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世纪被称为语言学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得到确认.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各个语言学流派纷纷出现,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结构主义语法、英国系统语法、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等语言学流派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和研究了语言的本质及其基本规律.其理论观点形成了现代语言学基本理论框架.这一切离不开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符号学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创立的,他被尊称为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其思想主要体现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里并影响了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结构主义以及转换语法等很多语言学派,他的理论被应用到语言学之外的很多领域。在此尝试用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尤其是关于所指和能指关系的论述,对部分网络笑话进行分析,阐释其幽默发生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20世纪语言学发展很快,以语言学家索绪尔为代表的结构学派奠定现代语言学的基础;以语言学家乔姆斯基为代表的生成学派发起了现代语言学的革命;以语言学家韩礼德为代表的功能学派将语言内部研究推向语言的使用研究。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首次提出将语言当成是一个系统来研究,由此创立了现代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索绪尔的理论广泛影响了以后的各种语言学派,带来了20世纪人文学科的一场新的创新革命。在西方文学批判领域涌现出一批以文学语言自身为研究对象的文学批评流派。这些流派主要包括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  相似文献   

5.
转换——生成语言学派是近20年来西方语言学界最有影响的一个流派。这个学派的创始人是美国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Noam·Chomsky)。乔姆斯基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派著名学者哈里斯(Z·S·Harris)的学生。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时,主要研究的是语言学、数学和哲学。他把语言研究和数学、现代数理逻辑结合起来,在语言学中提出了一种新的语言观和研究方法,即转换——生成语法。这个学派猛烈地冲击着当时占统治地位的以布龙菲尔德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引起了欧美语言学界的普遍重视,在哲学界和心理学界,也成为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乔姆斯基语言理论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1957年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Chomsky)的《句法结构》(Chomsky,1957)一书问世,标志着以他为首的转换生成语法学派的诞生。1965年,《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Chom。by,1965)的出版奠定了乔姆斯基在语言学界的地位。转换生成语法学派的崛起,打破了结构主义语言学派一统天下的局面,被人称为语言学领域的一次革命。事实上,转换生成语法已经成为现代语言学理论中影响最大,学术地位最高的~种语言理论。任何一门新学说的产生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都是对前人研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乔姆斯基的学说当然也不例外。在一定程…  相似文献   

7.
乔姆斯基革命的历史背景本世纪20年代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兴起,结束了历史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界长达一个世纪的统治。1933年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发表了《语言论》一书,在经验主义思想指导下,提出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语言观和一整套语言分析方法,在美国及世界语言学界引起了很大震动,使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在美国称为描写语言学派)取代历史比较语言学派而成为英国语坛的主流派。布龙菲尔德则被公认为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人。但是,由于新学派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缺点,基础不稳,终于在60年代被乔姆斯基生成语言学派所取代。  相似文献   

8.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昂纳德·布龙菲尔德(Leonard Bloomfield,1887-1949)是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的奠基人。他在美国语言学界的地位,相当于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1913)在欧洲语言学界的地位。随着语言科学的发展,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描写语言学在内)作为一个历史阶段已经成为过去,布龙菲尔德语言理论中当时被认为新鲜的观点,有些也已经变得陈旧了。尽管如此,传统语法、结构主义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还是当前语法研究中的三大派别;以布龙菲尔德语言理论为基础建立的听说法现在也还是外语教学中一种比较流行的教  相似文献   

9.
索绪尔之后,语言学上出现了布拉格学派与哥本哈根学派。这两个学派,与美国描写语言学一同构成结构主义。本文从学派渊源、主要学术观点、历史贡献等角度,对这两个学派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从而发现两学派观点中的异同,以及各自的特点等。  相似文献   

10.
语言学作为一种对语言的结构、作用方式与历史发展进行研究的学科,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语言学的发展与哲学的发展紧密相联。实证主义哲学的发展推动了实验语言学和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20世纪初经验主义哲学的盛行推动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理性主义哲学思潮的重新兴起,带来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语言学的产生;而现代兴起的体验哲学与认知语言学以及有关语义学、语用学等新兴语言学流派的兴起,都与当时哲学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是西方现代艺术学学科的重要建设时期。在此期间,诞生了以柏林学派、莱比锡学派与维也纳学派为代表的德语国家学术群体,以及一系列具有批评性、原创性与建构性的思想观念,从而在反思传统研究范式的基础上,逐步建设起具有现代意义的艺术学学科,形成了以艺术科学理念为核心,以历史研究与理论研究为论域,以形式主义分析与图像学研究为基础方法论的新研究范式。这一历史进程不仅是西方学术史与思想史的重要篇章,而且它所建构起的艺术学研究的现代学术体系及其学理依据与知识谱系也成为当代中国艺术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是西方现代艺术学学科的重要建设时期。在此期间,诞生了以柏林学派、莱比锡学派与维也纳学派为代表的德语国家学术群体,以及一系列具有批评性、原创性与建构性的思想观念,从而在反思传统研究范式的基础上,逐步建设起具有现代意义的艺术学学科,形成了以艺术科学理念为核心,以历史研究与理论研究为论域,以形式主义分析与图像学研究为基础方法论的新研究范式。这一历史进程不仅是西方学术史与思想史的重要篇章,而且它所建构起的艺术学研究的现代学术体系及其学理依据与知识谱系也成为当代中国艺术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13.
泰州、浙中、江右,这三个学派都是王门中的杰出代表,彼此间存在着一定差异:泰州学派是儒家民间化的学派,讲学主旨在于教化民众,其修养理论则重事、主敬;浙中、江右学派皆为士大夫学派,讲学主旨在于启发士大夫,其修养理论或重心,或主静。其差异并无高低之分,也无对错之别,都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儒家的修养理论,都为儒家思想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学校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其成员习得并共同拥有和相互作用、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和行为方式呈现出来的思想观念、制度规范的总和,表现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种形态。由于其计划性、专业性、组织性和日益丰富的内涵,学校文化在无形中向儿童传授着价值规范、培养着情感态度、发展着行为技能并进而影响、促进着儿童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15.
传播学科的兴起:一段重新阐释的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播学学科建立之初,选择了以哥伦比亚学派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而不是芝加哥学派的传播研究范式.尽管哥伦比亚学派无论在理论与方法上都不能说更有优势,但其理论成果更容易被意识形态所用,其定量方法更容易为当局的决策提供证据,其研究范式更容易划定传播学科的边界并为该学科带来更多的资源,因此,急于为传播学奠定专业主义边界的施拉姆不假思索地选择了哥伦比亚学派.然而这一选择导致了传播学不但受到意识形态的高度控制,而且也有一套极其保守和封闭的学科规训,这一切使传播学科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就不断受到合法性的质疑.  相似文献   

16.
兼有东西方两种文明是俄罗斯鲜明的民族特性和传统文化理念。它对俄罗斯国家的对外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而逐渐形成了俄罗斯几个世纪对外政策的总原则:维持对西方和对东方的外交平衡,重点在西方。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20年代是是孔德系社会学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两大学派在中国的逐步形成时期。共同的时代背景和本土化的愿望使这两大学派在坚持个性的同时相互借鉴,共同推进了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建设;不同的价值取向与指导方法又使它们的见解与作用相异。但是这两大学派都促进了中国社会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肇始阶段的太谷学派与扬州学派共享相同的时空环境,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交流与联系,太谷学派受到扬州学派的熏陶,形成解放思想之风、溯流寻源之风,终通且博之风,笃实自律之风和重友切磋之风。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本文分别从学校重智轻德、学校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学校管理、教师师德等因素对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指出学校教育所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满铁附属地学校学制的历史嬗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满铁附属地的学校教育体系分为日本人学校教育及中国人学校教育两大系统。通过对中日学校教育学制进行梳理,可厘清其学制的年限及其变化,了解其特点、差异,明确两种不同学制的设置目的是为了满足日本对我国东北进行更加有效的殖民侵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