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当今世界文化格局中,最令人瞩目、影响最广泛的当属欧洲文化和美国文化.如果把欧洲文化和美国文化看作世界文化的"两极",具有数千年传统、深厚的根基及强大生命力的中国文化,可以称为"第三极文化"."第三极文化"植根于中国数千年的文明传统,同时也具有与时俱进的内在品格.它以倡导文化多元化为前提,尊重文化的多元与差异,反对文化殖民和文化霸权."第三极文化"不仅是一个学术命题,更是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文化目标.学术研究、艺术创作、文化传播、资源整合是通往这一目标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中国所具有的独特特点,产生并发展于西方的绩效评估在中国能否顺利实施,目前正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在分析西方的绩效与绩效评估观点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自身的特点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特点对中国的绩效评估的基本特点进行了阐述,并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面子"、"中庸之道"以及"五伦"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文化对西方的绩效评估运用到中国时的影响.指出中国的绩效评估往往是建立在一个人的道德和品格基础上的评估.  相似文献   

3.
苏轼被林语堂称为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人物,其卓越的智慧才情、无与伦比的文学成就以及惊心动魄的人生仕履,在宋代刮起了阵阵"苏轼旋风",从多方面展示了宋型文化的特征,表现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这就是:博学与多才多艺,使苏轼成为宋代最杰出的文化名人;自觉的创新意识和集大成性,使苏轼于宋代文人中,卓然挺立,格外耀眼;门庭广大,追随者不绝如缕,使苏轼成为一代文宗师范;频繁的政治迁徙,使苏轼在磨难中走向成熟,声名鹊起,不可阻挡;以苏轼为代表和旗帜的苏学、蜀学和蜀党,在宋代光彩夺目;以苏轼为冠冕的"三苏",成为宋代家族文学与文化的杰出代表;声名隆盛,影响至大至微,至深至远,域内域外争传共举,摹效攀附,乃至据此谋利,成为一种时尚。  相似文献   

4.
论农业文化与农业院校学生专业思想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基石,农业文化反映农业在国家稳定和建设的重要地位,对农业院校学生专业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文化哲学是20世纪的一门显学,它是在传统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的历史背景下对技术"异化"和文化危机的反思.而在中国,文化哲学研究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近期中国学界文化哲学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文化及文化哲学范畴内涵的界定以及文化哲学学科体系建构;马克思主义与文化哲学的关系的探索;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建设.对近年中国学界文化哲学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分析、认识及反思,无疑对于中国文化哲学学科建设和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建设都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都市文化语境中的中国现代诗歌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的出现是中国社会中重要的现象,它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都市和乡村并存的社会现实构成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的文化语境,都市为现代诗歌提供了新的美学品格和发展的可能,对都市与诗的关系的思考是现代诗歌理论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7.
文化作为社会存在的一种形式,有着鲜明的独立性.她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塑造着人们的文化品格.正是这只看不见的"文化之手"的强力作用,才使得近代科学技术没有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古代文明中演绎出来.缕析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传统文化因素,对于摒弃落后观念、营造符合时代要求的科技文化,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我国重新回到世界科技强国的行列,有着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常德诗墙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空间截面来看,常德诗墙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从时间维度来看,常德诗墙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乡愁、爱情和生命意识等超时空的文化因子,拓展了常德诗墙的文化内涵人生的美好品格、诗意向往和追求,提升了常德诗墙的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皮埃尔·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对中国早期电影做整体观照.中国电影诞生之初,虽然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思维和文化品格,但作为一种现代传播媒介,它无法从当时特殊的社会机制、文化机制剥离,因伴随着报刊等纸质媒介环境而传播现代科技、启蒙思想,并显示出巨大的潜能和顽强的生命力.早期电影的现代性特征,决定其在"文化现代性"系统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论从创作群体、创作理念、本体呈现,还是从与娱乐、商业的博弈等方面看,中国早期电影都是现代性意义链上不容忽视的一环,其创作策略和理论建构的历史性遗产,对当下电影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电影理论资源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苏轼的文化人格厚重丰满,内涵复杂,极具价值。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不仅是对苏轼高贵人格的尊重和欣赏,也对当今社会文化人格的建立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作为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从文学艺术的精品意识,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再到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等有关文艺论述,深化和拓展了文艺理论的新思想新创见新局面.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毛泽东文艺思想和邓小平文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与时俱进开拓未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1925年后郭沫若对基督教文化的态度由原先的汲取的姿态逐渐变为批判的态度。20世纪30年代之后,他的文学作品中,基督教文化色彩已鲜有痕迹。透过历史背景,我们发现,这与当时的文化、政治环境有密切联系。郭沫若作为一个善于把握时代风潮的文学家,对基督教文化的态度必然受到两者的影响,而后期他转变为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基督教文化只能作为其文学创作素材的源泉,而非精神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发达的明代出版业造就了无数名人,汤显祖就是其中之一。汤显祖的一生与明代出版结下了不解之缘:繁荣的出版业带来了家族丰厚的藏书,使汤显祖早期慧根得以开发;蓬勃兴起的印刷业,使汤显祖一时间文名远播,为后人留下了较为完整的汤显祖,也丰富了中国文化史的内容;汤显祖为人写序、整理文献、校订《册府元龟》、重修《宋史》、点评并出版《花间集》等大量的编纂活动,都与出版事业有关。  相似文献   

14.
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内蕴深厚,本文通过对贾平凹乡土小说的分析研究,探讨贾平凹小说中的乡土情结。文本从对故乡山水的留恋,对西北女性的赞美及为其鸣不平,作者的商州情结,对故乡生活苦难的反思四个方面,展示了贾平凹对西北人民生存状态的关注以及对西北地区落后观念的担忧。通过商州故乡仁厚纯真的民性风情展现西北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5.
黑塞是人类文化史上一位伟大的智者。这是由黑塞独特的作品和独特的文化性格决定的。黑塞具有超越民族和意识形态的文化眼光,他的作品充满智慧,他的生活态度超凡脱俗。他的作品和为人,对当代中国的文艺、文化工作者很有启迪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依玛佐夫是吉尔吉斯斯坦东干族语言文学家,他的文学作品体现出东干族多种文化相融合的民族文化精神:东干族信仰伊斯兰教,生活在以游牧民族为主的中亚地区,因此,伊玛佐夫的文学作品中首先反映出伊斯兰文化和游牧文化的影响;东干人从小学习俄语,使用俄语和东干语两种语言,因而伊玛佐夫作品中透射着俄罗斯文化的影响;东干族是中国移民,在生活中保留着中国的风俗习惯,所以伊玛佐夫作品中还留有中国文化的印记。  相似文献   

17.
川端康成的文学作品一方面传承了日本文学传统的精华,另一方面则超越了日本传统文学的格局,成为对日本传统文化底蕴的深度挖掘和形象体现。川端康成的文学作品风格是高雅的、优美的,作品里带有浓厚的佛学思想和禅宗意识。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了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对女性人物的钟爱和爱情的渴望,体现了作家内心深处的情爱观念和价值取向。川端氏文学作品以敏锐的感受、高超的技巧和细腻的笔锋表现了日本民族特有的心灵空间,其美学风格、文体样式、意境营造、人物形象得到了读者和评论家的很高评价和赞誉。  相似文献   

18.
作为晚清思想文化界的旗手,梁启超的救亡启蒙思想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其诗、文、小说,虽以经世致用为目的,却能以饱蘸感情之笔,怀抱未来中国的美好理想,在宣传启蒙救国的同时,构筑了一个人人摆脱了被奴隶的地位,获得个人权利和自由,傲视世界的未来中华"乌托邦"世界,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色彩,并形成明白晓畅、摄人魂魄的文风。这种风格的形成,既与梁启超所处过渡时代的精神需求有关,也与梁启超所接受的西方政治、学术和文学的影响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的文艺创作生产引导思想具有系统性、人民性、创造性和文艺批评科学性四大特点,继承其思想精华的同时,在形成规范体制机制、大众审美、创新发展、批评示范几个方面提出文艺创作生产引导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余华的小说映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墨痕,具体而言,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因子主要体现在:“性恶论”、“神秘主义”、吴越文化以及鲁迅传统等方面。这些中国传统的边缘文化,实际上成为了一种否定性力量,扮演着对主流文化的批判和反思的角色,这也是余华及其先锋小说的锋芒所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