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5 毫秒
1.
接受美学认为,读者是使作品价值得以实现的关键一维因素,读者的阅读是文学的再创作。文学的“误读”是文本解读的常态。“误读”现象的产生既受社会与时代因素的影响,又有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的个体性差异,其原因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论文本的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读者的角度探讨了文本解读的基本过程,提出了解读过程中存在的三种境界:语码解读,语用解读和阐发解读;与之相对应的是三种类型的“理解活动”,即建立在语码解读基础上的understanding,借以实现“识其义”;建立在语用解读基础上的comprehending,借以实现“悟其义”;建立在阐发解读基础上的interpreting,借以实现“纳其义”。解读过程中存在的三种境界并不是界限分明、截然不同的,在一个完整的解读过程中,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可以逐步完成,也可以同时完成,取决于读者本人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文学解读:读者与文本的交流与敞开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文学解读理论的研究,用接受美学的理论和方法,从读者反应与交流对话的角度来探讨文学解读活动中读者与文本的交互作用,认为文本的空白点和未确定之域为文本构成了一个"召唤结构",读者对文本的解读就是对文本的空白点和未确定之域进行填充并确定的过程.它揭示了文本意义在读者与文本双向交互作用中得以实现的动力和条件,重在强调文本的...  相似文献   

4.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在学生自主阅读,进行个性化文本解读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这就决定了教师进行文本的解读,不是作为一名普通的读者,而是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的引领者。而学生对文本的解读程度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很好掌握  相似文献   

5.
文学类文本可以从文字、文章和文学三个维度进行解读,但文学类文本更应从文学维度进行解读。所谓文学维度,按照形式主义和新批评的说法,就是从文本的内在有机构成入手,去看文本的复义性,也就是它作为一个多重话语的含蕴性,以及这个文本内在的张力、悖论,它所运用的反讽、隐喻等,由此来揭示作品内在的有机构成。文本解读是文本、读者、作者三个主体间的行为,需要充分尊重文本的整体有机性,了解其历史性。文本解读具有特殊的读者期待,即期待读者成为专业的解读者。专业读者既要掌握大量的思想史和文学史的知识,还需要有文学理论的积淀,更需要在文学解读的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文本解读从根本上来讲,是生命的敞开与完善。  相似文献   

6.
文本的唯一性和读者的多样性决定了误读是不可避免的。多元解读与误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过度”阐释将会使多元解读演变成误读。误读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防止“曲读”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并尽量做到尊重文本,尊重作者意图。  相似文献   

7.
史峰 《阅读与作文》2007,(11):48-48,46
任何事情都应该有个“度”,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同样存在一个“适度”的问题。要在教学中对文本进行有效且准确的解读,就要做到四个“尊重”,否则会造成语文教学的混乱和无效。  相似文献   

8.
巴塞尔姆后现代主义小说《白雪公主》嫁接于格林童话《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但二者创作风格迥异。对作者而言,互文性是其“叛逆性创作”的重要手段;对读者而言,互文性带来了“痛并快乐”的“极乐”阅读体验,帮助读者解读后文本的白雪公主角色塑造的矛盾性和悲惨命运,揭示作者的创作深受前文本的传统和作者所处社会背景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9.
差异语境下的马克思文本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它必然影响文本阅读。由于文本呈现背景的差异,由于读者的各种素质、倾向、兴趣的差异,由于阅读过程中各种差异的客观存在,阅读本身就是一个差异化的理解过程,差异化的理解为理论发展开拓了广大空间。  相似文献   

10.
诗词文本解读的认知与解读的过程就是意义的生成和提取的过程,本文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以认知语言学的“体验性概念化”(或“体验性识解观”)为基础,运用体验性视觉化和辖域、图形-背景、隐喻、转喻等多种识解手段分析了的诗词文本的解读过程,为诗词文本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1.
一、正确解读教材的界定 什么是解读?《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等均没有收录这一条目。新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收录该条称:“通过分析来理解。”实际上,对文本的阅读,都是一个分析理解的过程。那么文本又是什么?广义的文本,首先是指创作文本。教师作为文本的解读者,是指教师与作者的对话。  相似文献   

12.
文本解读是一种理解、发现和创造 ,读者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 ,发现了作者和自我 ,从而构建起生命生存自由秩序 ,完成精神的更高提升。制约读者解读的因素十分复杂 ,但正确的解读可以通过语言的体验、审美的共鸣和理性的批评来完成。读者的解读必然会对作者的写作产生种种影响。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研究和解读鲁迅明显存在着先验假设的模式。一方面,研究者往往从某种需要出发先对鲁迅下结论并以为正确,然后再到鲁迅文本那里去寻找根据进行阐释。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读者做不到对鲁迅的完全阅读和理解,就按照研究者的先验结论去解读鲁迅的作品。这样的先验阐释严重影响了受众对鲁迅的理解和接受,要真正“走近鲁迅”,放弃以假设为前提的先验研究和解读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阅读文本自身所存在的大量“空白”构成了一个动态、开放并蕴含无限可能的话语结构,它召唤读者通过再创造对其进行建构和填充。这一理论对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具有极大的实践意义,只有充分确立和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尊重文本的多元性解读,促进读者与文本的视域融合并创造积极、平等和和谐的师生对话,才能真正使学生在文本意义构建中发挥建设性作用,从而将阅读知识与能力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5.
从文学类别的角度来说,英国作家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经历了一个嬗变的过程:从单纯的宗教性文本到文学性作品,而这恰恰表明其独特的“审美意识形态”.以及多维的解读空间,让读者领悟到文学开放性的美。  相似文献   

16.
“以史释诗”是一种用“史”的眼光将诗与史结合起来,对诗作史的解读与还原,以求回归诗歌创作“原生态”,回归诗章“本义”(meaning)与诗人“本意”(intention)的诗注方法。这种方法,一方面开启了诗的历史化解读,另一方面阐释重心由“诗章之义”转向“诗人之志”,诗人的背景资讯备受瞩目。说诗者在对诗人背景资讯的瞩目与对话中,达到对诗歌的深刻理解与深度阐释,“以史释诗”的有效性大为彰显。然而,背景史料是一把双刃剑,当它与文本信息交互不一时,便又造成了对文本阅读与理解的障碍,“以史释诗”的局限性由此呈现。故说诗者在诗歌阐释活动中不可拘泥于背景阐释,宜多途径对话,多途径阐释。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阅读理解的过程就是在新旧知识之间搭桥铺路。美国语言学家Pearson和Johnson认为阅读理解是“一个沟通新旧知识的过程”。澳大利亚Macquarie大学国家英语语言教学与研究中心DavidNunan教授给阅读理解所下的定义是“一个利用文字提示和背景知识领会文章意义的过程”。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Grabe教授亦认为“阅读理解是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读者不仅要利用上下文的线索,还必须运用自己的背景知识。”这些论说虽措词不同,但都突出了读者原有的知识在阅读理解中所起的极端重要的作用。如果读者在所阅读的文章中找不到“已知数”的…  相似文献   

18.
浅析《老人与海》中"狮子"意象的两种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读者对作品意义的解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的“文学能力”(literarycompetence)。不同“文学能力”的读者会从不同的阅读视点来理解作品 ,从而会使作品中的同一意象产生不同的意义。而这些不同的意象意义同样可以用来解读文本的整体意义。海明威的名著《老人与海》中狮子意象具有点题作用 ,对该意象的解读有助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本文试从两个阅读视点分析狮子意象所负载的两种不同的象征意义 ,以求解析《老人与海》的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林徽因诗歌的解读看中国传统解读方法的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歌文本的解读空间是一个复杂的诗学问题,非常难以把握。从林徽因几首诗歌的具体解读情况可以看出中国传统诗歌解读方法存在的局限。这种解读方法的最大弊端在于价值判断的不确定性、文本解读的“超所指”性。  相似文献   

20.
张庆老师在《试说对话》一文中(《小学语文教师》2002年6期)认为:“阅读的过程就是文本意义与阅读主体意识之间互相交流、双向互动的过程。阅读时。各种相关的知识与生活体验都被读物的信息激活。与文本意义发生碰撞。”这就是说,学生与文本要做到真正对话(发生碰撞),就应该具备与文本相关的“背景信息”(知识与生活体验)。这“背景信息”主要包含阅读经验图式、个人文化信息、个人的价值观这三个方面。因此,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有三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