,以确立党的领导地位,完成党的历史使命。在此基础上,他以政党的角度,从“学习是什么、为什么学习、学习些什么、怎么样学习”等层面对政党学习作了比较详尽的论述,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观点。研究毛泽东关于政党学习的思想,不仅能在理论上为建设学习型政党提供思想资源,更能在实践上提升全党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行动自觉。  相似文献   

7.
延安时期,毛泽东从分析“三个法宝”的相互关系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命题入手,指出“党的建设”是“三个法宝”的核心,确立了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这一构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思想基础;并提出了党应以马列主义为工具研究本民族和党的历史,研究当前运动等学习要求,以及加强理论研究、完备学习制度、把全党办成一个大学校等构建学习型政党的举措。毛泽东党建思想对当今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启示在于: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正确处理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系,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理论研究,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政治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性建设,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探索中总结出政治建设的历史逻辑是在革命和建设中“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为党的政治建设开辟道路;改革开放中“讲政治”为党的政治建设修基固本、全面从严治党中“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实现党政治建设的飞跃与成熟;理论逻辑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党的主要领导人的思想观点为党的政治建设贡献智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提供指导;实践逻辑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等。  相似文献   

9.
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地位指的是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层级地位,反映的是党的政治建设和其他建设之间的逻辑关系,彰显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各个层面。政治性是政党组织的第一属性,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性突出表现为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具有根本性作用。必须以巩固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地位为“总抓手”,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要凝聚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的科学共识、培育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的价值导向、夯实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的政治根基、强化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0.
苏联共产党衰亡有其主、客观等多方面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综合引起的复杂的政治事件,这其中最关键的是苏联共产党丧失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先进性是共产党的根本特征,是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任务,是事关共产党生死存亡的大事,所以必须遵循党的发展规律,不断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巩固党的思想基础和阶级基础、群众基础,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核心的诠释,表明“以人为本”的实质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具有两大显著特征,一方面它是对善良和正义的尊重和维护,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属性,另一方面,它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执政理念,从而使广大的人民群众真正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先进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专家学者们对中共“延安时期”的研究非常活跃。为了给研究人员提供数字化的文献信息资源,提高科研效率,有必要建设中共“延安时期”历史文献数据库。该数据库的建设对中共“延安时期”的研究和当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经济和文化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开创了图书馆与专业研究人员合作,为重点学科和专业研究进行深层次知识服务的先例,对提高图书馆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央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创、建设中央苏区时期,用客观方式展现出来的道德价值体系总和。中央苏区精神的主要内涵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政治道德的基本结构;中央苏区精神的内核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政治道德本质;新时期中央苏区精神的弘扬,应与中国共产党执政道德建设相契合。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党的执政伦理是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道德伦理的层面阐述了党的科学执政,是党的根本性质的要求和体现,是党获得自我认同与合法性的重要思想基础和途径,有利于党对意识形态建设规律的把握,在哲学层面上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机结合。这与党的执政伦理有着共同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积累了科学的执政经验。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前提下实现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是科学执政的理论前提;树立"以人为本"的政治观,把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当作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是科学执政的本质;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科学的权力运行约束机制是科学执政的保证;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是科学执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工作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张思德精神是党的一面鲜明旗帜,引领一代代共产党人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促进了党的优良工作作风的形成。弘扬张思德精神,传承为人民服务价值理念,对于有效改进工作作风和增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学习张思德精神,一要保持为人民服务"本色"不改变;二要做好为人民服务"角色"不懈怠;三要发挥为人民服务"特色"不放松;四要纯洁为人民服务"党色"不动摇。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新中国黎明的前夜,面对取得革命战争的决定性胜利,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提出“两个务必”的著名论述,深刻阐述了怎样执政、为谁执政的问题。“两个务必”是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能不能长久执政、能不能为人民执好政”的历史性课题作出的科学回答。历史实践证明,坚持“两个务必”是我党长期执政的重要思想保证,是我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是我党提高执政能力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18.
改善民生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所在,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追求。改善民生与"为人民服务"、"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贯穿于中国共产党90年历史之中。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以人为本的价值向度,是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至上宗旨的具体体现。党与民贴心,民与党同心。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努力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不断改善民生的伟大实践和历史的反复比较中,最终选择了"跟共产党走",于是有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的历史,就是不断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实行“党内合作”是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惟一形式,有力地促进了工农运动的发展和党的力量的壮大,为中国民主革命打下了基础。实行“党内合作”形式不是造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和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跟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世界潮流,跟从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实进程,中国目前应当抓紧开发海域,整合为新板块,并与东部、西部、东北、中部一起纳入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海洋经济开发专项规划提供理论支撑。有鉴于此,必须对整合海域为新板块纳入国家区域开发总体战略进行定位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