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非粮化”还是“趋粮化”:农地经营基本趋势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粮化”与“趋粮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农地经营的两大趋势。在种植粮食作物或经济作物的博弈中,各经营主体的资源禀赋、竞争能力及其收益差异,决定了经营模式的二元格局。较高的比较收益和绝对收益,是种植经济作物、形成“非粮化”的内在逻辑;节本增效、提升规模收益,则是“趋粮化”的主要逻辑。此外,国家土地政策、农业机械化水平、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民家庭生计模式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种植行为的决策机制。“非粮化”抑或“趋粮化”,是各经营主体基于“经济理性”和“生存理性”的综合考虑做出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2.
在保障粮食安全背景下,耕地“非粮化”成为耕地治理的重点。当下的耕地“非粮化”治理面临立法理念冲突、法律禁令模糊、行政执法失范及治理依据存忧等现实困境。耕地“非粮化”的基础是土地承包经营权,该权利的“物权”基因意味着“非粮化”属于经济自由权,对其干预应当采取设定法律义务方式,同时对行政机关执法活动进行法律授权。具体来说,在法律约束机制方面,要明确“非粮化”的权利本位、建立效益与安全价值冲突平衡机制、完整列举“非粮化”的义务负担;在激励补偿方面,构建以财政补贴或行政奖励为核心的粮食补偿机制;在执法机制方面,规范“非粮化”执法主体及权限配置,建立“非粮化”行政执法暂停机制,尝试构建“非粮化”行政速裁机制。  相似文献   

3.
构建农户种粮行为决策的分析框架,基于江苏省621户粮食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运用多值选择模型和非观测效应综列数据模型,考察粮地租金变动对粮食种植规模和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粮地租金上涨导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下降的概率增强,其中农户在粮食生产中的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对该影响存在负向调节作用;种粮面积的缩减最终体现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例的下降,其中农户前期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对该影响有约束作用。这表明,短期内粮食生产固定资产投资与粮食经营规模对“去粮化”趋势存在抵挡作用,下一步要通过推动粮地租金理性化、市场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调整对规模种粮户的支持政策,防止短期“非粮化”压力转变为长期趋势。  相似文献   

4.
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和微观农户的“非粮化”倾向为研究视角,基于河南等五省的调查数据,利用probit模型和CMP模型探讨了灌溉供给对耕地“非粮化”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及异质性影响。研究表明:灌溉供给能够显著抑制农户的耕地“非粮化”倾向,且灌溉供给越充分,抑制作用越大,但存在一定门槛制约。在纯粮食种植户中,灌溉供给能够通过提高种粮产出,进而抑制农户“非粮化”倾向。异质性效果明显,过度集中化或缺少制度辅助的产权归属和管理,不利于小农水灌溉供给能力提升。产权所属需要适度集中化、适度制度化,管护主体需要多元化,两者共同作用提高小农水的灌溉供给能力,从而抑制“非粮化”倾向;灌溉供给对混种农户“非粮化”倾向抑制作用更大,对中部和西部农户“非粮化”倾向的作用依次降低,对东部农户影响不显著。因此,可以通过推动小农水产权改革和创新管护机制,发挥多中心治理优势,提高小农水的灌溉供给能力,从而抑制农户的“非粮化”倾向。  相似文献   

5.
以经济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切人类行为尤其是非经济领域的行为,在社会科学界一直备受关注且争论颇多。柯林斯以社会学的视角借鉴了理性选择理论的分析框架,但做了重大的修正。他构建了颇具社会学意味的互动仪式市场模型与理性行为目标,试图以此解决利他行为、情感行为等非经济行为与理性人假设的结合, 以及不同价值之间的理性选择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以耕地“非粮化”面积达90%以上的Z市J区Y镇为案例,研究了政策碎片化对耕地“非粮化”的影响及其治理对策。研究发现,“单兵突进”的征地拆迁政策、“效力渐弱”的种粮补贴政策和“前后矛盾”的地方产业政策都是影响耕地“非粮化”的重要因素。建议从整体性视域出发,采取构建整体性政府行政机制以恢复农田系统、补贴政策由“种粮”向“收粮”转变、强化系统治理以统筹产业发展与耕地保护等治理对策,以有效解决耕地“非粮化”问题。  相似文献   

7.
因仅假设非完全行为中只存在单一瑕疵效力事由,所以通常所谓无效、可撤销和效力待定的效力类型的划分具有局限性,现实生活中的法律行为却可能发生多重效力事由共存的情况,本文对此时法律行为的效力进行了探讨,为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农业生产“非粮化”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那么,农地流转是否是“非粮化”的诱因呢?基于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似不相关回归(SUR)和Tobit模型检验了农户农地流转与非粮作物种植比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地流转面积与非粮作物种植比率呈倒“U”型关系,与主粮作物种植比率呈正“U”型关系;农地租金、农户家庭劳动力禀赋、资金禀赋、亩均固定资产投资额、是否专业型农户等变量和非粮作物种植比率正相关;自有承包地面积、地块平均面积、劳动力年龄和非粮作物种植比率负相关。研究认为,农地流转不必然导致农业生产“非粮化”问题。基于结论,提出完善农地流转市场、抑制农地租金过快上涨,提高农业劳动力质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增加农户种粮补贴、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装备制造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其加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参与主体如何选择协同创新行为直接影响着协同创新成果的收益。将现阶段的协同创新活动看成一个知识协同创新的过程,分析协同创新过程中收益和成本等要素如何影响参与主体的知识行为选择活动,归纳出现阶段协同创新活动的本质特征在于知识协同创新。讨论并发现收益和成本等要素对协同创新主体行为选择的影响方式,以期为提高协同创新活动的效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对企业扩张行为的动因进行理论梳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新的企业扩张动因分析模型,由于制度以及农产品流通特性的差异,提出了六大农产品流通扩张动因的假设:利润驱动假设、效率驱动假设、愿景驱动假设、竞争驱动假设、要素驱动假设和政策驱动假设。通过运用这个模型对中国农产品企业扩张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农产品流通企业扩张动因主要是外部主导的。  相似文献   

11.
自我效能感决定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也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在控制与调节个体行为上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在智障人士服务的过程中,服务工作者的自我效能感直接关系到智障人士社会适应行为的获得和保持。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由于工作对象的特殊性,智障人士服务工作者很难获得成功的经验。成功经验的缺乏容易导致智障人士服务2f-作者自我效能感的丧失,从而影响到对待工作对象的态度和行为。因此,提高智障服务工作者的自我效能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职业道德教育中,传统的集体灌输方法不能满足青春期学生个性张扬的心理特点。同时,传统灌输式教育注重职业道德规范、不重视实践问题,注重职业道德理想、忽视基本文明素养,因而容易使学生产生反感和不信赖心理。本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实践结果进行分析,指出"行动导向法"是改善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状况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论家庭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行为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湖南农村留守儿童行为的调查发现,家庭教养方式对留守儿童的学习行为、社会交往行为、日常生活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能使留守儿童的学习行为更健康、社交能力更强、日常生活行为更好;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行为发展有利有弊;放纵型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行为发展则更多的是消极影响。建立和谐家庭、建设和谐社会,家庭教养方式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城市基层治理的发展,城市业主维权行动已成为一种新形式的社会运动,是业主自治的良好体现,但是在集体维权行动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境。本文通过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分析了城市业主集体维权行动中的"搭便车"行为,并提出选择性激励等合理的解决办法,以保证业主的整体权益得到维护,推动集体行动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土地供给行为与土地价格决定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假设的前提下,人们通过建立城市土地供给与需求模型和分析不同市场形态下的土地供给行为就会发现,土地供给与土地市场的形态、土地所有者的供给行为有关,即城市土地禀赋对土地供给具有约束作用,不同市场状态下的土地供给行为对土地市场价格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的改制,股份制企业的两权分离问题在国有企业中显得更加复杂,出现了“双重代理”、内部人控制或“政企不分”的现象,产生极大的代理成本。因此,委托人必须设计激励性契约来规范代理人行为.使代理人与股东利益相一致,从而增加股东财富。通过对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有效性和透明性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其存在着治理结构、经理人市场建设及信息披露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研究方法,结合动机理论、决策行为理论、满意度理论对中国—东盟博览会专业观众的展前决策行为、展中参观行为和展后评价行为三个方面就专业观众的行为特征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为会展主办方合理组织专业观众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条件下,住房保障项目相关利益主体的策略行为有其特殊性,以互动公平均衡理论为基点,通过研究住房保障博弈中各利益主体策略选择的公平性和互动性,对其策略行为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可得出结论:引入第三方组织可以有效减小相关主体寻租行为的动机,从而实现住房保障项目的整体公平性及社会福利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随着大学生与新媒体日渐水乳交融,新媒体已经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舆情与传播状况,其特有的传播特性对大学生舆情监控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引用SCP范式,立足于新媒体环境这一结构基础,总结大学生舆情行为特征,探究新时期大学生舆情引导机制,以确立良好的行为绩效。  相似文献   

20.
文中探讨了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性质和立法完善.反向假冒行为既是商标侵权行为,也是不正当竞争行为.我国目前只是单一的用<商标法>对反向假冒行为进行规制,但这种立法模式不能有效地打击商标反向假冒行为,建议:进一步完善<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以这两部法律对商标权人的权益进行基础性保护.然后,以<刑法>为后盾,打击严重的商标反向假冒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