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新世纪的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哲学精神?目前学术界存在三种观点"启蒙运动补课论";"传统文化本位论";"后现代意识论".这三种观点都是片面的,但它们分别反映了中国社会目前所存在的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的多种矛盾中的某一方而.新世纪中国所需要的哲学精神,不是对上述三种观点中某一种的简单认同,也不是简单抛弃,而是对上述三种观点进行有机整合,提炼出一种能够真正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哲学精神.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等三个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一重大主题.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认为人即精神,绝大多数思想家都认同精神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维度,精神世界标示着人的意义世界,人生在世需要崇高精神确认。但在当代急剧发展的社会中,人们的精神生活遭遇深刻危机,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言,一个个成了只懂享乐而没有灵魂的专家。马克思哲学指认人的精神本质上是社会精神,因此,摆脱人们精神困境的合理之路在于建构一种“我”与“他者”彼此限制、和谐与共的关系思维方式,打造一种超越的哲学精神。  相似文献   

4.
《中国哲学智慧的探索》是郭齐勇先生2008年4月在中华书局出版、列入“珞珈中国哲学”丛书的一本论文集,收录了1990至2007年间写作并发表的24篇论文(含代序),且将它们分为“新出楚简研究”、“儒释道精神重探”、“现代学术发微”三个部分。沉潜于三编之内,遐思于典册之间,《中国哲学智慧的探索》可谓经由鲜明的问题意识与学术取向,浓缩地写照了郭先生承传并创新“珞珈中国哲学”的学派诉求。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当代哲学的发展态势进行评点 ,相对于 2 1世纪哲学的演进 ,具有继往开来的意义。历史新时期 ,“人”与相对性的结合 ,构成哲学的主题与主导理性精神。在此引导下 ,中国哲学出现了大分化的景象。从哲学的兴奋点或“三大形态”来看 ,“人学”、“实践唯物主义”、“价值哲学” ,既引起了哲学的活跃与发展 ,又存在深刻的理性缺失。就哲学思维方式分析 ,“回到马克思”与“哲学现实化” ,各存有方法上的片面性 ,二者的结合 ,才是哲学发展的应有之途。  相似文献   

6.
中国哲学的当代趋向,应当是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和谐的语境下,以现代化为主要思考鹄的,通过西学传输中的相互融透,中国哲学将以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管理哲学的研究为主线并推进其向前递嬗,进而形成“综合创新”的中国哲学之主流。  相似文献   

7.
中国哲学浓缩地反映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性格、社会心理、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认知结构等等,简言之,浓缩地反映出中华民族的特有传统。中国哲学的民族性也就是中国哲学区别于其他民族哲学的特质,这种特质构成中国哲学独特的精神风貌。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大体上可以概括为自强不息、实事求是、辩证逻辑、以人为本、内在超越、有容乃大等六点。  相似文献   

8.
从学科发展的视角分析当前学界所关注的中国哲学史学科存在的合法性问题 ,我们可以发现 :所谓“中国哲学”只能说是东西文化相遇的一个历史性“错误” ,前辈们苦心经营的“中国哲学”仅属于文化际的比较哲学。学界对“中国有无哲学”这一问题的辨惑工作可以归纳为普遍性证明和特殊性证明两种证明方式。中国哲学存在的合法性危机可以归结为中国哲学 (史 )学科是否有必要继续存在、能否存在以及如何存在和发展三个层面的问题。未来中国哲学 (史 )学科的发展 ,在某种意义上与我们对哲学与思想、中学与西学、中国哲学史与中国哲学等问题的解决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9.
道家追求个体生命价值,具有自由自觉的精神特征和开拓创新的内在机制,这是道家哲学的真正本质。在中国文学史上,文学巨人的出现、文学风格的创新和文化繁荣都与道家哲学精神有深刻联系。因而应该给予其在中国文学史上应有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接受的是苏式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哲学。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这种哲学经毛泽东等人的阐释逐渐“中国化”并成为中国哲学的主流。它是一种实践性与通俗化更为显明,既有教条与政治化倾向,也有实事求是之精神,并注入了民粹主义(或民本主义)、儒家哲学等中国传统思想资源的带有苏式与中式双重特色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1.
哲学是宇宙论、知识论与人生论的统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概括了中国哲学这三论和谐统一的特点,其宇宙论是进化论的,而非西方上帝设计论或纯粹物质构成论的;其知识论结合了客观知识与主观体验而形成的悟性特征,而非纯粹客观知性特征;其人生论是将主体的良知与客观的天理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圣贤观,实现的方式则是大丈夫的"养浩然之气",而非西方功利哲学的享乐主义或宗教的上帝救赎论.中国哲学精致地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灵与肉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和辩证思维方式贯穿于他对中国社会的哲学思考中,并创造性地处理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实然”和“应然”、“系统”和“要素”、“规律”和“价值”三对哲学范畴的关系。邓小平的哲学思维方式不仅形成新的时代精神,也给中国社会提供了思维方式变革的方向和示范。  相似文献   

13.
评《毛泽东哲学与中国文化精神》郭齐勇何显明、雍涛合著的《毛泽东哲学与中国文化精神》一书,去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共十章,近40万字。内容包括毛泽东哲学产生的文化背景,毛泽东哲学的文化性格,毛泽东的唯物论、认识论、辨证法、历史观、政治哲学与中国文...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彻底经验主义、人本主义、唯生主义这三个特征的分析入手,揭示了作为当代西方人文科学哲学基石的现象学与中国古代哲学之间基木精神的内在一致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发了“夫道,天下之公道也”这一闪烁着解释学思想光辉的人文理想,并从道的辩证性格出发预测了中西文化运动今后各自的走向。  相似文献   

15.
自从中国哲学这一学科确立以来,学界曾就“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进行过多次讨论。就西方学者而言,其否定中国哲学 的原因在于以西方哲学理论模式为标准,衡量并排斥中国哲学。以傅斯年为代表的中国学者则是站在保护中国文化的角度来 提出“中国无哲学”的观点。笔者认为:不论中国哲学还是西方哲学,都是“哲学”这一“属”之下的“种”,中西方哲学既有其共性 又有其独特意蕴。面对“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中国哲学的发展应在突破西方哲学理论的视域、发掘中国哲学的独特意蕴的 基础上,注重跨文化比较视域中中西方哲学的会通。  相似文献   

16.
哲学要不失去自身存在的价值,特别是发挥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作用,就必须科学地分析和回答时代提出的挑战。 根据当前哲学研究现状,哲学必须实行自身改革。首先,要还哲学以变革常态,偿哲学以创造精神;其次,要实行三个转变,即观念转变、态度转变和学风转变;再次,要用改革精神来检验哲学研究导向。哲学是“文明的灵魂”。只要坚持以改革精神来改革哲学,就会创造出走向21世纪的中国哲学。  相似文献   

17.
百年来“中国哲学”学科的建设,至今仍存在着文化传统与哲学学科的双重合法性问题。如何才能使“中国哲学”既根源于“中国”的本土文化,又表达出人类普世性的“哲学”精神?文章强调应该通过民族性的文化寻根与普遍性的哲学寻根两条途径来寻求重建“中国哲学”的两个学理依据,真正实现中国哲学的重建。  相似文献   

18.
自从中国哲学这一学科确立以来,学界曾就“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进行过多次讨论。就西方学者而言,其否定中国哲学 的原因在于以西方哲学理论模式为标准,衡量并排斥中国哲学。以傅斯年为代表的中国学者则是站在保护中国文化的角度来 提出“中国无哲学”的观点。笔者认为:不论中国哲学还是西方哲学,都是“哲学”这一“属”之下的“种”,中西方哲学既有其共性 又有其独特意蕴。面对“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中国哲学的发展应在突破西方哲学理论的视域、发掘中国哲学的独特意蕴的 基础上,注重跨文化比较视域中中西方哲学的会通。  相似文献   

19.
酒与文字犹如酵母与酒瓤在互为因果相与发酵的漫漫岁月中日见其产品之醇正、醇厚和醇香,这就是酒与文学的天然缘分。酒之于文学的巨大威力要从生理心理以及酒文化的美学原理上来加以考察。美学生理学认为,人之所以爱美且能够十分准确地感受到美,是因为生命活力的作用,而生命活力要依靠一种被视为重估价值所最终根据的“强力”支撑。尼采认为在所有的强力状态中,“醉”是第一条。酒神精神就是生命的自由精神,中国的道家思想更接近西方的酒神精神。因此中国的酒文化精神应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对于酒文化而言,道家思想在儒道释三家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中国的酒文化却肇始于儒家,这一则是因为酒的生理作用及其客观效力,二则是因为中国的儒道释三家并非水火不相容。相反,儒道释三家都很重视心灵问题,都建立了各自的心灵哲学。儒道释三家所追求的人生与审美境界都以天人合一的“和雅”之境为最高目标。三家互补相融构建以“和谐”为核心的“和雅”精神才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完美整体。儒道释三家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中国传统美学使中国的酒文化精神迥然有别于西方的酒神精神。  相似文献   

20.
城市精神的哲学内涵及其实践品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精神包括“是然”与“应然”两方面的哲学内涵,上海精神面临着城市发展和精神失落的双重历史困境,城市精神为城市走出困境指出方向。城市精神的实践品质应体现在确立新的发展观、确立创新模式和树立新的价值观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