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瑞典旧养老保险制度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是以规定受益制为特征的现收现付制,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政策,直接导致巨额养老金难以支付的结果,迫使政府将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体制部分地向规定缴费制的基金制转型;新执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为每个工人建立由瑞典政府代表个人管理的名义个人账户和个人养老金账户,个人养老金账号上的资金可直接进入资本市场,进行投资,并可以以遗产的形式继承给相关的受益人.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应该改变养老金受益的计算方式,将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分离,开辟养老保险基金按账户进入资本市场的途径,确保个人账户上养老基金的投资增值;并且要加强和培养养老保险的精算人员.  相似文献   

2.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入市运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养老金运营的经验、我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发展以及企业年金和全国社保基金的成功运营表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进入证券市场是一个可行的选择.根据国外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入市模式的利弊分析,认为我国应采用全部信托型投资方式.但是,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入市运营还面临着若干问题,如法律缺位,转制成本需要化解,统筹层次太低等,因此我国应及时颁布<社会保险法>,抓紧起草<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法>,及时修订相关的法律法规;多方筹集转制成本资金;提高统筹层次,在实现省级统筹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统筹.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的国债—银行投资模式下,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益率普遍偏低,而积极进入资本市场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则投资成绩斐然。具有资本属性的个人账户基金具备投资运营的先决条件,全国社保基金在资产配置、委托投资、多元化投资等方面也为其提供了示范效应。根据全国社保基金的成功经验,个人账户基金的投资路径应该经历过渡时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投资目标应该从"安全性"发展到"收益性",投资工具应该从债市拓展到股市,投资机构应该从理事会转换到个人账户基金投资公司。  相似文献   

4.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社会保障体系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社会保障体系,运用历史学和经济学交叉分析的方法,认为在当前中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还不完善,农村正式养老保险制度缺失的条件下,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社会保障体系应首先进一步完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接纳"乡-城"迁移人口和创建以"非缴费型最低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为基本模式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然后在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基础上,通过相关制度合并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良性有序运行事关养老保险制度的成败.但遗憾的是,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在运行中存在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混账管理导致个人账户"空帐运行";投资收益目标与风险承担能力之间的矛盾突出;养老基金的筹资方法不规范,且缺乏应有的法律支持;养老基金的管理效率低下,监管体制混乱等现实问题和急需解决的法律漏洞.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峻,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逐年扩大难以保障养老需求。通过将部分国有资产股权划转养老保险基金对于缓解养老压力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国有资产股权划转养老保险基金存在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影响划转进程的推进;股票市场环境不稳定,造成国有资产隐性流失;国有资产股权划转比例偏低,难以保证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监督体制机制不完善,不利于国有资产股权的划转等问题。据此提出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确保划转有法可依;稳定股票市场,实现国有资产隐性流失最小化;国有资产股权划转比例逐步提高,以有效弥补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健全监督体系,确保国有资产股权划转的安全等相应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良性有序运行事关养老保险制度的成败。但遗憾的是,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在运行中存在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混账管理导致个人账户"空帐运行";投资收益目标与风险承担能力之间的矛盾突出;养老基金的筹资方法不规范,且缺乏应有的法律支持;养老基金的管理效率低下,监管体制混乱等现实问题和急需解决的法律漏洞。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解决养老保险基金问题可以从"增收———减支"二方面考虑。目前理论界大多是从"增收"的角度来考虑解决养老保险基金问题,如开征社会保障税、发行社会保障福利彩票等;而这里笔者则通过"减支"的角度来探讨合理减轻养老基金所面临压力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9.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职工持股之所以明显具有短期福利特点,原因在于对控制权和收益权安排上的制度非均衡.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结构和性质及其与职工持股制度的关系出发,应把内部职工持股制度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统一起来,建立"企业股权资本养老保险制度".这种资本化的制度创新,对深化企业改革、规范资本市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关于解决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现象严重,使养老制度面临严峻挑战。总结辽宁、黑龙江、吉林等地试点工作经验,提出完善基金管理体制、制定柔性退休政策、分步骤做实个人账户并通过多样化市场运营来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有股权的信托行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份制改造是我国国企改革的方向.由于国有控股公司等国有资产运营机构仍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私法利益主体,导致改造后的股份公司的国有股权现行行使方式缺乏内在的利益驱动,也无法完全摆脱行政权力的制约;并且由于在股份制改造的过程中过于强调国有股的控股地位,吸收非国有资本受到我国当前资本市场发育程度的限制,国有股"一股独大"等问题长期困挠着我国的国有公司.通过适当构造,国有股权的信托行使可以克服现有行使方式的弊端,可以为我国以至于其他国家的国企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养老保险制度由现收现付制转化为统账结合部分积累制,个人账户是统账结合制度的基础,也是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的关键.目前个人账户的"空账"运行,使统账结合制度形同虚设,破坏了原制度模式的科学性和完整性,使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逐步蜕变为现收现付制度.采取国家补贴、降低个人账户规模、延长退休时间、扩大征缴面等方法,逐步做实个人账户,以保证我国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能够顺利推行.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的再思考——智利模式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我国现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城镇老年职工的基本生活提供了一定保障。但现行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效率缺失的制度安排。为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借鉴智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通过政府承担转轨成本、实行完全积累的强制性个人账户制、基金运营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等措施,健全和完善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4.
养老基金进入资本市场投资运作现在已经成为社会保障制度发达的国家通行的做法 ,其意义在于取得两者互动和双赢。本文指出了现阶段在不完全的资本市场条件下 ,我国养老基金入市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并探讨了养老基金入市的制度安排以及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15.
"新农保"在制度模式上采用了与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基本相同的"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基金"的保障模式,因而成为构建城乡统筹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桥梁。武汉在建设城乡统筹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过程中,要围绕"新农保",着重于政策创新和制度完善,使农村养老保险逐步由"碎片化"转向"一体化",实现规范发展,并促进其与现有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进入资本市场的投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养老基金的客观投资环境存在各种问题和隐患 ,主客观上要求养老保险基金进入资本市场应采用循序渐进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养老基金的客观投资环境存在各种问题和隐患,主客观上要求养老保险基金进入资本市场应采用循序渐进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8.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由"现收现付制"改为"统账结合制"后,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其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个人账户有名无实,空账运转;收缴率连年下降,入不敷出;地区分布不均,制约了统筹层次的提高,限制了基金的调剂功能;基金保值增值手段单一等.对策是增加基本养老保险体制外的财政投入;提高收缴率;鼓励和扶持养老保险基金进行中长期投资,增收节支;加快省级统筹步伐,实现统一管理,提高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9.
股权分置改革对中国资本市场意义重大,从制度上解决了资本市场的缺陷,有利于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股权分置改革对完善中国产权制度改革,公司法人结构治理,解决上市公司的问题都很重要。资本市场由于存在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割裂现象,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东利益不一致,出现大股东侵占小股东的利益,使资本市场变成一个圈钱的市场。只有通过流通股东和非流通股东的博弈,解决股权割裂,中国资本市场才能与经济快速发展相匹配,才能成为经济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20.
运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克维兹(Markowitz)现代投资组合理论,通过分散投资方法计算个人账户基金资产收益率的均值及方差,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组合的风险大小进行评估。研究发现,当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投资于一年期银行存款、国债、企业债及股票的比例分别为10%、40%、45%和5%时,期望收益率为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