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论《帛书周易》邓球柏本文是我多年来研究《帛书周易》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将其汇集起来公之于世,以求教于大雅方家。一论“火水相射”与“水火不相射”《帛书周易·系辞》有这样四句话:“天地定立(位),【山泽通气】,火水相射.雷风相酹(薄)。”今本《说卦传》作:...  相似文献   

2.
结合《周易》审视《文心雕龙》的理论思想有极强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此类研究成果丰硕,且大致可以“《周易》对《文心雕龙》的影响”及“《文心雕龙》对《周易》的阐释”两类视角进行划分。具体而言,前者又可分为“征引内容”与“话语体系”两大层面,而后者主要以“五经皆文”的观点为线索。经梳理发现,《周易》与《文心雕龙》的关系研究,应主要围绕《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的相关内容展开探讨,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关节所在。  相似文献   

3.
论《周易》的科学原理陈德述《周易》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典籍,内容非常丰富。目前,国内有些人仅仅只热衷于卜筮,这样的所谓“易学热”很难说是一种正常现象。国外的科学家很重视《周易》所揭示的科学方法论。本文就《周易》伪科学原理问题,发表一点自己的见解。一...  相似文献   

4.
先秦无《易经》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儒家经典著作的《周易》究竟成书于什么时候?这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关于《周易》的创作时代,从西汉的司马迁开始,一直到最近,说者均认为先秦已有作为儒家经典的《周易》。至少它的经部,即卦图、卦辞、爻辞,及其排列次序,在先秦已是儒家的经典。他们的根据是:《论语》有学《易》的自述;儒家的《左》、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周易》中已经很明确地表现出当时对婚姻的一系列要求。对女子,它要求有人格之正,守持贞正以待男子求婚;对男子,它要求以礼求婚。同时,《周易》对一夫多妻的媵妾制度给予肯定,对理想状态的家庭进行了反映。本文通过对《周易》婚姻、家庭观念的梳理,描绘出了《周易》中的这一系列深刻影响后世的观念。  相似文献   

6.
《周易》:挣扎出来的哲学董运庭《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百科全书,它被奉为儒家的大经之首,历代受到重视。对《周易》的研究,几千年来从未间断,虽经秦火,办独逃厄运,使它成为中国古籍中注释最多的一种。八十年代以来,《周易》作为“东方神秘主义”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在《周易》中,“象”是“道”的显现,圣人由直观之“象”可以实现对形而上之“道”的体悟.并且,圣人通过效法万物之象而创设卦象,由卦象这种符号系统对“道”进行阐说.象虽直观却不同于形,它表现为“未形”之“几”的动态存在.象是整体情境中的象,它存在于整体境象中.简言之,《周易》之象具有直观性、动态性、整体性、形上性等特征.《周易》之象与中国文学艺术之象有很多类似或相通之处,它构成了文学艺术之象的直接渊源.  相似文献   

8.
《周易》产生时代及其与《易传》的关系是《周易》的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周易》的作者究竟是谁,司马迁的意见是:伏牺画八卦,文王演为六十四卦,孔子作十翼。班固在《汉书·艺术志》中归纳为“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司马迁的说法便成为权威的说法。根据这个说法,《周易》经的部分,最后的实际的完成者是文王,而传即十翼的作者则是孔子。  相似文献   

9.
<正> 在论述正文之先,提出几点作为讨论《周易》内容的前提:首先,庞杂的“易学”与《周易》本身的内容必须分清。清《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易类》一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此语颇中肯綮,揭示了后人由《周易》文字与卦象而敷衍出各种各样的学说,又回过头来论证种种学说原本就在《周易》义蕴之中,如此形成的“易学”实与《周易》本身的内容了不相干。其次,至于《易传》,从思想史上看,也应该与《周易》截然划开。《周易》作于西周末年(见后述),而《易传》成书于战国中晚期①。从公元前九世纪到公元前四世纪,其间五百年正是诸子兴起,中国思想史上群星璀灿辉煌的时代。所以,以讨论《易传》思想代替对《周易》本经的研究,不仅会因研究对象的替换而产生研究方法上的错误,掩盖了  相似文献   

10.
论《史记》对《周易》的范式践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周易》和《史记》的传承关系,历来论者大多仅在于“通变观”。笔者不揣浅陋,发现《史记》中称引《周易》原文,著录其事其理,化用“经”“传”文辞的地方所在良多;更甚者,无论其宗旨还是体例也无不受《周易》的影响。谨循本溯源,略作探讨如下。 一 就整体而言,《史记》中对先秦典籍和诸家思想没有批判的唯有《周易》,并全面接受了乃父在《论六家要旨》中以《易传》之“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系辞下传》)为评述诸家总纲的方法,在《史记》中把《周易》作为表述思想和评判人事的准则。《史记》中对《周易》的运用有以下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11.
论《周易》休闲哲学的三个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三个维度讨论《周易》的休闲哲学:从本体论的维度出发的“得休忘闲观”是《周易》休闲哲学的形上之思;着眼于功夫论的“执休用闲观”体现为《周易》休闲哲学的日常生活方式;而生存论的《周易》休闲哲学则破体用,破形上与形下之区别,谓之本然状态的“休闲正命观”。《周易》休闲哲学的这三个维度同时也是中国休闲哲学的普适维度。通过这三个维度来探讨《周易》的休闲哲学,不仅对于把握《周易》哲学之底蕴,而且对于洞悉中国休闲哲学之奥秘与发展脉络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易》之为书,广大悉备,无所不包,概而言之是为三道:天道、地道、人道。《周易》论天道、地道,是为阐述宇宙的普遍法则和哲学的一般方法,其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确立人道。清朝著名学者焦循说《周易》是“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四库全书提要序》),这可谓是阐发《周易》旨意的鞭辟入里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周易》与二十五史的撰写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恰恰是《周易》对为什么撰写这个问题起着直接的导向作用。司马迁以《周易》为基本点。回答了他为什么撰写《史记》这个有关史学观的大问题。二十五史中多有关于《周易》研究者的记叙 ,而且常常利用《周易》达到自己的目的。深入研究《周易》与二十五史这一课题 ,将拓宽二十五史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4.
易为中华古代文化之滥觞,文艺美学之母体,人文智慧之渊薮。和谐美是《周易》美学思想的核心,也是文艺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它表现为阳刚与阴柔的对立统一,具象与抽象的对立统一.感性与理性的对立统一。产生和谐的根本原因在于交易性、流动性、辩证性。由交易为动力,经历辩证的途径,所揭示的生命美,乃是《周易》和谐论的精髓。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周易》古经的理论探索,在《周易》的产生年代、《易》之作者、八卦卦名之含义等方面作出了一些分析与猜测,并探求了《周易》古经的文化源头。  相似文献   

16.
《左传》《国语》中记载的《易》例,是探讨春秋时期《易》学的重要根据。《左传》《国语》中引《易》例有二十二事,可分为非筮占类引《易》和筮占类引《易》两类。对这些《易》例的归类分析,有助于探讨春秋时期的筮法以及《周易》在当时的应用。春秋时期卜、筮并用,占断吉凶的依据不限于《周易》,得到卦象的方法也未必是《周易·系辞传》中所记载的大衍之数起卦法。《周易》卦爻辞的写作目的本是系统地阐述吉凶之理,故判断吉凶未必通过卜筮。"某卦之某卦"有时用来表示爻题,有时则表示变卦,不可执泥其一。朱熹在《易学启蒙》中提出的断卦原则,或于史无徵,或与史相左,当非先秦古法。  相似文献   

17.
《周易》本非文论著述,而是占筮用书,但它本身却蕴涵着文论思想。其中《易经》所论并不多,主要蕴涵于《易传》。这些思想,对后世文论著述影响很大。受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南朝刘勰《文心雕龙》。这部文论专著,不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行文结构,有很多地方均取法《周易》。探索《文心雕龙》与《周易》的关系,对于深入研究刘勰的文论思想至关重要。 下面,拟从三个方面略谈浅见。  相似文献   

18.
关于《周易》一书的性质,历代易学家均有讨论,且为解易者首要回答的问题。汉代易学家普遍认为《周易》为卜筮之书,魏王弼以玄学解易,重视阐发《周易》义理,批评汉易象数学,开启了以《周易》解人事之先河。宋以后,易学家关于《周易》性质的论点趋于公允,即认为《周易》在历史上曾经作为卜筮之书的形态存在,但后世之学易者应注重开发其明天道、人事之理。程颐、张载、朱熹、王夫之等即持此种观点。陈法继承了这一传统,明确指出《周易》为明人事之书。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周易时论合编》本身所含材料及其他文献,证明《周易时论合编》一书为方孔、方以智父子二人合著,并且不能简单地认为是由方以智的《图象几表》与方孔的《周易时论》拼合而成,事实上,全书自始至终都是方氏父子合著  相似文献   

20.
我国建国以来唯一的一家易学研究专刊《周易研究》,于今年7月正式创刊发行。该刊由山东大学易学研究中心主办。《周易研究》以《周易》与传统文化为主题,以“《周易》经,传最新探讨”和“《周易》与自然科学”为内容。设有“。《周易》哲学思想”、“《周易》与传统文化”,“易学与自然科学”、“易学研究信息”、“易学入门讲座”等栏目。该刊融学术性、知识性、动态性为一体,既是易学研究工作者的专业性刊物,又对于一般文史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