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王夫之的情景说,是对古典诗歌美学的重大发展,不仅可以帮助理解情与景、情景相生、情景交融、情景合一诸命题的美学涵意,而且可以认识中国古代美学和古代艺术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审美境界生成论(一)李天道中国美学追求心与物、意与境、神与形、情与景的相融相合、相惬相兼,以人与自然、再现与表现、现实与理想的和谐统一、相互整合为最高审美境界。中国美学尽管也强调主体审美情感的引发与美的生成来源于外物的感召,但是,中国美学更多...  相似文献   

3.
先秦时代的美学注重审美感觉在审美心理中的作用,它强调感觉的和谐,要求通过物我相合,使审美主体与客体达到内在的平衡,进而使人的感官之美符合道德伦理的善,反对感官至上对道德理性的冲击。这些观点奠定了中国美学以和为美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清代文学家尤侗纵观诗歌发展史,在《吴虞升诗序》中得出了一个规律性的结论:“诗无古今,健其真尔。”①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真美观乃是讽刺诗审思想的理论基础;在不同层面上极大地影响着政治讽刺诗创作的真美因素,在历史嬗变中,踵事增华,纷呈佳境,从而形成了精蕴多维的审美层面,即政治讽刺诗的创作,在情感因素(包括情感色彩、情感态势、情感基调)真、思想内容(包括主讽方向、讽刺主旨、审美价值)真与艺术风格真三者基本统一的前提下,或突出意真,或强化情真,或情真与境真相融,或情真与志真互渗。当然,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诗人、或同一诗人在不同背景下,从不同角度对真美因素不同程度的强化,并不排斥政治讽刺诗中真美诸因素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鉴于此,政治讽刺诗真美诸因素不同态势的趋合也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据物我交感 ,情景相生的原理 ,按诗境中不同情性所贯注的力度、气势与不同的物象所蕴含的意味情调之间相匹配契合 ,将古代诗歌意境心物组合 ,情景相融的构成划分为豪情壮景、柔情悲景、悠情清景三种审美范式  相似文献   

6.
红色经典音乐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精神滋养,其内含的主客观兼和的真实性、合乎实践目的的善,以及真与善相统一的美,共同构成其“真善美”合一的美学意蕴。在“真善美”对应“知情意”三位一体的框架下,体现了提升审美主体历史认知、引起审美主体情感升华和坚定审美主体理性意志的育人价值。新时代的红色经典音乐应追求全方位创新,丰富艺术形式,拓宽传播渠道,更好地展现美学意蕴、发挥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7.
审美本体存在于主客体关系中。西方古代美学主要侧重于对审美本体的客体性探讨,属客体论美学。毕达哥拉斯学派是两种古代客体论美学共同的逻辑起点,从柏拉图到黑格尔强调美在客体的理性精神,从亚理斯多德到狄德罗则强调美在客体的感性形式,分别从唯心和唯物两条路向上将客体论美学推向峰巅。两种理论倾向的相互逆转和综合,预示了西方近、现代主体论美学诞生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讽刺诗是中华民族高级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是象征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高级精神产品。本文所讲的中国古代讽刺诗的主要讽刺意识(简称主讽意识)就是指的意识的高级生产形式,即表现为明确的目的性、方向性和思维的自为性、严密性的讽刺诗的创作意识。同时,人们的创作意识的运动和演进,在阶级社会里,总是与时代持点、阶级关系密切联系着的。作为反映特定时空条件下阶级斗争现实的中国古代政治讽刺诗,其创作意识中的阶级意识和时代感尤为强烈,因而中国古代讽刺诗的创作意识是以体现时空性的阶级意识为主导的。这是研究中国古代讽刺诗主讽意识的群体性与个体性必须贯穿始终的主线。  相似文献   

9.
情景交融是中国古典艺术的优良传统,是颇有民族特色的一种诗学理论.情景,在抒情文学艺术中代表作品所蕴含的主客观两个方面.情,指作者的情感,它本属于主体,但作品中的情总是被客体化了的.我国古代文艺家所说的“景”的概念有广狭两义:狭义的“景”指自然景物;广义的“景”指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例如王夫之在《古诗评选》中评曹植的诗《来日当大难》时说的“于景得景易”,前一个“景”指景物,后一个“景”则指诗中所构成的形象.本文所谓情景的“景”指前者.景,本属于客体,但在作品中景总是被主体化了  相似文献   

10.
庄子学说本意不在论审美欣赏,而更多的是政治哲学,但其包含的智慧是丰富而普遍的,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对艺术美、自然美的欣赏理论和思想。庄子认为,审美欣赏的本体源于“道”,审美欣赏的主体是体道者,审美欣赏的本质是体道之人对“道”之美的世界自然之情的投注,与“道”之美的境界相融与契合,因而庄子对审美欣赏特点的描述和分析具有独特性。庄子关于审美欣赏的理论是“道”之哲学向美学的生发和演化。这种美学思想对我们今天寻求美、提升生命的质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很有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中的说明文以准确简明的语言、多种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和文艺性的笔调,说明事物的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直接反映了客观事物的“真”,而这种真又满足了人们主体实践的需要,体现了人的主体实践活动及其产品的现实性,表现了“善”。说明文以其特有的形式体现的这种真和善的统一,直接体现了美的规律: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由此可见,中学语文的说明文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说明文教学应当注重美学教育。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人在审美实践中的主客体关系出发,历史地追溯考察了中国古代“物”、“象”、“景”、“境”等客体范畴的形成与演变;指出这些范畴既是审美对象的概括,又是主体心灵化的结晶;通过有关心目可感之“物”、拟容意想之“象”、物色融情之“景”与家外神游之“境”所分别体现的具象感应型与意想型、非具象整体外向型与内向型等四种范式的分析,阐明了中国美学客体范畴主体化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3.
中国美学追求心与物、意与境、神与形、情与景的相融相合、相惬相兼,以人与自然、再现与表现、现实与理想的和谐统一、相互整合为最高审美境界。中国美学尽管也强调主体心中审美情感的引发与美的生成来源于外物的感召,但是,中国审美学更多的还是强调主体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审美活动所向往的是心灵的抒发,是要在现实人生中达到一种解脱、超越的审美境界。在“天人合一”、人与自然都由“气”所化育、同源同构的宇宙意识  相似文献   

14.
论“情景合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景合一"作为一美学命题,它的意思是说好的文学艺术作品是"情"和"景"结合的产物。"情景合一"作为一美学命题在明清时期已有颇多论述,王夫之的《斋诗话》论之颇多,近代王国维《人间词话》从人生境界上讨论了这一问题。"情景合一"实与"天人合一"思想有密切关联。"情景合一"要求人们以其思想感情再现天地造化之功,如庄子所说:"圣人者,原天地之大美。"人们的思想感情如欲再现天地造化之功,必以"人"与"天"为一体而可能。  相似文献   

15.
作为美的重要形态 ,自然美是在主客对应的审美关系中生成的。在古代历史条件下 ,审美关系依附于功利实践 ,其重心着落于客体 ;进入近代以后 ,审美关系的独立性逐渐形成 ,其重心开始向主体转移 ,自然美的形态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动 ,内容从重真转向重善 ,形式从重善转向重真 ,古代自然美那种内冷外温的封闭结构 ,转换为内热外冷的动荡状态 ,而古代人通过自然美抒发的宇宙情怀 ,也转换为现代人来自社会人生的激情和理想。中国当代美学应提出和解决自然美历史形态的转换问题 ,否则将无法对当代艺术的浪漫象征倾向及其未来发展作出正确的阐释  相似文献   

16.
文艺批评离不开真、善、美三项原则。真、善、美是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区别的。它们可以和谐地结合起来,浑然一体,又各自有其本身的客观规律。一般来说,真是指事物本质,普是指道德规范,美是指艺术形式。文艺作品必须有真和善的内容与美的形式;只有真和善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统一起来,才能成为完美的艺术。诗歌、音乐、绘画都是如此。我们试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杜甫的诗歌,认识其美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牟宗三善美学的突出标志,便是否定康德的审美共通感.因而,这种善美学并不足以批判康德美学的形式化和空虚化,反而在真善美的"合一说"中极成了一种智的直觉的形式主义,让美与政治、经济、伦理等社会生活的实际内容完全融离.这样,这种善美学也就成为牟宗三"道德的形而上学"的路标,为我们标明:牟宗三式的"内圣"不但不足以开出"新外王",反而可能造就一种反政治的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文学的总体特色是审美,文学的审美与文学的求真、崇善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作者比较透彻地分析了文学的审美与真与善的互真渗透、互相包含、互为前提的辩证关系。文学中的真必须具备两个要素,即善与美。文学中的善又必须从真出发,必须是美的善。文学的真与善是经过作家的审美处理的;美既是处理真善的最高准则,又是建立在真与善的基础上的,否则,文学的美就不存在了。  相似文献   

19.
《文心雕龙·物色》篇论述了诗歌创作过程中的情景关系问题,由此出发细究之,则该文深刻地体现出了中国古代情性本体论的文化品质。本文试图从《物色》篇论述的情景关系问题出发,分析在情景关系中反映出的人与物,即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双向式审美交流活动过程,从而论证它所体现出的中国古代情性本体论之文化品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西方移情学说中的移情作用与中国古典诗词美学的移情入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因而所形成的艺术审美境界是不同的。西方移情说偏重人的感情外射,即"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中国诗学也有移情入景,但并不止于人情外射于物,它还有因人的"物化"而对物情有志的同感,即情与物同,心物交感,情境交融。移情入景本身还包含了融景入情,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物我为一"的思想,是西方近代美学难以超越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