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共关系传播论纲单振运有效的传播是各类社会关系得以协调的唯一途径和手段。公共关系,作为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类型,其协调的良好的公共关系态势,取决于公共关系传播的最佳运作。因此,全面深入把握公共关系传播机制,对于卓有成效的推进公关工作或...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地方政府公共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任务。加强地方政府公共关系是实现社会和谐的迫切要求。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关系事业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仍然存在政府公关主体自身认识不足;对公众有倾向性的选择造成政府公关的偏失;传播沟通渠道不畅等严重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应当树立并强化公关意识;理顺公众关系,多办实事,取信于民;注重公共关系传播,完善协调沟通机制,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虎照门事件”引发了对政府公信力的讨论,政府组织公信力的缺失会影响政府机构在公众眼中的形象。政府形象则是政府公共关系成败的重要指数和政府公共关系追求的工作目标。政府组织是一类特殊的公共关系主体,其特殊的性质和职能决定了其在构建良好公共关系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不同公众的诸多特点和需求,掌握并且科学地运用信息传播中的原则和技巧,使政府公共关系真正成为加强政府组织公信力、提升政府组织形象、协调政府组织与广大公众关系的现代管理模式,从而增强政府组织的亲和力,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政府与公众的有效沟通协调,相互信任。  相似文献   

4.
公共关系沟通文章是公共关系的主要沟通手段之一.从文章学角度看,公共关系沟通文章属实用类文章,但它同其他类实用文章比,具有沟通对象的复杂性、撰拟方式的灵活性、沟通目的的隐蔽性、沟通信息的多层次性以及明白、晓畅、轻松的语言风格等公关文体的特点.因而,要求公共关系人员必须注意分析公众,针对不同的公众传递不同的信息,采用不同的文章体式,并且避免直接暴露行文目的,尽可能用明白、晓畅、轻松的语言巧妙地实现与公众的沟通.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成人教育与普通全日制教育在管理范围、思想、内容、行为方式等诸多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成人教育管理工作更多地需要管理者运用公共关系原理处理好纷繁复杂的各方关系,从而使成教事业得以顺利发展。一、公共关系原理概述公共关系(简称“公关”)是英文“publicRelations”(缩写为PR)的意译。即指社会组织通过双向信息传播、沟通,树立自身良好的形象,赢得公众支持与合作,最大限度地获得事业成功的科学与艺术。其主体是社会组织,客体或对象是与社会组织相关的公众,根本目的是赢得支持与合作,塑造组织形象,…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公共关系是一种交往和传播活动。图书路作为公共关系的主体,与对象公众进行信息交流,以增进相互了解与信任,最终获得公众对图书馆的好感,塑造图书馆良好的社会形象。因此,信息传播是图书馆公共关系的重要手段和核心工作。如何巧妙而有效地传播公关信息,是图书馆公共关系必须重视和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为此,本文试对图  相似文献   

7.
作者在台刊《广告学研究》第12集上发表文章,探讨公共关系主要学派的论点,并剖析其中的异同,希望藉此扩大学派间对话的空间,进一步评估未来学术研究的发展趋势。管理学派认为公共关系是组织“沟通管理者”,业务处理的范围包括组织与公众间可能透过“沟通”解决问题;语艺学派则认为公共关系是组织的“修辞者”,因此大凡与符号产制有关的业务,如口号、标语、宣传、公共演说等,都是公关人员的职责所在,形象与名誉管理更是工作重点;整合行销传播学派主张,公关业务主要是要处理“行销推广”的问题,“讯息传递”是公关人员的重要职…  相似文献   

8.
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孙晓光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塑造组织形象,通过传播、沟通手段来影响公众的科学与艺术。那么,在树立组织良好形象的具体运作过程中,必须在正确的原则指导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才能不偏离公共关系的运行轨道。根据公共关系的基本思想和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9.
一、社会主义企业公共关系定义、特征及职能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是一个舶来词,简称“公关”或“PR”。公共关系是现代社会组织的一种管理活动或管理职能,其目的是协调与各种公众之间的关系。运用的手段是交流和沟通信息(主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招待会、参观、赞助等形式)。因此,社会主义企业的公共关系,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组织运用信息交流的手段使自己与公众相互了解、相互适应的一种管理活动或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10.
关于开展学校内部公共关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的公共关系,系指学校运用信息传播手段,为树立自县良好形象,从而得到公众的理解、信任、支持与合作而进行的一种新兴的管理职能活动。按照其工作对象也即学校公众的不同,可以把它分为学校内部公共关系和学校外部公共关系两大类.通常有一种认识,以为学校的公共关系,主要是指外部关系,因为就公共关系最初的意义而言,就是从开展外部关系入手的。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学校公共关系涉及的内容虽然十分丰富,但概括起来不外乎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两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内部公关更为重要,搞好内部公关,争取内部团结,是学…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产业已成为最大宗产业,从某种程度上看,公共关系事业就是一种软性的信息产业。它借助于信息的沟通与传播,以达到转变人的态度,完善组织的机能。本文着重从信息的沟通、信息的反馈、信息噪音处理和信息沟通的最终目的四个方面,论述信息与公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公共关系简述 所谓公共关系,是指一个社会组织运用传播的手段使自己与公众相互了解和相互适应的一种活动或职能。对一个企业,具体地来说,公共关系就是该企业运用信息传播手段,把本企业各方面的信息传播给其它的社会组织、团体或社会大众,同时收集从其它社会组织、团体或社会大众中反馈的意见,实现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双向沟通,排除误解和障碍,以树立本  相似文献   

13.
张鹏 《国际公关》2023,(23):89-90
<正>众所周知,“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是一个舶来的概念,其最为内核的问题指向是组织与公众的关系,当代公共关系学的讨论基础“双向对称型模式”指出这种关系的构建离不开双向沟通(communications),即组织与公众都会利用信息传播、宣发、“接触”或“对话”,以达到组织与公众间尽可能的平等化的相互影响。这种公共关系活动,实质上会形成一种社会学意义上的关系场域(field)。  相似文献   

14.
对公共关系传播中实现信息社会化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公共关系传播中实现信息社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主要内容是通过人际传播、小团体传播、组织传播、公众传播、大众传播等传播方式,来实现信息的"共献"和"共享".要实现公共关系传播中的信息社会化,就要采取与之相应的行之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1.公共关系人员参与组织战略管理。富有成效的组织通常制定长期的战略计划,这种战略计划使组织能够确定适应于自身环境的目标和任务。卓越的公共关系部门参与这种战略计划的制定过程,它帮助组织了解那些影响组织目标和任务的环境,这里的环境是指组织的战略公众。开展战略性公关工作的组织能够针对组织可能出现的威胁和机遇,策划战略传播计划,寻求与内外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与战略公众建立良好关系可最大限度地扩展组织追求自身目标的自主权,为组织节省因关系不好而产生的法律诉讼等费用,赢得来自捐助者、顾客、股东和立法者的支持,为组织创…  相似文献   

16.
北京奥运的人文理念与和谐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公共关系项目中,大到议题管理、活动传播,小到一篇新闻稿,都必须有一个主题,一个核心的诉求点;因而我们在利用奥运会开展组织信息传播和公共关系活动时,也需要找到奥运与组织之间的联接点和契合点,作为组织开展奥运公关的核心理念。人文奥运是以人为本的奥运会,它关注人,热爱  相似文献   

17.
浅谈公共关系策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关系策划是公共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策划、公共关系策划及其公关策划的基本过程做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论述,并指出了公关策划在组织工作中具有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晶 《国际公关》2015,(2):90-91
城市公关就是一个城市与其相关公众之间进行的双向沟通和传播,有助于传播积极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最终增益城市的无形资产。作为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的城市形象一直是中国的示范窗口之一。上海城市的公共关系实践较其他城市而言也更为活跃,但是,上海城市形象的构建基本还停留在传统媒体时代以政府为主体的单向输出阶段,上海城市的公共关系也还停留在以传播者为中心的执行层面,这与扁  相似文献   

19.
市场营销工作是实现利益的最直接手段,而公共关系在市场营销过程中作为一个重要补充,发挥着非常积极、有效的作用。这种与消费者的沟通传播,就是营销传播,或称为“营销公关”。其基本工作包括:产品形象定位、产品市场推广以及新产品上市等一系列市场活动。  相似文献   

20.
如何在危机时期展开良好的传播沟通活动是危机公关制胜的关键。文章立足于产品质量危机案例,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危机时期组织议题和公众议题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危机时期组织议题对公众议题具有议程设置的作用,但组织议题与公众议题的角度并不完全一致;随着事态的发展,公众自发性地将有关政府监管的话题纳入议题。基于研究结果,一个新的危机传播模型得以产生:通过设置舆论焦点,相关组织可以进行议题管理,主动并有预见性地展开危机公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