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国内汽车市场成了全球第一大市场,零部件物流对整车生产企业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从零部件的计划、订单、生产、配送到仓储等,对整个行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需要企业和行业携手共同建立零部件物流业的信息平台和标准平台,通过循环取货的方式提高物流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   

2.
以一个多周期、随机客户需求和单位产品运输成本对批量敏感的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由生产商负责产品运输时,供应链分散决策情形下的最佳批量模型,并提出了基于批量折扣和改由批发商负责产品运输的供应链批量协调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当由生产商负责产品运输时,单位产品运输成本对批量越不敏感,生产商的最佳生产批量越小,与批发商要求的短周期、小批量订货越接近;如果改由批发商负责产品运输,批发商的最佳订货批量更接近于生产商的最佳生产批量.最后,通过数例分析发现,对生产商来讲,当单位产品运输成本对批量不太敏感时,批量折扣政策优于改由批发商负责产品运输的策略,但当单位产品运输成本对批量较敏感时,后者优于前者.  相似文献   

3.
马士华  于建红 《管理学报》2012,9(11):1697-1705
为研究供应链结构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构建了两级装配系统中质量投资与价格决策模型。分析了3种不同决策序列的纳什均衡,并从各参与方的角度讨论了其最优决策序列,即供应商先同时进行质量决策后再同时进行批发价格决策、供应商同时进行质量决策和批发价格决策以及供应商1先进行质量和批发价格决策。研究发现,集中决策优于独立决策,且价格敏感系数越低、质量敏感系数越高集中决策的优势越显著;第1种决策序列下供应链总利润最高;第2种决策序列是制造商的占优策略,但是供应商1的最差策略;第3种决策序列下供应商2的利润最低。  相似文献   

4.
鉴于装配系统中存在的众多不确定因素,制造商往往采取延迟付款(货齐付款)的方式来降低供应商供货不同步的风险,而供应商则倾向于采用及时付款(货到付款).本文以装配系统为研究对象,分别针对延迟付款和及时付款方式建立了两供应商对单制造商的准时供货模型,考虑当每个零部件的供货提前期均不确定时,供应商和制造商应该如何进行相应的生产...  相似文献   

5.
在"线上下单,线下取货"的BOPS模式下进行了供应链主体的定价与服务合作决策分析。研究发现:1)在零售商主导的结构下,单位补偿契约可以实现合理的利润分配,且向上销售产品的批发价格将不会影响BOPS产品价格、服务决策和最优利润;2)在制造商主导的结构下,批发价格契约可以有效实现服务合作,单位补偿值可影响定价与服务决策继而影响主体间利润分配,且当单位补偿值为0时,供应链总利润最大;3)制造商主导下的供应链效率高于零售商主导下的情形,呈现的双重边际化效应较不明显。研究结论对商家进行全渠道实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两级再制造的S-M闭环供应链的决策与绩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应商是再制造战略研究中不可忽视的决策主体之一,因为制造商的产品回收再制造战略会对供应商的零部件供应决策产生影响,而且处于强势背景的供应商也有选择是否参与零部件的回收再制造的权利。为了探讨产品和零部件的两级再制造战略对供应商和零售商的定价决策及收益的影响,本文运用Stackelberg博弈,对供应商强势背景下供应商选择参与和选择不参与零部件的回收再制造的两种Supplier-Manufacturer闭环供应链模型进行了研究,并对两种情形下的定价决策与收益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得出以下结论:再制造战略对批发价决策的影响与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有关,对零售价决策的影响与回收风险状况有关;供应商应积极参与两级再制造战略,因为供应商选择供应可再制造的零部件使自身受益,并且参与零部件的回收再制造可以在降低批发价和零售价的基础上使双方受益。最后,运用数值算例验证了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再制造战略对定价决策及收益影响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VMI下的两级供应链库存决策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季节性商品销售环境下,考虑由一个供应商和两个零售商所组成的两级供应链模型.引入 VMI 运行机制,讨论供应商的最优库存决策.传统上,供应商总是在销售季节开始前确定各个零售商处的库存量,而不会对两个零售商处的库存进行调节.研究当供应商有能力在销售季节开始之初对两个零售商处的库存进行调节时其最优决策将发生的变化.文章进一步讨论了库存转运对零售商以及供应链整体性能所带来的影响.分析了单位转运价格等参数变动对最优解的影响.用一个算例对结论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8.
考虑由两个零部件供应商与单个制造商组成的按订单装配式供应链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完全信息下各成员的利润作为基准,分析了成本类型信息占优的单个供应商"信息伪装"对纵向制造商和横向互补供应商所造成的损失,提出了基于激励相容的供应商-制造商纵向契约和横向互补供应商参与下的交叉协调契约。通过数学建模和仿真数据分析,研究表明:制造商主导的针对单个信息不对称供应商的激励契约,会产生"低端向下扭曲"现象,降低了横向供应商的最优订单量;制造商与横向的信息对称供应商分担信息租金而形成的交叉协调,在显示真实成本信息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最优订单量和整个供应链的全局利润。  相似文献   

9.
基于补偿合约的供应链定价与能力设计的协调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研究和分析了在需求不确定并且受价格影响的情况下,供应链中制造商与供应商的产品定价与能力设计的协调问题。制造商从供应商处采购用于产品生产的关键零部件,供应链面临的潜在需求服从随机分布,有效需求则受产品定价的影响。当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出现约束时,制造商可以从外部其他渠道获取关键零部件,但是需要付出一个更高的采购价格。制造商确定产品的销售价格,供应商确定生产能力。分析比较了在集成供应链与独立决策的供应链中的定价与能力计划策略,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协调制造商和供应商的决策行为的补偿合约。最后,进行了数值分析,证明补偿合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由多个供应商和多个零售商组成的结构可变的供应链网络,分别在零售商之间基于订货量以及价格两种竞争方式下,分析了供应商均不采用返回策略、部分采用返回策略以及均采用返回策略六种情景下供应链网络的竞争绩效。研究发现当零售商基于订货量竞争时,供应商采用协调策略对于其零售商客户及供应链均为占优策略,零售商更换供应商的成本将会影响供应商的收益以及采用协调策略的积极性;当零售商之间基于价格竞争时,返回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仍能够激励零售商增加订货量,且对供应链渠道的利润绩效及其稳定性均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无人零售业态下自动售卖机的多产品联合补货问题,建立由补货成本、库存持有成本、缺货成本构成的平均补货成本模型,分析容量约束与固定补货阈值下的最优补货策略。结果表明,企业会倾向于在剩余较少产品时进行补货,剩余的产品往往是投影面积最小使得相同面积可容纳最多数量的产品;比较最优补货时间与平均补货成本发现,延长补货时间可以降低平均补货成本,在补货阈值越大、固定补货成本越低或售卖机容量越小时,最优补货时间会降低,反之,平均补货成本会增加。此外,分析不同成本变动对平均成本的影响发现,单位成本变动均会引起平均补货成本的增加,且在单位库存持有成本变动时,最优补货策略会发生转移,向单位库存持有成本降低至一定程度的产品或向投影面积最低即相同面积可容纳数量最小的产品转移。  相似文献   

12.
连续生产模式下的不常用备件联合采购优化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针对连续性生产企业不常用备件管理缺货费用难以确定的实际情况,讨论了服务水平约束的基于随机连续盘点策略的联合补充(s,C,S)随机库存问题,经与单独补充策略相比,发现其经济效益明显。同时对影响备件联合采购费用节约的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指出了进行此类备件库存优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物料供应环节多供应商补货模式下的订货量决策问题,分别分析和构建了供应商同质和不同质环境下的多供应商补货成本优化模型,得到最优补货量,并在此基础上就物流的分散性现实问题提出了第三方物流决策模型,并给出了考虑第三方物流的二级补货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14.
联合采购往往使订货批量成倍增加,从而更易享受供应商提供的价格折扣,因此联合采购受到零售商们的青睐。考虑由单供应商与多零售商组成的二级改良品供应链中,供应商对零售商提供非瞬时补货,分别建立零售商独立采购与联合采购的单位时间成本函数,求解出两种采购模式的最小单位时间成本并对之进行比较,得到联合采购优于独立采购的必要条件。同时,以联合采购的联盟成本作为分摊对象,应用多人合作博弈理论,将联合采购的成本分摊问题构造成多人合作博弈问题,给出最小核心法的成本分摊思路。通过数值算例演示成本分摊过程,给出净改良率对订货参数及成本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并对四种成本分摊算法的分摊结果作出比较。  相似文献   

15.
顾客对缺货数量和等待时间的敏感度影响着部分短缺量拖后率。基于此,根据顾客对缺货数量和等待时间的敏感度以及成本结构,对部分短缺量拖后下不同补货策略的适用范围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s,S)连续性检查策略适用于单位缺货和丢单成本较高的库存系统;(t,S)周期性检查策略和(t,s,S)混合策略适用于单位缺货和丢单成本较低的库存系统;在单位缺货和丢单成本较低的库存系统中,当顾客对缺货数量较敏感时,(t,s,S)混合策略的运作成本更低,否则(t,S)周期性检查策略更适用,而顾客对等待时间的敏感度对补货策略适用范围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论文在时变供需环境下,即市场需求为斜坡式时间函数及补货率依赖于市场需求情境下,探讨了基于商业信用的供应链中零售商最优订货策略。首先,根据商业信用期和零售商补货周期的关系,分两种情形构建了零售商库存模型;其次,根据零售商的库存模型,证明了其最优解的存在,并给出相关的命题和算法来求解零售商的最优库存策略;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和灵敏度分析来论证文中的有关结论。研究发现:当供应商给予零售商的商业信用期较短时,此时市场需求仍处于增长期,随着市场需求稳定时间点的增大,零售商的最优订货周期逐渐减小,最优订货量和年费用也逐渐减小;当供应商给予零售商的商业信用期较长时,此时市场需求已趋于稳定期,随着市场需求稳定时间点的增大,零售商的最优订货周期逐渐增大,最优订货量和年费用也逐渐增大;当供应商生产与市场需求依赖性逐渐增大时,零售商的最优订货周期逐渐增大,最优订货量及年费用也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7.
When formal distribution channels are abs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micro‐retailers travel a long distance to replenish their stocks directly from suppliers. This “informal” replenishment strategy is inefficient due to high imputed travel costs involved in the replenishment process. To improve efficiency, one “hybrid” replenishment strategy has emerged under which one of the micro‐retailers in a neighborhood, while continuing its own retail business, also operates as a wholesaler to serve other micro‐retailers in the neighborhood. A major obstacle for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informal strategy to the hybrid strategy is that the micro‐retailers are reluctant to source from a wholesaler who also competes with them in the retail market. Thus, it is not clear when the micro‐retailers adopt the hybrid strategy instead of the informal strategy. Meanwhile, the micro‐retailers may prefer the “formal” strategy: a traditional replenishment strategy under which one of the micro‐retailers relinquishes its retail business and operates purely as a wholesaler. We examine a situation when competing micro‐retailers contemplate with the three potential aforementioned replenishment strategies. Our equilibrium analysis of the two‐store model reveals that the dominant strategy is: (a) the hybrid strategy when the travel cost is high; (b) the formal strategy when the travel cost is medium; and (c) the informal strategy when the travel cost is low. This key insight is shown continue to hold when we extend the two‐store model to incorporate other issues including: quantity discounts from the supplier, variable operating costs, price competition, local monopolies, and different decision sequences. One additional finding is that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informal strategy to the hybrid strategy could benefit consumers if the micro‐retailers receive quantity discounts from the supplier. Furthermore, when there are more than two stores, we show that the formal strategy is never dominant. Moreover, when the number of stores increases, the hybrid strategy becomes more preferable to the informal strategy.  相似文献   

18.
李冬 《管理科学》2021,24(6):88-100
备件库存管理对产品售后服务至关重要,而零部件过期会影响备件库存的正常补货,进而延长故障修复时间,降低产品可用率.终身购买作为应对零部件过期的重要策略,被广泛运用在实践中.然而,学术论文中关于零件过期对供应链管理影响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建立了同时考虑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情况下的供应链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客户的产品订购批量、供应商的定价决策以及备件终身购买批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了保修期和零部件过期采购成本对合同均衡策略和供应链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零部件过期采购成本较低时,供应商可以在延长保修期的同时降低备件库存数量,并允许一定程度的备件缺货水平,从而最大化提升产品可用率所带来的收益.同时,应当适当降低对备件数量的技术标准要求.而当零部件过期 采购成本较高时,供应商应当避免提供较长的保修期,并增加备件终身购买批量以减小零部件过期带来的负面影响.此时,备件数量的技术标准则可以适当提高.  相似文献   

19.
在单个供应商与多个销售商构成的二级改良品供应链中,销售商们采用联合补货方式不仅可以分摊订货成本,而且由于订货批量的增加从而更易获得供应商提供的数量折扣合同。建立多个销售商在独立补货与联合补货中的利润水平函数,推导联合补货优于独立补货的充要条件。将销售商之间的联合补货行为转化成多人合作博弈问题,证明博弈具有的基本性质,设计基于博弈核心的利润分配方法。通过数值算例和敏感性分析验证了文中所构建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侧向转运是库存共享的一种方式,一方面会减少库存成本,另一方面又会因转运而增加运输成本,针对这一问题考虑不同时间窗Wk的服务水平产生的服务水平的分级,构建三级分销网络中基于库存共享与时间服务水平限制的批量订货模型,分销网络模型中包含一个制造商、一个RDC、m个DC、n个客户。其中客户的需求相互独立且服从泊松分布,DC的订货提前期服从指数分布。首先,建立了基于时间服务水平限制的分销网络系统总成本最小化模型,并将再购点、订购批量等库存参数作为同时作为决策变量,以达到三级备件分销网络的成本优化;其次,根据问题和模型的特点对所建的模型开发了基于采用贪婪增加算法的求解思想求解问题,以便给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并通过降低利润的方式增加效益和资源利用率;最后,通过中航材集团推行的“航材共享”项目作为算例分析,将三个分销区域与机场群组成的备件分销系统进行建模分析,验证了本文模型的有效性,成本优化的显著性。研究结果表明,三级分销网络中,RDC采用连续盘点的(Q,R)补货策略、DC采用(Q,R,H)的补货策略时系统总成本与普遍采用的定期盘点策略和连续盘点中的One-for-One订货策略成本相比,DC之间的库存共享策略能有效降低整个系统的成本,例如,在案例研究中发现成本降低约为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