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政治理论课生存教学模式要求:在教学目的上由培养“政治理论家”转到生成“有较高政治素质的生存实践者”;在教学重点上从理论的系统接受转到现实生存问题的理论解决;在教学方式上从政治理论的课堂讲授转到通过实际的生存;在师生关系上强调主体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2.
神仙观念与神仙信仰的现象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神仙观念”与“神仙信仰”乃人类生存中完全不同的生存维度。作为信仰的神仙,不是任何关于神仙的观念、思想和知识,而是人作为能在释放出来的一种独特生存方式。神仙实质上是一种在启示中临在的再生方式,即终有一死者朝向无限之境域生存的再生方式。  相似文献   

3.
“图文缝合”作为文学生产与接受的基本方法论,是以提升文学接受效度为目标的理论探索。文章立足于系统科学认识观,以接受美学思想为理论框架,探究从“语图互文”“期待视域”到“图文缝合”这一文学生产与接受系统效应的发生逻辑、内在理路与研究价值。本文意在突破单一学科逻辑囿限,对文学接受展开跨学科的理论推绎,以期获得更为宽阔的时代研究视野,引发更多有益于促进当代文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4.
论姚斯的“期待视野”理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20世纪60年代,德国学者姚斯的接受关学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西方文论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姚斯从读者的期待视野入手展开其接受美学理论的阐述,“期待视野”是了解接受美学的基础和关键。本文首先讨论了何为“期待视野”,接着分别论述了“期待视野”对于作品的“接受”和“生产”的重大意义,文章最后指出在姚斯的接受美学走向交流理论之后,“期待视野”仍始终贯穿着文学接受的主要问题,是联结各环节的中枢,从而最终展示了“期待视野”理论作为姚斯最重要理论文章的“方法论顶梁柱”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5.
“生存论转向”表达了现代哲学的理论自觉。在对传统哲学的“反叛”中,现代哲学正是从“生存论转向”中“坚定出场”。它超越传统的知识论路向,开启生存论路向;摧毁“实体存在论”,开显“生存论存在论”;解构永恒“在场”的“非历史性”,凸显人的存在的历史性。  相似文献   

6.
老舍的《离婚》表现了女性生存的处境和际遇。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去解读,便可以发现,女人在父权制社会里乃是一种“对象性存在”。她们无法离开婚姻,无法脱离男人而生存,婚姻的依附性使女人无法改变父权社会的既定秩序。  相似文献   

7.
先秦“名实论”,主要是基于“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的初步认识,将“名”作为人的一种创造性活动,通过考察“名实”关系,最终以探讨人的合理的生存实践方式及其认识来源的理论。它重点研究人、语言、世界三者互动的关系;语言能够显示现实的结构是其基本理念,“人”是其研究的最高目标。所以,就其理论重心与基本精神而言,它乃是一种人文主义语言哲学理论。虽然语言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与语言学、逻辑学关系紧密并互相贯通,然而,为了揭示其本质、彰显其特征,使之与古今中外相关的学科理论更好地会通,以便从中阐发出更多具有生命力和启示性的思想要素,最好还是突显先秦“名实论”所具有的人文主义语言哲学的性质。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全球化时代文化趋势对人的生存及比较文学研究的冲击与启示。张跃军谈网络时代的比较文学景观 ;邓艳艳谈形象学与比较文学的关系 ;周庭华谈接受理论与文学翻译标准的问题 ;钟友循则表现出对全球化时代人的“图像化生存”的一种忧虑。各篇文章角度不一 ,但各成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全球化时代文化趋势对人的生存及比较文学研究的冲击与启示。张跃军谈网络时代的比较文学景观 ;邓艳艳谈形象学与比较文学的关系 ;周庭华谈接受理论与文学翻译标准的问题 ;钟友循则表现出对全球化时代人的“图像化生存”的一种忧虑。各篇文章角度不一 ,但各成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全球化时代文化趋势对人的生存及比较文学研究的冲击与启示。张跃军谈网络时代的比较文学景观 ;邓艳艳谈形象学与比较文学的关系 ;周庭华谈接受理论与文学翻译标准的问题 ;钟友循则表现出对全球化时代人的“图像化生存”的一种忧虑。各篇文章角度不一 ,但各成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全球化时代文化趋势对人的生存及比较文学研究的冲击与启示。张跃军谈网络时代的比较文学景观 ;邓艳艳谈形象学与比较文学的关系 ;周庭华谈接受理论与文学翻译标准的问题 ;钟友循则表现出对全球化时代人的“图像化生存”的一种忧虑。各篇文章角度不一 ,但各成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12.
在韩非法治论逻辑中,人性基础上所建立的法律控制形式是以君主权力为核心的集人治与刑治为一体的专制主义;其所导向的必然是以权治法、以刑治民、以吏为师的权力主义法治形态及其意识形态;韩非理论;从反面说明了在真正的法治社会,提倡民本乃有权利意识,限制君权乃有制度理性,二者乃法治之本,前者为法治之“体”,后者为法治之“用”。  相似文献   

13.
古希腊教育哲学孕育了丰富的当代教育哲学生存论转向的理论资源,无论是苏格拉底的“反讽”、柏拉图的“idea”还是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都体现了一种“理性”与“生存”的张力平衡,但他们的教育哲学生存论开启并不彻底,造成了后世教育哲学的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14.
里尔克的诗《沉重的时刻》呈现了一个现代人的生命断片,不仅触及到其时代的痛点,更是对现代人“赢弱、荒诞和虚无”的生存感觉的特写。全诗共四节,每节分别以生命最基本的存在形态“哭”、“笑”、“走”、“死”为诗眼,藉以不断复返的修辞和意象,传达出诗人里尔克对现代人的存在乃偶在、无根和向死存在的独特理解。  相似文献   

15.
“人性”新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人性问题的提出乃源自人“形而上”的思维倾向,人性是什么?人性如何?古今中外人们对此作了不同的定义和界说:中西人性论有着各自的路径、内容以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中国当前则有“社会属性说”、“两性说”、“共同本性说”三种主要的人性论。总结中西人性探究的理论得失.可知合理之人性探究应遵循的若干基本规则或前提。而人性的新的理论界说可以为:追求生存优越。  相似文献   

16.
以西方现代接受美学为理论参照,对我国先秦时期盛行的献诗、采诗、引诗、论诗等诗歌接受活动和“诗言志”、“赋比兴”等诗学概念的演变作了具体的分析考察,不仅阐发了其中所蕴含的极有价值的接受理论思想,也揭示了先秦接受理论的早熟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一字难求     
宦洪云 《金陵瞭望》2006,(16):57-57
市场经济带来的质的变化,就是社会的开放性和人们交往的多元化。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开放意识,学会赢得他人帮助的社会生存和自我发展的重要技能,就得摒弃那种“万事不求人”的陈规陋习。卡耐基在一次演讲中,面对一位先生“我从不求人,依旧能生存下去”的诘问。答道:“从不求人”只是你主观上的一厢情愿,客观上你的衣食住行无时不在依赖着他人的帮助;从你的衣着和谈吐上可以看出,正是缺乏接受他人帮助,才使你少了一点原本应有的绅士风度和昂扬气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王氏哲学美学思想的考察,首次明确指出“无我之境”乃是一哲思审美境层。它把境界论所需求的写真景物真感情推到了宇宙人生的深处,在中国意境理论发展上首次提出真实性的深度问题,并反拨了“诗言志”的传统,从而成为王氏境界论的精华所在。  相似文献   

19.
雅斯贝尔斯的生存哲学在国外有一定的影响,属于存在主义流派。存在主义有无神论、有神论、人道主义等分枝,各有不同的主张和特点。雅斯贝尔斯的哲学属于有神论的存在主义,有它自己的特色和术语,而其实质乃是一种宣扬信仰主义的神学。本文从剖析他对生存哲学的基本概念“包容者”、“超越”、“人”的论述以及他对哲学、科学、宗教之间的关系的论点来揭示这一哲学的神学实质。  相似文献   

20.
宗教之思如何可能?人的有死、有限的存在性在场,构成了人类宗教之思以及所有宗教存在方式永不衰竭的本体论源泉。宗教之思的本质就在于,它以典型的“非对象化”的方式,源始地敞显出了一个形而上的境城。因此,宗教之思实质上乃人之生存境域边界上的一种形而上之召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