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中国城市的低碳实践大多侧重于技术层面,对低碳城市建设本身的研究比较少。本文首先从城市低碳技术措施与战略思想的合理性、存量与流量的碳管理、城镇建设的成熟期与碳足迹以及城市建设中的奢侈和浪费等几个方面对我国城镇化的高碳和低碳进行了探讨。然后,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利用碳管理的全生命周期分析了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碳排放水平较高的来源,包括城市建设泡沫、建设泡沫拉动产业过度重化工业化以及城市建设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等。据此,从城市紧凑发展、以全生命周期效率来衡量城市建设的合理性以及把生活方式低碳化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等三方面对低碳城市建设的路径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碳排放权交易是运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大创新,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迅速,但仍存在碳市场流动性不足、碳价格发现功能有待加强、碳市场制度体系亟待完善、碳市场金融化程度较低等问题,未能充分发挥减排效应。对此,提出碳市场支持“双碳”目标实现的路径,主要包括完善碳市场运行机制、建立灵活的碳定价机制、健全碳市场相关制度体系建设以及推动碳金融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应对不断加剧的全球气候危机,中国于2020年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该目标的形成基于“气候恶化的事实与影响—对气候变化的科学认知与制度倡导—推进碳减排与经济转型发展的实践行动”的演进逻辑。由于“双碳”目标属于政策驱动型目标,因此面临碳交易市场效能有待检验、“双碳”立法缺失、“双碳”技术薄弱、“双碳”多元利益主体“缺场”等挑战。在推进“双碳”目标实现的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空间正义失衡,人群利益受损,运动式、休克式减碳等社会风险。推进“双碳”实践需要构建“政府—社会—企业—学界”等多元主体参与的系统性架构:在政府层面进行制度创新和立法推进;在社会层面培育民众的“双碳”意识,积极建构“低碳”社会;在企业层面加强低碳技术革新,开发绿色产品;在学术界层面积极开展“双碳”研究,加强“双碳”专业人才培养,从而共同推进“双碳”目标的达致和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4.
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能源安全和增强未来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对我国来讲,既是挑战又是重要的机遇。我们要借鉴发达国家低碳发展的经验,深入研究我国在低碳世界中面临的挑战,制定适宜中国的低碳发展战略,在全社会倡导低碳消费理念,构建新的低碳消费模式;通过加快低碳城市建设、创建低碳社会、鼓励低碳技术与体制创新、发展碳金融交易市场、加强低碳经济立法、制定鼓励低碳经济发展的各类政策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措施,切实实现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低碳金融是我国从依托化石能源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向依托新资源的低碳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目前,我国低碳金融体系的构建虽已得到初步的政策支持并显现出市场雏形,但政策支持体系仍不完善、市场要素尚不健全。为建立完善的低碳金融体系,我国既需要政府通过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调整税收政策和转变监管思路等加以外部的制度引导,又需要市场层面通过增加市场参与主体、开发低碳金融产品、建设交易平台等形成内在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6.
论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天然气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新的经济模式,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对于中国来说,目前走低碳经济之路的首选能源是大力发展天然气。通过分析我国天然气产业在低碳经济这个大背景下的发展现状,指出了目前天然气使用率低、供需矛盾突出、监管滞后等不足,并针对以上弊端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一是从技术层面,应提高开采的核心技术,加快天然气管理建设和配套储气设施建设;二是从机制层面,深化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三是从制度层面,加大天然气行业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以此推动天然气行业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系统论角度分析,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挑战与机遇并存,挑战甚至大于机遇。一方面,能源资源需求旺盛、能源资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较高以及低碳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等方面制约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国能源效率的提升空间和国际低碳技术合作的潜力还比较大。从中长期来看,加强低碳技术和制度创新、能源结构调整以及经济结构优化是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但在短期内对我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作用有限,发展循环经济和推进节能减排是短期提高能源利用率最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加快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农业力量不断引发各界的关注和思考。围绕"双碳"目标下如何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认为,要充分发挥"双碳"目标导向作用和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作用,针对当前耕地数量质量压力较大、要素减量增效有待加强、科技创新潜力仍需释放、生产经营方式需要转型、相关制度规范亟待健全等重点问题,在思路上,统筹考虑供给安全和减排效果、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在具体措施上,通过提高耕地质量、推动要素减量增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夯实低碳科技供给基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构建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深化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强化部门区域协同、加速形成农业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举措,从要素、产业、制度层面综合发力,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9.
电力需求的变化受电力系统内部因素和外部政策、宏观经济、人口、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在低碳经济时代,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相关政策以及碳交易市场的建设对电力需求的影响将逐步显现.论文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系统分析了电力需求各影响因素,建立了电力需求影响因素的意识模型;采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了各影响之间的结构层次关系,分析了低碳经济环境下影响电力需求变化的表层原因、浅层原因和深层原因.分析表明,在低碳经济下,新能源技术进步、新能源政策、替代能源的碳排放、消费者的低碳意识和碳交易市场完善程度是影响电力需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欧美一些国家借助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谈判失利的时机和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的现实,出台了以保护环境为名、维护本国贸易利益为实的碳关税措施。碳关税一旦开征,会对我国的外贸出口造成巨大影响。为此,我国应该把制定《碳税法》,构建碳标签制度,发展低碳经济,做好应诉准备,并采取其他措施,作为应对这些碳关税壁垒的主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各国大力倡导低碳经济的今天,煤炭产业作为我国能源的支柱产业,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将越来越重。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提高企业成本核算水平,在企业内部引入市场化管理机制和精细化管理思想,是我国煤炭企业“十二五”期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探索煤炭企业社会责任成本和作业成本的核算,兼顾宏观、中观、微观三个不同管理层次对成本核算资料的需求,建立社会责任成本、产品成本和作业成本三者协调发展的成本核算体系,对真实反映煤炭企业成本状况、促进煤炭企业会计核算制度规范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辽宁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的基础上,总结了"十一五"期间辽宁省已有的"低碳经济"实践。结合辽宁省产业结构及能源利用特点,提出辽宁省进一步推进低碳经济的思路,应为注重"节能"提供的新兴产业契机,"低碳经济"推行在生产与生活领域并重。其战略部署为:成立区域性低碳技术研究中心;设立低碳技术扶持基金;设定行业低碳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3.
以目前由于气候变化给石油天然气企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背景,结合国际上石油企业的相关经验,指出要改善石油天然气企业普遍存在的高污染、高耗能问题,为石油天然气企业谋求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从低碳经济模式的探索入手。从生态伦理的角度出发,阐述低碳经济、低碳技术在石油天然气企业中的运用,并通过对低碳企业评价指标的分析,试图探讨出石油天然气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模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日本通过政策规制、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制约对外资企业进行控制管理。由此保证了引进外资的规模适当、保护国内的产业、加强技术的引进、掌握经济的主动权,但是这些政策使日本资本的输出与吸收不协调,削弱了国际竞争力;同时也有损日本的国际形象。鉴于此,我国在完善外资法律、保护民族产业的同时要注重外资的引进,在引进外国直接投资时发展对外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开发利用"低碳能源",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是欧盟及其成员国的能源和经济的发展方向和未来社会的目标。欧盟能源法律政策的重心也从着重稳定而充足的能源安全供应到注重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低碳社会",实现能源安全和环境安全的双赢。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必须学习借鉴欧盟低碳能源的法律政策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通过比较两种养老体制,我们得不出基金制比现收现付制更优的结论。我国养老保险改革以来,统筹账户入不敷出,个人账户出现空账运转。国内处于过度储蓄,企业投资收益不高,宏观经济实际上处于动态低效。这些问题迫使我们重新思考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出路和现收现付制在现阶段存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共识.作为长期成本最低的碳减排技术,碳捕获与封存技术与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相结合将成为我国煤电行业碳减排的重要技术选择.然而,我国在推广利用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方面还存在缺乏必要的政策法规等困难.对此,我国有关部门和企业应该正确认清国际碳减排技术发展方向,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促进技术创新,加强国际合作,推进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为促进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8.
首都零售业发展迅速、大型零售企业聚集、行业耗能巨大。对首都零售业"低碳"问题进行研究,符合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要求,更是首都零售业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需要。研究发现,环保观念淡薄、制度建设缺失、资金不足是制约首都零售业"低碳"发展的主要因素,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政府、零售企业、消费者等社会各界的参与,齐抓共管、多方推进,方能有效促进首都零售业"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发展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全球共识,技术创新是从高碳工业文明向低碳生态文明转型的根本途径,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能源技术创新,科技管理制度创新是实现低碳技术创新的根本保障;中国低碳技术创新面临现存"高碳模式"、能源结构单一、能源技术落后、研发能力低下、发达国家"转移排放"、减排资金匮乏、政府科技政策缺陷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发展中国低碳经济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研发低碳技术,自主研发与对外合作相结合,力争掌控低碳核心技术,不断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低碳经济发展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一个悖论:一方面,基金快速增长,支付能力空前提高;但另一方面,在剔除财政补贴之后,却有半数省份企业部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财务状况存在的这种巨大差异性,是各省之间不同的历史债务、制度赡养率、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流动空间分布等四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全国统筹,因为在全国统筹条件下,14个省份的当期支付缺口将会被养老保险基金的快速增长和支付能力的空前提高所“内在化”。但是,统筹层次提高到全国水平将存在普遍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最终有可能致使养老保险制度陷入较大的财务风险之中。这就是目前仍以县、市统筹为主,只有四五个省份实现省级统筹的主要原因。基于这个分析,在一定时期内,半数省份收不抵支的解决办法只能是依靠财政转移支付,其结果必然是一方面推动养老保险基金规模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在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体制十分落后和投资回报率十分低下的情况下,财政资金宏观运用低效。为此,改革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体制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