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将经典的单期Kyle模型扩展到无限期,并假设私有信息有一个逐步揭示的过程,在这种更加接近现实的假设下,研究了线性均衡意义下知情交易者的交易策略。与经典Kyle模型相比,知情交易者的交易没有原来积极,信息优势的增加使得知情交易者的无条件期望收益增加。模型结果表明,如果知情交易者的信息有很好的隐藏性,那么私有信息揭示成公开信息需要的交易时期越长,市场的信息非对称性就越大,知情交易者就可以获得越多的收益。  相似文献   

2.
基于异质交易者假设,讨论了知情交易者和非知情交易者在集合竞价过程中的策略行为;分析了集合竞价过程中引入指示性价格揭示和公开限价指令簿信息对于集合竞价定价效率的影响;最后给出了该文结论的现实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对中国股票市场2005年6月-2008年8月发生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从噪音交易对股票市场行为影响的角度探讨了中国股票市场"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票市场在2005年6月-2008年8月期间发生的"异常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占主导地位的噪音交易者在股票市场上涨时期的过度乐观和股票市场下跌时期的过度悲观情绪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证券市场效率是指证券价格准确性和证券流动性。资本市场参与者包括四种典型类型:知情交易者(内部人)、信息交易者(证券分析师)、流动性交易者和噪音交易者。证券监管部门禁止内部人参与交易,有助于实现证券有效率定价和提高证券流动性。证券分析师在搜集、分析信息和对一般市场公开信息定价方面享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以及证券分析师之间的竞争在信息市场和整个投资银行产业产生了正外部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知情交易概率作为信息风险的测度,讨论了中国证券市场信息风险特征与定价问题:在引入并改进了EKOP知情交易概率模型非参估计方法的基础上,对指令驱动市场序贯交易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进一步对中国证券市场不同类型股票的风险特征进行了刻画并对信息风险因子定价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证券市场信息风险对超额收益具有显著的解释力,但产生的是负效应,这种负效应来自于高投机性的市场行为。  相似文献   

6.
股票市场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而交易量被认为是私人信息具体化的代理变量,对交易行为的研究,有助于分析交易者之间信息的差异。基于交易量模型的LMSW检验表明,中国股市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随着股票资本规模的增加而增大,这与美国的实证研究结果正好相反,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就在于中国上市公司较低的信息披露质量。  相似文献   

7.
对以往研究中股票价格发现仅发生在单支股票内的假设提出质疑,从知情交易入手,以公司季报为事件,运用沪深股市高频数据,对股票间的收益率和净成交额之间的日内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即使在控制了公告的影响后,中国市场上同行业中两竞争者的股票相互之间仍然有信息流动,具有价格发现功能,但这种现象在公告附近的一两天内却未表现出比平常更为显著。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除了知情交易者基于行业共同信息交易同行业竞争者股票的动机更强烈以外,还与中国市场本身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8.
以知情交易概率为研究手段,选择在2005年上市的权证及其正股为样本,采用分笔的高频交易数据考察了股票和权证市场信息非对称特征的差异。实证研究表明,目前来看,我国的股票与权证市场的信息非对称程度具有显著的差异,股票市场的信息风险大于权证市场,这与理论分析恰好相反,也说明了我国股票市场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9.
理论上境外投资者持股对于新兴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一般具有两种相反方向的作用。基于中国沪深股票市场2012-2014年1 393只股票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Ⅱ)等境外投资者持股对于中国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境外投资者持股会显著提高中国股票市场的知情交易概率,即增加中国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中国资本市场上的境外投资者更倾向于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获取利润,而非致力于改善当地市场的信息环境。  相似文献   

10.
沪市指令交易成本与下单积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指令交易成本由执行成本和机会成本构成,指令越积极,则指令的执行成本越高,但是机会成本却越低。通过实证发现沪市存在最优的下单区间:买一和卖一报价区域内的总成本最低,所以成本最优的下单策略是:如果买卖价差大于0.01元,那么应该将指令置于买一和卖一价位之间;如果买卖价差等于0.01元,那么应该将指令相机置于买一或者卖一价位上。另外还发现积极的买入和卖出动机是不一致的:积极的买入交易者是出于知情动机;而积极的卖出交易者只是出于流动性动机。  相似文献   

11.
    
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我国股市的做空机制.选取沪深两市278只融资融券标的股票作为研究对象,应用ARlMA模型,实证研究了加权股指收益率对融资融券交易的影响.研究发现:加权股指收益率和波动率对融资和融券交易均具有显著的影响,且影响呈对称性;融资和融券交易对加权股指收益率均存在影响,但方向相反,即在股价上升时,融资交易对股价有助涨之嫌,而融券交易可以起到平抑股价的作用;转融通业务的推出显著增强了加权股指收益率对融资融券交易的影响.我国融资融券业务的不断开展放松了卖空约束,完善了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并拓宽了投资渠道,增进了市场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中国证券市场是否存在噪声交易以及在不同市场形态中的表现形式,引入理性交易者和正反馈交易者,构建一个由它们共同作用的证券资产收益率均衡模型,结合非对称的GARCH-M模型,对上证综合指数、深圳成分指数、中小板指数、沪深300指数和封闭式基金指数5个样本进行了正反馈交易研究。分析认为:沪深两市的日收益与噪声交易者行为有关;大盘蓝筹股的上市对治理噪声和遏制正反馈交易有积极作用;中小板指数的正反馈交易最为明显,其次依次为封闭式基金指数、深圳成分指数、上证综合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应该开发更多的适合长线投资的指数基金来稳定股市并恢复封闭式基金的发行。  相似文献   

13.
利用沪深300 股指期货合约IF1112 的1 分钟高频交易数据,按照-定的规则将交易量分解为开仓交易量、平仓交易量和换手交易量,采用-定方法测度市场波动性,研究股指期货的不同类型的分解交易量对股指期货市场波动性影响的差异性,得到的结论是:分解交易量比未分解交易量包含更多解释市场波动性的增量信息,各类分解交易量对波动性均存在正向影响,影响程度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是开仓交易量、换手交易量、平仓交易量.  相似文献   

14.
采用BEKK模型对沪、深两市A股收益率与交易量变动率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变量波动性传递的ARCH效应方面,深证A股交易量波动冲击对收益率影响显著,但上证A股此类效应却不显著,这意味着深市A股上期观测到的交易量波动信息影响到收益率变动,而沪市A股上期交易量对股价变动的影响微弱;在变量波动性传递的GARCH效应上,两个市场亦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深证A股存在双向波动性传递,充分体现两变量波动的反馈效应,而上证A股仅存在单向波动性传递,体现为交易量波动的持久性对收益率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为基础,运用高频数据对我国上海股票市场中买卖报价价差成分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上海股市买卖报价价差可以分解为三种成分:信息不对称成分、指令处理成分和指令持续成分,其中指令处理成分所占比例最大,信息不对称成分和指令持续成分次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各买卖报价价差成分与流动性和交易活跃程度的关系,从而揭示了我国股票市场微观结构特征,为完善股票市场运行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沪股通样本股近三年利润、现金分红、市盈率等三个方面进行筛选,选出53支概念股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沪港通交易提升了A股市场的效率,股票市场流动性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7.
从西方相对成熟的金融市场看,股指期货是股票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的一种金融衍生产品。其具有价格发现、转移股票现货市场风险、稳定股票市场等一系列功能,但由于其本身的一些特点,如若监管不力也会产生新的巨大风险。从我国拟推出的股指期货产品,以交易主体、标的物、交易机制和政府干预等方面为着眼点,分析我国股指期货由于交易主体不健全、选取的标的物、现货交易机制存有缺陷、政府干预不合理等原因可能会导致的风险。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要从完善股指期货交易主体结构和准入制度、增加A股市场权重股的流通量、加强立法以及股指产权保护等方面来完善我国的股指期货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