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当下文化与后现代性的关系是近年来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尽管中国的现代性实践尚未获得充分发展,普遍而言尚不存在实践性的后现代社会文化现实,但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我们已经面临技术-经济层面的后现代现状以及改变了的文化语境,不可能重蹈"现代-后现代"的线性发展路数.中国当下文化实践策略应当且必然是:负有现代性使命的后现代性实践.  相似文献   

2.
发现东方与文化输出的一个根本目的,就是重新塑造中国的文化身份并参与全球文化竞争.真正的学者应该提出在国际上经得起批评辩论的中国思想,打破文化单边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全面总结中国现代化经验中的"中国道路",在新的国际语境中消解中西旧文化,创造人类新文化.现代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重创,生态失去平衡,环境日益污染,东方文化身份表明了中国立场的正当性.当务之急在于文化身份的确立.中国文化历经重大冲击而仍具凝聚力,是因为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就是吐纳吸收自我创新,能容纳古今中西各种有价值的精神文化遗产,找到普世性国际性文化共识框架,重新铸造经过现代性洗礼的新思想.中国文化艺术界在"现代性"问题上尚充满速茫,要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对话中走出来的,不能完全驱除现代性,因为现代性确实并没有完成.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现代化的重新定向及其对"五四"批判再反思之际,"后现代批铲"开始发出了"现代性的追问",并明显地表述为对新殖民主义高度警惕的守成主义特征.在这种后现代的追问下,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的合法性一度成为一个疑问.  相似文献   

4.
"前现代性"、"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分别代表西方文化的三种类型,三者之间构成了一个递进式的关系。历时地讲,"前现代性"与"现代性"分别由一种本体形态所支撑,即相应的"客体"本体、"主体"本体。由于"后现代社会""正处于路途之中",其特质"后现代性"目前还不明晰。正因为如此,需要为"后现代性"建构一种本体形态以为支撑。对应地讲,这种本体形态应为作为"客体"、"主体"两种本体之综合与超越的"道体"本体。  相似文献   

5.
传统、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三重因素的矛盾和冲突是信息时代中国现代化难题的深层根源,而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之间的矛盾只不过是这一深层根源在不同层面上的外在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现代性、历史断裂与中国社会文化转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现代性问题与现代化的社会变迁紧密联系在一起.现代性的反思是现代化深度发展的产物.现代性在整体上以历史的断裂为其特性.这种断裂表现在现代性的动力、制度架构与日常生活理念三个方面.中国是在现代性的普世化进程中与现代性问题遭遇的.中国的现代论说,在现代性问题上具有通约性."五四"在现代性的断裂背景上获得辩护理由.而现代性具有中国的特殊问题性,在自我认同的基点上,筹划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的现代性格局,已经成为我们讨论现代性问题的当然取向.  相似文献   

7.
西方文化在历史上先后经历了前现代性、现代性和后现代性,而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同一时空内集中了这三种价值质态。当我们的文化伦理建设还以现代性价值为核心时,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汹涌而至,后现代主义强调道德相对主义和非理性的作用,虽然极大地冲击了现代性的根基,但同时也打破了现代性伦理的僵化,为现代性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现代性的历史文化根源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指出了现代性是与分散世界史中的传统文化相对的导向统一世界史的现代文化的全球化特性.从狭义上来看,它主要是指自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到20世纪中叶的现代性,其本质是追求一种统一、一致、绝对和确定性,一言蔽之,就是追求秩序,反对和抵触混乱、差异和矛盾;而从广义上来看,由于"现代"和"现代性"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现代性"并非只有在"现代"才存在;虽然"现代"是包括近代、现代和后现代,但"现代性"却早在封建社会(特别是中世纪后期)的母体内已经孕育成长.所以,"现代性"应当包括封建社会后期(包括中世纪后期和文艺复兴)、近代、现代、后现代和现代化五个方面.它们既有相互独立、断裂的一面,又有相互继承、互渗的一面.现代性具有一个不断敞开的视界,是开放性的.它是瞬间性、流动性、未定性、水恒性和不变性的对立统一的、丰富、复杂、多样的整体.  相似文献   

9.
"现代性"及其密切相关的"现代""现代化""现代主义""后现代性""后现代主义"等术语是当今时代的基础用语,但其含义往往含混繁杂,不仅给人们沟通造成不少困难,更危及到了现代性理论的当代应用。对"现代性"的内涵进行界定,并对"现代性"及其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厘清人们的分歧所在,为读者更好地阅读和理解现代性理论相关文献提供帮助;同时在新时期重塑现代化理念,以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能够健康向前迈进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将后现代性看成一种对现实观照的思想态度或风格来看,发生在 1923 年的科学与人生观论战是一次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论争历程中的一个典型案例。虽然从时代上看这是中国走上现代化之初的一场论战,但科学派提出的人生观充满了现代性精神,而玄学派所提出的人生观,以及对科学派人生观的批评,在某些方面具有了后现代性的特征。而科学派对玄学派的批评,又具有维护现代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