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 《中国社会导刊》2012,(34):25-26
2010年8月,广州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发展的意见》及5个配套实施方案,要求每条街道至少建立一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广州市萝岗区联和街成为首个建设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街道。联和街道社区环境复杂,兼有现代社区、城乡结合社区、原始村落等社区形态,并有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社区需求多元,属于典型的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结合部。  相似文献   

2.
在街道层面搭建家庭综合月匣务中心平台,由专业社工面向辖区内居民提供家庭综合服务,促进家庭和社区和谐,建设幸福广州,目前已成为广州市社会管理服务改革创新的一大亮点。2010年,广州已在全市启动20条街道试点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试点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人员配备是20名,并要求其中70%是专业社工。  相似文献   

3.
2月16日,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召开政府购买社工服务洽谈会。海珠区18条街道和39家慕名而来的社工机构“面对面”展开洽谈。今年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模式,将在海珠全区18个街道全面铺开。根据广州市的要求,今年全市每个街道都将建立一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服务中心的主要“软件”就是社工。他们将主要针对社区老年人、青少年、残疾人开展服务,为社区家庭提供纠纷调解等服务。  相似文献   

4.
截至2012年8月,广州市已全面完成每个街道至少建成1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任务,同时,部分镇已建立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目前,广州市共有150个街镇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开业运营,2012年市、区两级财政总投入达28t亿元。中山市也已实现镇区社工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专业社工全面介入城市社区、村改居社区、农村社区等不同类型社区的社会工作。到2012年底,佛山市顺德区10个镇(街道)也已实现每镇(街道)均建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或社工服务站点,逐步让社工服务覆盖到全部村(社区)。深圳2012年投入1亿元资金,已建成200余个社区服务中心。在东莞,2012年,政府将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纳入为民“十件实事”,市财政设立了405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资助25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力争到2015年实现全市一半以上的社区(村)都建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目标。目前东莞已有50多个市级试点。  相似文献   

5.
2010年10月,广州市率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萝岗区建立首家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联和一家”,面向社区家庭和居民群众个人提供综合性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目前,广州已有街道(镇埭庭综合服务中心150家左右。广州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实现了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城市全覆盖,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这也是广州市社会工作快速发展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为了全面推进街道、社区服务管理改革创新,广州市政府在去年4月宣布,要求各个区及县级市政府必须在2012年上半年,在每个街镇至少建成一个以新加坡家庭服务中心为蓝本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7.
2011年7月,广州市出台《关于全面推进街道、社区服务管理改革创新的意见》,提出社会管理服务重点下移到基层,在街道层面建立“一队三中心”,即综合执法队、政务服务中心、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和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把社区建设成为居民的“幸福港湾”。  相似文献   

8.
在近日举办的广州市老人院第二届社会工作节开幕式上,广州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透露,广州明年上半年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现全市131个街道每个街道都至少建有一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9.
失业、生活压力让她不堪重负 深圳市南山区阳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刚成立不久的时候,将困难家庭作为工作的切入点,我的探访对象是失业人员。为了了解探访对象的再就业心态,我根据社区提供的失业人员资料,  相似文献   

10.
如今在广州的不少街道,有个地方是大家闲暇时间都喜欢去的,在这里,社区长者能享受到便捷的生活照料,孩子放学后能有人辅导功课、带着做游戏,家庭能进行咨询、互动,残障人士能做康复护理,便捷安全……这个地方,就是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家服中心). 深化街道社区和镇村社会服务管理改革创新,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市民生活的幸福港湾,是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的目标追求.而各街道的家服中心,是居民体验幸福的地方.按计划,今年6月前,广州市每条街道都将组建一个家服中心,通过这个为民、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平台,开展活动、活跃社区文化,加强居民间的互助互利沟通,实现社区居民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  相似文献   

11.
广州社工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2011年10月,《关于加快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办法》正式出台。这意味着,在短短6个月的时间里,广州的131个街道、34个镇都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专业社工。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大跃进”式的发展,虽可加速社工行业发展,但却容易带来混乱的现象。而目前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缺乏、专职社工缺口大,以及中心城区场地难觅,都已成为了推进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难题,从而直接影响街坊所获服务的内容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2012年广州市采取全面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把2011年20个试点街道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模式推及广州市所有街道,通过政府向社工机构购买服务的方式建立了150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并作为2012年民生十大实事之一.用大面积覆盖和全面普及的方式推动社会工作实务,取得了重大成绩,政府购买服务提升民生服务,"广州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关注.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初,我国从重经济建设轻社会建设时期过渡到重社会建设时期.广东省率先通过政府购买民办社工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推动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创新,加强社会建设.广州市从2010年6月便开始推行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试点,面向全体社区居民提供专业、综合、优质的社会服务.截至2012年底,广州市已有150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类似这样的社区社会服务平台,广东省其他地区也在迅速推行,虽然各地称谓不一(如深圳市称之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中山市称之为社工综合服务中心等),但社区服务内容大体相同,都是从不同区域促进广东省社区服务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社工B问:我是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负责青少年、妇女服务的社工,但我常见来中心参加活动的都是儿童和长者。我举办过针对妇女的小组,也有一些妇女报名,但到了开展活动的时候她们总会说没空而缺席。请问怎样才能吸引社区内的青少年、妇女等群体参加我们举办的活动呢?  相似文献   

15.
在当下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社区日益蜕变为一个什么都得管的“小而全”的、行政化色彩浓厚的“行政化社区”;社区服务不适应居民需求,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积极性不高,普遍存在“社区冷漠症”,尤其是城市社区和谐互助文化难以形成,由此引发的矛盾纠纷越来越多,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迫在眉睫.为此,我国许多城市开展了以购买社工服务进社区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探索.其中,广东珠三角城市抢抓机遇,如,深圳在社区购买社工岗位服务的基础上,于2010年在龙岗区启动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开始探索购买社区社工综合服务的发展模式.同年,广州借鉴香港等地的社会工作发展经验,在街道建设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实施社工综合服务进社区的策略.2011年后,东莞、中山、佛山、惠州等地也相继开展购买社区社工综合服务的示范点建设.  相似文献   

16.
联和一家的运营及效果 中大社工服务中心与广州市萝岗区共同建设的联和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下称"联和一家"),是广州市首家正式运营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于2010年10月19日揭牌开业. 联和一家以"社区为本,家庭为重"、"社区为家庭保驾护航"为理念,以"提升个人、家庭及社区能力"为目标,致力于为个人、家庭及社区搭建能力建设平台,实现资源的循环互动,以期达致"联和一家,为了联和每一家;联和一家,和谐家庭千万家"的愿景.  相似文献   

17.
广州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引人注目: 1.党政一把手高度重视。2007~2008年,广州首批社会工作试点区荔湾区和海珠区开展11个专项,2009年广州启动33个专项扩大试点范围,社会工作服务在基层社区帮助弱势群体、化解社区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协调社会关系、舒缓心理压力、整合社会资源、提供社会支持、建设幸福社区的功能和效果日益显现,逐步进入主要领导视野,并于2011年以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形式纳入社会管理改革创新这—工作主流框架,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各方面有保障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8.
“十二五”期间,按照统一名称、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的要求,河北将在全省城市街道、社区和农村乡镇广泛建设综合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站(点)。每个街道办事处都将建设1所示范性老年日间照料中心,80%的城市社区将建有老年服务站,50%的乡镇建有“老年福利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19.
2007年,深圳开始推行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社区社工岗位化运作得以推行,主要采取派驻社工的方式。2011年,深圳开始大力发展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如何处理和定位好社区岗位社工与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关系,让社区社工服务发挥最大的效能?深圳社工界在思考。  相似文献   

20.
社区服务在广州并不是新生事物。广州-已建立较完善的社区服务组织体系,市、区以及一些较成熟的街道都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然而,除市级社区服务中心会体现出社会工作专业性之外,其他社区服务中心与社会工作关系并不密切,主要做一些服务性较明显的政务性工作。此情况从2009年开始逐渐得到改变,广州市在学习借鉴我国香港、新加坡等地经验的基础上,陆续出台文件,明确提出在街道层面整合现有资源,引入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建立政务服务中心、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和家庭综合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