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具有双重涵义 :它包括自然性质的对象性关系与社会性质的对象性关系。人与自然的对立根源于“扩大了的生产力”的异化 ,其异化的扬弃及人与自然统一的必要前提是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与调整 ,社会交往关系的普遍发展与调整。人与自然统一的深刻的现实基础在于实践的辩证否定性、其自由与必然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相互改造和相互建构  相似文献   

2.
人与自然关系中几个焦点问题的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和自然界演化的不同阶段出发,通过分析“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以及对“指数增长”到“零的增长”等观点的思考,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产生、发展和未来走向进行了新的探索,指出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和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即将进入对世纪的今天,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之中。但高速增长并一定等于高速发展,更不等于健康发展。为使我国经济持续、健康、高速发展,并使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党中央和国务院已制定了“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我们认为,充分发展科学技术,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对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极重要的意义。一、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深化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概念是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与传统的“科学”自然观不同的是,后者认为自然只是实现人类发展的工具以及人类进行理性统治的对象,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简单的技术理性的统治关系。前者则坚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社会的和谐必然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之上。科学发展观对“科学”自然观辩证的否定,要求应该正确看待自然的内在价值与人类的主体地位,在实践活动中做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正确看待科学技术的作用,达成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解,最终实现生态共同体的完整和美丽。  相似文献   

5.
现代,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广泛而复杂.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加深认识二者的关系,无论对正确认识和评价前人的理论与实践,或对当前地理学的理论建设与实践,都是十分需要的. 历史的简要回顾人与自然关系,即地理学术语称为“人地关系”的研究,并不是现代科学技术新的研究课题,也不单是地理学的研究课题,它一向是哲学研究的课题,同  相似文献   

6.
先秦儒学在对“天”的认识基础上 ,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三种观点 ,同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积极的伦理实践与探索 ,在道德运行机制上 ,它强调“爱人”即“爱物” ,在道德规范上 ,倡导人对自然应“自律” ,并努力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完美的道德境界 ,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进一步科学地认识人与自然 ,选择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认识前提和物质手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现代科学技术对自然界的影响作用在速度和强度上的急剧增长,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获得了越来越大的社会经济的、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意义。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我们既要在观念上重建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体的观念,又要在实践上通过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来完善人类自身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我们应当重新审视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和作用,自觉消除人类在改造自然活动中的自我中心主义,从而把资源、环境、人口、技术和制度等因素整合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之中,重建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创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文明社会。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对“主体性原则”进行了实践的批判,强调了人类应该尊重客观规律,在实践的基础上,达到主体和客体的辩证统一,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后现代主义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对“主体本位性”进行了批判或“解构”,提倡“主体间性”,主张人与自然应保持一种平等与和谐的关系。尽管它们是不同的流派或思潮,思想理论有本质的差异,但就人与自然和谐圆通、共同发展方面而言,它们有其相通之处。可谓不同期而相遇。  相似文献   

9.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概念。这一概念是对马克思关于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具有“一体性”以及列宁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通过实践而发生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在实践中生成发展的,人与自然在实践中形成了包括实践、认识、价值和审美关系在内的总体性关系,呈现出互需、互动、互益的实践特征,彰显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法论要求。从价值的维度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要坚持自然资源资产的公有性质,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接受人民评价的价值理念和实践导向。  相似文献   

10.
系统性逻辑是我们深刻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内涵精髓的基本前提。在系统论视阈下,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是推进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理念结合实践的重大创新,反映该系统性命题的三重定位,是生态学系统论、党的系统观、生态环保政策系统论的有机统一,呈现出重要的价值意义。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的系统性具体内容,集中体现在“自然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这三大理念之中。在系统性逻辑统领下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实践,需要加强全局部署和重点推进相统一的统筹保护,促进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优势互补,促进科学技术方法和先进理念的有机融会,坚持生态环保与民生满足的协调统一,促进生态保护治理行动的责任共担。  相似文献   

11.
对科学技术化与技术产业化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必须经过技术化和产业化才能转化为生产力.科学的技术化就是以实用为目的,把科学理论转化成技术实践的过程,这是缩短科学与生产之间的距离,创造人工自然的过程;技术的产业化就是以盈利为目的,把技术成果转化成产业实践的过程,这是实现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创造社会自然的过程.要转换观念,区别科学技术化与技术产业化过程,确立技术产业化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从不相关到弱相关再到相关联,最后到强相关的演进过程,阐明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是立足于历史并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对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关系的最新概括。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既是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也是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成果。因此,人是科学技术的主体,科学技术离不开人。科学技术与人的这种内在联系,决定了科学技术与人的发展在本质上的一致性。科学技术与人的辩证关系决定了必须创造科学技术与人协调发展的机制。科学技术作为一个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与社会大系统中其他子系统、以及与社会大系统本身在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中存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实践是解决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三方面矛盾的基点出发, 历史地考察了生产实践、生活实践和交往实践这三个层面实践的发展过程, 并探讨了科学技术进步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进而分析了当代科技发展造就的社会信息化对生产实践、生活实践和交往实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科技理性的迅速膨胀招致科技的伦理异化难题与人的异化困惑。现代科技的异化难题归根到底是"伦理"问题,而不仅仅是科技发展问题。科学技术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物化形式,总体上呈现出"为人"的伦理本性,因此,推进科技"人化"是规避科技"异化"的有效途径。为此,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并发展"人文科技",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定位并发展"绿色科技",搭建沟通互动的科技参与平台并进行有效的制度保障,从而推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自然"即"生长"是人类对自然最早、最原始的解释.自然是生成之源、存在之基,自然自主而存在.但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自然"的原本意义被异化,被遮蔽."自然"跌落为"自然物","自然"物化为我们人类可以随意褫夺的对象,随之而来的后果则是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通过对科学主义"自然"观的全面反思,我们重呼 "自然"的复归,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环境保护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 ,随着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增强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和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文章通过对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和西方社会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探究 ,为当今社会解决人与自然矛盾 ,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与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8.
技术哲学与技术史:区别与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哲学和技术史都起源于德国,是20世纪发展迅速的两个研究领域或学科门类。两者虽然研究主体都是"技术",但这个"技术"概念在这两个研究领域或学科中是不同的。技术哲学研究的技术有很强的抽象性,技术史研究的技术有很强的实证性,二者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范围、方法论、价值观、学科性质、学科成熟度、成果表达、研究人员素质等诸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然而二者又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正如拉卡托斯套用康德的格言所说的"没有科学史的科学哲学是空洞的;没有科学哲学的科学史是盲目的"那样,完全可以认为:"没有技术史的技术哲学是空洞的,没有技术哲学的技术史是盲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高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体系在不同程度也存在着急需加强和改进的问题;课程设置以核心专业学科为中心;各类课程比例失调;忽视课程设计标准的设计。要解决这些问题,提出高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根本原则与构建。同时,构建高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要处理好“博”与“专”的关系;“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选修课与必修课之间的关系;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