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4 毫秒
1.
近年来,湖南省的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文化贸易出口还存在较大的逆差,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资金实力薄弱;文化产品层次较低;不能准确地进行市场定位等等。针对这些不足,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渠道来增强资金实力;加强文化企业与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以提升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准确把握好市场定位,进而提高文化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通过国际文化产品代理和中介服务,积极主动地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等,从而促进湖南省文化贸易出口的发展,增强其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尽管面临贸易保护主义和侵权等方面的挑战,世界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仍保持较快增长势头,文化服务贸易增长尤为迅速。目前,在文化产品出口方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具优势;但在文化服务出口方面,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我国文化产品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强,但文化服务的国际竞争力不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述了日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以及服务贸易出口在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的地位和特点,分析了我国主要出口产品机电产品和轻纺产品出口效益低下的原因,提出战略产品、主导产品、传统产品出口相结合的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以来,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稳步增加,日本作为中国农产品出口第一对象国的地位不断稳固,中国农产品在日本的市场占有率也不断提高。但是,我国对日农产品出口的潜力仍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出口增速缓慢。面对日本农产品贸易保护严重及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的不利局面,我国应以传统优势产品为中心,以加大科技投入为主要途径,以提高农产品质量为主要目标,采取相关措施,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打破日本的贸易壁垒,促进我国对日农产品出口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促进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摆脱被锁定在国际产业链中低端的现状,提高企业产品的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基于产品与市场的二维分析架构,利用CEPII BACI数据库1995—2010年数据,可刻画我国出口增长的特征性事实,并实证分析研发创新对我国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的作用。研究发现,1995—2010年,集约边际主导了我国的出口增长且其贡献度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研发强度显著地促进了出口增长的集约和扩展边际,而经济危机对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产生明显的负面冲击。模型的交叉项表明,即使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研发强度仍然能够对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产生正面影响且作用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出口不仅能给一个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还能加强一个国家政治、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教育的质量,推动教育的全面发展。目前,我国的高教出口在国际教育市场上还处于劣势。通过对来华留学生的现状分析,探讨了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出口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影响的进一步加深,河南省中小出口企业暴露出产品技术创新水平不高、产业链条延伸不够、产品精细加工不深等问题,但也面临着政策扶持、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区位及产业优势的发展机遇。要从根本上增强河南中小出口企业应对国际市场变化的能力,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重点谋划中长期应对策略,做好产品企划创新,在不断开展技术创新和设计创新的同时,加强出口产品品牌建设,打造河南名牌产品形象,走出一条自主创新的外贸出口之路。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产品出口受制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 ,我国农产品出口屡屡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制约。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在正确认识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的基础上 ,从充分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手段、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健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加快农村税费改革、完善农业服务保障体系、提高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的内在素质等六个方面攻克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 ,扩大我国农产品的出口 ,进而推进外向型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花生是我国具有出口优势的农产品。本文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和显示比较优势指数考察了我国花生在1996—2005年间的出口竞争力的变动特征,并与印度、美国和阿根廷做了国际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花生产品具有很强的出口竞争力,但出口竞争优势正在降低。作者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花生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200年我国茶叶出口竞争力演变之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 0 0年来我国茶叶出口数量和所占国际市场份额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19世纪 30年代以前中国茶叶垄断世界市场 ;30年代以后世界其它产茶国学习了中国的制茶技术并在国际市场上与中国茶竞争 ,中国茶叶的国际市场份额逐渐缩小 ,到 194 5年中国茶叶出口衰落到极点 ;194 9年以后中国茶业开始复苏 ,茶叶出口不断增加 ,在 1984年达到 1886年的历史最高水平 ;2 0世纪 90年代以后中国茶叶出口增长乏力 ,甚至有下降趋势。引起我国茶叶出口竞争力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小规模生产和过高的国内税是影响我国茶叶出口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美国进行文化出口的基本模式是文化企业“冲锋陷阵”,政府“保驾护航”;美国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美国国际战略中重要的“软权力”;美国一直把WTO当成输出美国价值的工具;美国不制定文化政策恰恰是一种实现“文化霸权”的最为有效的策略;规模经济使美国文化产品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应该尽快制定文化产业的全球化发展战略;中国文化产业在垄断已经形成的国际贸易格局下,不能任凭国际市场的摆布;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地方利益和局部利益应该服从于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但与世界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仍处于弱势地位,文化产业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创新能力不足,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强。文章通过与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的比较研究,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借鉴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提出推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流通也日趋国际化,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际竞争的整体态势来看,通过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来培育国家和区域的“软实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提升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通过对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机理分析,构建了华东六省一市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分析框架和模型,采用ANP统计方法、SPSS和EXCEL软件进行处理、合成和分析数据,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建立了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华东六省一市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4.
"文化经济"既包括文化产业,也包括文化事业的投入和产出以及大众文化消费,是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最佳选择。由此,拉动文化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是:政府发展文化事业、大众提高文化消费和加大文化贸易出口。文化经济发展的思路主要是围绕民生办文化,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围绕市场办文化,引导促进文化消费;围绕出口办文化,重视扩大文化贸易出口;围绕繁荣办文化,扶持规范文化产业;围绕项目办文化,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业态,推动文化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发展文化服务贸易的迫切性日益被各国所认知,在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间的谈判和签订的协议中,文化服务贸易已成为大国竞争的焦点之一。拥有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发展史的中国没有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服务的国际比较优势,因而在当代国际文化服务贸易的竞争中显得相对滞后,表现为中国核心文化服务贸易存在严重逆差,且发展很不均衡。当前学术界已经认识到国际文化服务贸易的重要性,对国际文化服务贸易进行研究的论文专著逐渐多起来,但对国际文化服务贸易的系统的理论研究非常欠缺。为实现贸易强国之梦,有必要对中国文化服务贸易现状进行梳理,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所谓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人口、历史、民族等方面的表象特征的总和,是通过大众传媒、影视产品等传播介质所塑造出的形象。它既包括一个国家在国内的形象,也包括在国外的形象。在全球信息和市场流通的前提下,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国内形象之间往往相互参照、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西方国家对中国形象的认知随着时代的变化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直到20世纪,西方的中国形象仍表现出两个极端,而在文化的功能上则表现为西方文化的"他者"形象。国家文化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中国电影自其诞生之日起,一方面要保障自身健康发展,同时又要承担起塑造国家形象的使命。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电影产业发展的前提,也是电影产业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关键,只有如此,才能改变当下中国国家形象"他塑"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文化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从中国文化服务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出发,收集近年来中国与其他14个国家文化服务贸易出口数额,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和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贸易对象国经济总量、互联网普及率和本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等因素与文化服务对外贸易呈正相关关系,应从加大宣传、营销等方式消减文化折扣深入发达国家市场的负面效应,借助科技力量实现文化服务与网络服务的有机结合,综合国内外市场优化文化服务对外贸易增长模式,建立完善的文化服务贸易统计指标体系与数据整理等方面提升中国文化服务对外贸易实力。  相似文献   

18.
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及发展动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化产业是当前极具可持续发展力的朝阳产业.人们对于这一产业的表述在不同历史时期并不相同.剖析了文化物化形态由产品到商品的内在逻辑过程,指出文化产业除按经济规律生产和提供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外,还具有不同于一般产业的属性和功能,既要满足大众精神需求,又要服务于意识形态.决定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分微观和宏观两种,加强对这两种发展动力的研究,对于提高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丝绸是古代中国的主要外销产品,也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象征.近年来,国外发现了一些早期丝绸,为研究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实物依据.古代地中海地区曾利用野蚕丝进行过纺织,西方文献所说的"科斯丝绸”就是指这种野蚕丝,而不是指中国丝绸.至少在公元前6世纪,中国丝绸已经传到了欧洲,并且很可能是沿着草原通道西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